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華北無戰事(五)

大同攻防戰隨着高木師團殘餘部隊的投降而進入了尾聲,之所以叫做尾聲而不是結束,完全是因爲大同北城那兩道日軍防線中依然有部分日軍在抵抗,拒絕接受中村大佐下達的投降命令。

雖然這部分日軍現在只剩下不到一個步兵大隊了,但是韓雲華依然不敢放鬆,因爲有了這個步兵大隊,華北方面軍拒絕承認大同已經被韓雲華所部徹底佔領了,所以韓雲華決定儘快將這個日軍的步兵大隊解決掉。

由於這道防線在大同北城外十幾公里處,四周的村莊已經被日軍徹底毀掉了,除了一道比較堅固的鋼筋混凝土防線外就再沒有什麼東西了,所以這次韓雲華毫無顧忌地命令炮兵部隊使用毒氣彈,韓雲華很乾脆,他不像日軍那樣遮遮掩掩,明明是毒氣彈還要起一個比較遮掩的名字,叫什麼特種煙。在韓雲華眼裡毒氣彈就是毒氣彈,日軍使用毒氣彈殘害中國人的罪證那是確鑿的,不是改一個名稱就能掩飾的了得。

在毒氣彈的攻擊下,那個日軍步兵大隊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全部中招了,由於缺乏必要的防毒器具,這個日軍的步兵大隊中毒率高達85以上,對於這些中毒的日軍韓雲華也沒有進行救治,只是簡單滴進行了掩埋,也算是小鬼子惡有惡報吧。

大同攻防戰終於結束了,耗時不過十多天,但是整個大同攻防戰打得極爲激烈,日軍方面由高木師團作爲防禦主力,配合近兩萬日本青壯年僑民以及兩萬多僞軍,總兵力達到了6萬餘人,而韓雲華所部直接出動了6個步兵師和一個警衛團以及數支特戰隊,總兵力將近13萬人,韓雲華所部在這次攻防防戰中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再一次將所有人折服了,十天的時間幾乎全殲了這支日軍,擊斃日軍3萬5千餘人,俘虜六千餘人,另外還俘虜了近一萬名僞軍,這還不包括戰場反正過來的三千多僞軍。

最讓韓雲華高興的是,經過大同保衛戰一部分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部隊也積累了相當的作戰經驗,而像野戰三師和野戰四師以及警衛團等部隊更是積累了大型攻防戰的經驗,爲以後的擴編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打下大同城的實際好處也不少,首先韓雲華所部繳獲了日軍兩個巨大的軍火庫,這可是日軍囤積在晉北的所有軍火的總庫,裡面的武器彈藥的種類之多和數量之大讓韓雲華感到驚訝。再加上這次繳獲的所有日僞軍的武器彈藥,足夠韓雲華將大同前線四個新兵師全部武裝起來了,甚至還有很大的富餘。要知道單單這次繳獲的日軍裝備就足夠裝備兩個滿員的步兵師了,至於那兩個軍火庫根本就不需要動用。

另外這次韓雲華所部還解救出十幾萬被日軍俘虜了的國民黨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等部隊的俘虜以及礦工,其中以礦工的人數最多,達到了八萬多人,俘虜只有不到三萬人。

對於這些人韓雲華是一點都不會浪費的,在第一時間就將這十多萬人送回了集寧進行調養和整編。要不是這些礦工和俘虜長期受到日本人的孽待和壓榨,身體極爲虛弱,韓雲華還真想就地將這十幾萬人武裝起來。

除此之外韓雲華所部還俘虜了近一萬人得日本婦孺,由於大同是中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所以很早之前日軍就已經將目光瞄準了大同,在攻佔大同後不久就有數以百計的日本大型企業前往大同掠奪中國的煤炭資源,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日本僑民和浪人。

這些僑民平時爲民,但是一旦戰事緊急就會立即被徵召起來參加戰鬥,就像這一次大戰,原本日軍守軍只有兩萬人不到,但是加上那些武裝起來的僑民,一下子人數就突破了四萬人,甚至於當韓雲華所部攻破大同城之後,竟然還有日本婦女拿着手槍襲擊韓雲華所部的戰士們,不防備之下不少戰士中了招。對於這些日本婦孺韓雲華倒是沒有爲難,全部連同俘虜一樣送回了集寧,然後集中看押。

韓雲華沒有參與處理善後的事情,而是命令部隊繼續向南攻擊,由於少了大同方向日軍的牽制,駐紮在天鎮、陽高、陽原、蔚縣一帶的整編第300師、野戰五師、第24、25、26師十幾萬大軍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了。在韓雲華的命令下,以整編第300師爲主力組建第五路軍,總指揮由楊成武擔任。

第五路軍的進攻方向和第一第二路軍一樣,都是直接向南進攻。第一路軍從朔縣出發,直奔神池、寧武、五寨等縣的日軍而去。第二路軍由李井泉率領,從大同出發,一路向南,經懷仁、山陰、應縣、渾源、廣靈等縣殺去。第五路軍則是從蔚縣出擊,一路向淶源、易縣、阜平、保定一線殺去。

韓雲華所部如同下山的猛虎,威風八面,一路上幾乎所有的日僞軍都是望風而逃,晉北的日軍幾乎沒有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直到12月15日,大軍趕到原平市才停下了腳步,因爲日軍第37師團的主力已經趕到了原平市,並且收羅了一路潰退到原平的大批日僞軍,建立了較爲穩固的防線,同第一路軍形成了對峙局面。

第二路軍和第五路軍進展也是極爲迅速,第二路軍於12月16日也趕到了五臺縣,從東和北兩個方向對日軍第37師團形成了夾擊的趨勢。而第五路軍雖然沒有拿下日軍重兵把守的淶源縣,卻是大軍繞過來源,直接將易縣、淶水、高牌店、定興等縣城拿了下來,部分兵力已經北上攻擊涿州,整編第300師的主力則是南下攻擊集中軍事重鎮保定。

與此同時,急了眼的閻錫山害怕共產黨將整個山西都佔了,不顧蔣介石的反對,直接出兵20萬,兵分三路圍攻太原。連一向號稱模範將軍的衛立煌也徹底放棄了固守中條山的打算,命令手下的十萬大軍齊動,立即對晉東南的日軍發起進攻,只留下不願意出兵的胡宗南所部繼續固守中條山。

另外八路軍總部也命令129師、115師、120師立即向冀南殘餘的日僞軍發起最後一站,務必要在一個月內徹底將冀南的日僞軍全部消滅,將冀南形成一塊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一時間整個華北地區風雲突變,多田駿大將突然間發現自己竟然失去了對全局的把握和控制,到處都在打仗,而且還是到處都在打敗仗,華北北地區的局勢一下子失去了控制,現在整個山西戰場,日軍幾乎喪失了主動權,除了太原以及周邊市縣還在日軍的控制之中外,北邊原平地區內蒙古軍區王志國(現任野戰三師師長)所部陳兵5萬、東面李井泉所部在五臺縣陳兵4萬、西面八路軍120師在呂梁陳兵8萬、晉綏軍第35軍在汾陽陳兵6萬,而晉綏軍老大閻錫山親自率領晉綏軍主力圍攻臨汾,衛立煌率領中央軍一部也正在進攻晉城,而129師和115師一部也是在晉東南積極活動,整個山西戰場上十幾萬日僞軍已經處於一個大大滴包圍圈之中了。

而河北地區情況更是嚴重,京津地區的華北方面軍總部雖然目前還沒有受到威脅,唐山和張家口依然沒有被突破,但是從淶源開始,韓雲華所部已經對河北地區的日僞軍形成了腰斬趨勢。只要韓雲華所部拿下保定,那麼日軍在華北戰場上的所有空中優勢就全部喪失了,另外拿下保定後既可以截斷石門地區的日軍和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部的聯繫,還可以同獨立77師、野戰六師、七師等部隊南北夾擊京津地區。

冀南的情況就更不要說了,自從上一次冀南大戰結束之後,華北方面軍就喪失了對冀南地區的控制,雖然後來由於日軍的大力進攻,高樹勳所部撤出了邯鄲,但是卻控制了冀南絕大多數的縣城,這次整編之後的新八軍以及第69軍組建而成的第39集團軍更是強勢來襲,加上八路軍數十萬部隊齊聚冀南,冀南的日僞軍自保都極爲空難,多田駿大將爲了防止被中國軍隊各個擊破,於是命令冀南的日僞軍全部龜縮到防禦工事完備的幾個大城市固守待援,整個冀南地區已經可以說是淪陷了。

情況最好的就要數山東地區了,由於山東地區的中國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只有區區不到十萬人,雖然人數要比日僞軍多一些,但是山東地區的八路軍多以游擊隊爲主,正規軍只有內蒙古軍區野戰一師一個步兵師,之外就再也沒有一支正規力量了,而此時駐守山東的除了一少部分僞軍之外,剩下的絕大多數是真正的日軍,儘管並不都是日軍的精銳,但是對付那些八路軍游擊隊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縱觀整個戰場就會發現此時的日軍如果沒有足夠的援兵支援的話,那麼最好的結果也只是從華北撤軍,要是韓雲華所不直接南下井陘關,截斷駐山西第一軍的歸路的話,那麼滯留在山西戰場上的那幾萬日僞軍可真是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了。

所以在看清了形勢之後多田駿大將急忙將手中僅有的一個步兵旅團派往石門,連同駐守石門的日軍第二十六師團一起固守石門到井陘關一線,確保駐山西第一軍的後路。同時多田駿不惜放下姿態向日軍大本營求援,因爲此時的華北方面軍真的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了。

多田駿也算是日本國內的官場上的不倒翁了,在國內還是有一定的根基的,所以他的求援電報剛剛發到日本國內就被人直接送到了閒院宮載仁親王的書桌上。

這段時間關於華北地區的戰事不利的消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不管是日本國內最重要的媒體朝日新聞還是東京的其他各國的報紙都爭相報道了日軍在華北戰場上的糟糕表現。但是不管是閒院宮載仁親王還是日本天皇裕仁都沒有想到局勢竟然會糜爛到如此地步,着那還是簡單的戰事失利,這分明是大潰敗,而且還是一個方面軍的大潰敗,其後果簡直是災難性的。

閒院宮載仁親王看完多田駿的電報之後吃了一驚,立即進宮晉見了日本天皇,在徵得天皇的同意之後立即向全國下達了日本第三次全國戰爭動員,準備繼續組建新部隊,擬定在3個月內徵召40萬人,組建20個步兵師團投入中國戰場。

至於眼下華北地區的亂局閒院宮載仁親王也沒有任由就這樣糜爛下去,他親自下令,讓關東軍立即將第三軍調入關內,從東北向南直接攻擊內蒙古軍區冀東地區的部隊,另外調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全部以及另外的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入華北,協助多田駿大將駐守華北。

但是可惜這次中國軍隊都是出奇的默契,根本就不給日軍這個機會,岡村寧次現在身在河南,正同薛嶽的第一兵團死磕,而十一軍的主力則是在湖北,日軍大本營的電報剛剛發到南京就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截獲了,接着就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戴笠手裡,之後戴笠更是直接闖入蔣介石的書房,將這封重要的情報面呈蔣介石。

蔣介石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但是卻是一個合格甚至可以說是優秀的政治家,他一眼就看出了這份情報的潛在價值,日軍竟然調第十一軍入華北,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華北的小鬼子頂不住了,也就是說只要加把勁就可已經整個華北地區全部收回來,甚至於還可以重創日軍華北方面軍,這個誘惑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現在問題是,將華北日軍打垮的並不是他引以爲傲的中央軍,而是共產黨的部隊打垮的,現在共產黨已經將大半個塞北、整個晉北晉西北、大半個冀東都佔領了,要是再讓共產黨將整個華北都佔領了,那麼對於國民政府而言那是災難性的,外患未除而內憂已起,這讓蔣介石很糾結。

原本按照蔣介石的做法是放任日軍北上,讓日軍同共產黨八路軍拼個你死我活,而他的中央軍則是最後出場打掃戰場。但是國民政府軍委會當中還是有一些比較有戰略眼光的人,時仍國民政府陸軍總參謀長的白崇禧堅決反對讓第十一軍北上,原因是日軍現在已經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兵鋒已經攻入緬甸境內,而駐緬英軍無論是從戰鬥力還是戰鬥意志方面都和日軍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對手,所以政府同日軍在緬甸的爭奪已經是大勢所趨,而目前遠征軍在緬甸北部的進展並不理想,所以難免有一天日軍會從雲南等地直接攻入大後方,到時候政府只能撤到更加偏遠的青海或者是甘肅了,到時候政府能不能存在還真是一個未知數,要知道青海和寧夏的二馬可不是一個好像與的人,到時候保不準那些傢伙會動歪腦子,所以現在政府務必要同共產黨打好關係,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趁這個時候同共產黨進行一次長談,爭取從共產黨手裡討回一部分地盤。

這樣一來共產黨一定會呈政府的情,政府也可以趁此機會爭得更多的美援,改善政府的國際關係和國際上的形象。同時也可以趁此機會徵召更多的人入伍,所以說拖住日軍第十一軍,甚至是河南地區所有的日僞軍對於國家和民族都是有利的,所以政府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拖住南方的日僞軍,絕對不能這樣讓他們北上支援多田駿那個老鬼子。

當然了,也不能就這樣讓共產黨佔了便宜,政府應該立即派出談判組同共產黨進行接觸談判,分配收復的華北地區的地盤。

白崇禧號稱小諸葛,是桂軍中有名的宿將,所以在戰略方面蔣介石還是比較信任白崇禧的,儘管之前蔣介石個桂軍也曾競爭的個你死我活的。況且連此時的國防部長陳誠以及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也不贊成放日軍北上,所以蔣介石考慮了一會之後決定立即派出高規格的談判組到延安同中共進行談判,同時命令張發奎的第二兵團以及第一戰區湯恩伯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立即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準備同日軍第十一軍作戰。

先不說多田駿這邊望眼欲穿地等待着援兵,就說岡村寧次這邊確實是盡了全力,岡村寧次確實是一個不得了的指揮官,其作戰指揮水平遠要比谷壽夫、彬山元、寺內壽一之流的日軍指揮官要高明得多。但是他對面的中國指揮官卻是中國悍將薛嶽,其指揮水平一點都不比岡村寧次差,兩個人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況且在1938年蘭封會戰時薛嶽敗走河南,所以這裡成了薛嶽近年來的心病了,所以在一次出兵河南,薛嶽誓要一雪前恥。因此第一兵團從上到下爆發出極爲強悍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一時間岡村寧次指揮的幾萬大軍竟然無法突破薛嶽所部的防線,雙方在河南許昌一帶整整對峙了一個多星期了。

第500章 會議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642章 鉅變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482章 條件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629章 赴開羅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226章 爭執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129章 落幕(四)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25章 殺無赦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459章 華北無戰事(五)第320章 伏擊(二)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62章 戰後餘波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129章 落幕(四)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625章 訪蘇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19章 華麗的演出(十)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
第500章 會議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642章 鉅變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482章 條件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629章 赴開羅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226章 爭執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129章 落幕(四)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25章 殺無赦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459章 華北無戰事(五)第320章 伏擊(二)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62章 戰後餘波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129章 落幕(四)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625章 訪蘇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19章 華麗的演出(十)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