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會議

1941年5月1日,在內‘門’g古軍區的歷史上是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被重重記錄到了內‘門’g古軍區的軍史上,因爲從這一天之後內‘門’g古軍區真正的完成了從龐大的小編制部隊到大型集團軍的轉變,同時也是內‘門’g古軍區的整體戰術從小規模游擊戰到大規模陣地戰的跨越。

在同伊蘭諾娃完成了協議之後,伊蘭諾娃也沒心思再在內‘門’g古軍區呆着了,在伊蘭諾娃的要求下,韓雲華派了一支60人得特戰隊直接走外‘門’g路線將伊蘭諾娃送了回去。

伊蘭諾娃走後韓雲華又進入了新的忙碌狀態,因爲軍區新的會議馬上就要召開了,這一次會議關乎內‘門’g古軍區接下來兩年的發展,在最起碼兩年內內‘門’g古軍區是不會再有機會和‘精’力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整編。所以需要的計劃以及相關資料很多,再加上這短時間的戰鬥總結以及戰果彙報等等東西,直接將韓雲華這個統兵大將變成了文案材料員。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時間已經到了4月30日,這幾天軍區各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在前線作戰的軍政幹部都陸陸續續趕回了歸綏。

4月30日晚上韓雲華在自己的辦公室召見了十幾個師的軍政幹部,和他們談了談部隊的改革以及戰術革新的問題,同時也想趁着這個機會了解了解這些軍區高幹的思想。畢竟這次會議可不是一般的會議,之前每次部隊整編的時候,軍政幹部都是韓雲華一手任命,只要沒有人反對就直接走馬上任。原本這些事情應該是要上軍區黨委會討論的,但是之前內‘門’g古軍區的黨委會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而負責塞北黨政建設的北方局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殼,韓雲華這個代書記要是按照後世的評價就是不作爲,北方局的會議基本上沒有開過,韓雲華雖然也知道北方局代書記這個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但是因爲近一年來整個華北地區風起雲涌,戰事一直不斷,所以他這個身兼數職的軍區領導人也只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作戰指揮這邊了。

之前的任命韓雲華雖然也清楚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卻並不致命,因爲之前直接任命的不過是一些師旅長一級的幹部,就算是出了什麼事情也不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但是這次卻不一樣,因爲這次會議部隊有進行大規模整編,需要任命的不單單是軍區的師旅級的幹部,甚至還有很多軍分區領導。以現在內‘門’g古軍區的實力而言,軍分區的編制就相當於國民政fǔ的集團軍了,每一個軍分區都是坐鎮一方的諸侯,所以軍政幹部的任命都必須謹慎。

5月1日上午10點,內‘門’g古軍區1941年‘春’季作戰總結會議正是在內‘門’g古軍區塞北軍事指揮學院大禮堂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除了內‘門’g古軍區所有領導人之外還有所有的師級幹部,人數浩浩‘蕩’‘蕩’有一百餘人。

內‘門’g古軍區發展到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其中包括和韓雲華一起來到塞北的這些元老。當然也包括韓雲華自己。拿起武器抗擊日寇在韓雲華看來是一種本能,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應盡的義務,儘管他是後世來的解放軍。

原本他也沒有想到憑藉自己的先知先覺能將一隻瀕臨崩潰的部隊帶成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更沒想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被冠以民族英雄、抗日英模等等榮譽。這樣的榮譽在韓雲華看來這不單單是全國人民對他的認可和肯定,同時也是鞭策和鼓勵。

坐在塞北軍事學院禮堂的主席臺上,韓雲華的心情百味雜陳,一個後世的小軍官成爲掌兵百萬的統帥,韓雲華經歷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一路走來風狂雨落,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現在坐在這裡他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見證者,見證了這支雜牌軍的崛起。

“同志們,今天註定將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因爲從今天開始我們這支軍隊將會真正的以工農子弟兵集團軍的形式走向世人面前。這次會議討論的中心就是部隊的大整編和防區的劃分問題,現在有請羅政委爲大家講一下軍區現在的情況。”作爲大會主持的程子華簡單地說了一下大會的開幕詞。

程子華的這個開幕詞讓韓雲華耳目一新,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形形‘色’‘色’的會議韓雲華也參加了不少,甚至於連國外的軍事作戰會議也參加過不少。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會議,主持人那像老太太裹腳布一樣長的開幕詞總是讓人蛋疼。

羅榮桓是內‘門’g古軍區資格比較老的幹部之一了,就資歷而言連韓雲華都比不過這位大大,內‘門’g古軍區能和這位大政委比資歷的也許只有譚震林和粟裕、陳賡等有限的幾個人了。

現在羅榮桓越來越有百萬雄兵大軍區掌‘門’人的氣度了,只見羅大政委很有風度地走上發言臺,說道:“同志們,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軍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我們軍區一一個軍區的孤單兵力將整個華北地區從日軍手中爭奪回來,解放了五千餘萬人民羣衆,這個功績全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現在我來爲大家說一下我軍區現在的情況,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內‘門’g古軍區已經實際上控制了整個綏遠、察哈爾、河北三省以及大半個熱河、京津地區,此外我軍區還在東北、山東、山西、河南有部隊在活動,控制着小片的**根據地。前一段時間統計,我軍區現在轄區內的人口暴漲到了一億,佔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我軍區現在建立了完善的軍事制度,從徵兵到訓練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截止1941年4月20日,我軍區共有正規部隊118萬、民兵15萬、其他公職人員28萬。現在我軍區共有步兵師51個、騎兵師12個、獨立步兵旅以及警備旅9個、獨立團警衛團22個、大隊12個、戰車旅1個、炮兵旅5個、航空大隊1個。根據上級首長的指示,在前一段時間的戰鬥中我軍凸顯了小編制大戰役之間的指揮矛盾,所以司令員上報延安中央,經中央首長慎重考慮之後,也認爲我軍區現有的模式已經不適合今後的發展,所以同意我軍區整編計劃。對於軍區的整編事宜全權由韓雲華同志負責,現在有請韓雲華同志爲我們談一談具體的整編計劃。”

“啪啪啪”掌聲過後,韓雲華大步走上了主席臺。

看了看禮堂裡這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韓雲華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溼潤了,說實話這裡有很多人他都很熟悉,像羅榮桓、粟裕、譚震林、陳賡、肖華、楊成武、傅秋濤、程子華等等,每一個都是後世共和國有名的戰將和大帥。

但是看到這些老將老帥們現在坐在下面認真地聽自己講話,韓雲華感覺着一切是多麼的不真實,但是看看不遠處的愛妻韓雲華又覺得自己應該也必須忘掉之前的一切,因爲在這個時空自己已經有了牽掛,在這個時空自己已經是一個必須有擔當的堂堂男子漢了。自己現在不單單是一個軍人、是主席的兵,同時自己也是一個‘女’人的丈夫三個孩子的父親,現在需要自己保護的不單單隻有根據地的老百姓,還有許多至親的人都需要自己‘挺’起‘胸’膛來爲他們遮風擋雨。

“同志們,看到你們都能來參加這次會議,我很高興也很‘激’動,看到你們我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活着真好。爲了這場該死的戰爭我們已經付出了足夠慘重的代價,我們的親人朋友同胞,每一個人身上都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的同志出師未捷身先死,帶着滿腔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看到大家都活着回來了我很高興,儘管有的同志身上缺了點零件,但是比起那些化生白骨或者是屍骨無存的同志們,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到目前爲止我們沒有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敵人的最後一顆子彈打死。所以我認爲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時也要珍惜所有的一切。”

“作爲一個指揮官,我們的責任不單單是指揮部隊打勝仗,我們還有責任保護好我們的戰士,在打勝仗的同時還要控制傷亡,每一仗下來大批的戰士埋骨他鄉。雖然戰爭有鐵的法則,斯人也是在所難免的,作爲軍人我們並不畏懼死亡,但是人是情感動物,看着自己的親人兄弟戰死在自己的面前,這種滋味並不好受。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革新戰法,利用最先進的戰術和最合理的兵力配置來對付敵人,只有將敵人打怕了,那麼他們纔會畏懼我們的實力,不敢再輕啓戰端。”

“同志們,正如政委剛剛所說,我們軍區在過去的一年內得到了跨越式發展,這一點任何人不能否認,我爲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戰果是驚人的可惜的,但是我們的傷亡也是極爲慘重的,在過去的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內,我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十二萬,其中戰死者達到了7萬3千餘人,傷者超過了5萬。對於這場戰鬥的偉大意義我是不否認的,但是傷亡如此重大必須引起注意。經過分析我發現,部隊的傷亡之所以這麼大,一部分是由於我軍的戰士這一年來素質有所下降,原因嗎就是新兵太多,大多數只是剛剛接受完三個月的新兵選連就被送到了戰場上。這樣的部隊先不說戰鬥力如何,但是單單戰鬥傷亡絕對小不了,這一點怪不得大家。但是另一個造成部隊傷亡慘重的原因就是指揮系統紊‘亂’,聽着是紊‘亂’,而不是魂‘亂’。我軍的指揮系統在師旅一級還算不錯,指揮還算靈活。但是一旦進行大兵團作戰的時候我軍的劣勢就凸顯了出來,我們不但沒有集團軍作戰的經驗,更沒有上百萬人指揮作戰的經驗,這對一個成熟的政黨以及軍隊來說是極爲可怕的。所以爲了部隊的發展和黨的發展,部隊編制擴大化是勢在必行的。”

說到這裡韓雲華緩了緩,他很清楚這一年來大家都在外面帶兵作戰,天天聽到的都是某某的部隊又打了勝仗,殲敵多少人,擊斃了日僞軍多少個軍官,俘虜了多少僞軍,或者說那一支部隊現在擴編到了多少人,換到國民黨那邊相當於個什麼級別。但是卻很少有人統計過這一年多內‘門’g古軍區損失了多少人,現在咋一聽大傢伙都嚇了一大跳,十幾萬人是個什麼概念,擱在4年前,這十幾萬人可真不得了,想當初中央紅軍長征的時候也不過8萬人,而紅軍接受改編的的時候更是隻剩下4萬多人了,也就說內‘門’g古軍區一年的損失就比過去紅軍總兵力的3倍還要多。

也難怪這些領導幹部們嚇了一跳,就連韓雲華在接到統計數據的時候也是極度震驚。想想剛來塞北時的慘樣,那時候第五師團第21旅團的一個步兵大隊就將韓雲華的一個團打成了一個營,全團主要領導幾乎全軍覆沒,級別最高的就剩下韓雲華和葉保國以及李大勇這麼幾個人了,連李大勇這個正連級的幹部也成了“高級幹部”,那是何等的悽慘。但是在看看現在,一年內的傷亡人數就是十幾萬人,不可同日而語啊。

“同志們,我們共產黨是一個民主的黨,儘管軍區已經請示了中央,中央也已經同意了我軍區的整編計劃。但是我還是希望各位能夠積極發言,說一說你們的意見,軍區並不是我一個人或者是常駐軍區的幾個部長的,你們這些常年在前線作戰的幹部的意見纔是最寶貴的,下面關於軍區整編的事情大家都說一說自己的意見,不用有顧慮,有意見就提,藏着掖着反而不是我們共產黨的本‘色’了。”

韓雲華的話很有煽動‘性’,最先開口說話的是譚震林,譚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據地的開拓者,所以在軍中算得上是一個軍政皆通的優秀人才了。說實話譚震林這個人還是比較側重於政治幹部,所以一開口就提出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司令員,按照抗日局勢的發展,大兵團、大軍區是勢在必行,這一點我沒有異議。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怎樣同中央首長以及其他部隊協調的一個問題,我們軍區的發展已經足夠引人注目的了,現在我們在座的諸位哪一個不是師長或者是師政委。但是想想我們的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同志和我們的老領導,他們現在的職務也不過是一個師長或者是不如師長,這已經引起很多人的羨慕和嫉妒了,要是我們在不顧其他部隊的感受擴大編制的話,那麼很容易引起其他部隊的不滿,畢竟以後見面按照部隊的級別他們都得叫我們首長,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譚震林提出的問題雖然很讓人不舒服,但是卻很現實,這個問題是真正存在的一個大問題,試想假如有一天朱總指揮見了韓雲華也得叫首長,那世界還不‘亂’了套。這也不是不可能發生,要知道按照軍銜或者是部隊的職務算,朱總指揮也不過是一個集團軍的總司令而已,而內‘門’g古軍區以現在的編制看已經相當於幾個大戰區合起來那樣大了,韓雲華的職務也絕對要比一個集團軍的總司令要大得多,恐怕像閻錫山這個二戰區的司令長官見了韓雲華也得喊一聲老兄吧。

那麼這樣一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內‘門’g古軍區的幹部們眼前,怎樣協調各部隊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協調同八路軍、新四軍、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等等部隊的聯繫就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韓雲華很瞭解譚震林這位老**家,知道這位可是一個真正的政治高手,曾經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二、第四縱隊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十二軍政治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fǔ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福建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而抗戰結束後更是任華中分局副書記、 華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中野戰軍政委。 1947年任華中野戰軍第一副政委,指揮內線“兵團”取得膠東戰役的勝利。1948年,同許世友指揮發起膠濟線西段戰役,濰縣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隨後,同劉伯承、鄧*平、陳毅、粟裕組成總前委指揮淮海戰役,親率3個縱隊脅迫國民黨馮自安部起義,並與兄弟部隊全殲黃伯韜兵團。1949年,任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委。並參與指揮了解放軍攻佔南京的渡江戰役等,算得上一位戰功卓著的天才將軍。所以這樣一位值得韓雲華尊敬的大佬提出的問題不得不讓韓雲華重視,況且這個問題也確實困擾了韓雲華很長時間。

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500章 會議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546章 勝利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319章 伏擊(一)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561章 東征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276章 婚禮(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85章 前奏(二)第227章 戰德州(一)
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500章 會議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546章 勝利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319章 伏擊(一)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561章 東征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276章 婚禮(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85章 前奏(二)第227章 戰德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