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的變化實在太出人意料,王漢章準備的那些物資大部分都在那裡沒用掉,原本認爲至少有一場大戰,沒想到大戰沒有,到是來了一場可怕的瘟疫,幸虧撤退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想要進攻越南,但是被巨大的瘟疫地帶隔開,而從北部老撾進攻的話,不但要渡過瀾滄江,還要在老撾的崇山峻嶺中和日軍作戰,難度非常的大,而且秦軍不熟悉地形,容易迷路,也不適合大規模的部隊進攻,沒辦法補給。
至於馬來半島確實很難進攻,太狹窄了,日軍收縮兵力後,形成了海陸空三軍一體作戰,秦國單靠空軍和陸軍就算最後拿下,損失也不是王漢章能忍受的。進攻其他地方,王漢章還沒有準備好,因此只能暫時轉入防禦。
而這個時候好消息傳來,在秦國科學技術人員和德國科學技術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合作一個月來,在之前秦國科學技術人員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已經吃透了P51,核心技術的發動機的圖紙已經被完整的畫了出來,他們正在着手製造第一臺發動機,不過德國技術人員也綜合了一點他們所知的東西,進行了一些改進,到時候會更加的適應秦國的國情。
秦國的工業底子幾乎爲零,特別是機械製造業,所以美國的這種發動機雖然好,但是秦國確未必能量產,一個東西再好,尤其是戰爭之用,如果不能量產,那該放棄就放棄。
與此同時,王漢章還讓他們在此基礎上弄出一款能裝在坦克上的發動機,王漢章估計把一些東西改小應該差不多。
目前直升機除了發動機沒有解決,其他的都已經沒有很大的問題,因此王漢章還給秦國的技術人員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設計出直升機的發動機,如果使用戰鬥機的發動機,似乎有點大,所以必須設計小一款的發動機。
有了發動機之後,王漢章的直升機就能真正的作戰了,不過上面沒有小型導彈,只有機槍,導彈制導技術王漢章可沒有。
王漢章對直升機寄予厚望, 直升機的突出特點是可以做低空(離地面數米)、低速(從懸停開始)和機頭方向不變的機動飛行,特別是可在小面積場地垂直起降。由於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廣闊的用途及發展前景。在軍用方面已廣泛應用於對地攻擊、機降登陸、武器運送、後勤支援、戰場救護、偵察巡邏、指揮控制、通信聯絡、反潛掃雷、電子對抗等。在民用方面應用於短途運輸、醫療救護、救災救生、緊急營救、吊裝設備、地質勘探、護林滅火、空中攝影等。海上油井與基地間的人員及物資運輸是民用的一個重要方面。
他的缺點就是直升機相對飛機而言,振動和噪聲較高、維護檢修工作量較大、使用成本較高,速度較低,航程較短。
直升機有許多其他飛行器難以辦到或不可能辦到的優勢,受到廣泛應用,直升機由於可以垂直起飛降落不用大面積機場主要用於觀光旅遊、火災救援、海上急救、緝私緝毒、消防、商務運輸、醫療救助、通信以及噴灑農藥殺蟲劑消滅害蟲、探測資源,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世界直升機的隊伍逐漸壯大。
不過現在的直升機結構都非常的簡單,遠不如後世的那些飛機,因此儘管在二戰前就有直升機,但是沒有誰看到他的廣闊前景,至少當權者沒有看到,要不然二戰的那些坦克就沒有那麼囂張了。
王漢章曾經在百度上看直升機的介紹時,無意中看到中國的直升機之父朱家仁,他研製的直升機在當時就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因爲那個時候是20世紀四十年代,直升機的實際研發正是在這個時期,朱家仁的直升機研究可以說是與世界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中國在抗戰時由中央航空研究院開展過有限的直升機理論研究。1944年,清華航空研究所曾在大後方的昆明從事過直升機的研究,並有論文發表。更令人震驚的是,幾乎於美國的R-4同時,中國開始設計製造直升機。1944年,中國飛機制造業的先驅朱家仁先生設計了中國第一架直升機。1945年秋,“蜂鳥式甲型單座直升機”研製成功,一架居然有共軸雙旋翼直升機誕生了!這是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一架直升機,朱家仁也被稱爲“中國的直升機之父”。1948年7月“蜂鳥”乙型直升機研製成功,這架直升機發動機功率91.7千瓦,旋翼直徑7.62米,機高2.63米,總重725.5千克,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36千米,航程219千米。採用封閉式坐艙,甚至超過了國際上同類直升機。但由於內戰,蜂鳥直升機下落不明。
今年是1943年,歷史上的朱家仁之所以在那個時候才造出直升機,原因的抗戰艱苦,另外沒人支持,王漢章自然不會放着這樣的寶貝不用。被人看不到直升機的前景,但是王漢章卻清楚的很,因此歷史又便宜王漢章了。
此時的朱家仁雖然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不過並沒有人瞭解他,所以王漢章派人去找他的時候,開出的價碼,特別是全力支持他的任何科研,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這哥們二話不說就來秦國了。
朱家仁有理念,雖然不先進,但是對於王漢章來說,他有良好的基礎,在加上王漢章根據後世直升機的用途和各種理念,稍微點撥一下朱家仁,他立馬就會意了,因此秦國的直升機研製才那麼的順利。
而現在動力問題應該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王漢章非常的重視直升機的研製,泰國戰事一停,防瘟疫的事情交給了下面的人,王漢章現在天天和朱家仁呆在一起。
有了之前的設計和理念,還用木頭作出了模型,後世直升機的外觀被模擬了出來,別小看了外觀,至少導彈掛在那裡,機槍安裝在哪裡這些在後世算不得什麼,但是對於直升機剛剛起步的這個年代,這些就是創新,這些就是技術,另外王漢章值麼一做立馬讓朱家仁清楚的認識到了直升機廣泛的用途,他的目標也清晰了,他自然也就更加的自信。
人最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回報,如果明確的知道自己的努力將會有什麼後果,那麼對於這個人來說將會最大程度得到激勵。
直升機的形體得到基本的解決,只要稍加改進就可以,不過直升機最核心的技術發動機還沒有得到落實,用多大的發動機,多大的馬力都沒有概念,真正的造出實用的直升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