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元說得是軍事問題,這個問題上很少有人能夠與陸相進行討論,因爲在御前會議上陸相所說的就是決定,是不容許討論的,不過杉山元也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那就是他忽略了所謂的“大日本帝國”的真正綜合國力。
日本人造得起重炮拉得起野炮聯隊,卻無法供應其充足的炮彈,就如同擁有世界總噸位第一的海軍水面戰鬥艦艇部隊,卻又沒有充足的油料讓其全部開動起來一般,日本的國情決定了現在已經是在勉強支撐,還要抽調部隊去進攻甘寧等地域?人要吃飯,槍炮需要彈藥?軍需補給樣樣俱缺,這仗怎麼打?日本可以武裝起來一百個以上的師團,但是卻只能投入不超過二十個師團進行作戰,因爲日本的軍工業基礎無法供給如此衆多的部隊武器彈藥,事實就這麼簡單僅此而已,不過相比連尖頭毛瑟步槍彈都需要進口的中國,日本陸軍的武器也算是武裝到了牙齒。
最後忍不住的還是畑俊六,畑俊六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武士家庭,並沒有什麼驚人的背景,其陸士同期生中有杉山元,小磯國昭等人,畑俊六是以軍刀組第二名的成績畢業考取的陸大,相比起來畑俊六比較瞧不起學習成績很一般,卻一直官運亨通的杉山元,雖然都身爲大將,但是畑俊六卻有着足以讓其自傲之處,那就是畑俊六歷經了陸軍基層幾乎所有的職位,從野炮聯隊炮兵小隊長一直幹到炮兵總監,這是一個非常讓人不可思議的過程。
畑俊六非常質疑的望着杉山元道:“以帝國現有的兵力進攻甘寧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二千公里的陸路補給如何保障?我們需要投入多少個師團才能全面取勝和佔領?甘寧地區的中國軍的軍力如何?情報收集整理如何?如果單單爲了切斷所謂的蘇聯援助路線值不值得發起這樣規模的一次攻勢?帝國的軍力與後期的供給是不成正比的,現在帝國的補給後勤已經達到了飽和的地步,每多投入一支部隊,就相應的要減少所有部隊的定額配給,這在決定性的決戰中是十分危險的。”
顯然,畑俊六的危言聳聽沒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等到第二次長沙會戰的時候,日本人痛苦的發現畑俊六當時的預言變成了事實,實際上在場的衆人包括裕仁天皇在內都無比的清楚日本的實際情況,小小的一個缺乏戰略縱深和資源的國家,供養着一支世界總噸位第一的艦隊和亞洲第一陸軍,窮兵黷武程度可見一斑?
實際上,日本人是不願意承認而已現實而已,在很多日本人眼中,中國大而無比虛弱,只要日本在多用一把力,就能將中國推倒。
身爲日本第一攪屎棍的載仁親王又非常適宜的跳了出來,幾句風輕雲淡之言就將畑俊六攻擊杉山元的鑿鑿之言化解得無形了之,於是御前會議作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那就是集中軍力優先打通隴海線攻佔徐州的同時,擬定以華北派遣軍抽調一部分兵力從西安向西攻擊前進,並責令取消中支派遣軍司令部,設立□□派遣軍司令部,隸屬華北、華中方面軍,□□派遣軍司令由多田駿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