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

日軍的反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原本華北方面軍和岡村寧次就不是好惹的主,要不是正巧趕上日軍大本營正在籌劃中途島海戰,否則的話中隊絕對不可能如此順利就攻入山東腹地。被人打到家門口這對華北方面軍和岡村寧次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裸的侮辱,要不是爲了顧全大局,岡村寧次早就命令部隊反擊了。

華北是日軍進攻中國最主要的後勤基地,所以上到日軍參謀本部大本營以及日本天皇下到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都很關心華北的局勢,所以當岡村寧次將華北地區的亂局上報到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和大本營之後,日本天皇親自作出批示,命令原華北方面軍的部隊立即歸建,同時爲華北方面軍增添援兵。當然了裕仁天皇同時還命令岡村寧次無必要儘快恢復雙方默認之戰線,也就是上次大戰之後雙方相互妥協之後的戰線。

日軍的反擊雖然沒有出乎韓雲華的預料,但是岡村寧次反擊的力度到是讓韓雲華大大嚇了一跳,飛機大炮加軍艦坦克這樣的進攻方式確實威力很大,不要說115師這種沒有反坦克重武器的部隊了,就算內蒙古軍區的王牌部隊整編第300師也不敢說一定能在這種力度的打擊下全身而退。

由於115師並不是隸屬於內蒙古軍區的戰鬥序列,所以韓雲華只對徐向前以及整個115師有建議權,但是卻沒有指揮權,115師和內蒙古軍區那是相互合作的關係而不是相互統屬的關係。原本按照韓雲華的計劃,115師應該主動放棄濟寧和菏澤這樣的大城市,要是能賣給國民政府固然不錯,要是老將不願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芋那就丟給日本人也行,反正115師只需要控制住廣大的鄉村城鎮即可,將八路軍115師的威名在人民羣衆當中打響。那麼這一仗他們就算是完成了任務,以後部隊在這一帶發展就要順利的多了。

不過徐向前和陳光都是爭強好勝的性格,尤其是陳光這個一線作戰指揮員遠沒有羅榮桓等人那樣沉穩,所以他們都不願意將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幾座大城市就這樣拱手讓人,況且這次國民政府也許是看到形勢不妙。所以對於拋出的橄欖枝明顯是缺乏興趣,逼不得已徐向前只好命令部隊嚴防死守濟寧和菏澤。

但是昨天僅僅一天的戰鬥就讓這位老將後悔莫及。這種步坦協同作戰,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作戰模式遠要比單單步兵間的對決要厲害得多,僅僅一天的時間115師的一個絕對的主力團就被打殘了,另外兩個團也損失慘重,要不是傍晚的時候韓雲華將手中僅有的一支航空隊派過來支援他們。恐怕駐守濟寧的那3個步兵團能不能突圍出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見識過華北方面軍的厲害之後,不用韓雲華催促,115師這次主動地放棄了菏澤等城鎮,當然了在撤退之前狠狠搜刮一番是免不了的。儘管115師主動撤出了大中城市以及重要的縣城,但是115師這次卻是賺了個盆滿鉢滿,單單繳獲來的武器裝備以及彈藥就足夠15師上下瘋狂了。再加上大量黃金光洋,115師的經費從來都不曾如此充裕過。

115師的主動退讓倒是出乎了岡村寧次的預料,濟寧一戰雖然他並不認可115師的戰鬥力,但是卻對這支中隊的戰鬥意志大爲讚賞。在接到前線指揮官發來的電報之後岡村寧次想了想最終批示,暫時放棄對八路軍游擊隊的打擊,集中兵力對付中國政府軍,尤其是這次給方面軍造成巨大威脅的于學忠所部。

蘇魯戰區的于學忠倒是也是個人精,前邊115師慘敗的消息剛剛傳到魯南,日軍還沒來得及對近在咫尺的第一戰區下屬部隊發動進攻,他就命令蘇魯戰區的部隊交替掩護撤出主要縣城和幾座中小型城市。他也不怕日軍到山區圍剿他的部隊,反正臨沂地區多大山。尤其部隊只要進了沂蒙山區,甭管你來多少人也是白搭。如果說山東地區還有一片人間淨土的話。也就只有這個沂蒙山區可以算的上了,儘管山區裡面土匪綹子林立。八路軍和國民政府的遊擊部隊也各有番號,但是卻唯獨沒有日本人。

也不是日本人不想對付沂蒙山區裡的那寫抗勢力,而是由於沂蒙山區地域廣闊,地形險要,不要說是幾個師團了,就算是十幾個師團無法徹底將整個沂蒙山區清掃一遍,付出與期望值相差實在太大,用一句土話講,那就是不合算不值當。有了這個原因,于學忠也就學着115師讓部隊放棄城鎮,開始向山區農村轉移。

這幾天整個山東的局勢明顯的急轉直下,日軍的強勢反擊令國內再一次高漲的抗日情緒爲之一頓。相反,日僞控制下的輿論媒體以及日本國內的報紙和廣播卻開始大肆鼓吹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言論,令人眼花繚亂,耳目不暇。

韓雲華這段時間也被國共日三方的戰局搞得有些摸不着頭腦,首先是日軍,華北方面軍被調走一部分兵力之後,韓雲華判斷岡村寧次應該採取守勢,但是這纔剛剛守了多長時間怎麼就耐不着寞忍不住誘惑了,而內蒙古軍區的情報部門卻沒有接到任何關於日軍南調部隊的消息。不過岡村寧次的反常表現還是令韓雲華堅信華北方面軍肯定是來了強大的外援,不然的話岡村寧次不會如此不知輕重,拿華北方面軍的外來打賭。

而國民政府這次的表現也令韓雲華很看不透,說實話國民政府一貫的表現給人的感覺就是短視加無恥再加言而無信。不過這次在處理對日和對共關係上面蔣介石卻一反常態,表現出了驚人的政治手腕,既沒有被韓雲華利用也沒有讓小鬼子佔便宜,反而自己還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在國際上加了不少影響分。

基於這種情況,韓雲華下達了結束德州攻防戰的命令,內蒙古軍區11個步騎師以及大量的直屬部隊全線開始撤退,在德州、臨清、聊城、樂陵一線建立永久性防線。除此之外的佔領區則是隻留有一些骨幹小分隊在當地打游擊,將大約一百餘里寬的一片區域變成了雙方的緩衝帶。

至於115師那裡韓雲華就沒有再插手了,到了這一步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相信魯西南以及魯南地區因爲有了八路軍115師以及國民政府大量的部隊的插手絕對會更加的熱鬧的,相信會有一天岡村寧次頭疼的。

有了115師的幫襯。韓雲華只等完成了中央交代的另一個任務之後就可以安心解決中國北方的事情了。說起延安方面給他和整個內蒙古軍區下達的新任務韓雲華就頭疼不已,經過這兩天的偵查。韓雲華終於確定了宋春毅口中的那個濰坊集中營是個什麼東東了。

其實這個濰坊集中營並不是爲了關押中民而建立的集中營,而是日本軍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爲了美國將國內的6萬多日僑集中到洛杉磯統一看管,於是侵華日軍也將西方同盟國所有在中國的外僑全部抓起來,分別關在濰縣(今山東濰坊)樂道院、上海龍華和香港。其中。在濰縣樂道院關押着包括北京、天津、徐州、濟南、青島、煙臺、滕州等地在內的整個華北地區所有的西方僑民2000餘人。

被關押的這些人中不乏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如400米奧運冠軍埃裡克.利迪爾、華北神學院創始人赫士博士、曾任蔣介石顧問的基格神甫、齊魯大學教務長德位思博士、中美重新建交後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恆安石、美國花旗銀行董事長夫人沙德拉.司馬雷、青島大英菸草公司經理韋伯、燕京大學理學院院長韋爾尋夫人、燕京大學文學系主任謝迪克博士、英語系主任桑美德女士、哲學系主任部博士、化學系主任竇維廉夫婦、音樂系主任範天祥先生等33位知名教授;還有英國天主教神甫艾文德先生、後任加拿大海外基督教使團總監的米歇爾.大衛博士、基督教內地會以及煙臺芝罘英文學校創始人英國牧師戴德生的兒子戴存仁博士和芝罘學校的300多名歐美籍師生等等。

根據這幾天陸續傳回來的情報顯示,這個盟軍僑民集中營可不像外面看的那樣簡單,根據傳回來的地形圖韓雲華感覺想要除掉這個毒瘤救出人質並不容易。日本侵略者從華北衆多城市中選擇濰縣樂道院作爲盟國僑民集中營,是頗費了一番心機的。第一這裡遠離大都市和港口,相對安全;第二則濰縣的經濟和治安狀況使他們放心;第三則這裡鐵路、公路、機場暢通。押送僑民比較方便;第四則這裡有一個適於歐美僑民居住的密封環境。而且集中營內外的地理條件給部隊救援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日本憲兵和僞軍進駐樂道院後,把醫院和學校的所有人員全部趕走,將各部門的小套院牆拆除。利用拆牆的磚石和砍伐的木料修築起許多碉堡,只留西南角原美籍人士的小院給日本看守居住。另外,在大院牆外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建一座高大碉堡,配備探照燈和機槍小炮等武器,四面的高圍牆頂上都架設電網,牆外還架設了鐵絲網和電網,避免外人靠近圍牆。院牆內側修成環牆馬路,路里面也架設了鐵絲網。防止外國僑民逃走,同時便於看守巡查。同時四面牆頭上還設置了電網。看守這裡的日軍分正規軍和輔助軍警兩部分,人數大約在300人左右。分別是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巡警中隊。

最主要的是濰坊這個地方可是地處於魯東北,和內蒙古軍區現在的勢力範圍相差何止千里,再說現在日軍防韓雲華所部可是遠比想象中的嚴密,聽說日軍專門在特高科中成立了針對內蒙古軍區的部門,韓雲華所部只要是動用超過旅一級的編制就會驚動日軍。當然了這種話韓雲華並不相信,成立專門針對內蒙古軍區的部門這倒沒什麼,是可以理解的,要是吃了這麼多這麼大的虧,日軍依然無動於衷那就不是日軍了,這是在意料之中難過的事情,畢竟歷史上小鬼子也用這一招對付過八路軍。不過要是說內蒙古軍區只要動用旅一級的部隊編制就會驚動日軍韓雲華是死活不會相信的。也許野戰部隊裡面可能會有小鬼子的密探特務,但是上百萬中又有幾個這樣的人,他們有那個能力監視內蒙古軍區全部部隊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部隊屬於內蒙古軍區絕對的機密部隊,這些部隊除了韓雲華和羅榮桓之外任何人都不清楚。這些部隊的調動小鬼子又怎麼可能知道呢,這次韓雲華就準備動用這幾隻神秘的部隊到濰坊營救人質。

營救人質摧毀集中營原本就是一個技術活和力氣活。沒有嚴密的計劃顯然是不行的,所以韓雲華要求特戰一師和特戰第二師各抽調一個大隊參戰,同時調新成立的海軍陸戰隊一個整編營一起行動。

原本楊成武等人認爲部隊從樂陵繞過濟南直奔濰坊應該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韓雲華確認爲沿路要經過的日軍關卡以及封鎖線實在太多,難免不出問題。況且這麼大一支部隊的一起行動的目標太大。所以韓雲華打算從海路出擊,然後再從海陸撤退。

是沒有海軍的,但是自從內蒙古軍區佔領了天津港口之後,韓雲華就將扣押的200多艘貨船以及漁船全部集中起來當做海運船使用,同時將繳獲來的30多艘大小巡邏艇和小型軍艦也都集中起來當做海軍艦船使用。由於規模有限,所以韓雲華只單獨成立了一支水上突擊隊。用來解決水上任務。

魏鵬是韓雲華最信任的特戰軍官之一,所以這一次依然是由這位老特種兵帶隊。爲了能使得這次任務萬無一失,韓雲華提前派了一個特戰小隊到濰坊地區活動,爲大部隊最後的行動提供情報支援。

岡村寧次並不清楚韓雲華現在正在打他後方的主意。不過韓雲華所不擺出來的形勢和意圖他倒是很明白,在衡量了一番雙方的實力之後,岡村寧次不得不承認就現階段而言內蒙古軍區的實力確實要比華北方面軍高一籌。而內蒙古軍區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以及指揮官的戰鬥藝術也遠不是一般的中隊所能比的,因此雙方暫時的握手言和幾乎已經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雙方暫時休戰倒是令大批民衆摔了一地的眼鏡,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不理解這兩支部隊大眼瞪小眼瞪了一會之後竟然就這樣握手言和了,確實令人很不滿意。中國人是希望韓雲華所不能夠繼續大展雄風,將小鬼子直接趕到大海里去。而日本人則是不滿意華北方面軍前一段時間的慘敗,一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團以及大量的日僞兵力的損失嚴重挫傷了日軍的戰鬥積極性。所以日本國內的民衆希望他們的勇士能夠一雪前恥。但是不滿意歸不滿意,不管是韓雲華還是岡村寧次都不是一個在意別人說什麼的人。因此儘管門外報紙喊殺聲一片,批評怒罵聲不絕於耳。但是韓雲華和岡村寧次都是坦然面對。

儘管魯西以及魯南槍聲依舊,但是韓雲華卻知道雙方很快就會重歸平靜,等養好傷之後繼續死磕。這幾乎已經成了一個規律了,雙方前邊拼的你死我活,後面卻是默默相對,一旦一方在養傷期間出了紕漏,另一方則就會立即出手,典型的趁人病要人命。

11月29日,中日雙方在山東地區全線停火,雙方很有默契地撤回了現在各自的防區,剩下的中間地域就成了雙方的緩衝地帶。

這次大戰雙方互有輸贏,但是總的來說華北方面軍算是吃了大虧,在韓雲華給延安的電報中是這樣寫到的“.......是役我軍佔領日軍控制下的大城市4坐、縣城34個,以及大量的鄉鎮企業,殲敵一個完整的步兵師團和一個完整的步兵旅團以及大量的成建制的僞軍部隊,殲敵總人數超過了38970人,其中21000人爲日軍,餘者爲僞軍。繳獲武器彈藥良多,包括一個完整的山炮聯隊.........”

內蒙古軍區確實是賺了個盆滿鉢滿,不管是韓雲華還是其他指戰員對於這樣的戰績都很認可。而國民政府那邊也不是吃素的,衛立煌和于學忠兩個大佬親自出馬還是給國民政府爭取了不少的分值的。

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48章 3月休整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627章 大休整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561章 東征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62章 華北會戰(九)第14章 陽原休整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01章 柳生俊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53章 塞北風雲(五)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13章 滿月(三)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625章 訪蘇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30章 落幕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501章 大整編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489章 東進
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48章 3月休整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627章 大休整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561章 東征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62章 華北會戰(九)第14章 陽原休整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01章 柳生俊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53章 塞北風雲(五)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13章 滿月(三)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625章 訪蘇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30章 落幕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501章 大整編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489章 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