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日軍攻印

戰爭才幾天,中國軍隊的進攻如此順利讓英美大感意外,就連蔣介石也很意外,但是他們忽視了開始遠征軍對付的是軍心渙散的緬甸獨立軍和戰鬥力不怎麼樣的泰軍,日本本來就是把那裡作爲緩衝地帶的。

真正的大戰纔開始而已,但是這個時候,戰爭開始才一個禮拜,正式需要大量物資的時候,英國人就找各種藉口不給物資、要麼說沒到,要麼就只給一點點物資,總之能不給就不給,能拖延就拖延。

11月15日開戰的十天後,山下奉文明顯感覺到遠征軍飛機來的次數少了很多,前線統計的遠征軍炮兵打擊的時間減短,另外次數也更加的少了,現在更多的是兩軍步兵的較量,雖然日本也有調來飛機,但是制空權依舊被遠征軍控制着,在石油方面,遠征軍還是比較充足的,至少仁安羌油田孩子啊中國軍隊手中。

山下奉文立即調查此事,很快他們就得到消息,原來是英美減小了物資供應,還經常的拖延,所以遠征軍後繼無力,不得不減小了攻擊力度。

開始遠征軍的進攻勢頭確實連山下奉文都下的一身冷汗,遠征軍的戰法也是五法八門,很多日軍以爲能大量殺傷遠征軍的戰法並沒有起到很大的效果,甚至基本沒有效果,讓日軍爲之抓狂。

不過遠征軍的炮火支援不夠,使得日軍的損失減小很多,同時遠征軍的損失則越來越大。

戴安瀾指揮這88軍三個師對彪關外圍的日軍猛攻,儘管是機械化部隊,但是日軍明顯準備良久,看着越來越多的部隊損失,戴安瀾額頭的青筋暴起,這些弟兄可是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現在因爲英美扣押物資,造成大量的傷亡。

後援不夠,前線的士兵就沒辦法敞開的打,中國的生產能力有限,特別是炮彈生產非常的少,航空炸彈就更別說了。

衛立煌一再的催促史迪威要物資,要不然這仗就沒辦法打了,中國軍隊的訓練本來就不足,就打算靠火力彌補,現在沒有火力,俺麼中國軍隊就佔據除人數以外各方面的劣勢了。

進攻戰對於中國來說,打的越久,對中國越不利,因爲中國沒辦法補充物資,但是日本有完整的共軛體系,所以他們可以得到補充。

事實上日軍雖然國內的物資緊缺,但是他還是從各地抽調物資前去緬甸,日本人知道只要中國軍隊的攻勢敗退,那麼就該日軍進攻了,那個時候中國軍隊就會兵敗如山倒,日軍即可以一舉佔據緬甸。

山下奉文不斷的催促其他地方調援物資過來,同時又從泰國調集泰軍過來當炮灰,另外一個新的計劃在他的腦海當中實行,這個計劃非常的大膽,但是事成之後,那他就會成爲日本的戰神。

而日本在中國戰區調集物資的時候,消息也被中國方面得知,中國戰區現在還沒喲對日本作戰,他們需要的是等日軍在半路上,然後在對日本作戰,那樣日本必然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11月19日山下奉文和駐紮在馬來半島的海軍溝通之後,他們沒有上報,因爲他們知道上面不會答應,或者要考慮很久。

山下奉文知道要是不能奇兵制勝,就算在緬甸打退了中國軍隊的進攻,緬甸方面軍也未必能拿下緬甸,那樣只不過是中國積蓄實力,下次再戰。

山下奉文的奇兵就是組織兩個師團四萬人,另外兩個泰軍師2萬餘人,他們要登陸印度,,這次行動他們的船員都會用印度的獨立軍,僞裝成中立國商船,然後趁夜登陸。

日軍選擇的登陸地點是印度東海岸的克塔克一線,從這裡往北進攻可進攻印度的東部工業中心加爾各答。

山下奉文這麼做除了可以威脅印度,甚至可能造成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崩潰,到時候印度在手,還怕中國嗎!另外就算印度沒有崩潰,至少英國有堂而皇之的理由不給中國物資,按照山下奉文的計算,沒有物資的中國軍隊必然會撤退,到時候自己在率十萬日軍北進,一舉擊潰遠征軍,在山下奉文的眼裡中國軍隊打仗全靠勇氣,要是遠征軍失敗,士氣必然低落,到時候十萬日軍向他們發起進攻,這些中國軍隊必然瓦解、潰敗,然後被分割圍殲。

而日軍的代價就是兩個師團四萬日軍將有被圍殲的危險,但是隻要戰略目的達到,山下奉文認爲就值得,局勢如此,他們也不得不這樣做。

日軍原來的計劃就是大部日軍從緬南進攻,另外一支部隊從海上進攻印度,最開始日軍想從吉大港一線登陸進攻因帕爾,奪取那裡的武器物資,爲自己所用,然後兩面夾擊緬甸,山下奉文相信兩面遭到夾擊的中國軍隊必然軍心動盪,到時候軍官就壓不住了。 wωω●TтkΛ n●C〇

現在之所以改變策略,是因爲山下奉文得到情報,中國遠征軍已經基本控制了緬甸,緬甸人現在因爲屠殺的事情對日本人恨之露骨,王漢章在緬甸大肆的醜化日本人,現在緬甸人都非常害怕日本人打過來,土司的軍隊度被收編,要來進攻日軍,將日軍趕出緬甸。

而且中國還在印緬邊界駐紮了一個軍的精銳士兵,另外還有幾萬新招募的士兵,雖然是防範英國人的,但是情況緊急的時候,就算英國人不請,中國軍隊也必然會進攻在吉大港的日軍,奪取不到因帕爾大量的物資,那軍隊就太危險了。

現在不進攻雅魯藏布江以東的印度就是因爲中英之間的隔閡很深,英國人不會請中國軍隊印度的腹地打日軍,另外那麼遠,中國軍隊也不會自己去,去的話也不過是自討沒趣。

日軍的計劃當中就有準備,現在只不過是更改了計劃,但是所有的準備工作早就做好了。

所有的軍隊都換裝了在馬來半島繳獲的英式裝備,這樣就算補給過不來,只要軍地繳獲英軍的就可以補充,非常的方便。但是日本人對上英國人可沒有任何的心裡壓力,英國人在馬來半島可是近十萬人向日軍投降,其他地方的軍隊可是一退再退。所以在日本人心裡英國軍隊是無能的代名詞,因此他們沒有一點的心裡負擔。

11月25日凌晨三點,躲在外海的日軍終於悄悄的登陸印度,他們能白天沒幹烤鵝太近,所以天黑之後,又從外海行進了七八個小時,才靠了岸。

日軍的先遣隊首先下了水,游到岸上,偵查敵情,掃清障礙,不過他們經過十五分鐘的搜查,沒有發現有敵人的任何情況,於是他們用手電想船發了信號,示意可以登錄。

日軍的船上裝滿了士兵和武器彈藥,根本沒有太多的皮划艇,幸而這些人都教學了游泳,另外船離岸也不遠,也就一百五十米的樣子,他們只要遊個20米的樣子,就可以腳踩着海灘走向岸邊。

日軍的先遣隊已經試過水,在人能夠站立的地方留下一個人,拿着手電,用手捂着,流出思思的燈光,跳下水的士兵游到這裡就可以走向岸邊了,雖然是北半球的冬季,不過靠近赤道的地方,溫度非常的高,連海水也一樣,因此涉水沒有任何問題。

而皮划艇除了高級軍官乘坐,其他的全部用來運送物資。

沒有任何的意外,這次日軍的指揮官矢野大條非常的高興,這樣他們就可以輕鬆的完成第一步計劃了。

一個小時候,已經有兩個聯隊的兵力登陸,不過這樣還是太慢了,挺多五點半,天就要大亮了,要是被英軍的偵察機發現,那就完蛋了,商船沒有一艘軍艦保護,只有幾艘潛艇在外海掩護,到時候肯定會成爲英軍飛機的靶子。

事業大條決定擱淺船隻,全部登陸,雖然這麼多船隻擱淺了,日本損失巨大,但是不擱淺的話,損失的不但是船,還有60000多人,船長很明白這次的行動意義,因此沒有一句話,立即讓船衝向了岸邊,這樣士兵直接下水,不用游泳就可以直接走過上岸。

而先登陸的兩個聯隊在印度獨立軍的帶領下,撲向了克塔克。十幾分鍾後他們開始向克塔克發起攻擊。一聲槍響之後,日軍一個大隊進攻飛機場,其餘人員進攻市區,在夢裡的英軍還以爲是印軍因爲沒有咖喱吃,有鬧騰起來了,紛紛破口大罵,誰也沒有起來的意思。

直到警報拉響後,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但是依舊沒有人意識到是日本人打來了,他們所有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在緬甸跟中國人死磕,那裡會想到日本人居然一下子就到了這裡。營房裡的英軍紛紛穿好衣服,一個個叫囂等下要給該死的印度兵一點顏色瞧瞧。

“嘣嘣……”在激烈的槍聲當中夾雜着炮彈劇烈的爆炸聲,趕來支援的英軍大爲驚訝,印度兵雖然以前也鬧過,不過除了真的要起義,否則不可能用炮啊,難道印度人造反了?

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9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47章 送唐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8章 發動機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61章 炫耀武力第13章 外交第7章 武力解決外蒙問題第40章 重重一擊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35章 猶太建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8章 援助德國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62章 籠絡人心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29章 收復失地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10章 沒事找事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60章 海戰第19章 進攻泰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15章 對策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49章 白人聯合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7章 中德結盟第20章 搶灘登陸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38章 繳獲航母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25章 果敢之行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23章 先發制人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14章 夢想破滅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28章 峰迴路轉第5章 小鎮槍聲第41章 下廣西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18章 奪島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6章 果敢土司第16章 水淹日軍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11章 英、日的對策
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9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47章 送唐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8章 發動機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61章 炫耀武力第13章 外交第7章 武力解決外蒙問題第40章 重重一擊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35章 猶太建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8章 援助德國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62章 籠絡人心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29章 收復失地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10章 沒事找事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60章 海戰第19章 進攻泰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15章 對策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49章 白人聯合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7章 中德結盟第20章 搶灘登陸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38章 繳獲航母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25章 果敢之行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23章 先發制人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14章 夢想破滅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28章 峰迴路轉第5章 小鎮槍聲第41章 下廣西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18章 奪島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6章 果敢土司第16章 水淹日軍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11章 英、日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