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所謂的國際政治的真諦就是不要臉,徹底的不要臉,將不要臉進行到底,只有不要臉才能得便宜賣乖。
國內反對高飛同行的其實也不在少數,此番是秘密前往,所以同往之人不多,這是中國難得之機遇,多少人想露一下臉求得歷史留名,結果不想去的高飛硬着頭皮去了,想去的一個沒去成,用蔣介石的話說那些廢物去幹什麼?喪權辱國嗎?
實際上蔣介石非常看不上國內的很多人,動嘴能力超強的這些人至今沒見說退一個日寇,中國青年軍是他所期望的一支黨軍,也是未來國防軍的主力,所以蔣介石在很多問題上給予了高飛特別的照顧,受到儒家思想毒害比較深的蔣介石對於高飛的態度就是你不負我,我定不負於你,這樣的恩寵對於國內非常多的人來說已經超出了嫉妒的範圍之外了。
大張旗鼓的開羅之行的行程全部由高飛進行安排,形成是極爲的秘密的所在,畢竟身關委員長及夫人的人身安全,來不得半點的鬆懈之意,而這個光榮的任務被賦予了高飛,高飛是搞刺殺出身的,對於防患於未然蔣介石認爲無人能夠做的比高飛更加好了,所以這個重任必須交付高飛他纔算是放心。
重任再肩的高飛首先調了特種作戰集羣的三個作戰大隊與一個禮兵大隊,彰顯中國軍人之士氣威武這個場合不顯擺一下什麼時候才顯擺?高飛表面上公開制訂所有行程,實際上真正的行程則對內對外完全封鎖消息,對外稱委員長近來偶感風寒,需要夫人陪同溫泉療養治療,對內則對何部長等人放風說準備在三日後啓程,請何應欽、宋子文、王寵惠等人安排工作以及交接事宜。
實際上真正的啓程日期只有陳納德清楚,第十航空部隊的四十五架運輸機與一百三十架P-40H戰鬥機以及最新交付的五十五架野馬P-51護航戰鬥機將對運輸機羣進行全程護航。
1942年10月5日凌晨二時,半夜被叫起的蔣委員長及宋夫人秘密搭乘班機經印度前往開羅,而隨行的人員無一不是凌晨一點被憲兵從被窩裡面帶着的,所有的人都被高飛擺了一道,有些隨從是抱着衣服箱子穿着睡衣登機的,高飛幾乎成爲了萬人恨,就連蔣介石與宋美齡都是睡眼朦朧的登機,其餘之人有牢騷也自然不敢提。
最爲鬱悶的就是已經部署到昆明和重慶的日僞諜報人員和刺客,他們忽然發現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目標人物都突然消失了?宛如人間蒸發一般,直到幾日後同盟國方面通報蔣介石抵達開羅,軸心國方面才恍然大悟,日本人也才意識到他們的情報工作也就是那麼回事。
整個機羣經過連續三日的轉場與顛簸,八日傍晚初抵開羅,在落日的金色餘輝下,美麗的撒哈拉大沙漠彷彿在天際中騰起了一片火海一般,而這片火海逐漸的升騰爲了空中的晚霞,亮麗的霞光是那麼的絢麗,以至讓人能在傍晚的絲絲寒風中感覺到一絲暖意,這就是開羅,這就是蔣介石心中那片神聖之地。
機場的迎接方式非常的簡單,陳納德駕機全程護航,並且親自駕車迎送蔣介石與夫人,同歷史中一樣,蔣介石是四國會議最後一位抵達的首腦,隨後車隊在環繞開羅城半圈後來到事先安排好的營地,根據事先的安排,蔣介石將要立即拜會美國總統羅斯福,蔣介石顯得非常的不快,因爲根據國際慣例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都應該出現在機場迎接,結果只來了一個亞歷山大與韋維爾,後者是蔣介石恨不得一腳踹死的主。
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去拜訪羅斯福,顯得無事可做的高飛將英國人派來的一個英的警衛全部趕出了酒店,高飛的藉口是英國人的可靠性和戰鬥力十分遭受質疑,在大英帝國屬地將英軍趕了出去?韋維爾立即怒氣衝衝的前來交涉,結果一見裝備精良殺氣騰騰的三百餘人的中國特種部隊突擊隊員,美製的衝鋒槍、三種顏色與沙漠十分貼近的迷彩服、防彈的作戰背心,新式的鋼盔,閃亮的軍靴,最爲主要的是這些軍人身上的煞氣,靠近他們會感覺非常的涼快,或許這是一種錯覺,但是韋維爾卻足足站了二分鐘非常無奈的嘆了口氣離開了,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就是這麼簡單,人家帶來的是幾百萬中國軍隊中最爲精銳的部隊,其能夠是一般英國部隊比擬的?
此番與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一同前來的還有軍事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軍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商震,空軍司令周至柔等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代表團之內還有二爲美國將軍,史迪威和陳納德,前者對高飛恨得咬牙切齒,後者與高飛好得恨不得穿一條褲子。
美麗的開羅擁有衆多的名勝古蹟,作爲人類四大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埃及,一直都是高飛所向往的地方,可惜站在斑駁的獅身人面像之下,高飛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當初那種嚮往的喜悅心情,因爲這裡是英國的殖民地,什麼時候變成中國的國土,或許喜感能夠強烈一些。
很多人都批評高飛是狗膽包天狂妄至極的空想者,實際上在高飛看來連想都不敢想還有屁個理想?首先就要敢於去想,中國人不是嚇大的,中國的疆土也是歷朝歷代祖先打出來,漢唐之威,那麼中東這片土地下蘊藏着黑色黃金的沃土憑什麼就不允許咱們中國人佔據一塊?又憑什麼說這裡自古不是中國的領土?
高飛的謬論又的時候都說得蔣介石目瞪口呆,蔣介石總罵自己的黃埔門生不思進取沒有理想,但是蔣介石看來高飛是太有理想了,簡單的說就是太敢想了,高飛想的和要做的都是蔣介石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現在高飛正在一步步的向他的夢想前進,起碼在美援物資上先亞後歐的戰略格局基本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