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崩潰

同山田忠一少佐一樣,韓雲華也極爲關心中央領導的傷亡情況,山田忠一是巴不得中共方面也亂了套,而韓雲華是祈求中央領導不要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因爲中央遷到歸綏可是他韓雲華提出的,要是主席等人因此而遭遇不幸的話,那麼罪魁禍首不是日本人而是他韓雲華。

值得慶幸的是,日軍轟炸歸綏的時候,周副主席和朱老總正陪同主席接見極爲雲南來的無黨派人士,並不在政府大院,雖然政府大院傷亡不下,也確實與幾位領導受傷或者是犧牲,但是其中並沒有主席等人,事後韓雲華暗歎僥倖。

但是緊接着一個消息卻是讓韓雲華呆若木雞,南京的日僞報紙第二天刊登了一則頭版頭條的消息,稱日軍精銳第6飛行師團再昨天對重慶的空襲中炸死中國國民政府軍革命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民黨總裁蔣……

此消息一出全國譁然,前線的部隊軍心也出現了不穩。一開始韓雲華還以爲這是日軍信口開河,因爲歷史上日本人對蔣介石的幾次暗殺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想來這次最多也不過是令老蔣受點傷而已,應該是日本人太自以爲是了,或者說日本人這樣說不過是爲了動搖中國軍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韓雲華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妙,儘管國民政府極力否認,但是蔣介石本人卻沒有即可出來闢謠。尤其是所有的命令都是何應欽傳達的,話語中還曾經提到過總裁遇襲受傷等消息,因此韓雲華幾乎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就算是老蔣這次僥倖沒死。恐怕也上的肯定不輕,不然以老蔣的性格肯定會守小鬼子這樣無恥地造謠。現在老將避而不出,那麼遭遇不測的可能性很大啊。

蔣介石本人的死活韓雲華倒是並不是太關心,拋開別的不說,老蔣和韓雲華和韓雲倩兄妹可是有着殺父之仇,但是現在老蔣可是中國抗戰的實際領袖,領袖可不是任何人都敢當的,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當的。領袖之所以被稱之爲領袖,那是因爲領袖是很難被替代的,例如老蔣,例如二戰時期的斯大林。

老蔣也是真的遭遇了不測。那麼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可是真真正正的一場災難。就此事的中國而言,蔣介石如果死了,那麼國民黨眼下就沒有了一個能統籌整個黨的人物,國民黨內的各系軍閥就會立即亂成一團,軍閥之間肯定會爆發大規模爭權的內戰。美國估計不會因此而中斷對中國的戰爭援助。畢竟當時美國還需要中國拖住日本的大部分主力部隊。但在韓雲華看來,美國百分百會利用這個機會在各系軍閥中以援助做爲籌碼,爲自己在戰爭期間或是戰後控制中國爭取最大的保障。而那些沒有爭取到美國援助的軍閥則會去與日本尋求合作,日本絕對也很樂意幫助那些軍閥。但條件肯定是少不了的了。國共兩黨磕磕絆絆維繫了6年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會親可見土崩瓦解。

其實眼下之局同7年前何其的相似,儘管事情的真相還不明朗。但是有一點卻可以確定,那就是整個中國的命運再一次因這個光頭而改變。西安事變之時還是有人主張殺蔣的。但始終還是沒有殺,除了當時中國當時的局勢不明朗的條件不允許之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美蘇的聯合壓力。大家都知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民黨有三大勢力,蔣氏親美派,何應欽等人的親日派,張學良等主張聯共抗日的將領。

當時何應欽被蔣介石逼在南方,而手下負責聯繫何氏勢力的將領都是直接向蔣負責的,如果蔣介石一死,他的手下權力系統就會立即崩潰,這就給了機會何應欽一個理由執政國民黨,因爲共產黨也不會有實力包攬這個攤子,這樣一來,日軍就會在華南華西地區取得很大的先決權和進攻機會,即使在太平洋戰場失利,中國西南就會成爲日軍最大的保障,這也是美軍所不願看到的,因此美軍駐華記者在得知西安事變之後馬上就趕赴共產黨後方與毛澤東商討,希望共產黨放過蔣介石,並承諾蔣介石必定會選擇抗日路線,而這樣的結果正是毛澤東所願意的。因爲在不久之前,蘇聯比美國更快做出反應,因爲蘇駐華記者一直都在大後方,蘇方考慮的是中國東北是否會作爲日軍跳板,給以日軍一個機會,與德軍前後夾攻,所以毛澤東在這一個問題上還是相當的清晰,順便給了國民黨四大家族中的宋蔣兩家和美蘇一個人情。

現在,中國的命運再一次因爲蔣介石的生死存亡而偏離歷史的軌跡,至於什麼結果,沒有人能猜得出來。韓雲華不敢想象老蔣死後的中國將會是一片怎麼糟糕的局勢,是軍閥混戰,還是被日軍逐個擊破,韓雲華知道不管哪一種都會給中國這個苦難的國家造成滅頂之災。

歷史的多元性,任何一個元素都是改變的關鍵,不可忽視,此時的中國最大勢力不是共產黨,也不是國民黨,而是那些拿着屠刀的倭寇,因此老蔣的死對於這些倭寇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機會。因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何應欽或汪精衛接替蔣的位置。當然汪精衛接替老蔣的位置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日軍在短時間內將國民政府的殘餘勢力消滅。

中央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況。最後中央認爲要是老將本人生命安全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那麼國共第二次合作很可能因此而終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無法長久地維持下去。另外,國民黨會分裂成幾個派系,內戰越演越烈。最後就是共產黨無法獨自抵擋日本當時的猛烈攻勢。會有更多土地、資源、人民淪落日本的蹂躪。最爲可惡地是,抗日戰爭將會被拖得更久,對以後新中國成立的經濟等各方面的恢復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如果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導致新中國極有可能無法成立。

情況十分危急。但是現在共產黨方面也只能靜觀其變,因爲這件事情對於整個中共而言也很糾結。蔣介石本人的死雖然有千般麻煩,但是對於中共而言卻是有一定的好處。畢竟一旦開戰,局勢混亂之後,中共在當時的被壓迫的局面倒是有可能得到緩解,甚至利用這個空隙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壯大,這一切都是很有可能的。

現在最最高興的莫過於煙俊六等人了,在接到山田忠一的電報之後。煙俊六立即給前線的橫山勇等人下達了作戰命令,命令第六方面軍立即對貴州的獨山發動進攻,同時派出部隊朔江北上,沿長江河道向宜昌開進。

由於國民政府方面陷入了爭權奪利的內亂。前線的部隊指揮混亂,而且有經驗的高級指揮官都被調到了重慶,前線羣龍無首。而日軍方面顯然是準備充足,尤其是橫山勇所部數十萬大軍橫衝直撞,很快就重新佔領了貴州獨山。大軍向着貴州境內進發,另一路則是準備進入湘西。

短短几天的時間,日軍前頭部隊便佔領了黔東地區,很快貴陽陷落。貴州全境告急。雲南宣威也被日軍佔領,橫山勇指揮所部兵馬繼續向中國大後方開進。國民政府朝野震動。

8月18日,國民政府發佈了蔣介石因官邸遭受日軍轟炸。因傷重不治身亡的消息,緊接着何應欽暫時代理國民黨總裁,並且組織部隊進行反擊,但是效果卻不佳。很多部隊對於何應欽下達的命令陽奉陰違,導致整個戰場的局勢極端惡化,短時間內丟失了大片的國土,而一些老軍閥則是同日軍眉來眼去的,神情機時曖昧。

20日,宜昌告急,駐守宜昌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在宜昌地區損失慘重,雖然暫時頂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但是部隊卻損失慘重,上將總司令張自忠受重傷。日軍繼續向宜昌發動進攻,終於在26日佔領宜昌,大軍直撲重慶而來。

而在南線,日軍兩個師團進入湘西,湖南的國民黨部隊絕大多數都是一些雜牌,有戰鬥力的只有幾個國民黨的中央軍幾個步兵師。很快日軍在湘西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戰果,以秋風掃落葉的態勢橫掃湖南的中國軍隊,湖南全線告急。

就在日軍瘋狂進攻的同時,國民政府卻陷入了爭權的內亂,何應欽雖然呼聲挺高,但是卻有很多元老對於何應欽出任國民黨總裁意見很大,白崇禧和李宗仁對於國民黨總裁很不滿意,開始在各個方面他那個何應欽進行爭奪。

9月1日,日軍大部隊進入重慶的範圍之內,整個國民政府再一次震動,何應欽緊急命令機關單位立即前往成都,另外開始佈置重慶保衛戰。

就在日軍發動對國民政府全面攻擊的時候,韓雲華也如夢初醒,立即命令整裝待發的部隊立即向山東、河南等地的日軍發動進攻。參加這次進攻的除了楊成武所不以外,還有韓雲華從各個集團軍調集來的數十個整編野戰軍。

而日軍雖然也猜到韓雲華很可能會橫插一槓子,但是卻沒有想到韓雲華竟然胃口如此的大,一出手就是山東河南。華北方面軍立即組織部隊反擊,但是韓雲華爲了這場戰役已經準備了4個多月,不管是人員還是物資都是極爲充足的,再加上動作快進攻的突然,所以華北方面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對於國民政府的內亂,美國方面除了表示無奈之外只好嚴令國民政府立即要組織反擊,但是僅靠僅靠國民政府現在的實力已經很難在牽制更多的日僞軍。因此美國政府只好求助於內蒙古軍區,羅斯福總統私下發報給韓雲華,答應只要內蒙古軍區立即出兵支援國民政府,那麼戰後將不再插手中國政治走向,支持中國獨立自強。

9月8日,國民政府經營了5年多的陪都重慶被日軍佔領,何應欽等人將國都搬遷到了成都。但是成都地區地勢平坦,日軍的機械化部隊行軍的速度極快,幾乎是攆着國民黨部隊在跑。

18日,成都北日軍佔領。整個四川省告急。

國民政府引發的這次大潰敗像一場瘟疫一樣席捲了整個南中國地區,頓時南中國出現了幾年前那樣降兵如潮,降官如雨的局面,而且這種不利的局面讓很多部隊對抗戰一下子失去了信心。整個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要是這件事不好好處理的話,中國因此而亡國也是很有可能的。

鑑於這種情況,中共主動同何應欽等人聯繫,希望他們以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爲重。不要再搞那些無謂的內鬥了,中國現在需要團結。而且韓雲華還親口告訴何應欽,小鬼子那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因爲此時的日本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所以日本佔領中國這一點是根本不用考慮的,完全不可能。

同時韓雲華向斯大林提出更大規模的支援請求,接到韓雲華發來的電報之後,斯大林考慮了半響之後同羅斯福總統談了一會。然後便給韓雲華發了一封電報,告訴韓雲華,內蒙古軍區今後所有的作戰物資將由美蘇聯合提供,但是最爲條件。中共方面則是要挑起中國抗戰的大梁。

美蘇這樣做也確實是無奈之舉,國民黨現在已經不堪大用。雖然何應欽等人也已經派出了薛嶽等人收拾爛攤子,但是這位陸軍上將也對於國民政府眼下的困局無能爲力。指揮25萬大軍在成都地區同日軍鏖戰了2個月依然沒有將日軍擊潰。

1943年10月初。國民政府再一次遷都甘肅蘭州,此時國民政府實際控制的地盤只剩下很小一塊了,部隊雖然還有很多,但是卻形不成有效地抵抗力量。最重要的是,在雲南戰場上,雲南省主席龍雲雖然極力抵抗,但是由於雲南的部隊已經被調到緬甸去作戰了,還有一部分也是在滇西地區,所以日軍很順利地便兵臨昆明城下。

爲了保住這座歷史名城,龍雲直接給尚在大理休整的中共整編第300軍軍長馬家元發報,希望馬家元能夠率部前來增援昆明。

其實馬家元這段時間已經夠鬱悶的了,7萬大軍耗在大力已經整整兩個月了,儘管這兩個月內部隊的所有開銷吃喝都有人管,但是卻始終接不到部隊南下緬甸的命令,馬家元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接到龍雲的邀請之後,馬家元不敢擅自主張,只好給韓雲華發了一封電報請示,韓雲華的回答只有一句話:“大家都是中國人!”

馬家元知道韓雲華是什麼意思,於是整編第300軍當天便向大理開進,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大部隊終於趕到昆明,參加昆明保衛戰。

進攻昆明的是日軍第六方面軍的三個師團5萬餘人,他們一直都不清楚韓雲華所部精銳之整編第300軍就在昆明,因此措不及防之下被整編第300軍打了一悶棍,在整編第300軍的坦克的支援下,大部隊很快打開了通往昆明的安全通道,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人員傷亡。

再加上這段時間日軍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因此絕大多數的日本士兵都有些輕敵的想法,驕傲自大是此時的日軍最真實的寫照。抓住機遇,韓雲華所部連續在昆明城外組織了3次反擊,全殲日軍一個步兵師團,擊潰另兩個步兵師團,將日軍的勢力徹底驅趕出了昆明範圍。緊接着龍雲指揮雲南的部隊配合馬家元所部對昆明及其周邊縣區的日僞軍發動了全面反擊,13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曲靖和宣威,將戰火推入貴州境內。

其實明眼人現在都已經看出來了,國民黨雖然在各個方面依然很強,但是唯獨有一點卻是致命的軟肋,那就是沒有了蔣介石這位政治強人的國民黨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凝聚力。在江南地區散落的國民黨部隊少說也有上百萬,但是卻沒有人能將這百餘萬散兵遊勇組織起來。

但是中共卻不一樣,中共不但有強大的部隊,而且還有一個統一的有凝聚力的政治核心領導,另外中共現在在全國的威望也很高,所以很多人都產生了其他一些想法。

鑑於全國戰局發生了重大變故,中共方面決定授予韓雲華臨時戰爭指揮權,指揮內蒙古軍區全部部隊繼續抵抗日軍。同時韓雲華進入中共軍事委員會,任委員。

接到任命之後,韓雲華立即着手組織反擊,山東前線的戰鬥已經打響,雙方對於每一寸土地都進行了最慘烈的爭奪,短短2天的戰鬥,內蒙古軍區就已經造成了兩千三百餘名戰士的傷亡,雙方都在拼命。

———————————————————————————————

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5章 下陽原(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129章 落幕(四)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16章 鋤奸(一)第276章 婚禮(一)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561章 東征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86章 前奏(三)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00章 亂戰(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489章 東進第316章 鋤奸(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17章 佔陽原(三)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631章 賭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2章 滿月(二)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139章 升官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
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5章 下陽原(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129章 落幕(四)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16章 鋤奸(一)第276章 婚禮(一)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561章 東征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86章 前奏(三)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00章 亂戰(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489章 東進第316章 鋤奸(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17章 佔陽原(三)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631章 賭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2章 滿月(二)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139章 升官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