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中央視察

接下來幾天在韓雲華的陪同下中央工作組一行人視察了歸綏的各大商鋪票號,讓『主席』等人對於內軍區轄區內的經濟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創!客$小@說?同時『主席』等人又對防區內的農業生產業極爲關心,相對於手工業來說,此時最重要的還是農業,戰『亂』年代的糧食那是堪比黃金的存在,有時候你手拿黃金也不一定能買的上糧食。

塞北的糧食生產狀況確實不大盡如人意,一方面是由於塞北的土質不適合進行農業生產,而且天氣又極其乾旱,再加上戰『亂』不斷災害頻繁,所以今年塞北大草原上的牛羊生產還算不錯,但是糧食生產卻要比往年差上不少。幸好韓雲華在開春的時候韓雲華就指示負責農業規劃的幹部,讓他明確指示各縣鄉的幹部一定要盯好,今年內軍區的防區內所有的土地都種植玉米、土豆等高產耐旱作物。所以儘管大旱之年,但是收穫的糧食還是勉強夠填飽肚子的。只不過這些東西全部是粗糧,吃起來口味很差。

但是反過來想想也就好了,這個年代還講究什麼口味,有吃的就算不錯了。不過塞北的農業生產的現狀還是讓很讓人擔心的,畢竟內軍區四十來萬部隊都是要吃要喝的,要是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持續不斷的提供給養的話,單單靠繳獲是很難養得活如此龐大的一支部隊,更難保證部隊的戰鬥力。

但是韓雲華對此一點也不擔心,他很清楚制約內軍區發展的並不是農業生產而是經濟發展的速度與水平。至於糧食生產固然是一個問題,但是隻要不發生大規模的絕產絕收,轄區內的人民羣衆只要能夠自給自足就可以了,至於部隊的給養反正三兩年之內是不愁的。

倒是韓雲華很擔心整個八路軍所有的根據地此時的狀況,他對於今後兩到三年內的事情還是有所瞭解的。就在1941邊區經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隨着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時期,陝甘寧邊區『政府』也面臨着嚴峻的財政形勢。爲了解決財政困難,中央和邊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其中就包括調整財政政策、大力發展邊區經濟、增加稅收、發行公債等措施。

這些措施固然有所緩減邊區『政府』以及整個和八路軍的困難,但是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由於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所以嚴重挫傷了邊區羣衆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與人民羣衆的關係,甚至出現了人民羣衆大肆咒罵領導人的事件。

那是1941年6月3日下午,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在召開縣長聯席會議,主要討論徵糧問題。外面,天正下着雷陣雨。突然,隨着一聲雷響,雷電擊中了會場禮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旁邊的延川縣代縣長李彩雲不幸觸電身亡,另有7人受傷。此外,一個農民拴在禮堂邊的一頭驢也被雷擊而死。這個農民便藉此發泄不滿說:“老天爺不睜眼,咋不打死?”保衛部門聽說後極爲震驚,就把這個農民抓了起來,並要把這件事當作反革命事件來追查。知道後,急忙制止並要求放人,認爲農民不滿肯定另有原因,應該調查清楚。調查的結果是,由於向農民徵收的公糧過重,再加上連年天災,農業收成不好,農民負擔難以承受,心中自然產生不滿。

而後,『毛』『主席』又瞭解到,陝甘寧邊區作爲中央所在地,雖然只有140多萬人,卻駐紮着大量的黨政軍學人員,再加上邊區地瘠民貧,自然災害頻發,糧食問題就成爲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1940年以後,由於外援斷絕,邊區『政府』已沒有足夠的財力購糧,只能全部依靠向當地農民徵糧。這使農民的公糧負擔迅速由1939年的5萬擔增至1940年的9萬擔(每擔100斤)。儘管如此,到1941年3月,部分地區就已出現斷糧現象。爲了保證1942年的糧食供應和歸還1941年的借糧,中央與邊區『政府』經過再三研究,決定1941年徵糧20萬擔,比1940年翻了一倍多。這使廣大羣衆深感負擔過重,普遍出現不滿情緒。所以纔會提出現在看來幾位有必要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現在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已經表現出這種不好的苗頭了,所以韓雲華認爲有必要向中央建議一下,不然將會嚴重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進程。想想也是,在41年之後的兩三年間八路軍各部隊都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資生產上,精力的分散也讓日子同樣不好過的人有了喘息的時機。

要是黨中央早一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話,早點想辦法解決,到時候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被動。

今天已經是中央工作組進駐內軍區第七天了,這一個星期以來黨中央經過多方位的視察於走訪,對於內軍區各方面都極爲滿意,也從綜合層面瞭解了內軍區的實力,在『主席』等人看來,內軍區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八路軍。中央直屬的這支部隊已經完全成長成爲了一個龐然大物,現在內軍區要部隊有部隊、要地盤有地盤、要物資有物資、要裝備有裝備。完全是一個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小型王國,比八路軍分散四面的處境要強得多。

不過黨中央也是有一些擔心的,這種擔心在視察完包頭兵工廠和各部隊的駐地後顯得更加突出,韓雲華本人在內軍區的威信實在太高了,尤其是在那些族戰士以及剛剛轉正收編來的僞軍當中顯得尤爲明顯,在這些人眼裡除了韓雲華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黨中央『毛』『主席』,更不要說其他的了。

在內軍區是絲毫不加掩飾的,就連左權和沈玉泉都不得不承認,只要是韓雲華的命令,就算是他們所有人都反對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執行。哪怕是韓雲華不在了內軍區,只要他遙控指揮,整個軍區也可以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但是『主席』等人也明白,韓雲華就是內軍區的魂,失去了魂的內軍區肯定不是真正的內軍區了,因此見識到了韓雲華崇高的個人威望後,之前想到的諸多措施都不得不改變了。『主席』等人心裡也是着急啊,韓雲華本人對於整個內軍區確實重要,但是這也爲黨指揮槍的宗旨埋下了不小的隱患,只要韓雲華起個什麼歪念頭那後果是災難『性』的,所以『主席』等人認爲有必要和韓雲華開誠佈公的談一談了,因爲中央不能冒這個險。

距離黨中央返回延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韓雲華也知道『主席』和他最終談話的時間就要到了,他很清楚這段時間整個內軍區表現的有多麼惹眼,中央是絕對不會任由內軍區這樣發展下去,這樣發展下去就不是培養部隊而是在鑄就軍閥了。

9月27日晚,今天整個白天都是在視察部隊,尤其是剛剛從前線返回來的機械化旅給『主席』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當機械化旅的士兵們看向韓雲華那種崇拜和狂熱,讓中央工作組的成員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韓雲華個人的能量,同時也爲前一段時間延安那種不利於韓雲華的言論是多麼的愚蠢和危險,真要是『逼』得韓雲華有什麼想法,那麼那些人可真是黨的罪人。也幸好韓雲華是一個真正的人,每一次都很痛快的執行了黨中央的決定,要是換了一個心思重的人,那可就麻煩了。

吃完晚飯,『主席』便對韓雲華說,讓他八點以後到他的屋裡找他。韓雲華心裡很清楚『主席』的意思,所以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韓雲華知道『主席』和他談話之前,必須要和中央工作組的同志們尤其是周副『主席』以及朱總指揮談一談,聽取一下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和他談。

八點整,韓雲華自己一個人來到了『主席』的屋裡。屋裡除了『主席』外還有周副『主席』以及朱總指揮,見到韓雲華略有些緊張的敲門進來,都相視笑了笑,知道現在的韓雲華不管職位多高,但是還是以前那個心地善良聽從指揮的韓雲華。

這一點『主席』等人倒是沒有看錯,由於這些年來韓雲華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切聽指揮思想跟黨走,所以對於對於『毛』『主席』與生俱來就有一種親切感,所以對於黨中央的命令他一直都是百分百的執行,從來都不會打折扣。

“過來坐吧,你小子已經是統兵數十萬的大將了,怎麼還和個沒長大的孩子似的?”『主席』打趣道。

朱總指揮也接口道:“呵呵,這小子可把單單是統兵數十萬的大將,人家是升級當父親了,啊呵呵呵”

韓雲華趕緊道:“兩位首長就不要拿我開涮了,不知道這幾天各位首長住的怎樣,條件簡陋,還請各位首長多擔待。”

“你小子就別裝了,說實話,你們這裡的條件比我們延安強多了,就拿着住的地方來講就比延安的窯洞強多了,伙食也不是延安所能比的,最起碼在延安我就不能天天吃這紅燒肉,你小子這是向我們邀功了吧?啊哈哈哈”『主席』笑着說道。

韓雲華也跟着笑道:“那能呢,延安和塞北確實不一樣,延安的學術風氣很重,但是塞北這邊則是比較注重現實,首長們沒發現塞北的人們生活的節奏比較快?”

周副『主席』接口道:“確實,前幾天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這裡的每個人似乎都很忙碌,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個人似乎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相對應的這裡的幹部們幾乎都在部隊上跑,下面的事情似乎不用幹,這是什麼一種情況,你小子給我們說一說?”

“這也沒什麼,我們軍區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的軍政是分離的,軍隊是軍隊『政府』是『政府』,軍隊的作用就是打仗和訓練,其他的事情一般是不『插』手的,而『政府』的那一攤子事情就由縣長和縣委自己管,非特別重大的事情軍區是不會『插』手的,只不過定期軍區政治部主任會給縣長們召開一個聯席會議,所以就顯得我們這些幹部只關心軍隊的事情而不太注意『政府』方面的工作了。”韓雲華細心地解釋道。

“很好,你們的這個模式很不錯,軍隊就是應該將精力放在打仗上,至於『政府』層面的事情最好是不要『插』手的太厲害。不過就目前而言也就你們軍區能達到這種程度,其他部隊暫時還沒有這個條件,部隊不和地方上打好交道他們就沒有了生存的基礎,他們和你們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啊。”『主席』不無感慨地說道。

接着『主席』又說道:“不說這了,今晚叫你過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對你們軍區的現狀,主要是存在的諸多問題的看法,畢竟你是這支部隊的締造者,你的意見我們必須重視。首先說一點,前段時間的一些事情中央處理的確實有失公允,讓你受委屈了,還希望你這個大司令不要放在心裡。”

韓雲華也知道這幾天的視察讓『主席』等人對內軍區有了全新的認識,所以纔會意思到前一段時間的魯莽行動,但是作爲一個員,韓雲華也知道現在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他是不會也不能放在心裡的,於是急忙說道:“『主席』您說的嚴重了,我們軍區存在問題那是事實,黨中央下達的命令我們必須要嚴格執行,哪能怪罪中央。我也知道各位首長擔心的是什麼,不過還請各位首長放心,我韓雲華是軍隊中長大的,從江西到延安,儘管我現在只有二十五歲,但是我也是參加過長征的老同志了,老同志的那種覺悟還是有的,我韓雲華生是人,死後心也是紅『色』的。至於軍區存在的問題我也有了解決的辦法,不過還得各位首長幫忙才行。”

『主席』等人相視一眼,然後問道:“只要不違揹我們員的原則和黨的宗旨我們都答應你,你說吧”

韓雲華理了理思緒說道:“我們軍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幹部年輕化,造成許多幹部在政治上很不成熟,經驗也是有待加強,讓黨內的許多同志意見很大。第二就是我個人的問題,在我們軍區是存在的,這一點我不否認,這是對我黨黨指揮槍原則的挑戰。剩下的一些問題都是些旁枝末節,並不重要。不知道我說的這一點各位首長認不認可?”

雖然韓雲華說的很簡單,但是卻很深刻,而且也很全面。所以『主席』等人還是很認可的,因此『主席』看了看周副『主席』和朱總指揮後說道:“嗯,你說的這些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想來你也清楚,我們的原則就是黨指揮槍,這一點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改變的,而且這一點早在三灣改編時就已經確定了,相對於這一點幹部年輕化就要好解決得多。”

“雲華,現在所有的問題其實都集中到了你這裡,你的去留確實讓人很費腦經。其實按照我們之前的想法就是把你調離內軍區,讓你到其他地方任職,或者是直接將你調回延安到抗大任教授。我想這一點你也看出來了,前一段時間讓你到山東其實就是這個目的。但是經過這次視察我們也看清楚了,讓你離開內軍區確實不現實,軍區現在還離不開你。但是要是不講你調離這裡,你個人的威望必將進一步提高,問題就會越積越深,所以你的去留就是解決眼下問題的關鍵。”周副『主席』補充道。

韓雲華道:“其實這一點我也想到了,但是說實話現在我確實不希望中央把我調離軍區。現在塞北的形勢大好,我們完全有能力在一到兩年的時間內將華北的局勢扭轉,我不想放棄這個機會。至於各位首長考慮的問題我早已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想要解決軍區存在的問題其實也不難,只要將軍區的部隊進行一次大整編,整編時軍區將各部隊長官的任命權交由中央即可,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避免幹部年輕化的問題,同時新上任的軍政幹部必定會很感激黨中央的提拔,我個人在軍區的威望也會有所下降。同時還可以將軍區的部隊同八路軍各部隊進行輪調,當然這次可不能再像上一次那樣拿新兵蛋子換我們軍區的精銳了。”

『主席』想了想,覺得這個辦法還不錯,於是道:“這也不失爲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那替換下來的幹部該怎樣安排,要知道以他們那樣高的職位中央可沒地方安排他們?”

“這一點我也想好了,其實不管各位首長怎麼想,但是我早就準備將軍區一部分幹部送到延安學習一段時間了,基層幹部則是全部到軍事指揮學院學習三個月,中級幹部到延安學習半年,高級幹部到延安學習一年。我想一年之後中央和我們軍區肯定不會愁着安排那些被替換下來的幹部。”韓雲華認真地說道。

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三月份打賞名單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592章 閱兵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86章 前奏(三)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48章 3月休整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21章 伏擊(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章 魂歸1937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章 決戰叢林第4章 初戰告捷第602章 大動作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625章 訪蘇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01章 大整編第625章 訪蘇第3章 安身立命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194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501章 大整編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128章 落幕(三)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42章 鉅變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516章 衛立煌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16章 衛立煌
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三月份打賞名單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592章 閱兵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86章 前奏(三)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48章 3月休整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21章 伏擊(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章 魂歸1937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章 決戰叢林第4章 初戰告捷第602章 大動作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625章 訪蘇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01章 大整編第625章 訪蘇第3章 安身立命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194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313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三)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501章 大整編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128章 落幕(三)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42章 鉅變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516章 衛立煌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16章 衛立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