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

就在教導師對佐佐木到一所部發起最後的進攻的時候,木村兵太郎中將也率領部隊趕到了武安,距離磁山已經不足五十公里了。由於戰事緊急,他這次只帶了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騎兵聯隊以及師團直屬搜索隊。

就在木村兵太郎所部剛剛準備繞過181師防守的武安縣城直奔磁山而去的時候,接到了佐佐木到一少將發來的訣別電報。看完這封只有寥寥數百字的訣別電報,木村兵太郎悲痛之餘也徹底被佐佐木到一的描述和分析驚呆了。

按照佐佐木到一的描述,這次圍攻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的支那軍隊足足有四萬餘人,而且絕大多數的部隊都只清一色的帝國制式裝備,從最基本的三八式步槍到九二式步兵炮以及75mm口徑的山炮野炮應有盡有,而且還有裝備了毛瑟狙擊步槍的狙擊手,這次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慘敗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幾乎所有的技術兵種都遭到了中國軍隊的狙殺,其中既包括工兵、炮兵,也包括機槍手和彈藥手,當然了戰場上指揮作戰的基層軍官也是中國狙擊手狙殺的目標。而看着自己的同伴在自己面前一個接一個被爆頭,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步了戰友的後塵,這對部隊的士氣是致命的打擊。

戰場上的狙擊手是極其難纏的,對付這樣的狙擊手一般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除了最常見的狙擊對抗的傳統戰術外,還有就是隻有用大規模的炮兵進行區域性轟炸才能消滅這樣的狙擊手。不過這兩個條件佐佐木到一所部都暫時達不到,一方面是日軍眼下沒有狙擊步槍更沒有訓練有素的狙擊手。同時在遭到突然打擊的一開始,佐佐木到一便和炮兵陣地失去了聯繫,不用想那些炮兵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就算沒有被中國軍隊全端,但是就眼下混亂的局勢炮兵部隊也幫不上什麼忙。

木村兵太郎現在終於知道局勢已經脫離了他的控制,原本五萬大軍掃冀南在他看來那還不是小菜一碟,但是現在看來他是遠遠低估了中國軍隊的實力。不用說,裝備有狙擊步槍的八路軍部隊肯定是塞北的韓雲華所部。能裝備的起狙擊步槍的部隊導師不在少數,不管是國民政府的中央軍還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晉綏軍都能裝備的起,但是就共產黨麾下的那些部隊而言,能大規模裝備狙擊步槍的除了韓雲華所部還真沒有,而能將手伸到冀南的八路軍也只有韓雲華所部了。

更重要的這次戰鬥乾淨利落,一動手便是雷霆一擊,這分明是韓雲華的拿手好戲,是韓雲華慣用的手法。說不後悔那是自欺欺人,木村兵太郎中將現在的表情那是綠色的臉青色的腸子,自責憤怒的表情更是差一點將他的心吞噬。

佐佐木到一所部覆滅已成定局,就算是他手中的這一萬多人現在就能趕到戰場恐怕也無濟於事。而且現在看來八路軍的胃口遠遠要比他預計的要大很多,就在他接到佐佐木到一少將的訣別電報的同一時間,他留在沙河、永安的部隊也傳來消息,說支那新八軍軍長高樹勳指揮兩個步兵師正向着永安開進,而且一個團的騎兵部隊更是已經到達了永安縣城十餘里外的陳家裕。

木村兵太郎知道,要是沒有八路軍的撐腰,高樹勳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哪還敢同大日本皇軍叫囂,高樹勳之所以敢出兵永安,完全是出自八路軍的授意,甚至於冀南戰場原本就是高樹勳和八路軍給皇軍下了一個套。

但是不管如何,冀南現在是不能呆了,尤其是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十分危險,要是被中國軍隊糾纏住,那結果可就不堪設想了。首先從大的範圍來看,他的第32師團的主力正處於支那軍隊的包圍之中,在南面有韓雲華所部的教導師,西面則是有第六十九軍的181師,東面和北面則是由高樹勳的新八軍和六十九軍的新編第三師,要是他不盡快脫離戰場的話,那麼只要中國軍隊下定決心收拾他,那麼第32師團的下場比佐佐木到一所部也好不到哪裡。

木村兵太郎也是一個打仗的行家,在分析完彼此所處的局勢後,立即命令部隊前對變後隊向着永安方向撤去。

木村兵太郎心裡極其的不甘,這才短短几天他就損失了兩個步兵旅團,而且還是獨立混成旅團。但是他也知道事已至此無力迴天,不過木村兵太郎判斷這次八路軍在冀南的部隊肯定不會太多,一方面是冀南一直都是日軍統治的重心,常年駐紮由重兵,本地的八路軍游擊隊很難發展到多大的規模,所以冀南的八路軍很可能是通過其他渠道調到冀南的。而塞北距離冀南可不算近,小股部隊還好,但是一旦超過萬人行軍,想不引起特高科的注意都不行,所以木村兵太郎中將判斷冀南的八路軍部隊不會太多。

俗話說,殺敵一萬自傷八千。雖然佐佐木到一少將中了八路軍的圈套,但是依據他自己對佐佐木到一的瞭解,木村兵太郎相信佐佐木到一不會向支那軍隊投降,反而是會率領部隊向支那部隊發起最慘烈的反擊的。木村兵太郎中將有理由相信支那八路軍現在的實力也肯定是極其虛弱的,甚至還會被佐佐木到一所部的反擊打殘的。

所以木村兵太郎將目標看中了跳的正歡的高樹勳所部,他相信就算是高樹勳將現在所有能調動起來的部隊都拉出來也就區區兩個步兵師,而邯鄲城肯定是要留一部分守軍的,所以木村兵太郎給高樹勳估了一萬五千人進攻永安縣。

木村兵太郎想要打一個時間差,他相信就算是高樹勳所部的兵力超過了一萬五千人,但是隻要計劃得好也可以在支那八路軍回過神之前將高樹勳所部殲滅,畢竟就戰鬥力而言高樹勳所部的兩萬人也就只比大日本皇軍的一個步兵旅團略強一些,現在淡淡他手中就有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騎兵聯隊整整一萬餘人,而永安縣城還有一個步兵中隊,距離永安縣只有兩個小時路程的沙河卻駐紮有步兵第35師團的一個步兵旅團,雖然現在他的這一萬多人正處於八路軍的半包圍之中,而高樹勳所部又何嘗不是處於第32師團的夾擊之中。

木村兵太郎命令部隊將一切不必要的東西就地拋棄,包括一部分輜重也被燒燬了,他要部隊日夜兼程趕往永安縣。同時木村兵太郎還命令永安的守軍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永安,並且授權永安守軍的那個步兵中隊中隊長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囤積在永安倉庫中的包括特種炮彈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

同一時間,駐守在沙河的日軍第35師團第35步兵旅團也接到木村兵太郎發來的調令,命令步兵第35旅團立即南下永安。

而此時的高樹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日軍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也不忘收拾他一下,更不清楚木村兵太郎這次完全是打着全殲新八軍的注意。這次高樹勳所部北上永安的舉動並非是出自陳光或者是韓雲華的授意,這完全是高樹勳看到日軍主力都被八路軍調到了武安,而永安縣的日軍防務極爲空虛,根據高樹勳所部潛伏在永安縣城裡的探子傳回來的消息稱,現在永安縣城裡的日軍守軍還不到一個步兵大隊,甚至很可能只是一個步兵中隊。

雖然說日軍的戰鬥力強悍,而新八軍也算是剛剛吃了大虧,但是一個步兵中隊高樹勳還真沒放在眼裡,就算是小鬼子的這個步兵中隊是鐵打的高樹勳也相信新八軍很快就能將他消滅。況且永安縣城的所有城防工事早已經被日軍摧毀了,所以高樹勳才決定暫時先將永安縣收回去,畢竟部隊和地盤纔是他們這些人立足的根本,而且囤積在永安縣城裡的大批的軍需物資也是促使高樹勳下定決心拿下永安的另一個因素。

不過高樹勳北上倒是和陳光打了招呼,並且高樹勳還邀請陳光派部隊參加這次“打劫”行動,不過陳光考慮到邯鄲城的安全就拒絕了。高樹勳知道這次他和整個新八軍以及第六十九軍已經完全被綁在了八路軍的戰車上了,所以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高樹勳也並不忌諱八路軍的存在,再決定打永安的時候,高樹勳就將邯鄲城的防務全權交給了八路軍。而他手中的所有力量則是被他集結起來拉到永安,這也讓陳光對於邯鄲城的防務更加的不放心了。

但是高樹勳怎麼也沒有想到,只有一個加強中隊守軍的永安城竟然這麼難啃,雙方交戰了一個下午,新八軍竟然連日軍的第一道防線都沒有撕裂。不過高樹勳從望遠鏡裡已經看到了,並不是新八軍的士兵們不夠賣命,而是永安城裡的日軍火力實在太猛了。不要說是步槍了,就連火力略差的歪把子輕機槍都沒有,日軍守軍清一色的九二式重機槍和九六式輕機槍,而且佔據了地勢的優勢,火力之強大遠遠出乎了高樹勳的預計。

高樹勳派人偵查了一下,發現就短短的兩段城牆日軍就安置了十二挺重機槍和十挺輕機槍,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日軍的一個步兵聯隊常常會給裝備一個重機槍中隊,而一個重機槍中隊也就八到十二挺重機槍,一般的部隊也就八挺而已,只有甲等師團纔會給一個重機槍中隊裝備十二挺重機槍。也就是說日軍現在在一小段城牆上就放置了一個加強重機槍中隊和一個加強輕機槍中隊,這樣密集的火力不要說是高樹勳所部了,就算是一向以裝備好、戰鬥力強、打仗奢侈而出名的韓雲華所部也遠遠比不上的。

往往新八軍的一次衝鋒還沒有衝到城牆下就已經被打散了,短短兩個小時的戰鬥新八軍就丟了一千五百餘人,相當於一個步兵團的兵力,這樣的消耗速度根本就不是現在的高樹勳所能承受得起的。

不過高樹勳並沒有命令部隊撤退,而是指揮部隊繼續進攻。這倒不是高樹勳這個指揮官不合格,而是高樹勳發現日軍的火力雖然密集,但是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幾十挺輕重機槍,一支步槍也沒有,這顯然不是日軍裝備不起步槍,而是他們在城裡沒有那麼多人而已。更重要的是,一個步兵中隊竟然有這麼多輕重機槍,這顯然也不是日軍有錢到給一個步兵中隊就裝備幾十挺機槍,而是城裡肯定有一個很大的軍火庫。

現在新八軍最缺的就是武器裝備,一個步兵中隊看守的巨大的軍火庫這就像一個香餑餑yin*着高樹勳。就算是損失再多的部隊,高樹勳也決定要將永安城拿下。

幸好日軍也不是天兵天將,這兩個小時的進攻也給日軍守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雖然佔着地利日軍的傷亡要少很多,但是兩個小時也有一百餘人喪失了戰鬥力,現在城裡的日軍只有不到一百二十人了,雖然日軍一個加強中隊也不過兩百三十人左右,再加上一個十九人的中隊部也就區區兩百五十人。

看到日軍的火力明顯減弱,高樹勳知道日軍已經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只要再加一把勁日軍就會徹底垮了。根據城牆上輕重機槍數量,高樹勳判斷日軍城裡的守軍已經不足一百人了,所以他果斷的下大了全軍突擊的命令。

不過這時新八軍副軍長張彌川急匆匆走過來在高樹勳耳邊報告說,日軍大約一個步兵旅團正快速向永安開來,其先鋒部隊大約一個步兵大隊的汽車兵已經到了永安城北三十里的廖家廟,並且和新八軍的騎兵團打了一場遭遇戰,雙方各有死傷。不過總的來說是騎兵團吃了一點小虧。

高樹勳心裡要多鬱悶就有多鬱悶,再給他半個小時他就能將城裡的日軍全部消滅,但是日軍的一個步兵旅團也不是吃素了,要是之前的新八軍倒也不懼日軍的一個步兵旅團,但是現在新八軍也算是疲敝之軍,苦戰了半天的士兵還未吃飯,而且戰士們攜帶的彈藥也不多了,根本就無法堅持長時間的戰鬥。

不過眼下怎麼好的局勢要是錯過了,高樹勳相信自己會遺憾終身的,所以他命令騎兵團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日軍的援兵,爲大部隊全殲永安縣城裡的守軍創造條件。

木村兵太郎也算是能耐,從武安到永安原本一天半的路程硬是被他壓縮到了一天,8月28日下午五點整,木村兵太郎所部的一萬餘人終於到達了永安縣境內,而此時的高樹勳所部剛剛拿下永安城,部隊還未休整就接到八路軍傳來的電報稱,日軍大約一個步兵旅團的部隊從武安方向殺來,其前頭部隊已經永安以南三十里處的三十里鋪了。

這下高樹勳徹底懵了,日軍的速度也太快了點嗎。在進攻永安之前高樹勳就應經做好了應對準備,佐佐木到一所部兩個步兵旅團被韓雲華所部包圍殲滅的消息他是知道的,所以高樹勳判斷木村兵太郎只要不是太傻的話就應該及早撤兵,不然他不介意同八路軍在聯合一把,將這個囂張的第32師團也一口氣吞了。

雖然他也料到有可能遭到日軍的前後夾擊,不過根據181師傳來的消息稱日軍的大部隊現在正在武安外圍,距離永安縣整整幾百公里,就算是全軍急行軍最少也需要一天半的路程。而且高樹勳自己也相信憑藉兩個步兵師的兵力攻打一個只有一個加強中隊駐守的小縣城應該費不了多少手腳。

但是高樹勳也沒有料到永安城裡的鬼子會那樣難纏,原本預計兩個小時的戰鬥整整打了一天,而木村兵太郎所部原本一天半的路程竟然只用了一天日軍就走完了,所以很不幸的新八軍被木村兵太郎所部堵到了永安城裡,並且遭到了日軍第32師團和第35師團的前後夾擊。

這次日軍是懷着報仇雪恨的氣勢來的,哀兵必勝的道理高樹勳還是懂的。這次新八軍真的是危險了,要不是剛剛繳獲了足夠多的武器裝備和糧食藥品,高樹勳連逃跑的想法都有了。但是現在先不管逃不逃的出去,就算是逃出去又能如何,剛剛繳獲的大批的武器彈藥肯定是帶不走了,也就說辛辛苦苦幹了一整天的戰果就這樣沒了,不要說高樹勳了,就算是換上任何一個軍官都不甘心。

而且永安縣城雖然已經殘破的不成樣子了,但是好歹也有一點像樣的城防工事,比起毫無遮擋的野外要強的多。最重要的是日軍的兩支部隊距離縣城都是隻有幾十甚至十幾裡的距離了,現在逃跑說什麼已經晚了。況且高樹勳對於八路軍的戰鬥力尤其是韓雲華所部的戰鬥力還是很認可的,他相信只要他手中的兩個步兵師能支撐兩天的話,那麼教導師的援兵肯定會達到的,到時候日軍的日子,尤其是木村兵太郎所部的日子可就難過了,所以高樹勳命令所有的部隊立即進城佈防,他要在永安城同木村兵太郎打一個對對胡

第64章 兄妹情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633章 回國第32章 人員調整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353章 佈局華北(三)第625章 訪蘇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126章 落幕(一)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126章 落幕(一)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525章 殺無赦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98章 亂戰(二)第31章 人民戰爭第2章 魂歸1937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2章 魂歸1937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602章 大動作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5章 下陽原(一)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30章 落幕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6章 鋤奸(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318章 鋤奸(三)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16章 佔陽原(二)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
第64章 兄妹情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633章 回國第32章 人員調整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353章 佈局華北(三)第625章 訪蘇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126章 落幕(一)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126章 落幕(一)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525章 殺無赦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98章 亂戰(二)第31章 人民戰爭第2章 魂歸1937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2章 魂歸1937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602章 大動作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5章 下陽原(一)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30章 落幕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6章 鋤奸(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318章 鋤奸(三)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16章 佔陽原(二)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