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吳城鏖兵(五)

文頌遠見到程家驥時,都差點認不出趴在馬上的這位滿身泥土(小土溝裡打滾時沾上的)、頂着個光頭(帽子被子彈打飛了)、穿着一隻皮鞋(另一隻跑丟了)的大花臉騎士,就是自己那位平素將星閃亮威風凜凜的老大。說實話,能看到這一幕,文頌遠都覺着自己以往十幾年來被程家驥“壓迫的仇恨”,可以一風吹了。

看着文頌遠和他身後那夥人,一臉的想笑又不敢笑的怪異表情,驚魂方定的程家驥不由得怒火中燒。“

“文老二,你帶着二百團去接應師主力,然後一起撤到這邊來。記着去的時候把聲勢造大些。”程家驥此刻雖是一肚子火,沒地撒,恨不得把那些追殺自己好幾裡地的小鬼子個個千刀萬剮了,方纔能消心頭之恨。卻也還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當務之急是把還壓在火線上的部隊安全接回來。真田弄這麼一出單刀直入,決不會是殺幾個人這麼簡單,鐵定還有後手的。自己在這回既已被人家算計了,輸了就得認,若只因爲死要面子,把家底都搭進,那可就太划不來了。好在文頌遠迅速攻下了東門,這一夜也不是全無收穫,至少部隊還有城牆可依託。

文頌遠率部走後,程家驥佇立在東門城樓上,緊張地等待着城外反饋回來的各項消息。自打從軍上陣以來,這會兒恐怕是程家驥最惶然無依的時刻了。兇吉未卜的錢紳、不知是否能安全轉進的主力部隊,光這兩樣就夠讓他擔精竭慮的了。偏偏在這時,又颳起了強勁北風,程家驥直覺着自己都有點象喜兒了,正等着錢紳這個楊白勞回家了,至於黃世仁的角色,真田少將扮演正合適。想到這,程家驥不禁在心暗罵自己不着調,這是那跟那啊!

還好,兩個小時後,情況都清楚了。深夜裡,匆忙間錢紳與程家驥正好走了一個反方向,跑到火線上去了。也正是多虧了錢紳那卓越的組織能力,新一百師的主力部隊方纔能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還能保持了較爲嚴整隊形,分批逐次掩護着輜重、炮兵部隊,且戰且退。真田少將起初還想趁勝全殲當面的中國軍隊,後來見新一百師的部隊退而不亂,且文頌遠部又點起燃了無數火把適時迎了上來,不明虛實的真田也就只得打消了包抄錢紳所部的念頭。不過日軍還是不依不撓地追到了吳城城下,方纔暫時停步,調整部署。

“維禮兄,你帶一九九團、三六五團和軍教導隊守城,我帶其它部隊去攻擊城內的日軍。”軍情如火,程家驥一見錢紳的面,尚不及唏噓一番,三言兩語便定了新的作戰方案。真田少將也不敢浪費寶貴時間,很快便揮軍對吳城發起了攻擊。

錢紳所指揮的兩個多團的部隊的戰鬥力總和,比起先前日軍東門守軍的力量,要強大上許多。加之,沒受太大的損壞的吳城的東面城牆堅固依舊。真田所部從昌都被水運過來時,漢來得及準備系統的攻城器械。故而,日軍雖仗着蠻勇全力撲城,但也只落得個望城興嘆的下場。這倒不能怪真田少將思慮不周,誰沒想到,齋藤部隊會垮得這麼快不是。

這邊錢紳還撐得住,那邊齋藤已嚷嚷着要切腹了。現下,盤據吳城的日軍已把四面城牆丟了三面,齋藤中將的指揮所都已一步步退到北面城牆根下來了。而日軍在城內的地盤,毫不誇張地說,已小得從東西南北任何一個方向,都能用漢陽造打得穿的程度。

現下的吳城全城都是中密集的槍炮聲,不但窮途未路的日軍已亂了營,就是追擊日軍的新十八軍的官兵也撒得滿城都是,這座原本美麗宜人湖畔縣城,無一處不在上演着一場場血腥的殺戮。幸好吳城幾易其手,城中的居民早已逃得無影無蹤,要不然又不知要有多少無辜的平民要倒在這戰火當中了。

“軍座。”在北門附近,程家驥所部與黃中將親自帶領的兩個團會師了。

“浩然,你那邊的情況如何。”這一夜,新十八軍兩線作戰、四面猛攻,部隊間的相互聯繫有些不那麼暢通,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程家驥一邊用手揮落自己頭上的汗水,一邊答道:“鬼子在攻東門。”

“你我合兵一處,迂迴到東門。這裡讓向中原他們盯着就行了。”黃中將意思很明確,齋藤所部已被打得只剩下喘氣的力氣了,若無援兵全軍覆消只是時間問題了。相形之下,倒是真田所部的威脅要大一些。

“行!”給真田壓着打了小半夜,極度不爽的程家驥,眼見能出出胸中這口惡氣,他沒有不允的道理。

夜間,日軍艦炮的準頭不大,沒了海軍撐腰,面對幾萬殺紅了眼的中國軍隊,真田少將心裡其實也虛得很。他之所以敢在今天晚上,冒這麼大的風險,死活要把部隊拉到吳城城下,無非是想把吳城中的日軍殘部,尤其是齋藤中將本人接出來。可誰想到會是目下始料未及的這個結果。見中國軍隊幾個團從南面迂迴了過來,不願意和齋藤一起被圍的真田,連忙轉道向北而去。從齋藤才發來的求援電中,真田已獲得確悉,北門還在日軍手中,便又打起了從那接出齋藤中將的算盤。

一見,日軍轉道住北,黃中將和程家驥連呼失策。北面是新一百二十師的防地。這個師的兵員倒不是不少,現下還有八九千人,可戰鬥力就不那麼讓人放心了。在第四集羣下屬的五個師中,這個師屬於未流部隊。單從別的部隊都已破城而如了,只有這個師負責主攻的北門方向遲遲拿不下來,就可見其一斑。真田從那裡打開一個缺口,接出齋藤是完全有可能的。

情知事急矣的黃、程兩人只得督令所部拼命沿着真田支隊的腳步追了下去。放心不下的黃中將還專門留下電臺電告新一百二十師,命令其立即調動部隊,擋住日軍肯定要實施的側擊。

“快!快!”凌晨時分,血戰竟日後,交戰雙方的上萬最精銳的官兵竟改行玩起了集體賽跑。

不得不承認日軍的體魄確實要比中國軍隊要強一些,加之又有先起腳的優勢在內。黃中將和程家驥所率的部隊雖將行軍速度提到了極限,到底還是沒能截住這股日軍。等他們靠近北城時,真田留下的一個尾巴,日軍一個大隊已佔據了有利地形,對他們展開了阻擊。這種情形急得程家驥和黃中將真跳腳,一個勁催促已很有些疲憊了的部隊,一個波次接一個波次的發動了一次次不計成本的兇猛攻擊。只恨日軍這個大隊的像了鐵了心王八似的,死死在盯在了黃、程所部面前。而中國軍隊連續拉動,重武器大多落在了後,單憑着輕重機槍和小口徑迫擊炮,一時間以六七倍於敵的兵力,竟是拿這七八百鬼子沒奈何。

而日軍真田支隊的主力,這時,已與新一百二十師派來阻擊的一個主力團交上了火。儘管這個團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出於雙方的武器和作戰效能在巨大差距,還是沒能擋住孤注一擲的真田支隊牛踹馬踏似的攻擊。

與此同時,已快被逼到絕境的齋藤中將也再也顧不上面子問題了,主動帶着手下的殘兵敗將跑出來晉見他的下級來了。在日軍的兩面夾擊下,新一百二十師陣地很快就被衝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城裡的日軍從這個口子一下逃出了五六百人,其中,就有在突圍中“身先士卒”的齋藤彌平太師團長閣下。這個口子立刻又被口子兩翼中國軍隊用火力給封了個嚴嚴實實。後面的日軍雖還繼續向前突擊,卻再也衝不出來的。

可這五六百人對於真田少將來說,已足夠他勉強向上面交差了。死多少士兵不是關鍵,關鍵是“皇”軍再不能承受一個師團長戰死甚至是被俘的恥辱了。同理,只有能接出吳城守軍的一部分,這支部隊就沒有被中國軍隊全殲,而只是算受到重創。這是崗村中將,在幾個小時前知事已不可爲時,給真田少將的底線。

事實上,崗村中將還是很瞭解自己的部下的。齋藤彌平太與松浦淳六郎是同一類人,屬於那種比較理智的大正年間入伍的學生。許是因爲當時日本國內的狂熱氣氛,遠不如明治、昭和時代濃烈的緣故,當身處於絕境時,也可能是性格和個人經歷的問題,這種類型的軍人未必有隨時隨地剖腹的勇氣。從一點上來看,誰也不能排除齋藤彌平太中將有被俘的可能性。

不管怎麼說,已接出吳城守軍之一部和齋藤中將,好歹也算是完成的任務的真田少將,很清楚自己下一步將要幹什麼,那就是逃。

非但要逃,且還要逃得夠快,否則一旦讓尾隨而至的中國軍隊纏住,一切就都完了。真田就是再狂妄,也還沒狂到認爲自己手上這幾千兵力,能從三四萬已被證明戰力不弱的中國軍隊的包圍裡,強行殺出去的程度。爲了不與追擊自已的那支中國軍隊照面,真田少將帶着他的混合部隊向德安方向快速開溜。所有的日軍士兵都被告知,一旦停下腳步,部隊決不會等他。一般來說,在生死關口,不管是人或是畜生,還是人面畜心的小鬼子,都會爆發出一種潛能。真田支隊和齋藤部殘兵這時表現出來的超強行軍力,給這個觀點提供了很好的註腳。不過,也正是因爲逃命心切,日軍沒來得及給武漢方面先發一個請示,問一下走那條安全。這個疏忽的所帶來的致命惡果,馬上就會顯現出來。

當程家驥和黃中將所部主力,費盡力氣不說,還留下了一部與對方對峙,方纔擺脫那個由腦子燒壞了的瘋子(文頌遠語。)組成的日軍大隊的糾纏,趕到城北時,日軍的大隊人馬已消失在茫茫夜色當中了。

不甘心如此做罷的,程、黃二人,隨即率部沿着湖岸星夜追擊,這一追,就一口氣沿着着湖邊愣是追出了二十幾裡地,卻還是不見日軍的蹤影。兩位軍座這下子納悶了,鬼子就算是裝船時的動作再快,最起碼自個一路趕來,也能抓到個尾巴不是,幾千人難道上天入地了不成!

正當此時,戰區電報來了,稱有一支人數不少日軍,撞到了正在永修東北方向待機的部隊懷抱裡,查問是不是從吳城突出去的日軍,如果是的話,立即把日軍的詳細的兵力、裝備情況上報。

“浩然,回去吧,這鍋肉是鐵定沒咱們兩人什麼事了!”費盡心機的又打又追,折騰了大半夜,把腿都跑折了,到頭來卻是把魚住人家嘴裡趕。這個結果,讓黃中將不禁有些又好氣又好笑。

“回去!”程家驥雖爲這輩子自己大概是沒機會親自報仇而有點失落。可對真田、齋藤聯軍的下場,他和黃中將的兩人看法,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這支日軍死定了。開玩笑!永修東北方向,那是個什麼地方。那裡可蹲着餓了好些天的五個軍中國軍隊,這三四千小鬼子要能從十幾萬大軍中鑽出來,日本“天皇”說不準會給真田少將親自受勳了。怕就怕,真田是沒這個命嘍!

天色大亮後,一切都明朗化了。

吳城城內已不存在中隊以上規模的日軍,那些因躲在陰暗處而“倖存”下來的三五成羣、七八成夥的鬼子也已註定是看不到下一個日出的了。湖面上日軍軍艦、炮船也小心翼翼的撤了出去。而“幸運”的從新十八軍手中溜掉的真田、齋藤聯軍,則正在接受三個主力軍的中國軍隊的“熱情招待”,估計真田和齋藤兩個倒黴蛋,這會兒也該“熱淚盈眶”了。德安方面的日軍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捨得出擊了,“可惜”看目前這陣勢,“恐怕”只能趕得及給這幾千人收屍了,準確的說是燒屍。

眼前程家驥那裡還顧上別的,光是肅清藏在吳城小巷深外的日軍就夠他忙乎個好半天的。

第49章 狂潮東來(九)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二)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八)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22章 賈汪一日(上)第39章 霧都緣(一)第51章 風起青萍(一)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七第61章 魂牽武昌(三)第24章 開幕(中)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七)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三)第62章 岳陽記事(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二)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一)第45章 新紮軍座(七)第39章 霧都緣(一)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三)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五)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六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上)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二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18章 摧枯拉朽(下)第47章 雙雄初會(九)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三)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三)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三)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五)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一)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47章 雙雄初會(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四)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四)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四)第37章 “日”落南昌(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26章 大捷(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七)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八第56章 印度風雲(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14章 臺兒莊“三日遊”的門票(下)第1章 初到貴地(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七)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二)第47章 雙雄初會(六)第18章 摧枯拉朽(上)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一)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19章 斬將奪旗(中)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四)第31章 喋血蕭濉河(六)第39章 霧都緣(四)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一)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八)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一)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二)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12章 無限風光在徐州(上)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七)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七)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二)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八)第38章 血火籠城(二)第41章 吳城鏖兵(二)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十一)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一)第42章 近鄉情怯(一)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三)第21章 戰局突變(下)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九)
第49章 狂潮東來(九)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二)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八)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22章 賈汪一日(上)第39章 霧都緣(一)第51章 風起青萍(一)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七第61章 魂牽武昌(三)第24章 開幕(中)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七)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三)第62章 岳陽記事(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二)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一)第45章 新紮軍座(七)第39章 霧都緣(一)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三)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五)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六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上)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二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18章 摧枯拉朽(下)第47章 雙雄初會(九)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三)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三)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三)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五)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一)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47章 雙雄初會(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四)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四)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四)第37章 “日”落南昌(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26章 大捷(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七)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八第56章 印度風雲(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14章 臺兒莊“三日遊”的門票(下)第1章 初到貴地(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七)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二)第47章 雙雄初會(六)第18章 摧枯拉朽(上)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一)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19章 斬將奪旗(中)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四)第31章 喋血蕭濉河(六)第39章 霧都緣(四)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一)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八)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一)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二)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12章 無限風光在徐州(上)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七)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七)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二)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八)第38章 血火籠城(二)第41章 吳城鏖兵(二)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十一)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一)第42章 近鄉情怯(一)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三)第21章 戰局突變(下)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