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近鄉情怯(一)

十月十八日,吳城

搜索,徹底地搜索。兩三萬意氣昂揚新十八軍的官兵把吳城每一個角落翻了個裡外朝天,他們用火力從小巷深處把殘存的日軍趕出來一一點名。對付躲在地下室裡的日軍更省事了,往裡面扔幾顆手榴彈就什麼都解決了。人數較多的小股日軍若是掙扎得太兇,中國軍隊則會毫不猶豫地調來重武器,幾發炮彈砸下去,就能把頑抗的鬼子炸得血肉橫飛。

在這零星的槍聲中,時不時也會有“玉碎意志”不堅的日軍士兵被被俘虜,這些昔日裡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們,一個個垂頭喪氣、灰頭土臉的,在身後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的中國士兵的押解下,乖乖地向幾個指定地點集結。

永順車馬行,新一百師戰俘收容處。

上百個身穿黃色軍大衣的小鬼子俘虜亂糟糟蹲在了院子裡,因被俘而意氣消沉的他們,都自覺的把頭放得很低。從院子門口看進去,這些日軍戰俘活象是一個個毫無生氣的超大號窩窩頭。只有仔細觀察,方能從他們的眉眼間,看出這些鬼子中絕大部分人,此刻正處於惴惴不安的極度惶恐當中。

“已集中到這裡的戰俘具體人數?其中有多少傷員,有沒有軍官,老兵和新來的補充兵的比例是多少?”問這句話的是一個戴着白手套的,長得挺秀氣,派頭很足的中國軍隊的少校軍官。他說話腔調很怪,每個字就帶着點大喘氣的意思。

“共一百三十七人,輕傷四十一人,沒有重傷員,其中軍官九人,入伍不到三個月的補充兵約有七十人左右。”答話這位上尉軍官的漢話比他的長官還要糟,短短几十個字,他竟然結結巴巴地說了三四分鐘才勉強說完。

“很好,補充兵我全要帶走。剩下那些很難“轉化”的老兵,按老規矩辦。”北條也就是那個戴着白手套的少校,對從前和現在,都是他的部下的,這個充任戰俘臨時管理所所長的上尉下達了命令。

一個小時後,從新一百師師部傳出了日軍戰俘集體暴動,被全部擊斃的消息。

有些事情,是想保密都是保密不了的。更何況,程家驥從來不認爲自己有一手遮天的能耐。不用多久,整個新十八軍的高級軍官們,便對這件“不幸”的“意外”的內情心知肚明瞭。

十月十八日,晚八時,新十八軍軍部。

“浩然,你這是第幾回這樣幹了。上上次是戰俘營着火,上次是鬼子炮擊,這次是日俘暴動,下次是什麼?”身爲一軍之長和程家驥的知已的黃中將,對於新一百師所抓的戰俘老是出狀況的原因,自是瞭然於胸。其它部隊也多少有這種行爲,只不過沒做的象新一百師這麼絕罷了。可在黃中將看來程家驥幹這種事,也太有持無恐些。其實黃中將全是好心,他只是想提醒一下程家驥注意一下影響,否則要被那些“國際友人”們抓到把柄,那麻煩可就大了。。

“培民兄,這種小戰鬥,不會有人太在意的。今後打引人注目的大仗時,我收殮些就是了。”程家驥從沒想要瞞黃中將,瞞也瞞不住,新一百師對日俘處理手法,在整個新十八軍內部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當然,就是真打大仗了,程家驥也沒想給那些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鬼子們,在被俘後能享受中國人以德抱怨的寬大胸懷的機會。大不了,到時吃點虧,不搞區別對待了,讓部隊不抓俘虜就是了。

黃中將看程家驥那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就知道自己適才說的這番金玉良言,根本就會起任何效果。兩人相處一年多了,對程家驥所堅持的那種對等報復的觀念,黃中將還是略知一二的。雖說黃中將等受傳統儒家理念影響較深的將領們,從理智出發,大都認爲程家驥如此行事,實是在以暴易暴,爲仁義王師所不取。但在感情上,但凡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面對日軍在蒼茫神洲犯下的累累罪惡,誰不義憤填膺、誰又不是恨得咬牙切齒。現在既有人出手,自已個又不用擔任何責任,那會不樂觀其成。故而,對程家驥在這方面屢屢犯下“過失”,從上到下,都是睜一眼閉一眼。也就有黃中將這樣的厚道人,纔會提醒程家驥注意一二。

“這是軍委會來的電報,你先看一下。”黃中將這麼急着把常駐新一百師師部的程家驥找來,自是不會是爲了幾個小鬼子的狗命,他今天可是有要緊的軍務要和程家驥通報。

“命令我們軍至廣西境內整補,那不是調歸桂林行營了嗎?”程家驥可是知道,目下的廣西絕對不是什麼休養生息的好地方,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崑崙關大捷,就是那場不久後將要爆發的桂南會戰的一部分。

“我估摸着這是小鬼子在咱們的秋季攻勢中,吃了大虧,想要在南邊把場子找回來。辭公來電說,近日日軍調動頻繁,大有從欽州灣上岸犯我桂南之勢。參謀總部判斷日軍的作戰目標是想截斷中越交通線。有一點辭公讓你我放心,此去廣西,我們新十八軍是充任預備隊的,應當不會一到就拉上戰場,總會有一個緩衝期的。至於劃到第桂林行營去的問題嗎,辭公在電話裡說了,那只是暫時的,遲早咱們這個軍還是要調回軍委會直接掌握的戰略預備隊的。”

黃中將這一席話,證實了程家驥的猜測。其實中越、中緬這兩條生命線的重要性,程家驥在重慶是當面向最高當局強調過的。有了程家驥“預言”,再結合日軍的動態,在調兵遣將上軍委會這回又能走到日本人前面,這也是程家驥意料當中的事情。至於黃中將先頭所說的,鬼子在秋季攻勢中吃了虧,確不是虛言。在這場程家驥有份參與搗鼓出的,由歷史上冬季大反攻,改頭換面派生而來中國軍隊的秋季大攻勢中,中國軍隊在幾個作戰方向上,發起的此起彼伏的中等規模的攻勢,的確是給予了日軍相當大的打擊。從九月中旬至今的短短一個內,五支突擊集羣不但斃、傷、俘了近三萬(其中日軍佔八成以上。)日僞軍,且還收復了包括吳城在內的三座縣城,更重要的是此戰重創了日軍的士氣,使許多的日軍官兵,對於能否佔領奴役中國,愈發的沒了信心。連帶着,就連日本政府也對戰爭的前景悲觀了許多。在國際上,這場歷時一月目前尚餘波未平的中國軍隊主動發起的反攻浪潮,也爲久已積弱的中國在洋人們面前加分不少。總的來說,這場聲勢浩大的秋季攻勢在方方面面上,都達成了程家驥當初建議軍委會更改原定的反攻計劃時的初衷。

程家驥想着想着不禁想起那場即將發生的崑崙關血戰,或許自己也會有機會在崑崙關前,再碰碰在臨沂打過交道的,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吧!要是田家富這個第五師團的前中隊長,帶着他手下的“歸義”軍,對第五師團發起攻擊,不知道安藤利吉中將的臉上會是什麼表情。

“浩然,你回去整頓一下部隊,兩天後開拔。”

被黃中將這句話,從美妙的暇想中拉出來的程家驥趕忙答道:“是”

兩天的整頓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當新十八軍的三個師離開吳城南下作戰,這次出川時,有四萬多人的新十八軍的兵力,已銳減到了不足三萬二千人。而程家驥的新一百師的行軍隊列,也比戰前短了許多。就是現在有一萬人裡,還有很多是隨軍南下的輕傷員。幸好,恰在這時,從戰區傳來了真田被擊斃、藤齋被俘的好消息,方纔把程家驥心中的愁悵衝談了些許。

新十八軍的部隊先是由贛入湘,再從湘南,長驅入桂。一路上所經之地,都未被日軍染指,行軍很是方便。湘桂之間又有鐵路可通,大軍調動多甚是快捷。從吳城出發時算起,不過半個月,新十八軍便抵達了素有“楚粵咽喉”之稱的古嚴關關下,並奉命在這一帶駐紮了下來。

黃中將儒生脾氣一上來,把程家驥等軍部官佐都拉到了,嚴關這座築於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的古名關上。

“浩然,這座雄關,我在民國十八年倒桂、二十五年兩廣事變期間遙遙相望過兩次,卻是一直無緣上來一遊。今日總算是了了宿願。剛纔所見那位南宋提刑官方信孺的書法名不虛傳,確是古樸圓潤另具一格啊!”剛欣賞完嚴關西山崖上宋明以來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的黃中將,現在的興致可好得很。

邱副謀長見程家驥對黃中將說的話竟是充耳不聞,忙知情識趣的小聲提醒程家驥道“副座!副座!”

可惜,這會兒,程家驥的心思早已飛到天邊去了,那裡能聽得見邱上校在說什麼。

“浩然,莫不是想靈川狗肉了。”到頭來還是黃中將給程家驥給他自己解了圍。他這個由頭,倒不是亂找的,跟程家驥相處的久了些的人,都知道這個福建人,在口味上卻是偏好酸辣,尤其喜歡吃狗肉,正好對了桂北人胃口。

“軍座說得好!靈川狗肉是一定嘗的,我中午請客,”程家驥這時方回過神,見這個場面有些不對頭,忙順着黃中將意思說了下去。

其實程家驥心裡那是在想什麼狗肉啊,使他頻頻向南眺,心中依依的,讓他魂牽夢縈的,是從靈川再住南幾十里路的桂林城,那座他最想去,也最不願去的城市。

現下的桂林城,正處於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期,是大後方當之無愧的政治、文化、經濟重鎮。武漢失守後,大量文化名人移居桂林,他們的加入極大加速了,桂林在文化方面的繁榮。桂林抗戰文化運動氣氛之活躍、規模之龐大,在當時與延安抗戰文化運動、重慶抗戰文化運動鼎足而立。這一切使得這座本就山靈水秀、洞奇石美有着二千年歷史的名城,顯得是那麼的青春煥發,朝氣蓬勃。

而這些都不是程家驥對這座城市情有獨鍾的原因。在得知新十八軍將在桂林附近的興安境內,整補一段時間後,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懷,便涌了程家驥的心頭。程家驥是福建南安人不假,但主宰了程家驥的靈魂的楚原,卻是地地道道的喝着灕江水長大的桂林人。

許是近鄉情怯的緣故吧!部隊在興安休整的頭一個禮拜,程家驥硬是沒有回過一次那常在夢中見的故鄉,要知道新一百師所駐紮的地方,離楚原生長的地方只有一百多裡地,驅車前住的話,不過兩個小時就能到。可程家驥不去找桂林,桂林卻來找他了。十一月中旬,桂林行營在桂林召開的戰區軍以上高級軍官會議,還是使得程家驥懷着忐忑而複雜的心情,與一直嚷着要到桂林遊玩的於三姑一道踏上了那片楚原的“故土”。

“來碗米粉!”一進北門城,坐在汽車上程家驥就立刻被從一個熱氣騰騰的擔子米粉攤上飄來的,那一陣陣隱藏在他的記憶最深處的清香給勾去了魂。

嚼着因久違而更感親切的金黃酥脆的鍋燒,品味着桂林米粉那細嫩軟滑爽口的風味,聞着由花椒、沙姜、萬里香、八角、桂皮、草果等十幾味香料熬製出來的滷水那獨特的而悠長的香味,程家驥覺着自己彷彿已回到二十一世紀的故鄉,似乎自己這是在父母家的樓下的小店裡吃早點了。

那一刻,程家驥的眼睛裡涌出了一顆接一顆的晶瑩淚珠,他自己不覺得,倒把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於三姑給嚇了一跳。

“浩然,你怎麼了!”於三姑驚惶的問道。她認識程家驥以來,無論是點兵沙場戰敵頑,還是周旋於各色人等當中,從沒見程家驥如此失態過。

“三姑!你就甭回興安了,還是住到桂林來吧!”程家驥這會兒也想通了,就算是自己再怎麼使勁的躲着那些發生在“將來”的回憶,可躲得過自己的心嗎?與其遮遮掩掩、彆彆扭扭的,心中總有那麼一根刺的過一輩子,反道不如細細體味,奇妙的命運帶給自己的每一種感覺。

第24章 開幕(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二)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31章 喋血蕭濉河(四)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五)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七)第10章 收官(上)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一)第45章 新紮軍座(十)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七第10章 收官(上)第26章 大捷(上)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四)第23章 大戰序曲(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七)第47章 雙雄初會(三)第37章 “日”落南昌(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39章 霧都緣(八)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九)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58章 凱旋(三)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11章 升官發財(中)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八)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中)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七)第10章 節 收官(中)第24章 開幕(中)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七)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八)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七)第56章 印度風雲(一)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七)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四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3章 抗戰號角(下)第68章 嗚呼!琉球!(四)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上)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七)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22章 賈汪一日(下)第24章 開幕(下)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六)第26章 大捷(下)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四)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68章 嗚呼!琉球!(九)第39章 霧都緣(九)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九)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下)第27章 齊人之“福”(中)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九)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十一)第2章 賭場美人(下)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下)第45章 新紮軍座(八)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中)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四)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下)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五)第1章 初到貴地(下)第19章 斬將奪旗(上)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上)第39章 霧都緣(五)
第24章 開幕(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二)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31章 喋血蕭濉河(四)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48章 人間五月天(五)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七)第10章 收官(上)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一)第45章 新紮軍座(十)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七第10章 收官(上)第26章 大捷(上)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四)第23章 大戰序曲(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七)第47章 雙雄初會(三)第37章 “日”落南昌(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39章 霧都緣(八)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九)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58章 凱旋(三)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11章 升官發財(中)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八)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中)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七)第10章 節 收官(中)第24章 開幕(中)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七)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八)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七)第56章 印度風雲(一)第23章 大戰序曲(中)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七)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四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3章 抗戰號角(下)第68章 嗚呼!琉球!(四)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上)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七)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22章 賈汪一日(下)第24章 開幕(下)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六)第26章 大捷(下)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五第38章 血火籠城(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四)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六)第68章 嗚呼!琉球!(九)第39章 霧都緣(九)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九)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下)第27章 齊人之“福”(中)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九)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十一)第2章 賭場美人(下)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下)第45章 新紮軍座(八)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中)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二)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四)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下)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五)第1章 初到貴地(下)第19章 斬將奪旗(上)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上)第39章 霧都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