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

刺殺汪精衛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汪僞政權的提前成立確實給韓雲華敲響了警鐘,讓他不由得想到了即將發生的另一件大事,意見關乎中華民族以及整個世界的大事情。(純文字)相比之下,眼下的華北會戰就要顯得遜色的多。所以韓雲華命令錢壯飛立即抽調精銳力量關注歐洲的局勢,多方收集歐洲的資料,務必要保證歐洲發生的主要大事件第一時間要上報到韓雲華的書桌前。

不過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自己的日子還是要過的。現在華北會戰的局勢逐漸變得明朗了,在冀東,日軍第十師團以及騎兵集團等八萬餘人被李大勇所部阻擊在遷安一帶,不的寸進。雖然日軍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卻愣是撕不開李大勇所部的防線。在冀北,日軍山下師團遭到陳大師長的重創,雖然有第二師十團的支援,但是卻不敢過分深入內***軍區的防區,雙方一直都在張北、興和、一線廝殺,但是雙方都很剋制,幾乎都是團以及團級以下的規模廝殺。在晉北,日軍調集了兩個旅團的部隊牽制進攻內***軍區南部的防線,不過卻是被120師的雁北支隊和內***軍區豐鎮保安團、前旗保安團阻擋在了豐鎮以南大同以北的地區。在冀中,日軍慘遭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的聯合圍攻,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大部被殲滅,連該旅團的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也被擊斃了,現在冀中的日軍只能龜縮在定州等幾個小縣城苟延殘喘。雖然說在冀中日軍還有一萬多部隊,但是冀中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加起來卻有六萬多部隊,現在不是日軍去打不打晉察冀軍區的問題了,而是聶榮臻司令員找不着日軍的麻煩的問題了。所以阿部規秀的接任者只好命令部隊就地佈防,嚴防中***隊的偷襲。

而冀南的局勢卻還是不明朗,在前一段時間的作戰中,日軍只用了短短一個星期就將高樹勳部打的落花流水,不但丟了一個步兵師,而且還有一個步兵師被日軍包圍在武安,另外防守永安縣城的新六師也遭到了重創,不管是遠在重慶的蔣介石還是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閻錫山都已經看清楚了,新八軍和第六十九軍已經到了覆滅的倒計時。

但是韓雲華卻是清楚冀南的戰局雖然表面上日軍佔了絕對的優勢,但是日軍卻是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他們並不清楚八路軍在冀南的真正實力,更不清楚冀南的八路軍已經和高樹勳達成了秘密協議。現在日軍冀南攻擊集團的兩個步兵師團兩個步兵旅團的兵力分佈是這樣的:武安的日軍有兩個步兵旅團,永安前線是這次南下攻擊集團最高指揮官木村兵太郎率領的日軍第32師團,步兵第35師團則是被木村兵太郎分成兩個部分分別駐守石門和沙河兩個地方,以保證南下部隊的後路不被中***隊截斷。

在武安,日軍第三、第四獨立混成旅團在佐佐木到一少將的指揮下猛烈攻擊第六十九軍第181師防守的武安縣城。而原本戰鬥力很強的181師雖然由於遭遇內訌戰鬥力下降了不少,但是還是在佐佐木到一所部的攻擊下整整支撐了一個星期,並且給佐佐木到一所部造成了重大的傷亡。不過這已經是181師的極限了,現在181師只剩了三千多人了,而且彈藥也已經所剩無幾了,在181師給高樹勳發的求援電報中張雨亭師長明確表示,武安最多支撐兩天就會被日軍攻陷,而181師的下場也是全軍覆沒。日軍第32師團現在是在永安前線繼續攻擊着新六師的防線,並且已經取得了重大戰果,新六師的師部被日軍的炮兵偵察到,於是木村兵太郎集中所有的炮兵給新六師師部所在地整整開了十分鐘炮。《純文字首發》

雖然說新六師的指揮部建在地下,而且還使用了不少鋼筋混凝土,但是也經不住這樣的狂轟濫炸,不久師部頂層被轟塌陷,整個師部所有的軍官全部被埋在了地下,雖然經過緊急搶救挖掘,但是很多軍官都已經犧牲了。幸好當時馬潤昌並不在師部,所以僥倖逃了一劫。但是整個新六師的指揮系統卻是出現了短暫的混亂,就是這麼一小段時間,日軍抓住機會一大炮和戰車開路,終於在新六師的右翼陣地撕開一個大口子。爲了不被日軍包圍,馬潤昌果斷下令部隊後撤,永安縣城失守。

永安縣城失守對於高樹勳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沒有任何挽救的辦法,他也知道前線的部隊已經盡力了,雖然日軍的這個第32師團只是一支新組建的部隊,但是憑新六師的八千部隊盡然將第32師團死死阻擊了6天已經是極爲難得的了。

永安防線失守,邯鄲北方門戶大開,邯鄲城就成了脫光了衣服的大美女,只能等待着暴徒的***。不過高樹勳也知道再苦再難也要將邯鄲城守下去,因爲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向武安出發來,要不了多久武安的日軍就會撤軍,到時候八路軍部隊就會迂迴到第32師團的背後,只要邯鄲城裡的部隊配合得好,第32師團那是在劫難逃,不死也要脫層皮。

現在冀南戰局的轉折的關鍵就在他高樹勳的手裡,只要他能守好邯鄲城,最起碼一個星期內不被日軍突破,那麼接下來的戰事就會有很大的轉變,而且還是向着新八軍有利的方向轉變。

但是想守好邯鄲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邯鄲城原本就不是一個利於防守的城市,而且城防工事年久失修,儘管高樹勳接管邯鄲城後曾經發動大批的部隊和老百姓修繕城防工事,而且還緊急修築了很多碉堡和戰壕,但是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再怎麼也不可能將一座城市的防禦級別提高到哪裡去。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兵力有限,諾大個城市高樹勳手中卻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從永安縣撤下來的新六師幾乎人人帶傷,防守邯鄲城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邯鄲和永安不一樣,永安一個小縣城,不管是城區面積還是城市人口都遠遠比不上邯鄲,就那麼一個小地方,日軍雖然動用了一個步兵師團,但是實際上能展開手腳開火的也就不到一個步兵聯隊,其他的都插不上手。

但是邯鄲城卻不一樣,別說是一個步兵師團了,要是木村兵太郎不惜一切代價要拿下邯鄲的話,邯鄲的八個方向都可以做爲主攻的方向,別說是一個步兵師團了,就算是三個步兵師團都能施展的開來。而且第32師團雖然只是一個剛剛組建的丙等師團,但是好歹也有一萬四千餘人,比起新八軍這個雜牌軍也只是少了四五千人而已,用這樣一個步兵師團攻打邯鄲城,高樹勳心裡真是沒底。

不過很快高樹勳就不再擔心邯鄲城的防禦問題了,剛剛接到陳光發來的電報,說是大約六個團的八路軍正緊急趕往邯鄲,幫助高樹勳所部防守邯鄲城,而且這六個團的兵力全部交由高樹勳指揮。但是爲了減少蔣介石對***以及高樹勳本人的猜忌,陳光希望高樹勳能夠支援八路軍九千套***軍裝,讓這六個團的戰士全部換上***的軍裝作戰。

對於八路軍的要求高樹勳心裡感激之下那還能說不,八路軍這樣做不但是在幫助他守邯鄲城,更是幫他減少蔣委員長的猜忌。這樣的盟友纔是真的盟友,八路軍在收買人心這方面做的確實不錯,高樹勳心裡如是想到。

木村兵太郎是一個戰鬥經驗十分豐富的指揮官,他很清楚戰場上一分鐘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兵貴神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佔領永安縣後他並沒有多做停留,而是隻留下一個步兵中隊防守永安縣城,保護留在永安的傷兵以及輜重彈藥後,大部隊繼續沿着新六師撤退的痕跡追了下去。

8月25日下午三點,日軍第32師團終於趕到了邯鄲外圍防線前。有了八路軍的支援,高樹勳手中就掌握了兩萬多部隊,而第32師團長途跋涉再加上前一段時間的戰鬥減員,能趕到邯鄲城下的只有不到一萬兩千人,此消彼長之下高樹勳感到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由於有了相對充足的兵員,所以高樹勳也不矯情,愣是在邯鄲城外五公里的小嶽山到邯鄲城區之間佈置了四道防線,而且他在邯鄲城裡也修築了很多街道工事,做好了和日軍打巷戰的準備。

高樹勳的意圖很簡單,他要利用地理地形的優勢節節抗日日軍的進攻,在事不可爲所有防線被日軍攻破的情況下,還要利用城區和日軍打巷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拖延時間,爲武安那邊的戰鬥創造條件。

高樹勳的表現第一時間被支援邯鄲守軍的**最高領導楊樹峰上報到了冀南前敵指揮部。陳光接到楊樹峰發來的電報後,一邊暗贊韓雲華識人之明,另一方面暗道這個高樹勳確實是一位真正的軍人,可以在民族大義之前做到大公無私。

木村兵太郎是不會給高樹勳準備的時間的,因爲木村兵太郎比高樹勳更清楚時間的珍貴,他現在在冀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豫北、魯南、蘇北的日軍爭取來的,相對於豫北的孫良成、孫殿英所部的垃圾而言,第二集團軍無疑是強大的,雖然第二集團軍並不屬於國民政府最最精銳的部隊,但是第二集團軍上到司令長官孫連仲下到士兵都有一種狠勁,這種第二集團軍是1937年8月上旬由原西北軍一部組成的第二十六路軍爲主編組而成,集團軍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孫連仲,第二十七師、第三十師、第三十一師是該集團軍的基本部隊,屬第一戰區指揮管轄,第五十二軍、第三十二軍、第三軍都曾加入過該集團軍的戰鬥序列。

該集團軍是七七事變後最早進軍華北增援第二十九軍的中***隊,曾在琉璃河、良鄉等地區抗擊日軍。後奉令調歸第二戰區指揮,參加扼守冀晉要隘娘子關的戰役。1938年初,該集團軍調歸第五戰區指揮管轄,孫連仲繼任集團軍總司令,其基本部隊編組爲第三十軍和第四十二軍,該集團軍在臺兒莊戰役中是擔任堅守任務的主力作戰部隊,爲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擔任臺兒莊莊內的守軍池城峰的第三十一師就是孫連仲的部隊。後韓復榘舊部曹福林的第五十五軍、宋哲元舊部劉汝明的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八軍也加入該集團軍的戰鬥序列。雖然第二集團軍無法按照預期的計劃到達,但是孫連仲卻是明白他和日軍在蘇北魯南打的越激烈越就說明他支援的必要性,所以在命令部隊進攻的命令中他是以很嚴厲的口氣下的,那是死命令。所以第五師團正面的壓力極大,雖然第五師團那是日軍中有數的精銳,不過也經不住第二集團軍四個軍的圍攻。

再加上彬山元將山東的日軍調走了大半,甚至連野戰重炮第一旅團也調走了,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山東的防務空虛,這一下第五師團又南下作戰,山東就真的沒有多少部隊了,就算是省會城市濟南的防守兵力也就一個步兵聯隊而已,至於濟寧、菏澤、聊城、德州等地的更是少得可憐。

而韓雲華留在山東的那隻特戰隊和童家勇這下子算是真正的派上了用場,8月25日晚上,童家勇率領他那三千部隊偷襲了聊城火車站,一百餘號特戰隊員半道劫持了一趟軍列,並且暗中乘坐這趟軍列一路順利突破日軍的各道防線,最終順利進了聊城。作爲聊城最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日軍在火車站駐紮了一個加強步兵中隊,同時還駐紮了一個重機槍小隊。但是這些兵力又怎能阻擋特戰隊的腳步,短短半個小時特戰隊便將整個火車站佔據了,並且配合大部隊將聊城城門打開,裡應外合之下佔領了整個聊城。

童家勇這次雖然只是佔據了一個小小的聊城,但是其戰略意義卻極爲重大,首先是日軍意識到在山東中國還有一支他們並不清楚抵抗力量存在,而且看樣子實力應該很強悍,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晚上就將日軍一個大隊的守軍消滅殆盡。要知道守衛聊城的日軍雖然算不上是精銳,但是那畢竟是日軍的正規部隊,是裝備了清一色的日製裝備的武裝力量。平時這樣一個大隊在山東已經算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了,但是任尾高龜藏中將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個緊要關頭中***隊既然還有一支強大的隱藏力量潛伏在山東,一下子就捅到了他的軟肋。

童家勇知道自己的實力,不管外界把他吹得有多麼厲害,但是自己家的情況自己清楚,他現在手裡只有三千人不到的部隊,拋開特戰隊那一百多號王牌,他手中的兵力只有兩千七百餘人,再算上在攻佔聊城時損失的四百餘人,他現在手裡只有兩千三百餘人有戰鬥力。別和所日軍派一個步兵聯隊了,就算是派兩個加強大隊過來他就吃不了兜着走。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次他算是佔了大便宜,整整兩列軍列二十八節車廂的軍火以及大批的軍裝就囤積在聊城,現在不走更待何時。童家勇可是韓雲華親手調教出來的高級軍官,別看他現在大小也是一個旅長了,放在國民政府那邊最少也是一個少將。但是這傢伙根本就不那自己當個腕兒,反倒是吃人不吐骨頭佔便宜就走、偷襲、暗殺等事情卻沒少幹。

儘管日軍早就知道在聊城一帶還有一支抵抗力量存在,不過這傢伙倒是很會僞裝,愣是讓特高科上報給尾高龜藏中將的電報中稱聊城的支那軍隊只是一個步兵中隊(連),連兩百人都不到,根本就不足爲患,憑聊城本地的防衛力量足夠解除這支支那軍隊的威脅了。

看到火車站這麼多的好東西,童家勇知道自己發了,同時也清楚自己這次算是捅了馬蜂窩,日軍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消滅他這個“蒼蠅”的。不過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他和他的領導都是堂堂正正的八路軍幹部,怎麼能當王八蛋呢,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爲了不做王八蛋這批軍火他童家勇就只好勉爲其難收下了。

整整兩趟軍列那麼大一批軍火被服怎麼運輸卻是一個大問題,憑他手中的這點兵力別說是十四個車廂了,就算是四個車型也運不走,不過童家勇有的是辦法,他給陽縣的神仙道和安樂門的魁首捎了一封信希望他們能夠幫忙,童家勇知道這兩個本地的道門勢力被日軍打壓了幾年,看上去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人家的底蘊可是深厚的很,揮手萬人那只是小意思。

神仙道和安樂門現在有大批的弟子在韓雲華的教導師中服役,所以連帶着這兩個道門勢力也綁到了八路軍的戰車上,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接到童家勇的信後,武德道長和文士行也不敢怠慢,立即聚集了大批的信徒到童家勇指定的地方幫助童家勇運輸物資。

童家勇也算是有能耐,他並沒有用傳統的人民大軍來幫運物資,而是讓所有的戰士全部上了那兩趟軍列,全軍乘坐火車浩浩蕩蕩離開了聊城,只留給尾高龜藏中將一個爛攤子。

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33章 兄妹見面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646章 戰徐州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86章 前奏(三)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97章 亂戰(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85章 前奏(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646章 戰徐州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277章 婚禮(二)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413章 滿月(三)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6章 大練兵第68章 軍刀出擊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587章 投桃報李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
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33章 兄妹見面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646章 戰徐州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86章 前奏(三)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97章 亂戰(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85章 前奏(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646章 戰徐州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277章 婚禮(二)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413章 滿月(三)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6章 大練兵第68章 軍刀出擊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587章 投桃報李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