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錢換時間

蘇聯的敗退讓日本國內也是相當的震驚,日本自從跟美國簽署和平協議之後一直在觀望。

與德國的同盟隨着同美國私下和解而無效,可以說日本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盟友了。美國跟中國都跟日本算是有深仇大恨的國家,偏偏日本現在就處在這兩個國家的包圍當中。

裕仁再一次跟一衆軍政大臣坐在了一起,不過今天他們不再是坐在日本本土的皇宮內,而是坐在了澳洲堪培 拉的皇宮內,當然堪培拉被改成了東京,成爲了日本的新首都。

至今,日本已經有三千萬人遷移到了東南亞,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容易,因爲這些人在遷移的過程中,日本很多產業都陷入了停頓。

爲此既得利益集團可是十分的不滿,工廠停產意味着放棄了創造大量的的財富,不過考慮到日本的未來,考慮到日本的現狀,加上日本政府承諾了大量的利益,這些人才動遷,將工廠遷往澳洲等地。

而東南亞的土著們幾乎被殺光了,漂亮一點的女人除外,另外就是一些強壯的勞動力被強迫幹最髒最累的活,而他們的財富被日本人牆布徵收,這些財富,加上日本之前掠奪的財富爲日本的移民提供了經濟支持。

不過目前他們的財富大部分被中國獲得,因爲他們的錢財全部用來在中國購買物資,否則他們是無法支撐這麼龐大的移民計劃的。

“諸卿,蘇聯人已經戰敗,中國和德國在陸地上已經相連,亞歐大陸幾乎被他們控制,那麼帝國該何去何從呢?”

在牆壁上一副巨大的亞歐地圖標明瞭中德和各方勢力的邊界線,中國和德國的邊境線最爲矚目,尤其是中國對日本的刺激最大,這個國家就在身邊,如今擁有世界第一的領土,自己還跟着哥國家有仇,他們想不緊張也難啊。

如今日本最擔心的就是中國會對他們下手,在海軍上面雖然佔據優勢,但是中國的空軍可不是吃素的,日本本土還有4千多萬人,這些人全部都處在中國空軍的轟炸之下,只要中國將這裡拿下,那日本靠着少量的人守着澳洲也不長久,對於日本來說他需要時間,時間越長日本也會朝着越來越有利的方向發展,要不然就算冒險他也會趁着蘇聯還在全力進攻中國。

“陛下,中國剛剛拿下這麼大的領土,他們也需要消化,我認爲他們暫時不會跟任何人發生戰爭,目前來說我們還比較安全。”

“是啊,陛下,最近幾個月我們跟中國的貿易可是十分的繁榮,帝國先後有1萬噸黃金用於支付從中國購買的各種物資,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支付,我認爲中國人不會向我們開戰,否則他們不但得不到大量的黃金白銀,甚至稍有不慎他們連消化中亞和西伯利亞的時間都沒有。”

“不錯,中國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去移民,消化那些地方,否則他們內部不穩定難保德國人不會垂涎那龐大的領土。”

“這不會吧,中德現在可是親密的盟友。”

“什麼不會,蘇德之前不是還瓜分了波蘭,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嗎,到頭來還不是打的你死我活,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國人不會不明白的。”

裕仁看着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他看了山本五十六和東條英機一眼,兩人會意。

東條英機道:“陛下,諸君說的都非常有道理,我也認爲中國目前不會對我們開戰,中蘇大戰已經結束,對於中國來說移民穩定、消化那裡纔是關鍵,他們佔領的領土已經夠大了,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他們非常明白,否則他們完全可以借蘇軍逃亡中東之機吞併中東地區,沒有誰能阻擋中國軍隊,但是他們沒有,這說明他們目前不打算開新的戰事,因此我們目前還比較安全。”

裕仁道:“山本卿,你認爲呢?”

山本五十六道:“陛下,我們的軍隊該部署的已經部署了,就算中國軍隊要來打我們也只有拼死作戰保衛帝國了。不過我認爲在半年內中國絕對不會向我們開戰。”

“衆所周知,中國獲得了帝國大量的黃金白銀因而經濟獲得了大發展,如果跟帝國開戰,那雙方的貿易必然終止,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們的產品將沒有外來市場,他們也沒有大量的黃金白銀可以掙,那些依靠帝國訂單的工廠、公司必然倒閉,到時候大量的工人就會失業,這樣一來他們就增加了大量的不穩定性。”

“如果單單是這樣自然是威脅不了中國政府,但是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還有清剿殘存的抵抗組織,還要移民,特別是移民,需要大量的資金,現在帝國可以給他們,一旦開戰他們不但沒了這些資金的來源,反而攻擊帝國需要大量的戰爭經費,而且跟帝國作戰大多數都是海戰,中國海軍太過弱小,要打敗帝國不知道要什麼時候,他們恐怕沒有那麼多錢來支撐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因此他們不會選擇開戰。”

木村兵太郎道:“不一定吧,他們能對蘇聯開戰,爲什麼不會對我們開戰,緊緊是那點經濟利益恐怕不能起到決定性的因素吧!”

山本五十六道:“這個當然,經濟因素只是其中的一個,中國對蘇聯開戰那是因爲蘇聯佔據中國的領土最多,而且蘇聯也最爲強大,如果單靠一國之力恐怕很難消滅這個國家,因此中國人冒險進攻蘇聯,現在有德國在歐洲進攻,可以說是勝算最大的時候,一旦他們勝利了,那麼困擾中國幾千年的北方之患徹底解除,他們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帝國或者防禦帝國。”

“至於失敗了後果如何也就那樣,何況蘇聯的存在就是對中國最大的威脅,等蘇聯過了這一關,他們照樣會侵略中國的,中蘇之間照樣有一場大戰,因此還不如趁着有幫手,敵人又在最虛弱的時候給敵人致命的一擊。”

“我想中國人突然對帝國大開方便之門,有什麼買什麼主要是希望藉助帝國的資金在戰爭中壯大自己了。”

“山本君,這麼說來,中國之所以能支撐到打敗蘇聯是因爲我們在背後無意中支持了他們咯!”

山本五十六笑笑道:“也可以這麼說。”

木村兵太郎冷笑道:“山本君既然早就知道我們跟中國人做貿易實在幫助中國人,爲什麼還要這麼做,而不出來阻止。”

山本五十六知道木村兵太郎爲首的陸軍派要拿這事說事了,他道:“木村君,請問阻止之後呢,我們從哪裡購買物資來移民呢,何況我們的行爲並不能從根本上影響到中國人打敗蘇聯,沒有我們跟中國人大做貿易,中國人可能死的人多一點罷了。”

“這還不夠嗎,至於貿易,我們可以跟美國人做。”

“你太單純了,美國人一直防着我們,他們會我們要什麼他們賣什麼嗎,就算賣,那價格呢,何況運輸是從中國運輸的幾倍遠,費用也是成倍增加,這麼遠的距離風險也會增加,最主要的是時間上,如果美國什麼物資都肯賣給我們,價格也差不多,但是這麼遠的運輸距離,恐怕我們今天就移民不了這麼多人了。”

“中國是我們的敵人,美國同樣也是,如果不抓緊移民,帝國幾千萬人就只能在本土等死了,你說我們該怎麼選擇?”

木村兵太郎不語,山本五十六道:“木村君,只有我們的大部分人遠離中國空軍的轟炸範圍,帝國纔會更加的安全,如果我們的雞蛋全部放在本土,中國人只要拿下本土就等於打敗了帝國,那他們下手的概率就會大得多,像現在這樣四處分佈加上我們的海軍比他們的海軍強大的多,他們反而不敢輕舉妄動,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在發展,我們同樣在發展,而且只要我們有時間,憑藉我們的技術,相信很快我們就可以拉近與中國軍隊裝備的差距,甚至超過他們,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看似在資敵,實際上我們是以金錢換取時間。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他們都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強大的,到時候中國要進攻我們,只要我們表現出了實力,他們也會在背後支持我們的,否則他們終究有一天要獨自面對中國軍隊的怒火了,這些國家哪個跟中國沒有仇呢?”

裕仁道:“這些山本卿都跟朕說過了,爲了有更多的時間移民,我們還必須繼續執行以錢換時間的戰略,諸卿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再小利上斤斤計較。諸卿應該好好反思爲什麼三年前還對美國搖尾乞憐的中國在三年後就能成爲世界第一大國、強國,連美國人都害怕,難道他們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當年帝國征戰中國,如果不是太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恐怕中國早就是帝國的了,希望諸卿好好分析分析其中的原由,只有這樣帝國才能長盛不衰,善於學習是我們大和民族的最大優點,望諸卿繼續保持這種精神,不可妄自尊大。”

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12章 導彈攻擊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8章 確立合作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24章 海戰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68章 欲哭無淚第5章 交好德國第60章 地球統一第46章 見龍雲(一)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48章 對日談判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51章 進攻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52章 日軍慘敗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33章 美援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58章 局勢轉安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38章 援助德國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章 領土談判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3章 有何詭計第42章 毒氣戰第34章 奪艦計劃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17章 核武器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6章 再次合作第65章 世界凌亂了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24章 緬甸計劃開始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28章 發動機第33章 美、德聯盟第6章 領土談判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23章 先發制人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日軍撤退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7章 送唐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16章 美蘇關係第18章 亂扯一通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40章 重重一擊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8章 進去外蒙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60章 海戰第5章 交好德國第41章 下廣西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
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12章 導彈攻擊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8章 確立合作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24章 海戰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68章 欲哭無淚第5章 交好德國第60章 地球統一第46章 見龍雲(一)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48章 對日談判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51章 進攻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52章 日軍慘敗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33章 美援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58章 局勢轉安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38章 援助德國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章 領土談判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3章 有何詭計第42章 毒氣戰第34章 奪艦計劃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17章 核武器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6章 再次合作第65章 世界凌亂了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24章 緬甸計劃開始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28章 發動機第33章 美、德聯盟第6章 領土談判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23章 先發制人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日軍撤退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7章 送唐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16章 美蘇關係第18章 亂扯一通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40章 重重一擊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8章 進去外蒙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60章 海戰第5章 交好德國第41章 下廣西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