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建國大業

盟軍從東西兩個方面迫近德國本土,這使得不可一世的的國人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尤其是希特勒。()第三帝國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希特勒自己也明白必須做出行動,不然第三帝國的覆滅就在眼前。

爲避免徹底崩潰,希特勒在阿登地區集中包括黨衛軍坦克第6集團軍在內的“B”集團軍羣25個師(25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輛,企圖以突然反擊挫敗荷、比境內的盟軍,穩定後方,騰出兵力與東線蘇軍交戰。1944年4月16日拂曉,德軍開始阿登戰役。德軍在數百具探照燈掩護下突然發起進攻,毫無準備的美軍未作有組織的抵抗便倉惶退卻,損失慘重。德軍組織一支特遣隊,着美軍軍服,潛入美軍防線進行破壞和騷亂,引起美軍極大混亂。德軍突破美軍防線後,向馬斯河方向推進。17日,美軍第106師和第28師的陣地被突破,兩個團投降。至25日,德軍向西突入縱深達百餘公里,形成突出部。在美軍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採取果斷措施,將被切斷聯繫的阿登以北的美軍第12集團軍羣的兩個集團軍劃歸英軍第21集團軍羣司令.蒙哥馬利統一指揮。同時,急調大批增援部隊堅決阻擊德軍進攻,並積極準備反突擊。

陸軍方面進攻受挫,這讓希特勒很是鬱悶,爲扭轉局面,配合德軍大部隊的行動,德軍統帥部計劃在正式進攻前一天的夜裡使用傘兵部隊,空降到美軍後方佔據一個橋頭堡,一來切斷美軍地面交通、阻擊其增援部隊,二來在美軍後方製造混亂,接應正面進攻的大部隊。

4月初,德軍統帥部任命傘兵部隊中久經沙場的馮.德.海特上校指揮“鷹”行動。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爲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里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惟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爲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爲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戰中後期。由於希特勒以傘兵空降作戰傷亡過大爲由禁止進行空降作戰,德國傘兵被當做普通步兵投入地面戰鬥。因此,海特上校在接到這次久違的空降任務後心中十分激動,他將“鷹”行動視爲重振德國傘兵威望的榮譽之戰。

連年的征戰使有空降經驗的老兵損失殆盡。他只得在嚴重缺員的第2空降軍中勉強找到了一些軍官和士官,但招集的傘兵大都是剛剛經過訓練的新兵。再加上阿登山區的惡劣天氣、夜間空降的難度較大以及運輸機駕駛員經驗不足,使得準確進行空降成爲一大難題。爲此,海特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空降地區先由轟炸機投下燃燒彈指示位置;從出發機場到空降地區一路上由地面探照燈指示航線,沒有探照燈的地方用高射炮發射曳光彈加以指示;傘兵空降時由運輸機投放照明彈。確保傘兵準確着陸。

4月29日,海特的傘兵突擊隊在阿爾屯集結進行空降前的準備。30日,他們接到了具體作戰任務:30日凌晨3時,在德軍正面部隊發起正面反擊,在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進攻方向上的巴拉格米奇爾地區空降,奪取並扼守當地的公路交叉點,接應正面進攻部隊。由90架容克52型運輸機擔任空中輸送,出發機場爲德國境內的帕德博恩和利普施塔機場。()

29日夜裡。因爲部分負責運送傘兵突擊隊的卡車沒有及時趕到。致使半數傘兵未能按計劃準時到達出發機場,“鷹”行動被迫推遲。31日零時30分,運載傘兵突擊隊第1批10架容克52型運輸機起飛,在地面探照燈和高射炮的引導下,於3時到達預定地區上空並進行傘降。但在第1批運輸機過後,沿線的探照燈關閉。高射炮也停止發射曳光彈,導致其後的幾批運輸機失去引導而偏離航線。其中部分飛至盟軍高射炮防區上空。遭遇密集炮火攔截,被擊落10架。其餘運輸機隊形散亂。加上阿登上空的風速超過每秒6米,大約200名德國傘兵在着陸後發現自己身處遠離目標50公里以外的波恩。最終到達目標的只有450人。

開弓沒有回頭箭,雖然只有400人,但是德國人也要進攻。海特隨首批運輸機準確降落到巴拉格米奇爾,到規定的時間他只集合到150人和一門迫擊炮。由於人數太少,海特命令部隊隱蔽進樹林,等待其他傘兵前來。這天夜裡,其餘300人終於先後趕到,但所有通訊兵和無線電臺都在後續空降時不知去向。在無法同指揮部取得聯繫的情況下,海特仍然決定攻下原定目標。於是,400多名德國傘兵在海特的指揮下,用FG42傘兵步槍和MP40衝鋒槍殺入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附近的美軍駐地,將對方打得措手不及。

到5月1日晨,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已經完全處在德國傘兵的控制之中。巧合的是被襲擊的是美軍第101空降師的一個連,其中有40多人被德軍俘虜。但戰鬥中同樣有不少德國傘兵受傷,由於沒有任何藥品,他們生命垂危。爲了給這些傷員一線生機,海特叫來了被俘的美軍,要求他們將德軍傷員帶回美軍陣地並給予治療。海特十分清楚,在放回美軍戰俘的同時,必然招來美軍的大舉反攻,他命令部下立即在美軍駐地和公路兩側的樹林中佈防。幾小時後,趕往增援巴斯托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部隊向海特他們發起了進攻。於是,在阿登戰役初期德軍大舉進攻時,在主戰場以外的巴拉格米奇爾,一支德國傘兵部隊卻面臨着數倍於己的美軍的進攻。由於此處是通往巴斯托尼的必經之路,美軍的攻勢相當兇猛。公路兩側的地區幾經易手,遍地是雙方陣亡官兵的屍體。戰鬥進行到2日,海特身邊只剩下不到200人。而且彈藥和口糧即將耗盡。正面進攻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仍未趕到,海特預感到這次由元首下令發動的反擊前景不妙。

2日,海特被迫作出決定。主動放棄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將剩餘部下分散轉移,向東撤回13公里外的德軍防線。然而,許多德國傘兵在轉移途中迷失方向。先後被美軍殲滅或俘虜。3日,在美軍的追擊下,與海特隨行的衛兵們紛紛中彈而亡,只剩下受傷的海特獨自一人逃進了蒙紹鎮,躲在一所民宅內。3日晚。美軍開始在蒙紹鎮大舉搜查,毫無抵抗能力的海特把自己的銀質傘兵突擊獎章送給了鎮裡的一個小男孩,讓他給美軍帶口信說自己準備投降。當天中午,美軍前來將海特上校帶走。至此,二戰德國傘兵的最後一次空降作戰“鷹”行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4月30日,德軍出動1000架飛機,轟炸盟軍陣地和機場,炸燬盟軍飛機260架。對斯特拉斯堡盟軍發動攻擊。德軍的新進攻。使戰局再度緊張。盟軍統帥部一面組織反攻,一面由丘吉爾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軍提前從東線發動攻勢吸引德軍,以減輕西線盟軍壓力。5月1日,蘇軍從北起波羅地海,南至喀爾巴阡山長達1200公里的正面。對德軍發起強大攻勢。

而西線的盟軍則是利用這段時間迅速集結兵力,到5月初。美、英軍已有24個師60萬人參戰。天氣轉晴後,佔極大優勢的美英空軍發揮了重大作用。南部交通樞紐巴斯托涅城解圍之後。第21集團軍羣和.佈雷德利指揮的第12集團軍羣於1944年5月初實施全線反突擊,5日在烏法利茲會師。東線蘇軍也提前發動強大攻勢,配合美英軍行動。由於德軍兵力不足,指揮失當,加之油料供應不上,不得不向東撤退。

5月7日,德軍退回邊境,阿登反攻計劃遭破產。在此次戰役中德軍損失12萬人,死傷及失蹤人數達8.2萬人,損失坦克、強擊火炮600輛、飛機1600架、其它車輛6000輛。盟軍損失7.7萬人。德軍的這次反攻雖使美軍遭受重大損失,但嚴重削弱了它在西線的防禦力量和東線的機動兵力,加速了德國的失敗。

阿登戰役後,德軍士氣更加低落,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盟軍從此牢牢掌握了西歐戰場主動權。希特勒企圖在西歐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迫使盟軍妥協的企圖徹底破產。不久,東、西對進的蘇、美軍隊在易北河會師。

盟軍在易北河會師之後迅速向德國首都柏林開進,猖狂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國已經到了覆滅前的最後時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進入了倒計時。

盟軍在歐洲戰場取得輝煌勝利的同一時間,中國軍隊南下中南半島,前鋒已經逼近河內,而中國遠征軍總司令杜垏明將軍也指揮大軍解放了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半島,寺內壽一的南方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日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精銳的陸軍集團已經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5月15日,就在前線部隊準備着同日軍的最後一戰的時候,北方歸綏也一片忙碌,在韓雲華的建議下,中*共*中央決定將辦公地點由歸綏搬遷到北平,同時由主席牽頭組建建國委員會,正式籌劃建國大業。

建國是偉業也是大業,建國可不能馬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事先籌備妥當。現在是5月份,中央認爲對日戰爭9月份就應該可以結束,當然這只是指日本本土範圍之外的戰爭,對日本土作戰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中央決定在9月底或者10月初舉行開國大典。

在開國大典之前,中*央必須確定中央人民政府的成員。在剛剛過去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在主席等人的一至力挺之下,原國民黨高級官員以終於得票通過半數,正式成爲中國共產黨一員。

5月20日,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選出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東、副主席朱*、劉*奇、宋*齡、李*深、張*、高*、何*欽、李*仁、閻*山,委員有陳*、賀*、李*三、韓雲華、林伯*、葉*英、何*凝等56人。當日下午6時,全體代表利用統計選票時間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爾後回到會場才宣佈上述結果。簡短隆重的閉幕式,由毛*東主持,朱*致閉幕詞。奏義勇軍進行曲。

5月25日,中國國內的南下的大軍與中國遠征軍一起將日本南方軍包圍在了印度支那南部的幾座小城內,日軍22萬多殘兵處於包圍圈之中,中國軍隊總指揮官彭*懷在河內與盟軍亞洲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會面。商討中對日作戰的最後細節。

26日,盟軍給日軍最高指揮官寺內壽一元帥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日軍立即放下武器投降,盟軍將會給與日軍俘虜戰俘的待遇,否則城破之日雞犬不留。當然了對於這份血腥味極重的最後通牒史迪威將軍是有異議的。因爲在美國人的價值觀念中,俘虜就是俘虜,就是應該按照國際公約中對戰俘的規定給與善待,肆意殘殺戰俘在美軍中是不被允許的。

但是史迪威也清楚,現在整個中南半島上美中英三國,中國人的實力最強,前後共有80萬中國軍隊駐紮在印度支那即中南半島,而且一個個都是精銳。美國人在這裡的只有8000餘人的一個步兵旅。英國軍隊倒是不少,整整6個步兵師8萬餘人,但是實際戰鬥力卻弱的很,史迪威估計,憑藉杜垏明手中的一個步兵師就能徹底擊潰那6個印緬師。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這是國際社會的公約。在什麼時候這一點都是真理。

寺內壽一現在心神不寧地在自己的指揮部裡踱來踱去,自從華北慘敗之後。寺內壽一以爲自己的軍事生涯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是由於戰事緊急。尤其是對美英作戰缺乏有經驗的高級軍官,最主要是缺乏最高指揮官,再加上自己從中的一些活動,最終使自己坐上了南方軍司令官的位置。

南方軍高歌猛進也使得自己的職位高歌猛進,帝國陸軍元帥,想想自己的軍銜寺內壽一就是一陣苦笑。南方軍如此精銳集團被自己打成了這樣,愧對天皇陛下的信任。現在部隊被包圍,突圍無望,而且整隻部隊給養奇缺,彈藥也不足,要是盟軍發動進攻恐怕連一個星期也支撐不了,現在大日本帝國全面潰退,海軍已經名存實亡,根本沒有了發動進攻的能力。給養和援兵也運不上來,空軍也被盟軍拖住了,所以他的這支部隊是真正的彈盡糧絕人無援。

但是要他投降卻是萬萬不能的,只有戰死的寺內壽一,沒有投降的寺內壽一,哪怕是拉上數十萬士兵陪葬他也要給美國佬和支那人一點顏色瞧瞧。

韓雲華瞭解寺內壽一這個人,在華北韓雲華就曾經同這個昭和軍閥打了整整兩年,而寺內壽一也是唯一一個同韓雲華交手之後全身而退的的日軍高級軍官,不管是多田駿還是岡村寧次再或者是彬山元都沒有善終,倒是這個寺內壽一倒是一直活得好好的,反而軍銜被晉升爲了陸軍元帥,可見此人確實有幾分本領。

韓雲華雖然正忙着籌備開國大典的相關事宜,由於他是中共方面唯一有過指揮閱兵儀式的高級軍官,因此中央將開國大典的閱兵總指揮的任務交給了他。但是接到南方部隊的戰報之後,韓雲華還是立即給彭老總髮了一封緊急電報,在電報中韓雲華就寺內壽一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做了詳細的分析,最後指出寺內壽一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反而是煙俊六倒是有這個可能,因此想要儘快解決中南半島的戰鬥就必須先解決掉寺內壽一。

彭老總認爲韓雲華分析的很有道理,因此命令部隊在28日做了一次試探性進攻,遭到日軍的頑強反擊,這更加使得彭老總認同了韓雲華的分析。

29日,盟軍向日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但是由於日軍接到的是司令部的死命令,所以絕大多數的日軍都是死戰不退,儘管在盟軍的強大火力的打擊下日軍損失慘重,但是卻堅決阻擊盟軍向前推進,整整兩天的戰鬥,盟軍雖然佔領了日軍幾個陣地,但是自身的傷亡也不小,這使得印緬師總指揮威廉上將很是惱火,強烈要求中國軍隊派特種部隊參戰,最好是能將寺內壽一悄悄幹掉。

———————————————————————————————

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194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627章 大休整第496章 休戰第413章 滿月(三)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600章 蛟河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17章 鋤奸(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章 魂歸1937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1章 特戰大隊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61章 東征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439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六)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29章 落幕(四)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131章 偷襲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
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194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627章 大休整第496章 休戰第413章 滿月(三)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600章 蛟河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17章 鋤奸(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章 魂歸1937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1章 特戰大隊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61章 東征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439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六)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29章 落幕(四)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131章 偷襲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