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

導彈作戰非常的順利,美國人的機場被摧毀,無法起降飛機,接着中國龐大的空軍鋪天蓋地的朝他們進行地毯式轟炸,將那些原本還能修復的機場炸燬,將那些還在倉庫中的飛機炸燬。

陳納德接到所有的飛機被摧毀之時,面若死灰,麥克阿瑟和史迪威同樣如此,沒有飛機的日子他們該怎麼國呢?

中國空軍已經掌控了制空權,阿拉斯加能被摧毀的也被摧毀了,麥克阿瑟知道他們的處境,三面陸地被圍,南面是茫茫大海,他們的空軍無法在加拿大腹地對它們進行支援,而中國空軍恐怕不會再讓美國人修復機場了。

麥克阿瑟垂頭喪氣的道:“我們完蛋了!”

史迪威不說話,他完全認同麥克阿瑟的話,沒有了制空權,美軍再英勇也會在中國空軍強大的空軍打擊下飛灰湮滅。

陳納德對此最有發言權,佔領一個地方必須要步兵,但是要想以最小的代價摧毀一個地方,那非飛機莫屬。

如今己方的飛機完全被摧毀,中國人的飛機現在可以全天候,24小時轟炸美軍,美軍就算再多也經不住中國人的狂轟亂炸.

陳納德知道中國人的炸彈多的是,等日出就是靠這個把蘇聯軍隊打的落花流水還滅了國,中國現在又發展了一年多,工業軍工發展的更加完善了,絕對不缺彈藥。

“儘管我不想撤離,不過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撤離,否則這三十萬美軍和上百萬平民的性命就會在中國人的打擊下飛灰湮滅。”

三人商討了一下立即向白宮彙報了情況,杜魯門焦頭爛額,阿拉斯加遭到攻擊的情報和加拿大懷特霍斯等第的機場也同樣遭到了攻擊,而根據報告顯示,這些攻擊的武器是導彈,德國人早在三年前就使用額這種武器。

這種武器令人恐懼之處在於無法攔截他們,也就是說除非你能在他們還爲發射的時候摧毀他們,否則他們一旦發射,那被攻擊方就只能坐等挨炸了。

而且中國人的導彈從效果來看顯然比德國人的更加的先進,至少精準度非常的高,往機場扔十幾顆,這機場也就報廢了,這對美國的打擊非常的大。

杜魯門對馬歇爾道:“馬歇爾,這件事情一定要壓下來,如果被國民知道我們對敵人的秘密武器毫無壓制措施,恐怕一定會造成大動亂的。”

馬歇爾道:“這個我知道,我已經讓他們保守秘密了。”

“你說我們到底該不該批准麥克阿瑟他們撤離呢?”

“總統先生,其實不撤離是最好的,不過我擔心士兵們在這種情況下會一直崩潰,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損失了三十萬大軍,而且還沒有達到目標。”

杜魯門點點頭道:“該死的德國人,如果不是他們摧毀了橡樹嶺,我們早就擁有核彈了,他們軸心國也早就滅了,我們也不至於像今天這麼的被動。”

“總統先生,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我們的原子彈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製造出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我們才能獲得勝利。”

“好吧,讓麥克阿瑟他們撤離吧,不顧加拿大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否則我們恐怕是無法等到原子彈製造出來了。”

“別喪氣總統先生,勝利必將屬於我們,我一定會加強防空火力的,再說加拿大可不是阿拉斯加那種小地方,我們在這裡可以擁有成千上百個機場,中國人是不要想輕易的摧毀我們的機場的。”

杜魯門哀嘆一聲道:“中國人知道我們的核彈都研究成功了,他們還敢進攻我們,你說我能放心嗎,現在他們肯定是知道我們在重新研製原子彈,他們必然會加大進攻力度趁我們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就幹掉我們。加拿大很大,對於我們來說防禦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中國人可能會從任何一點殺到美國。”

馬歇爾道:“我已經集中了一百萬大軍早起辛普森堡、沃森萊克一帶佈防,而且還有兩百萬大軍在集結當中,我們一定會將中國人擋在那裡的。”

馬歇爾設防的這個地方非常有利於他們,這裡有鐵路,有公路,還有成千上百的機場,運輸便利,而中國軍隊則需要從中國本土運送物資,遠隔萬里,海上美國人自認爲自己的海軍比中國軍隊強大的多,就算水面艦艇不行,還有大量的潛艇可以對中國商隊進行破交戰。

中國軍隊要打美國兩三百萬軍隊就必須擁有龐大的後勤,而美國讓出來的地方全部是貧瘠的土地,沒偶農業,沒有工業,路很少,更沒有鐵路可以貫穿那裡,因此中國軍隊只能靠海運保證物資供應,不過也不一定能保護得了。

杜魯門道:“馬歇爾,民主和自由要靠美國來捍衛,而美國的命運現在就掌握在你手裡,如果你失敗了,那世界將是惡魔當道,地球上的人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馬歇爾點點頭,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

“總統先生,我打算將在歐洲擔任盟軍指揮官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調回來,讓他指揮軍隊抵擋中國軍隊。”

“可以嗎,如果他離開了歐洲,恐怕沒有人能接手他的職位吧?巴頓還是蒙哥馬利?”

“不是,喬治(巴頓)勇猛有餘,智謀不足,他可以指揮一個集團軍,但是艾森豪威爾的職位不僅僅是打仗,更重要的是協調各個盟國之間的利益問題,喬治脾氣比較暴躁,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他是不會耐煩的,因此他可以當一名優秀的將軍或者元帥,但是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政客,因此他不合適。”

“而蒙哥馬利顯然也不適合,您也知道這個英國人的能力一般,在非洲戰場上的表現非常的糟糕,他打仗要十倍於敵人的兵力,武器彈藥不缺乏才能打敗敵人,那個時候在非洲他面對的是幾萬德國兵,而且缺少武器彈藥和生活物資,但是今天他得面對幾百萬裝備精良的德軍,他是應付不了這樣的局面的。”

“至於法國人也沒有這樣的人才,而且選英國人,法國人不滿意,選法國人英國人不滿意,因此我決定讓我們那個亡國的盟友的一名將軍擔任盟軍歐洲的統帥。”

“誰?”杜魯門詫異道,他知道亡國的當然是隻蘇聯了,他完全沒想到馬歇爾會讓蘇聯人擔任盟軍的統帥。

“朱可夫。”

“他?”

“是的,如果不是中國人的異軍突起從背後夾擊了蘇聯,那今天攻進德國的軍隊肯定會是這位將軍帶領。”

“總統先生,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之後,德軍出動550萬軍隊入侵蘇聯。德軍分三路進攻,北進列寧格勒,中進莫斯科,南進基輔。蘇軍倉促應戰,損失慘重,未能擋住德軍,丟城失地。德軍3周內推進300.600公里。7月下旬,南進德軍距基輔僅15至20公里。斯大林下令死守基輔。總參謀長朱可伕力主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避免被德軍合圍,保存實力,再圖反攻。斯大林拒不接受總參謀長朱可夫的建議,解除了他的總參謀長的職務,降任他爲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兩個月後,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合圍於基輔地區,斯大林方認識到朱可夫的主張是正確的,但是爲時已晚,西南方面軍66萬衆被圍殲,基輔陷落。”

“此戰雖然朱可夫沒有做到什麼力挽狂瀾,但是他的戰略眼光已經顯現出來,後來他又參加了包圍列寧格勒戰役、保衛莫斯科戰役,還有天王星作戰,無一不顯現出他出色的指揮能力,因此我認爲除了艾森豪威爾之外他是唯一一個能夠指揮百萬大軍的盟軍統帥了,此職位非他莫屬。”

杜魯門道:“怕就怕英法兩國不同意啊!”

“這個別擔心,其實中國人進攻阿拉斯加開始,我就跟英法蘇三方磋商了,就是爲了到時候能及時將艾森豪威爾調回美國,他們三方對此已經達成了一致,英法不想淪爲德國人的殖民地,而蘇聯而雖然滅國了,但是他們畢竟還有很多斯拉夫人,只要打敗德國人,他們就可以重新建國,巴爾幹半島上還有很多斯拉夫人呢,如果他們坐視盟國被消滅,那麼今天把門那塊地方用不了多久同樣會被軸心國吞併,德國人會殺光他們。再扯朱可夫本人也希望藉此機會提那成千萬的蘇聯人報仇,因此我相信他一定會用心指揮戰鬥,消滅德國人的。”

杜魯門道:“那你安排了,希望我們能打敗軸心國,早日結束戰爭。”

而此時朱可夫已經集結了三十萬蘇軍,他們們將在法國換裝美式武器,然後去前線跟德國人拼命,這些蘇聯人都是自願報名參加的,並沒有用任何洗腦的方式或者強迫他們,這些人都是家人在蘇聯,而且幾乎美國活着的可能性,他們心中充滿了對德國人的仇恨,之前那幾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在厄立特里亞乾的事是最缺德、最殘忍、最變態的,當得知要去歐洲打德國人的時候他們才報名了。

這些人的戰鬥力將會十分的強悍,而且他們的狂熱程度將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比。

第9章 初戰告捷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2章 石油工業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美、德聯盟第56章 守溪待鹿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55章 受降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5章 賺錢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9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57章 終極武器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4章 收復領土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0章 空戰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25章 御前計劃第66章 世界震驚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1章 落日前第45章 文人第2章 局勢惡化第6章 大戰前夕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41章 民主抉擇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章 德國人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9章 初戰告捷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20章 搶灘登陸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1章 民主抉擇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46章 見龍雲(一)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8章 欲哭無淚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4章 海戰第2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28章 發動機第5章 交好德國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35章 日本攻澳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
第9章 初戰告捷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2章 石油工業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美、德聯盟第56章 守溪待鹿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55章 受降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5章 賺錢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9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57章 終極武器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4章 收復領土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0章 空戰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25章 御前計劃第66章 世界震驚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1章 落日前第45章 文人第2章 局勢惡化第6章 大戰前夕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41章 民主抉擇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章 德國人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9章 初戰告捷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20章 搶灘登陸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1章 民主抉擇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46章 見龍雲(一)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8章 欲哭無淚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4章 海戰第2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28章 發動機第5章 交好德國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35章 日本攻澳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