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

協議簽訂後第二天,何應欽一行人回到了武漢。然而,對於共產黨來說國民黨代表團雖然走了,但是事情卻還沒有完。協議是簽訂了,但是派哪一支部隊去參加武漢會戰卻成了難題。

按道理說,現在可是要去國統區參戰,派出的部隊必須戰鬥力強悍,同時部隊的凝聚力也要上的去。符合這個條件的部隊不是沒有,但是卻不能動,在共產黨領導的諸多武裝中,八路軍129師和115師都符合這個條件,但是這兩個師在前一段時間的大戰中損失慘重,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況且這兩個師主要活動在晉東南一帶,負責拱衛八路軍總部,暫時無法大規模調動南下。

原本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都希望從內蒙古軍區抽調兵力南下,但是卻又考慮到內蒙古軍區的士兵多數是由從戰場上反正或者被俘的的僞軍改編的,而絕大多數的僞軍原來都是國民黨部隊。現在讓這些成分複雜而且連軍官都有很大一部分國民黨舊軍官擔任的部隊到國統區同日寇作戰,黨中央還真不放心。

延安的黨中央領導們和八路軍總部的首長已經商量了一天多了,電報發了幾十封,但是依然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

然而就在共產黨緊急討論到底應該派遣那支部隊到武漢作戰時,日軍又開始了大動作。9月14日波田支隊(臺灣混成旅)由蕪湖溯江西進,當夜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安慶,駐守安慶的是川軍27集團軍楊森部。

川軍楊森所部顧及日軍戰鬥力強悍,想到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導致該部作戰不力,一夜間就被逐出城外。安慶失守後,消息傳到武漢,蔣介石大怒,致電楊森:“輕棄名城,騰笑友邦”。並且命令第二十七集團軍反攻安慶。

然而,楊森也算是個老軍閥了,對於蔣介石的命令他自有一套對付的辦法。楊森當即回電蔣介石,說是徐源泉的26集團軍檔不住日軍後續部隊的攻擊,暴露了第二十七集團軍的側背,他不得已才退出安慶。對於楊森這樣的老軍閥,蔣介石也一點辦法也沒有,雖然知道楊森的話十之八九是假的,即使是徐源泉的26集團軍作戰不力也不是他棄城而逃的理由,但是一旦對付楊森那麼國內的其他大小軍閥肯定會人人自危,無奈之下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波田支隊在攻佔安慶後並沒有休整多長時間,9月16日波田支隊主力重新集結,繼續搭乘海軍艦艇沿長江西進,9月21日抵達了江防要塞馬當的封鎖線外。

對於日軍一些列的軍事行動,武漢衛戍司令部緊急調集大軍佈防武漢,同時下達了一級戰備命令。國民政府武漢衛戍總司令部1938年1月17日正式成立的,由陳誠任衛戍總司令,當時武漢衛戍總司令部轄下的衛戍部隊共14個師、1個旅 以及特種兵一部。

隨後,國民政府又調集了7個師組成江防部隊,任命劉興爲江防總司令,負責防守武漢下游的馬當、湖口、九江、田家鎮等長江要塞。而江防部隊也屬於武漢衛戍司令總部的戰鬥序列,徐州失守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進一步調整和加強保衛武漢作戰的指揮機構及兵力 。根據隨後制定的《保衛武漢作戰計劃》,國民政府決定從徐州戰場轉移到豫皖邊境的第5戰區部隊“以現在態勢 ,確保大別山主陣地,積極擊破沿江及豫南進犯之敵”。接着軍事委員會下令由新成立的第九戰區負責武漢及長江以南防務。

至此,保衛武漢作戰的兵力及防線最後確定:由陳誠的第9戰區負責長江南岸及武漢的防務,所部兵力共轄23個軍49個師。由李宗仁擔任戰區司令長官的第5戰區負責大別山南北兩翼及長江北岸的防務,所部共26個軍58個師。加上第 3、第1戰區的增援部隊和騎兵、炮兵、工兵及海軍、空軍,參加保衛武漢作戰的兵力約100 萬人。 同時蔣介石命令軍政部大肆宣揚國共新簽訂的《國共察哈爾、綏遠事件共同聲明》,催促共產黨儘快派兵南下,而且蔣介石公開聲明希望共產黨能夠派遣內蒙古軍區韓雲華所部南下。

在國民政府的有心推動下,全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形成了一股要求韓雲華所部南下的風暴,迫使共產黨儘快作出決定。蔣介石這樣做也是有他的考慮的,國民政府的高級軍官們商量了很長時間,仔細搜索了一番共產黨麾下的那些部隊,最後一致認爲只有內蒙古軍區韓雲華的部隊纔會對這場大戰起到一定的幫助,其他的部隊就算來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蔣介石還有這麼一個考慮,通過戴笠的特務組織蔣介石得知內蒙古軍區軍隊裝備的武器是所有共產黨領導的部隊裡面最精良的,要是向129、115、120或者是八路軍其他部隊來了,他蔣介石就算心裡再不願意也得發放一批武器裝備,不然國內外的民衆真能把他唾死,畢竟人家是來幫你打鬼子來了,你一點武器裝備給養都不給也實在說不過去。

再加上蔣介石可是知道內蒙古軍區韓雲華所部特別擅長打陣地防禦戰,根據情報部門得來的消息蔣介石得知在塞北會戰時,韓雲華所部的一個旅在日軍最精銳的第六師團的猛烈攻擊下硬是守住了一座沒有城牆的塞北小城。這樣的戰績不但第五戰區的雜牌軍做不到,就連第九戰區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也很難做得到。況且爲了保衛大武漢,國民政府命令守城部隊加緊在各條防線上構築防禦工事。至9月初,在北起橫店,南至賀 勝橋,東起葛店,西至新溝的武漢城防區,共構築起永久防禦工事950(歷史上爲650)個,構成以武漢爲核 心的大縱深防禦陣地。並且在大別山麓,構築起的工事線主要有六(安)霍(山)線、立(煌)商(城 )線、潢(川)光(山)羅(山)線、長(臺關)信(陽)武(勝關)線。其最重要的陣地有六(安)商( 城)公路的葉家集地區、商(城)麻(城)公路的小界嶺地區及武勝關、平靖關、九里關地區。 在贛湘鄂邊界,先後在武寧橫路區、修水銅鼓區、陽新辛潭鋪區及湘北、湘贛鐵路東段構 築起了二線陣地。在安慶至武漢的長江江段,則先後構築和擴建起馬當、湖口、田家鎮等江防要塞工事。

至此,武漢保衛戰的部署基本完成。要塞和碉堡是修築好了,但是需要幾支特別善於打防禦戰的部隊來防守,不然在好再堅固的要塞都只是一個王八殼,很容易被掀翻的。所以蔣介石強烈要求共產黨派遣韓雲華所部南下,蔣介石此舉雖然有借日軍之手消耗八路軍精銳的打算,但是未嘗不是被鬼子逼急了。

日本大本營命令華中派遣軍與海軍中國方面艦隊協同作戰,攻取安慶、馬 當、湖口及九江,作爲進攻武漢的前進基地。9月10日,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大將下達作戰命令,以波田支隊爲主力,在海軍與航空隊的協同下,由蕪湖溯江西進,進攻安慶、馬 當、湖口、九江。另以第16師團爲主力,在第3飛行團協同下,從合肥進攻舒城、桐城、潛 山、太湖、黃梅等地,策應溯江進攻部隊作戰。9月8日,日軍第16師團佔領舒城。9月11日 ,日本海軍當局通告駐漢口各國領事,稱溯江進攻武漢的作戰已經開始。9月14日,日軍波 田支隊佔領安慶。同日,日軍第16師團佔領桐城,旋即又於17日佔領潛山。 安慶作戰拉開了武漢會戰的序幕。

安慶失守的第三天,共產黨中央協同八路軍總部協商決定派遣韓雲華所部南下武漢參加武漢保衛戰,南下支隊由韓雲華擔任司令員,該部所需要的部隊和武器裝備全部由韓雲華連同整個內蒙古軍區委員會協商決定。韓雲華走後內蒙古軍區的工作由沈玉泉和楊瑞華主持。同時,黨中央決定將北方局全體遷到察哈爾。

北方局全體北遷的決定是黨中央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下達的,北方局建立於1927年9月,是民主**時期中共中央在中國北方的派出機構,代表中共中央領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後來,由於“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組織遭到極大破壞。爲適應全國抗日救亡形勢的發展,實現黨的國民黨統治區工作的徹底轉變,進一步加強北方地區黨組織的領導,1935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共河北省委爲基礎,重建中共中央北方局。193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召開常委會議,決定派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主持北方局工作。

劉少奇在主持北方局工作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但是在這短短的一年裡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爲在北方端正黨的政治路線,發展壯大黨的組織,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做出了不朽的歷史性貢獻。當時黨中央對劉少奇在天津的這一段工作,曾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爲“北方黨的工作,自胡服(即劉少奇)同志到後,有了基本上的轉變”,“這些主要轉變,足以奠定勝利的基礎,開展着光明燦爛的偉大前途。”

現在擔任北方局書記的雖然還是劉少奇,但是實際上主持北方局工作的卻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副書記楊尚昆同志。韓雲華對楊尚昆還是很熟悉的,雖然這個時期的楊尚昆並沒有多大的名氣,就連現在的韓雲華都要比他的名聲更顯著。但是解放後的楊尚昆,尤其是像韓雲華這個年紀的軍人,對這位爲國家和民族奉獻了一生的**老前輩一點也不陌生。尤其是楊尚昆一生基本上都奉獻給了軍隊,所以韓雲華這個後世來的小輩對這位前輩可是敬仰的很。

況且,韓雲華可是知道楊尚昆的工作能力很突出,而且在北方局德高望重,是僅次於劉少奇的高級領導,楊尚昆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始終遵循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兢兢業業地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工作。他堅持羣衆路線,密切聯繫羣衆,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善於聽取各種不同意見,集思廣益,多謀善斷;他嚴於律己,生活儉樸,廉潔奉公,嚴格要求親屬,始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他寬以待人,關心同志,愛護幹部,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韓雲華的映象中楊尚昆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共產主義者,所以有他在內蒙古軍區幫助看家,韓雲華十分放心。

經過韓雲華和沈玉泉、葉保國、楊瑞華、李大勇等人商量後,整個內蒙古軍區委員會一致決定由韓雲華率領四個步兵團、一個工兵團、一個炮兵團、兩個火力支援團、一個騎兵團、警衛營以及獵豹特戰中隊共計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一人南下參加武漢會戰。

跟隨韓雲華南下的旅級軍官除了李大勇外,還有王元化和萬國權。這四個步兵團是從歸綏守備旅、突擊一旅、獨立77旅個抽調一個團,然後又從內蒙古軍區的直屬部隊抽調了一個步兵團。這四個步兵團由李大勇和萬國權各指揮兩個團,炮兵團和火力支援團以及騎兵團則是由王元化指揮。

既然確定了南下的部隊,那麼一切就簡單的多了,內蒙古軍區所有的部隊剛剛整編完不久,所以部隊的編制和人員都是完整的,武器裝備都是剛剛補充完的,幾乎不用怎麼準備韓雲華就帶領部隊出發了。由於現在河南北部已經被鬼子佔領了,南下北上的交通已經被截斷了,所以韓雲華所部只能繞道陝西南下了。

9月21日,韓雲華率領南下的部隊乘坐汽車趕往延安,然後準備從延安到西安,然後再從西安到武漢。這條路雖然遠,但是好在安全。況且還能順便到延安見一見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等人,也算是了卻一下心中的憾事。

由於現在國共關於察哈爾的歸屬打成了一致,所以從察哈爾到延安幾乎可以直達了,一路上除了要過傅作義的一部分防區外,其餘的都是在八路軍控制的地盤上行動,所以韓雲華直接把寶貝汽車都拿了出來運輸士兵。

況且,由於韓雲華所部的強勢,所以傅作義所部在內蒙古軍區的範圍外圍幾乎沒有駐紮什麼軍隊,連一個排的正規軍也沒有,只有十幾個河防軍,但是這些河防軍都是當地的大戶人家的護院,並不是真正的河防部隊。

一路上十分順利,一路上有獵豹特戰中隊開路,所以傅作義的部隊幾乎毫無所覺得時候韓雲華所部的車隊便穿過了傅作義的防區。值得一提的是,韓雲華這次走的時候,專門從快要“畢業”了的特戰隊員裡面抽掉了三百人,組成了一個特戰大隊,這個特戰大隊下轄兩個特戰中隊,配備了幾乎所有的特戰裝備,幾乎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支特戰中隊讓韓雲華命名爲“子彈”,“子彈”是韓雲華專門爲延安的黨中央領導配備的警衛部隊。歷史上日軍不但派部隊偷襲過八路軍總部,而且還曾經準備派特戰隊偷襲延安,可惜偷襲延安的計劃最終沒有成功。但是現在歷史的走向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韓雲華不得不防啊。

經過三天三夜的疾馳,韓雲華所部終於趕到了延安。

24日上午11時,韓雲華所部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毛主席、周副主席、家祥同志、弼時同志、少奇同志、林彪同志等人都到延安城門口迎接韓雲華所部。

延安城門口現在站着十幾個衣着尚算整潔的中年人,四周上百個警衛警惕地看着四周,張開機頭的槍支時刻在警告着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們。

毛主席狠狠吸了一口旱菸,快速地將煙氣從口裡吞了出來,問道:“小張,韓雲華司令員他們走到什麼地方了?”

“報告主席,半個小時前韓雲華司令員來電說,已經走到姚店了,離延安已經不足三十里了,怕是快要到了,要不我讓人到前面看看去?”毛主席的警衛員小張回答道。

周副主席道:“主席,不要着急,小華子他們座的是汽車,很快就能到達,你還是耐心等等吧我想這小子八成又是想出什麼幺蛾子,我看這次又是一場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大場面,我可是聽說,老彭他們被這小子整的夠嗆,尤其是那次興和縣大閱兵,那場面可把老彭激動壞了,現在一說起來都是激動得很。”

周副主席的一番話將在場所有的領導都逗樂了,緊張的氣氛一下子舒緩了很多。

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27章 落幕(二)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麻煩的裝備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05章 多田駿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101章 柳生俊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128章 落幕(三)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495章 收尾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78章 對策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3章 安身立命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14章 整訓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495章 收尾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
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27章 落幕(二)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麻煩的裝備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05章 多田駿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101章 柳生俊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128章 落幕(三)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495章 收尾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78章 對策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45章 天降橫財第3章 安身立命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14章 整訓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495章 收尾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