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

這次軍事會議討論的事情雖然着實不少,但是所用的時間卻並不長。創客小說?大約上午十一點的時候會議便結速了,整個會議總共也只用了不到三個小時。

會議結束後,韓雲華在第一時間便將這次會議的決議以及他的華北會戰的作戰計劃一起電送到了延安。由於內軍區戰略地位的不斷提高,其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到現在整個軍區已經成爲了黨中央直屬的大軍區,也是黨中央唯一直接管理的軍區,沒有之一。因此,現在內軍區的每一項軍事計劃以及作戰任務都不需要八路軍總部的同意就可以執行,韓雲華這個軍區司令員也只需要對黨中央直接負責。

延安,『毛』『主席』窯洞。

『主席』正在伏案疾書,這段時間各地區頻頻傳來電報,都說是蔣介石『政府』對我根據地的動作越來越頻繁而且越來越過分,新一輪的高『潮』似乎已經到來,所以怎麼樣在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提下能夠狠狠打擊頑固派的進攻就成了擺在黨中央面前的一個難題。

作爲中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毛』『主席』很清楚此時的處境。作爲老蔣十幾年的老對手,他也很清楚蔣介石的想法。眼看着的勢力越來越大,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就由原來的三師六旅四萬五千餘人的部隊發展成擁有精銳正規部隊四十餘萬的龐然大物,蔣委員長心裡急啊。

但是『主席』心裡也是亮堂的很,蔣委員長畢竟是蔣委員長,輕重緩急他還是很清楚的,這從他能夠悍然命令部隊抗擊日軍的入侵就可以看得出來,不過他這個人有多少缺點,但是就憑他能夠在敵強我弱日我實力相差懸殊,明知不可爲的情況下依然不懼,號召中華民族中華民國四萬萬五千萬的同胞一起攜手抗敵,他蔣介石就是一個理智的人。當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日之間的,而國共之爭卻是階級矛盾,是兄弟之間的矛盾。面對毀家滅族的東洋強盜,不管是蔣委員長還是『毛』『主席』都知道該怎麼幹,沒有着兩位大佬的點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那麼好建立的?

所以『主席』也清楚蔣委員長不管是搞多大的陣勢,但是都不會和徹底翻臉,眼下人很明顯是要徹底將中國滅亡,說句不好聽的他蔣委員長相當於亡國之君。新王朝的統治者怎樣對待舊王朝的亡國之君歷史上例證很多,不管是宋元明清那一代,亡國之君的日子都是生不如死,但是新王朝對於舊王朝的達官貴人一般是採取安撫的政策,所以說是一旦人真的滅亡了中國,日子最不好過的當屬他蔣委員長,所以並不怕他蔣某人。

而且,的領導人更深層次的明白蔣委員長這樣做無非是想要敲打敲打,限制八路軍的擴張。

但是儘管如此,『主席』等人還是不敢太大意,畢竟屠殺員和革命羣衆的事情蔣委員長可沒少幹,保不好他蔣某人會拿開刀。對於蔣委員長這樣有前科的人,防備是必須的。因此這幾天『主席』都是在考慮怎樣反摩擦,並且還打算出一個文件『性』的東西下達到各部隊。

“噹噹噹”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進來”

『主席』的警衛員小張吱呀的一聲推開門走了進來,然後遞給『主席』一封厚厚的電報道:“報告『主席』,這是內軍區發來的緊急電報,保密程度達到了五a級,請『主席』查收。”

『主席』結果電報看了看,發現烤漆、印章都完好無損,說明這封電報自被翻譯出來以後就沒有被人拆封過。於是便滿意的說道:“很好,電報安全到達,小張你出去吧,等一會我再叫你。”

“好的『主席』,那您先忙,我就在門外,有事你叫我一聲就行。”說完小張推開門走了出去,順便將門帶了起來。

小張出去後,『主席』立即將電報拆封讀了起來,五a級的電報這可是自從韓雲華機密分級制度出臺以來發來的第一封五a級電報,足以說明電報的重要『性』。

花了整整半個小時的時間,『主席』纔將韓雲華發來的這封電報看完,看完電報後,『主席』又拿起鉛筆在那副碩大的全國地圖上推演韓雲華的那份作戰計劃。

推演了一會後,『主席』的眉頭越來越緊,他發現不管他怎樣計算都會留下一定的漏洞。既然存在漏洞,那麼就說明這份作戰計劃有問題,有問題的作戰計劃也不是不能實施,但是實施起來就要謹慎的多了。結合這段時間以來華北地區日軍頻頻調動的情形,『主席』也同意對日軍進行一次重點打擊。但是像韓雲華這樣一下子出動三四十萬大軍和日軍進行主力決戰『主席』等人還是沒有想過的。

“小張,你去請老總、恩來、弼時、同志來一下,就說是有重要事情。”既然自己無法決斷,『主席』決定和周副『主席』等人討論後再回復韓雲華。

很快,『主席』的小窯洞熱鬧起來了,朱總指揮、周副『主席』、弼時同志、林校長三人聯袂而來。

分賓主坐下後,周副『主席』便開口問道:“『主席』這麼急將我們請來,到底是商量什麼事情呢,難道是前線又出了什麼問題不是?”

“恩來啊,你的腦瓜子轉的就是快,還真是前線出了問題,這是韓雲華同志發來的緊急電報,保密級別是五a級,也就是說整個黨內只有我們五個人可以有知情權,就連老彭他們都無權知道,大家傳閱一下,看完了我們再說。”『主席』慢慢地說道。

“五a級,好娃兒,這個雲華同志到底是要幹啥子事嗎?”老總驚訝地問道。

不過『主席』笑而未語,他知道自己現在說什麼都不如韓雲華的那封電報有吸引力,還是等這些老同志看完電報再說其他的吧。

單單閱讀用不了多長時間,十幾分鍾後,當最後一個傳閱電報的林校長放下電報,『主席』纔開口說道:“你們有什麼看法?都說一說,反正韓雲華同志的這個作戰計劃在我眼裡是極其冒險的,和日軍主力決戰的時機還沒有到來,在沒有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牽制下,貿然同日軍的整個華北地區死磕是不現實不明智的。但是對於韓雲華同志我們還是比較相信的,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是經過長時間考驗的,我想這麼弱智的錯誤他是不會犯得。然而我還是心裡很擔心,畢竟我們的這位韓大司令現在還只有二十六歲而已,年輕人容易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大家合計合計,看看這個作戰計劃有沒有可行『性』。”

“就軍事角度而言,這個作戰計劃確實很不盡如人意,裡面有諸多不可控制的情況存在,就拿冀南方面的作戰計劃而言,韓雲華同志竟然十分肯定石友三叛國投敵,並且決定將石友三和日軍一起視爲當前大敵。石友三固然是一個兩面三刀的人,而我們的情報部門也確實收到了一些石友三和日軍秘密接觸的消息,但是這畢竟都是一些沒有絲毫根據的傳言,是做不得準的,所以韓雲華同志的這份作戰計劃幾乎全部是圍繞石友三投敵叛國後的可能出現的情況展開的,假如石友三並沒有投敵叛國,那麼他的這份作戰計劃就很難實行的下去了。不過韓雲華同志喜歡冒險善於冒險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既然他敢確定石友三要投敵,那麼說明石友三的屁股肯定不乾淨,石友三投敵十有是真的了。不管怎麼說,對於韓雲華同志的能力我們還是應該給與肯定的,至於他這份作戰計劃我們還是同意他實施,但是黨中央以及八路軍總部卻要做好應急預案,一旦塞北的形勢有變,立即派遣大軍北上支援作戰。”朱老總是一個標準的軍事家,他從軍事角度分析了下凡這份作戰計劃的漏洞和缺點,但是基於對韓雲華一貫的信任,朱老總還是決定不束縛韓雲華的手腳,支持他執行華北大會戰。

周副『主席』想了想也說道:“老總分析的很有道理,同意他執行這個軍事計劃,但是一切都要靠他以及整個內軍區自己動手了,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是不會也不可能給他多少支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關注塞北的戰事並且做好善後工作即可,打勝了固然好,計劃失敗了以韓雲華同志的能力站穩腳跟保住根據地應該沒有多大的困難。就是不知道現在內軍區有多少部隊,韓雲華同志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這個同志喜歡玩深沉,對於自己的實力總是喜歡隱藏起來,到現在內軍區有多少部隊,部隊的武器彈『藥』是否齊全,糧食被服儲備是否充足等等,我們這些人都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清楚,這樣的請示作戰的意義並不大,倒好像是通知咱們這些領導同志他韓雲華又要出手了,呵呵呵”說到最後,周副『主席』自己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其他人也是跟着一陣大笑,等小小窯洞裡再一次安靜下來後,『主席』便起身說道:“韓雲華同志我們不能以常理判斷,內軍區的情況很複雜,並我們任何一支八路軍部隊都要複雜。這還得從內軍區部隊的構成成分說起,我們都清楚內軍區是韓雲華同志一手建立的,而那十幾萬精銳部隊也都是韓雲華同志親手拉起來的,這一點大家都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塞北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整個塞北兩視起來也就那麼幾百萬人口,而且還是老弱以及過着遊牧生活的少數民族居多,在這樣的地區站穩腳跟並不容易,沒有特殊辦法是行不通的。韓雲華同志也有自己的特殊辦法,他的特殊辦法就是一視同仁。不管是潰軍俘虜還是漢『奸』僞軍部隊,只要是真心抗日救國的他都敢接受,他都敢委以重任。就我所知,內軍區單單旅級以上的軍事幹部有相當一部分是原軍官,所以內軍區成分複雜我們應該預料得到。恩來同志說的很有道理,對於塞北的戰事我們關注即可,幫助也是應該的,但是那是在韓雲華同志需要的時候再說吧。”

“『主席』言之有理,韓雲華同志雖然做事有些急躁,但是他的眼光還是很毒很準確的。儘管每一次向我們遞交作戰計劃的時候大家的反應都是不一而是,但是結果往往會讓我們歎爲觀止。所以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乖孩子不一定就是好軍人,我們有些幹部能將部隊帶成遵紀守法的模範部隊,但是卻沒有幾個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支百戰百勝的百戰雄獅。因此我們以後在培養軍事幹部的時候不要過分要求那些條條框框的東西,這樣反而容易限制他們的發揮。韓雲華同志的成長經歷給我們這些人上了一堂很生動的課,一個普普通通的紅軍小戰士能在短短几年時間內拉起一支十幾萬人的部隊,絕不是一句奇蹟就能解釋得通的,所以在軍事方面我認爲還是要充分肯定和徵求一線指揮官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放開手腳幹,天塌不下來。”一直都不怎麼開口的弼時同志很難得的開了口。

任弼時的話似乎說進了『主席』等人的心坎裡去了,韓雲華的成長經歷也確實讓他們這些老革命深受啓發,現在的韓雲華絕對不是一個戰鬥英雄那麼簡單。一個韓雲華頂的上八路軍一半的戰鬥力,雖然日軍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的這句評價有失偏頗,但是也從側面證實了韓雲華的巨大影響力。

而韓雲華給予黨和人民帶來的實惠確實是實實在在的,那麼多的精銳部隊被補充進了八路軍的其他部隊,那麼多的精良武器被運送到了各軍區、各師旅。而且內軍區尤其是韓雲華親自培養出來的軍政幹部不管走到哪裡絕對是可以委以重任獨當一面的精英,而內軍區的作戰理念和管理方式也被這些原內軍區的中高級軍官帶到了八路軍其他部隊,大大提高了八路軍的戰鬥力。

所以雖然韓雲華自己不清楚他自己的作用,但是『毛』『主席』等人對他的器重卻是與日俱增。這一次塞北變局,『主席』等人商議後還是決定緊急抽調韓雲華北上主次大局,打心眼裡他們是相信韓雲華的實力的。

這次延安的討論會盡管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但是影響卻是巨大的。很快韓雲華就接到了延安的回電,電文很短,只有區區幾個字:“來電盡悉,按計劃執行”落款是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接到黨中央的回電後韓雲華大喜,他顧不得回去探望懷孕已經半年多的妻子以及一歲多的屑涵,立即命令部隊照計劃行事,同時他又將自己的最高指揮部前移到了興和縣。

大青山,原韓雲華所部的總部,此時的大青山正是一年當中最最美好的季節。山腳下大片大片的松樹林以及北方特有的楊樹林將整個大青山裝扮的鬱鬱蔥蔥。

韓雲華再一次回到了大青山,作爲他起家的地方,韓雲華對大青山還是很有感情的。雖然隨着內軍區的建立以及歸綏、包頭、集寧、承德等大城市的收復,韓雲華所部的工作重心也逐漸西遷,而大青山的重要『性』也隨之大大下降。

韓雲華自己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沒有上大青山了,不過這次將指揮部遷移到大青山也是韓雲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是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其次是地形條件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作爲山地又不適合傘兵部隊的空降,所以也就杜絕了日軍傘兵的突襲。最重要的是日軍的特戰部隊也已經訓練完畢,並且經過了多次實戰,雖然很少同韓雲華所部的特戰隊交手,但是日軍特戰隊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在前一段時間的交戰中,韓雲華所部的特戰隊暗中『射』殺了幾個日軍特戰隊的隊員,經過分析辨認韓雲華最終確定了日軍特戰部隊的身份。根據日軍特戰隊員身上的武器裝備,韓雲華似乎已經看到了一支真正的特種部隊。不反光烤漆鋼盔、上半身全式防彈衣、美國蓋德衝鋒槍、甜瓜式手雷無不昭示着日軍特戰隊的強大。所以防範日軍特戰隊也是一個對日作戰時所要考慮的問題,而大青山防禦工事完備,尤其是明暗堡配置合理,只要好好組織防禦,日軍就算是來多少人也別想傷到一個內軍區的幹部。同時,指揮部前移之後,韓雲華可以更快的得知前線的戰事進展情況,更方便指揮部隊作戰,所以韓雲華纔不顧其他幾位軍區大領導的反對,將指揮部安置在日軍空軍的轟炸範圍之內。

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350章 戰冀南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600章 蛟河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1章 決戰叢林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139章 升官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62章 戰後餘波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652章 破江防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00章 會議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17章 鋤奸(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316章 鋤奸(一)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92章 閱兵第629章 赴開羅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
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350章 戰冀南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600章 蛟河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1章 決戰叢林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139章 升官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62章 戰後餘波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652章 破江防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00章 會議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17章 鋤奸(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316章 鋤奸(一)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92章 閱兵第629章 赴開羅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