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風雲再起

韓雲華這裡擔心老丈母孃的到來,而蔣介石則沒這個閒情逸致,現在的老蔣頭髮都快愁得長出來了,那顆光光的腦袋已經有幾天沒來及收拾了。

蔣介石派去的談判談還在延安扯皮,但是日本鬼子卻不給蔣介石這個敲詐『共產』黨的機會。老蔣原準備趁此機會好好敲詐一番『共產』黨,如果可能的話把歸綏或者察哈爾收一個回來也未嘗不可,但是日軍接下來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將老蔣的計劃破壞的體無完膚,敲詐『共產』黨的計劃也不得不改變。

徐州會戰後不久,中日兩軍便開始了武漢會戰的準備工作。日軍的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方面軍早就預謀奪取武漢,而國民『政府』的高級軍官也預料到了日軍會有這麼一次軍事行動。所以雙方在武漢周圍調集了大批軍隊,準備在武漢地區進行主力決戰。然而由於內蒙古軍區的突然闖入,迫使華北方面軍不得不調轉槍口對付八路軍,武漢會戰被迫延遲。

塞北會戰結束後,內蒙古軍區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華北方面軍損失慘重,同時最讓日軍大本營感到憂心的是士氣的打擊,雖然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早在平型關戰役時就被八路軍打破了。但是,在中國戰場上被徹底打敗也只有臺兒莊會戰,但是那時的日軍面對的是國民『政府』第五戰區數十萬部隊,雖然這些部隊多是地方雜牌軍,但是數量卻是日軍的數倍以上。而且指揮台兒莊戰役的還是中國有數的上講高級軍官之一的李宗仁,所以日本國內雖然難堪,但是日軍大本營對於這個結果還是能夠接受得了的。雖然日軍上到天皇裕仁下到少將之流的軍官都很之自大,但是勝敗兵家常事的道理還是懂的。然而塞北會戰的失敗卻讓大本營很難接受,敗給國民黨正規部隊不丟臉,敗給支那『共產』黨領導的土八路卻着實讓人感到難受。?? 抗日之雪恥144

雖然經過寺內壽一大將、東條英機中將、板垣徵四郎中將、谷壽夫中將、後官淳中將、連沼潘中將(被擊斃)等人以前上交給大本營的資料分析,這個內蒙古軍區確實有點詭異,絕對和普通的土八路有些區別,但是大本營的那些高級軍官任然認爲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空的,華北方面軍這次失敗雖然有一些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自然因素,但是絕大多數的問題還是出在華北方面軍內部,尤其是出在華北方面軍的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身上。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寺內壽一大將太愚蠢,被內蒙古軍區那個可惡的支那指揮官牽着鼻子走,最終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儘管寺內壽一大將被調回了國內,但是華北方面軍所有士兵的士氣依然很低落,如果沒有一場大勝仗的話,短時期內士兵們的士氣是很難恢復的,因此大本營決定以華北方面軍爲主力在華北或者華中地區發動一場大的戰役,目標是國民『政府』的精銳部隊,日軍要用中國戰場上最精銳的部隊來祭旗,要用中國最精銳的士兵的血來喚醒大和勇士必勝的信念。

蘆溝橋事變,揭開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在日軍的兇猛進攻下,北平、天津相繼陷落。8月13日,日軍又大舉進攻上海,8月14日,國民黨『政府』 在日本重兵壓境和全國抗日怒『潮』的推動下,正式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 爲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不得不實行自衛,抵抗暴力。”中國軍隊於淞滬一線血戰3 個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淪陷後,國民黨『政府』於11月20日發表《國民『政府』移駐 重慶宣言》,宣佈遷都重慶。但國民黨的軍政機關並未立即西遷入川,而是首先轉移到了武漢。

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監察院、外交 部、財政部等部門以及主要的黨政軍首腦要員們均移駐武漢,武漢遂成爲當時全國的政治 、軍事、外交、經濟與文化中心,成爲事實上的戰時首都,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也轉 移到了武漢,武漢一時成爲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武漢是僅次於上海的工商城市,南京陷落後,武漢的地位更加突出。日軍進兵武漢,意在圍殲中國野戰軍主力,打擊中國民心士氣,儘快迫使中國『政府』屈服。自5月日軍攻陷徐州後,日軍積極準備擴大侵略戰爭。決定先以一部兵力攻佔安慶,作爲進攻武漢的前進基地,然後以主力沿淮河進攻大別山以北地區,由武勝關攻取武漢,另以一部沿長江西進。因黃河決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漢的計劃,改以主力沿長江兩岸進攻。

年夏秋,武漢是中日戰爭的焦點,圍繞着武漢的攻守,中日雙方統帥部進行了周密的軍事部署。 日本大本營陸軍部攻佔南京後就開始研究所謂“攻佔漢口作戰”。1938年5月徐州會戰一結 束,即決定於當年秋季進行“漢口作戰”,6月15日,日本御前會議正式決定“進行攻佔漢 口作戰”。18日,大本營陸軍部迅速下達“準備漢口作戰”的命令,並確定“以初秋爲期 ,攻佔漢口”。日本大本營在制定進攻武漢計劃的同時,即開始全面配置兵力。1938年5 月 ,日本大本營陸軍部決定:進攻漢口作戰由“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並着力加強華中派 遣軍的力量。至7月初,華中派遣軍的兵力由徐州會戰後的3個師團一下子增加到14個師團 另2個旅團、2個支隊,並編組爲第2軍、第11軍和直轄部隊、航空兵團等4個作戰單位。

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大將,第2軍司令東久邇宮稔彥中將,轄第3、第l、第13、第16共4個 師團和野戰重炮第5旅團及直屬部隊等。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中將,轄第第101、第 106 、第27、第9共5個師團和波田支隊、野戰重炮第6旅團及直屬部隊等。派遣軍直轄部隊第18 、第116、第15、第27、第22共5個師團。航空兵團司令德川好敏中將,轄第1、第3、第4飛 行團及直屬部隊、地勤部隊等。總兵力約30萬,並有各型飛機300架,各型艦艇120艘。並且需要華北方面軍出動一部分部隊,但是由於塞北會戰的爆發,這個計劃無奈地被擱淺了。

9月12日,日軍華中派遣軍調整戰鬥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指揮第2、第11軍共約140個大隊25萬兵力負責對武漢的作戰。以岡村寧次指揮第11軍5個半師沿長江兩岸主攻武漢;東久邇宮稔彥王指揮第2軍4個半師沿大別山北麓助攻武漢。以及海軍及川古志郎第3艦隊120餘艘艦艇,同時參戰的還有日本第一個飛上天的飛行員德川好敏率領的的航空兵團500餘架飛機,另以華中派遣軍直轄的5個師團分別擔任對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區的警備任務,以鞏固後方,保障此次作戰。 而華北方面軍則出動第14師團、第20師團、第108師團、第六師團、獨立混成第3旅團參加對武漢的作戰。

爲保衛武漢,中國軍隊以129個師組成左翼和右翼兩個兵團,分別擔負江北和江南的防禦;其作戰方針是:利用鄱陽湖、大別山地障及長江兩岸的丘陵、湖沼,實施戰略相持,爭取作戰4~6個月,予敵以最大消耗。

日軍的連番大動作讓蔣介石心驚不已,根據情報部門得來的消息得知日軍的這次軍事行動規模之大、出動兵力之多是抗戰以來空前的。蔣介石急忙調集第5戰區、第9戰區的部隊做好防禦準備,大批的武器彈『藥』下發到了各部隊,蔣介石這是要拼命了。

早在武漢會戰的準備階段,蔣介石就知道想要保衛武漢很難,武漢市是一個水陸交通發達的城市,日軍的裝甲部隊和艦艇部隊都能參加對武漢的作戰,國民『政府』佈置在武漢地區的武裝力量雖然多,但是這些武裝力量的戰鬥力卻不怎樣,尤其是那些從徐州撤到武漢的第五戰區的部隊。由於蔣介石『政府』一向的習慣,地方部隊打光了就吞併,所以好多部隊在徐州會戰結束近四個多月了依然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補充。所以現在第五戰區撤下來的部隊士氣低落,人心渙散,部隊的戰鬥力很弱。

況且,國民『政府』現在因爲察哈爾的事情正和『共產』黨鬧彆扭,雙方在延安吵得不可開交,說實話蔣介石對武漢會戰的前景很不樂觀。但是日軍的刺刀已經頂到他蔣某人的心臟上了,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得戰。

不過早在1938年3月29日,蔣介石召集所有的國民黨高級軍政官員在武昌珞珈山麓的國立武漢大學宋卿體育館內召開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這是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這次爲期4天的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過了《抗戰建國綱領》,提出了國民黨『政府』抗戰時期的內外政策,這份《抗戰建國綱領》就是後來被『共產』黨批評爲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的著名綱領,雖然表現出單純的『政府』和軍隊抗戰的傾向,缺乏真正動員全國各界各階層人民,實現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勇氣 ,但畢竟也表示了國民黨『政府』堅決抗戰,並在一定程度上開放民主的決心,在當時對於鼓 舞士氣,振奮民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在抗日戰爭進入到以保衛大武漢爲中心的武漢抗戰時期時,這份綱領對保衛大武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國民黨『政府』此次對保衛武漢的積極行動,各界人士紛紛表示支持並且加以讚揚,當時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在親自爲《新華日報 》撰寫的社論中指出:“武漢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是大**北伐時代的最高峰,現在又 是全中華民族抗戰的中心。” “全中華民族之愛國各抗日黨派,應該宣誓:使中國不再鬧 分裂,使統一戰線永遠的鞏固和發展下去,使大中華民族永遠地團結起來,一直達到抗戰 勝利,建國成功” “ 辛亥、北伐、抗戰,這三個歷史時期,將造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大 業。”時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3廳廳長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寫道: “武漢三鎮,自北伐以來,在刀光劍影下已經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漢, 彷彿在逐漸地恢復到它在北伐時代的氣息了”,“武漢三鎮的確是復活了”

隨後,中國『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以醒目標題發表題爲《保衛大武漢》的社論,號召武漢人民,積極地組織起來,武裝起來爲着保衛大武漢而參加前線作戰。所有願意參加 敵人後方活動的青年戰士迅速組織起來,英勇地到敵人後方去工作。

接着,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發表《抗戰一週年紀念宣傳大綱 》,正式提出了“保衛大武漢”的口號。 9月中旬,***等七名中共參政員在《我們對於國民參政會的意見》中提出,要“動員軍 力人力財力物力來保衛我們軍事政治經濟交通中。第9戰區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在《以全力保衛大 武漢》一文中指出:“保衛大武漢,爲當前最迫切的任務。”“今日武漢已成爲第三期抗 戰中最重要的據點,這裡是我們雪恥復仇的根據地,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今日全國民衆,尤其是在武漢的每個軍民,應當激發最大的同仇敵愾心,人人都下定與武漢共存亡 的決心,來守住這個重要的國防堡壘,必能給予敵人以致命的打擊,造成將來決戰中極爲 有利的形勢。”

可以說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武漢會戰成爲了中國戰場上最引人矚目的事件了。由於內蒙古軍區和華北方面軍的大戰,使得國民『政府』在武漢會戰的準備上準備的比較充分,所以日軍的相關軍事行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上報到武漢衛戍司令部。

9月9日,武漢三鎮各界人民舉行聲勢浩大的“保衛大武漢”歌詠大遊行,在著名音樂家冼 星海的指揮下,遊行羣衆齊聲高唱由鄭律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曲作者)作曲、沙 旅?爾東作詞的《保衛大武漢》,激昂的歌聲響徹在武漢三鎮的天空:

熱血沸騰在鄱陽,

火花飛迸在長江,?? 抗日之雪恥144

全國發出了暴烈的吼聲,保衛大武漢

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

武漢是今日最大的都會,

我們要堅決地保衛着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衛馬德里。

粉碎敵人的進攻,

鞏固抗日的戰線,

用我們無窮的威力,

保衛大武漢

日軍的行動很快便被武漢地區的同志上報到了延安,『毛』『主席』在看完武漢地區同志發來的電報後,以中央的名義給八路軍總部和內蒙古軍區、晉察冀軍區、120師師部、129師師部、115師師部各發了一封電報,讓他們對此事發表一下看法。

事情的發展早在韓雲華的預料之內,所以他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關於武漢會戰以及八路軍應該做的事情韓雲華早就上報到了中央,所以韓雲華只是按照原來的構想給延安回了一封電報。電報的內容和塞北會戰後他上報給八路軍總部以及延安方面的內容基本相同,概括起來就是:“派兵協助國民黨保衛大武漢,以換取永久佔據察哈爾和綏遠。”

『共產』黨這裡還沒有動靜,但是國民黨那裡卻等不及了,畢竟武漢會戰一觸即發,日軍的多支部隊已經開始向武漢地區合圍,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接火,但是蔣介石也明白,這種平靜不會超過一個星期。所以他命令何應欽儘快返回武漢,結束和『共產』黨扯皮之旅,至於雙方所談的問題可以適當的做出讓步,前提是武漢會戰爆發後,『共產』黨不能袖手旁觀。

有了蔣介石的授意,再加上黨中央那裡早有準備,所以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9月15日,國民黨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代表國民『政府』和『共產』黨簽訂了《國共察哈爾、綏遠事件共同聲明》,《聲明》規定:察哈爾和綏遠是『共產』黨八路軍從日寇手裡收復的國土,在抗日戰爭結束前『政府』(國民『政府』)可以允許『共產』黨將這兩個地方作爲糧餉的籌集地。但是作爲代價,在武漢會戰爆發後,中共應該派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南下幫助國民『政府』共同抵抗日軍的進攻,兵力最少不能少於一萬人。

《國共察哈爾、綏遠事件共同聲明》簽訂後,舉國歡騰,國共合作以來第一次危機終於有驚無險的化解了,而且化解的相當完美,最後的結局竟然是雙方共同攜手在武漢地區共同抗擊日寇,這樣的結果不但國內各界人士感到吃驚,就連蔣介石和***都是驚奇不已。

蔣介石是驚奇的是『共產』黨竟然答應了出兵抗擊日寇共同包圍武漢的條件,這似乎不大像『共產』黨的作風。而『毛』『主席』等人的驚訝卻是針對韓雲華而發的,他們也沒料到事情竟然真的按照那個小傢伙預想的軌跡發展,國民黨真的願意把那麼大一塊地盤拱手相讓給『共產』黨,不可思議啊!!~!

第31章 人民戰爭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三)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30章 落幕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99章 亂戰(三)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3章 安身立命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42章 鉅變第1章 決戰叢林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500章 會議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三)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428章 1940年的開年的大戲(十)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
第31章 人民戰爭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三)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30章 落幕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99章 亂戰(三)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3章 安身立命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42章 鉅變第1章 決戰叢林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500章 會議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三)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428章 1940年的開年的大戲(十)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9章 倒黴的谷壽夫(五)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