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

~- -~相對於整個中國戰場而言,香港島上的一個小小的日軍陣地簡直不值得一提,雖然萬餘日軍士兵的存在肯定會給島上帶來很大的變故,但是卻對於整個戰局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數萬大軍的包圍之中,一萬餘的日本士兵根本就對中隊的作戰計劃產生不了多大的負面影響。

在香港戰役取得關鍵性突破的時候,廣西戰役也有了較大的進展,中隊四面合圍廣西,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儘管廣西的日軍數量也不少,但是絕大多數已經被嚇破了膽,已經不再是在中華大地上橫衝直撞的大日本帝國皇軍了,有的只是喪家之犬。

煙俊六已經對於這場戰爭徹底的失去了信心,百多萬大軍在半年之內飛灰湮滅,更多的部隊惶惶而逃,現在六十餘萬部隊固守廣西一個省,這在日本軍隊史上絕對是頭一次,想當年日軍侵華之時,只用了區區不到30萬人就佔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板垣徵四郎大將更是隻用了半個師團就擊潰了中隊的30多個步兵師,這是何等的威風,尤其是帝國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拿下了支那的首都南京,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但是在看看現在,7年的時間,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帝國就像一個正當壯年的男子一步步邁入老年的步伐,每況愈下,到現在大半個中國的佔領區只剩下廣西半個省了,就在昨天,香港駐軍陸軍最高指揮光岡田梅吉少將給廣西指揮部發來電報,說香港現在已經被中隊徹底佔領了。部隊傷亡雖然不大,但是香港城卻丟了。支那大軍已經控制了香港所有的重要地點。他和香港駐軍的主力被包圍在深圳河南岸的工事裡,暫時是沒有問題的。

安全倒是暫時性沒有問題,但是支那人派了數萬大軍圍困深圳河南岸陣地,一天沒事。兩天也能熬得下去,但是一個月兩個月之後呢。一萬多人的吃喝拉撒所耗費的物資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那可是以噸爲單位計算的,在心底煙俊六已經將岡田梅吉所部判了死刑。

部隊拿下香港之後。韓雲華在廣州又呆了兩天。然後乘飛機返回了歸綏,南方的戰鬥已成定局,再打下去就是解放全中國了,現在只剩下孤懸海外的臺灣暫時沒有辦法拿下,不過想來也快,盟軍拿下琉球島之後便將矛頭對準了臺灣和日本本土。現在歐洲的戰鬥正進入了最最關鍵的時候,因此不管是斯大林還是羅斯福都將目光盯到了歐洲。所以小日本纔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否則的話。數百萬部隊早就準備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了。

返回歸綏這是主席的意思,不單單是韓雲華,在前線主持戰鬥的朱老總、薛嶽、李宗仁、閻錫山、白崇禧等人都接到了中央的命令,重要要求這些高級軍政幹部立即返回歸綏參加中政治局擴大會議。

5月8日,韓雲華回到歸綏,由於以前他的屋子被中央的幾位領導佔用了,所以韓雲華這次只得住中央安排的招待所。這次返回歸綏的不單單有**領導下的幹部,之前原國民黨的高層幹部也大多數來了。

這不見面還好,一見面大家都覺得有些詭異,這感情就不說了,十幾年來國共雙方那是你插我一刀我打你一拳,雙方打得那叫一個狠。再說說現在雙方這服裝之類的,薛嶽等人穿的還是國民政府發的制式軍裝,黃呢子大衣,肩上扛着將星,挺不錯的。方面的幹部們穿着就不怎麼講究了,不管是朱老總還是周副主席等人,穿的都是清一色的灰色軍裝,而且身上沒有一點可以表示身份的東西。這裡面最最令人側目的就是原內蒙古軍區的幹部們了,一個個那叫一個威武霸氣,清一色的綠色迷彩,原本韓雲華還打算給每一個幹部都發一套出席活動的軍裝,但是想一想現在國內的政治風氣和後世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儘管如此,內蒙古軍區的綠色迷彩還是看起來很令人心馳神往,一眼看得出來這就是一個兵,數十個這樣~~-

晚上,主席在中央大院設宴爲這些從前線返回的高級幹部接風洗塵,晚宴規格很高,12道菜還有一大盆湯,倒是令韓雲華有些感慨。第一次到延安面見主席的時候,主席招待他的是棒子麪窩窩頭,衣着上也都是補丁摞補丁,上到主席下到普通士兵都一樣。現在看看,士兵和幹部們生活水平顯然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許是即將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所以在歸綏見到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笑容。

中央要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對於任何一個員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作爲一個老黨員,韓雲華知道政治局擴大會議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召開的。擴大會議之所以稱之爲擴大會議,就是因爲擴大會議除原有成員外還吸收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因此叫做擴大會議。中政治局擴大會議是根據特殊事情才特意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其成員並不限於政治局委員。

衆所周知,中政治局是黨的中央組織和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部分。1927年4月黨的五大開始設立。五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選舉正式中央委員一人爲總書記及中央正式委員若干人組織中政治局,指導全國一切政治工作,並選舉正式中央執行委員若干人爲中政治局候補委員。候補政治局委員參加政治局會議時,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正式政治局委員離職時候補政治局委員依次遞補。中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組織中央常務委員會處理黨的日常事務。黨的中政治局,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

這個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韓雲華知道其中的意義絕不簡單。果然,在會議召開之前主席和周副主席都找韓雲華談過話。並且明確地告訴韓雲華,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的焦點有3個。第一個就是關於國民黨高級幹部入黨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關於戰後中國發展的問題,第三個是關於建國的問題。

第一個倒是可以想象得到,不管是衛立煌還是閻錫山都是國民黨政權當政時期的高級關於,名副其實的地方諸侯。除此之外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存在的大小軍閥,大的有地方派系。如李白的桂系、龍雲的滇系以及楊森的川系等等,小的那就多了,因此怎樣安排這些人就成了一個問題。安頓得好全國順利過渡到新中國。搞不好就會再度發生內戰,原國民黨部隊雖然現在絕大多數都接受了整編,但是憑李、白等人的號召,想要發動一場內戰並不是十分困難。

中央的首長們考慮到這些大佬們都曾經是手握重權的大將,一下子將它們的兵權和政權全部剝奪有點說不過去,因此主席等人認爲先將這些人在行動上入黨。然後再讓他們思想上入黨。的號召力和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多的國民黨官員都願意參加。甚至於戰場起義,這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包括主席等人在內的所有高層都認爲只要閻錫山等人願意參加,那麼肯定會真正的成爲組織的一員。

關於閻錫山等人入黨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能草率,因爲這些人畢竟都是原國民黨的高級軍官幹部,有的甚至於高居國民政府的權力制高點,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曾經參加過對的圍剿,很多老紅軍老幹部的親人兒女也都死在了這些人的手上,可謂是仇深似海,因此吸納這些人蔘加中國必須得到全黨絕大多數的黨員的同意,不然黨內很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分歧的。

第二件事倒是必須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眼看就要結束了,在歐洲意大利已經投降,墨索里尼的臨時政權也被擊潰了,現在墨索里尼本人正在柏林祈求希特勒的庇護,但是希特勒本人也自身難保。德國現在整個戰場上全面緊縮,打到現在希特勒唯一的希望及時德隊能將盟軍阻擊在國門之外,至於再現第三帝國的雄風恐怕是不可能了。

德國一靛臺,那麼小日本的末日也不遠了,到時候整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恐怕沒有人之道,但是有一點也可以想象得到,經過這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損失慘重,英國恐怕很難維繫其日不落帝國的威名,蘇聯的快速膨脹必將引起美英等國的敵視,到時候中國該怎樣自處就是一個問題了。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幹,那就是必須儘快完成建國大業,趁此機會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的承認。

現在曾經存在於中華大地上的那麼多的政權,不管合不合法已經全部垮臺了,僞滿政府是被韓雲華一手消滅了,汪僞政權也是被中隊徹底滅掉了,儘管現在汪僞政權的很多大漢奸都逃亡海外,但是已經沒有能力再同中國人民爲敵了,再加上國民政府的土崩瓦解,現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沒有一個政權,現在雖然實際上控制了整個中國,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小的地方政府,還沒有得到全世界的承認,因此當務之急必須立即建國。

這次會議一直開了整整一個星期,而在此期間,中隊在廣西會戰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大軍在南寧地區全殲日軍6個步兵師團,徹底擊垮虧了日軍的正面防禦,將戰線一度打到了桂南叢林。

5月15日,就在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的同一天,中隊將戰線推入越南,並且在諒山地區再一次重創日軍,空軍的轟炸將日軍第13軍指揮部炸翻了天,田中久一中將受重傷,數十位軍官被炸死炸傷。

至此,中隊將中國大陸上所有的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國,此時的中國除臺灣之外,在沒有日軍的任何一處據點了。抗戰7年,中國人民終於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中隊取得的輝煌戰績在第一時間便被世界各國爭相報道。這一天出現在世界各大報紙上的除了之外就要數韓雲華這位國際知名的將軍了。這一天不管是羅斯福還是斯大林,所有的風頭都被中國的那位毛領袖蓋住了。

中隊在中國大陸上取得的輝光戰績大大刺激了盟軍,尤其是東線戰場上的蘇聯軍隊,一眨眼間中國人就要結束戰爭了。但是偉大的蘇聯到現在還沒有徹底將那個該死的小鬍子拿下,真是丟死人了。

在東普魯士戰役結束之後。蘇聯軍隊又開始向下西西里地區進發,3月底,烏克蘭第1方面軍進行桑多梅日—西里西亞戰役後。在500公里進攻地帶內進抵奧得河。並在佈雷斯勞以北及其以南一些地段奪取了該河左岸的登陸場。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當面防守的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羣主力坦克第4集團軍、第17集團軍、坦克第1集團軍一部。

原本按照現在蘇聯的情況,部隊最需要的就是休整,而不是進攻。但是德軍在前幾次戰鬥中被擊潰的兵團多數已編爲戰鬥羣,它在此處沒有戰役預備隊,但德軍統帥部急忙從西線往柏林方向調遣軍隊。因此,儘管烏克蘭第1方面軍已經疲勞。後勤也因軍隊向奧得河急進而落在後面,但情況要求立即發展進攻。以使敵人無法在奧得河西岸立足,由此,下西西里戰役爆發。

下西里西亞戰役的蘇聯軍隊的意圖很明顯,在方面軍右翼,蘇軍以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即近衛第3集團軍,第13、第52、第6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1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從佈雷斯勞以北的奧得河登陸場向科特布斯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在中央,以近衛第5集團軍、第21集團軍和2個坦克軍,從佈雷斯勞以南的登陸場向格爾利茨方向實施第二突擊。以第59、第60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1軍的兵力從奧珀倫(奧波萊)西南的登陸場沿蘇臺德山北斜面實施第三突擊,目的是配合方面軍中央和右翼突擊集團的進攻。

對於下西西里戰役所有人都是信心十足地,在主要突擊方向,方面軍的步兵比敵軍多1.3倍,火炮和迫擊炮多5.6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4.7倍。第二突擊集團(佈雷斯勞以南)的兵力優勢是:步兵多0.7倍,火炮和迫擊炮多2.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倍。

4月11日,蘇軍在妨礙航空兵積極行動的不利天氣條件下開始進攻。主要突擊集團兩天內在80公里正面突破了德軍奧得河防禦地區的堅固陣地,快速兵團向縱深推進30—60公里。方面軍右翼軍隊在發展進攻中擊潰了投入戰鬥的德軍各預備隊,合圍了要塞城市格洛高,守敵約1.8萬人很快就被就地殲滅。坦克第4集團軍從行進間強渡博伯爾河後,即進抵尼斯河,並在其西岸奪取了幾個登陸場。

4月22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250公里正面突破了德軍防禦,以右翼推進100餘公里,攻佔了下西里西亞全境,並進入了德國勃蘭登堡省。這次戰役蘇軍在緊迫的時限裡進行早在前一次戰役中即已着手的戰役準備,並在方面軍內實施重兵變更部署,以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坦克集團軍共同突破敵人防禦。

緊接着蘇軍又發動了上西西里戰役和巴拉頓湖戰役,成功將戰線推入德國腹地。在西線戰場,盟軍經過數年苦戰後終於開始反攻。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希特勒任命克盧格爲德軍西線總司令,將駐法兵力增至26個師,企圖阻止盟軍。但這些師兵員和裝備都缺額較大,坦克只有900輛,飛機不足500架。盧格以14個師防守塞納河口至科蒙一線,10個師防守科蒙到德律特海峽沿岸,2個師駐守布列塔尼半島。

爲解放法國西北部,盟軍集中了4個集團軍。美國第一集團軍率先發起攻擊,突破德軍防線後,向縱深推進50公里,抵達塞納河地區。很快,巴頓指揮美第三集團軍在法國游擊隊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島推進,由於德軍抵抗微弱,美軍主力移師東進,轉向巴黎以南塞納河地區突擊。面對盟軍進攻,德軍第7集團軍試圖反擊,但未成功。盟軍在兩翼繼續發動進攻。到2月底,盟軍全線進抵塞納河,在河東建立登陸場,至此,除個別港口外,盟軍已佔領整個法國西北部。當盟軍逼近巴黎之際,法國抵抗力量和巴黎市民配合盟軍發動武裝起義。經4天戰鬥,於2月25日解放巴黎。當天下午,法軍第二裝甲師接受巴黎地區德軍投降。次日,戴高樂率軍進入巴黎,法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法國南部土倫、馬賽相繼解放。3月11日,法軍與從巴黎向東推進的美國第三集團軍先頭部隊會師,留守法國南部的德軍投降。殘餘德軍向東北潰逃,退守德法邊界齊格菲防線,法國全部解放。

4月中旬後,西歐戰線已由法國西北部擴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萊茵河口的廣大地區,逼近荷蘭邊界。盟軍統帥部決定:以英、加聯軍發起荷蘭戰役,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4月17日,英第30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向荷蘭奈梅根、阿納姆一線突擊,英第8、12軍從兩翼配合。英軍初期進展順利,20日即進抵奈梅根。由於德軍集中兵力突擊英軍兩側,配合作戰的英、波(蘭)空降兵因使用不當遭受嚴重損失,戰況急劇逆轉,英30軍面臨被合圍危險。4月22日,英軍被迫在萊茵河南岸阿納姆以西轉入防禦。10天后,得到增援的英軍再次發動進攻,在20至40公里正面突破德軍防線,向縱深推進80公里。加拿大軍隊也奪取了布倫和加萊港。5月初,盟軍在德國邊境地區展開“夏季戰鬥”,開始把戰場推向德國本土。~- -~

第129章 落幕(四)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16章 衛立煌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226章 爭執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123章 偷天(一)第652章 破江防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130章 落幕第646章 戰徐州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2章 魂歸1937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93章 夜談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647章 全線反擊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625章 訪蘇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489章 東進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76章 婚禮(一)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8章 軍刀出擊第501章 大整編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18章 會師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405章 多田駿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50章 戰冀南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
第129章 落幕(四)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16章 衛立煌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226章 爭執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123章 偷天(一)第652章 破江防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130章 落幕第646章 戰徐州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2章 魂歸1937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93章 夜談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647章 全線反擊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625章 訪蘇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489章 東進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76章 婚禮(一)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8章 軍刀出擊第501章 大整編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18章 會師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405章 多田駿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350章 戰冀南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