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赴開羅

時間在忙碌中過得很快,在妻子女兒到達長春不到兩個星期韓雲華又不得不出遠門了,這次去的地方有些遠,而且行程也比較緊,因爲韓雲華這次要去的是埃及開羅。原本中央這次擬定是派周副主席一個人去參加開羅會議的,但是羅斯福和斯大林聯名邀請韓雲華前往開羅,不得已中央只好派韓雲華跟隨周副主席一起去開羅。

原本國民政府對於美蘇等國邀請**的代表參加開羅會議很有意見,蔣介石命令外交部門提出強烈的抗議。不過在美蘇兩國的聯手打壓之下,國民政府只能屈服。

1943年2月8日,韓雲華一行人抵達重慶,同蔣介石等人會合之後一起乘專機趕往開羅。

開羅會議韓雲華是必須參加的,雖然中央之前確定的人員名單中並沒有韓雲華。一方面是由於韓雲華本人對於**中央是極爲重要的,決不允許有任何閃失。另一方面是由於韓雲華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也讓中央有所顧慮,這是一次國際政治會議,軍事上雖然也會涉及,但是內容不會太多,所以中央也不想讓韓雲華這個愣頭青到開羅折騰。

但是韓雲華有着必須參加會議的理由,於是他很隱晦地向斯大林以及羅斯福表示自己很想參加這次會議,斯大林和羅斯福是何許人也,很快就知道了韓雲華的打算,於是就有了聯名邀請韓雲華參會的事情了。這件事不但在**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震動,在整個盟國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韓雲華人未到開羅,名號卻已經在開羅傳了開來。

開羅,埃及首都,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同時也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到達開羅的時候雖然正是開羅的白天,但是韓雲華一行人依然十分累,盟軍方面的接機人員也看出了韓雲華等人的想法,於是便將他們直接帶到了專門接待的賓館,反正羅斯福、斯大林以及丘吉爾都還沒有到達,埃及也沒有一個夠分量的軍政官員在等級上配得上中國這批人。

2月8日下午斯大林等人的專機相繼到達,晚上八點在開羅市政廳舉行了晚宴,商定明天上午八點正式召開會議。

2月9日上午八點,開羅會議正式開始。第一場召開的是政治會議,主要討論戰後的政治格局。在出發之前韓雲華以及整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而國民政府各部門爲參加開羅會議也作了充分的準備。爲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事室提出了《關於開羅會議中我方應提出之問題草案》,分爲對日反攻戰略及討論遠東各問題之機構、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應接受之條款、戰後重要問題3大類。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擬具了《關於未來會議軍事方面之建議》,內容包括髮動緬甸戰役、分3批裝備中**隊90個師、維持美國第14航空隊作戰能力、援助中國空軍建設、美軍派步兵10個師來華作戰等。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擬定了《戰時軍事合作方案》、《戰時政治合作方案》及《戰時中美經濟合作方案》3種具體方案........

會議分爲中美會談、中蘇會談、中英會談、美英會談、美蘇會談等幾個階段,不過因爲美、英事先已進行過商議,無需再談。所以最先開始的一場是中英會談,中英會談的代表分別是中華民國行政院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蔣介石;中國**中央書記處書記、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周*來;**內蒙古軍區司令員韓雲華以及大英帝國總理大臣丘吉爾。

中英會談的內容很龐雜也很敏感,一開始雙方就差一點談崩。英國代表賈德干認爲,宣言草案中對日本佔領的其他地區都提“應予剝奪”,惟獨滿洲、臺灣和澎湖寫明應“歸還中華民國”。他建議,爲求一致,將滿洲、臺灣和澎湖也改成“必須由日本放棄”。英國人這是包藏禍心,企圖再一次重寫瓜分中國的歷史。中國代表奮起反擊,國民政府方面的代表反駁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侵略中國東北而引起的,如果《開羅宣言》對滿洲、臺灣、澎湖只說應由日本放棄而不說應歸還哪個國家,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將疑惑不解。”

德干辯解道:“草稿中的“滿洲、臺、澎”之上,已冠有“日本奪自中國的土地”的字樣,日本放棄之後,歸還中國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代表王寵惠據理力爭,繼續說道:“外國人對於滿洲、臺、澎,帶有各種各樣的言論和主張,英國代表想必時有所聞,如果《開羅宣言》不明確宣佈這些土地歸還中國,而使用含糊的措詞,那麼,聯合國家共同作戰和反侵略的目標,就得不到明確的體現。《開羅宣言》也將喪失其價值。”

結果,英方未能就宣言草案這一實質問題進行修改,只是對美方草案作了一些非實質性的文字上的改動,將宣言初稿此段文字表述爲:“被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特別是滿洲和臺灣,應歸還中華民國”,這樣就刪去了美方文本中語氣較強的“背信棄義”和“理所當然”兩個詞組。丘吉爾本人又對宣言草案文字進一步做了修改,將文中的“特別是”改爲“例如”,又在“滿洲和臺灣”兩個地名後,加上了“澎湖”。

緊接着**代表韓雲華提出香港問題,衆所周知,香港乃是英國人在兩次鴉片戰爭期間從中國人手裡竊取的,根據《南京條約》的相關規定以及國際公約,租借期不得超過100年,一般爲99年,而且現在香港也被日本侵略者佔據了,並且還在香港島上駐紮有一個軍的步兵,因此韓雲華認爲香港到現在已經同英國人沒有了任何關係,戰爭結束後日本應該將香港島一併歸還中國。

對此丘吉爾以及其他英國代表堅決反對,他們認爲香港到是清政府割給他們的,而在他們佔領並開發香港島之前那裡就是一個不毛之地,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魚港,現在經過80多年的開發,香港島已經成爲了一個大都市,中國人這是在無恥地竊取大英帝國的財產,他們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韓雲華對此則是據理力爭,同當年鄧公一樣,韓雲華儼然一副主權問題不容討論,香港必須歸還中國。對於香港的歸屬問題其實蔣介石也想過,不過害怕刺激英國人,所以也就沒有提,現在**提了出來蔣介石當然不能讓**獨美於前。很快國共雙方便達成了默契,雙方一起逼迫英國方面必須放棄對香港的統治權。

爲此,蔣介石還特意請來羅斯福總統,尋求他的意見。對於蔣介石羅斯福那是打心底不滿意,亞洲戰局的進展顯然不太符合羅斯福總統的要求,尤其是被紅色蘇聯支持的**強勢崛起更是不符合美國人的利益,儘管現在是戰爭期間,但是羅斯福卻已經想到了不久的將來。不過現在國共合作,而且還有日本人強敵環視,所以羅斯福還是決定支持一下中國人,畢竟香港也就那麼大,英國已經有了印度這個面積在3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殖民地,香港這個面積只有幾百平方公里的小島有沒有也不傷筋動骨,更何況現在香港島還在日本人手裡,實際上英國人並不損失什麼。

有了羅斯福的支持丘吉爾顯然就沒底了,英國之所以能支撐到現在並不是說英國的底蘊後,而是有了美國的支援,美國的租借法案中60%的戰爭援助被運到了英國,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國現在恐怕早就被德國給攻佔了。

很快香港問題得到了解決,丘吉爾同意放棄香港島的統治,不過卻要求**方面也調一部分部隊南下參加緬甸會戰,對此韓雲華想也沒想就同意了。只要香港的主權問題得到解決,其他的一切都好辦。

另外韓雲華還提出了關於西藏的一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藏南與印度地界問題的確定,這個時候還沒有西藏問題,更沒有同印度的地界糾紛,爲了避免後世兩國的爭端,韓雲華強烈要求英國要在近段時間在藏南確定界碑,以藏南那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的歸屬權。

對於這些問題英國方面也沒有過多的同中國人爭吵,畢竟都是一些旁枝末節的事情,說太多就沒意思了,況且英國代表認爲此舉是中國方面害怕大英帝國繼續侵佔他們的地盤,是一種自保的表現,說明中國人打心眼裡還是害怕大英帝國的。

中英會談完了之後便是中美會談,關於中美會談原本是不需要韓雲華參加的,尤其是周副主席也不願意韓雲華再出風頭了,在中英會談中韓雲華的表現令周副主席很不滿意,一方面是因爲韓雲華提出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方面卻要付出5萬精銳南下的代價,顯然不合算。而且不管是香港還是西藏,現在所有的利益都被國民政府得到了,**反倒成了大輸家。

吃午飯的時候,周副主席就此批評了韓雲華。周副主席對於韓雲華那是相當於半個父親,所以他的批評韓雲華虛心地接受了,不過卻依然反駁道:“不管現在英國人將香港歸還的是國民政府還是我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香港戰後是中國的,有這一點就行了。5萬部隊南下也不單單是爲了幫助英國人,**想要發展就必須贏得美英等國的支持,不然抗日戰爭還沒結束恐怕國內內戰就開始了。我們必須要讓英國人和美國人看到**的價值,讓他們不敢或者是不能支持蔣介石打內戰。”

至於西藏問題韓雲華並沒有說,因爲他覺得沒必要,因爲那時防患於未然,現在根本就沒有人會知道幾十年後可恥的印度阿三竟然會公然侵佔藏南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說了也是白說。

韓雲華最終還是參加了中美會談,說實話參加開羅會議他主要是爲了這次的中美會談,歷史上蔣介石的這次開羅之行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喜歡記日記的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東北四省與臺灣、澎湖島已經失去50年或12年以上之領土,而能獲得英美共同聲明歸還我國,而且承認朝鮮于戰後獨立自由,此何等大事,此何等提案,何等希望,而今竟能發表於三國共同聲明之中,實爲中外古今所未曾有之外交成功也。然今後若不自我努力奮勉,則一紙空文,仍未足憑爾。”他的興奮之情溢於字裡行間。領土問題,東三省、臺灣、澎湖列島等被日本掠奪之中國領土與琉球羣島比較,價值重點孰先孰後,在蔣介石那裡,排序明確。

但是韓雲華卻知道蔣介石的開羅之行中將會留有一個讓全中國人爲之惋惜的遺憾,歷史上羅斯福致電蔣介石,告知他三天內去北非,請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與他在開羅會晤,希望蔣11月22抵達開羅。蔣接到電報後,認爲這是一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恢復中國國家利益的好機會,於是要求手下官員擬訂會議方案。其中涉及中國政治方案包括:戰爭後將東北、臺灣及其彭湖列島交還給中國,並無償接收南滿鐵路與中東鐵路。開羅會議於1943年11月22日召開,期間蔣與羅斯福會談4次。11月23日晚,蔣帶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時,羅斯福想到了琉球羣島,並對蔣說:“琉球系列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羣島,日本當年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島的,也應予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聯繫,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羣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這原本是一個極爲難得的機會,但是羅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羣島交給中國卻大大出乎蔣的預料,蔣不知道如何回答。過了一會,他纔對羅斯福說:“我覺得此羣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兩國共同管理爲好。”蔣這麼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不想要琉球羣島,故未再往下說。在11月25日,蔣與羅斯福再度會晤時,又談到琉球羣島。蔣還是堅持共同管理。蔣爲什麼不要琉球羣島?據後來跟蔣到開羅的國民黨官吏分析,蔣去開羅主要是爭東北、臺灣及彭湖列島,沒有爭琉球羣島的計劃,另一方面,蔣怕中國得到琉球羣島後,日本戰後找中國扯皮,中日兩國再度結新怨,白白錯失了收復琉球羣島的大好時機,更爲讓人惋惜的是導致後世中日兩國就釣魚島問題糾纏不休,如果當時蔣介石能毅然收復琉球羣島的話,那麼也就沒有後面那麼多的麻煩了。韓雲華參加開羅會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藉此機會先確定了琉球羣島以及釣魚島的歸屬問題,不給後世小日本留一點可鑽的空子。

中美會談在韓雲華的期待中正式開始,果然如韓雲華所料,雙方很快就中美雙方提出的8個問題達成了共識,在最後羅斯福總統詢問中國方面是否有意接手琉球羣島時,在蔣介石猶豫不決的時候韓雲華果斷滴提出了關於琉球羣島的主權要求,並且得到了羅斯福的同意。

至於接下里的記過會談韓雲華一點興趣也沒了,倒是2月10日上午羅斯福派人通知韓雲華,希望他能參加下午的軍事會議,討論對德日意三國協約法西斯勢力的軍事部署。

軍事會議比起政治會議就要現實得多,政治會議提的大多數都是戰後的政治格局,那些都是看不見的利益,雙方雖然爭得你死我活,但是打的都是口水仗。但是軍事部署可是實實在在地需要出兵出錢,那可不是小數字,所以幾國都極爲謹慎。

談了一個多小時就聽到幾個大巨頭在哪裡扯皮,聽得韓雲華腦袋都暈了。

“首相閣下,貴國海軍究竟何時能夠在印度洋上集中,並如何取得制海權,我認爲這對緬甸作戰至關重要,我希望有所瞭解。”開口詢問的是蔣介石,他本人對於英國政府以及垃圾的英國士兵在亞洲戰場上的表現很不滿意。

丘吉爾搪塞道:“委員長閣下,海軍作戰的詳細計劃仍需研究,以後我們兩個人單獨會談時我會告訴您........”

雙方就像捉迷藏一樣躲躲閃閃,一個多小時一點進展也沒有,更沒有人提出詳細的作戰計劃,令韓雲華大失所望。

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章 決戰叢林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592章 閱兵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85章 前奏(二)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78章 對策第17章 佔陽原(三)第320章 伏擊(二)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500章 會議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14章 陽原休整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6章 大練兵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1章 決戰叢林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68章 軍刀出擊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4章 兄妹情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412章 滿月(二)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481章 戰山東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
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章 決戰叢林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592章 閱兵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85章 前奏(二)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78章 對策第17章 佔陽原(三)第320章 伏擊(二)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500章 會議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14章 陽原休整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6章 大練兵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1章 決戰叢林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68章 軍刀出擊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4章 兄妹情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412章 滿月(二)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481章 戰山東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