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章 十人談十年:科學發展成就輝煌

十人談十年:科學發展成就輝煌

2012年,《黨建》雜誌採訪了各行業的十名親歷者,傾聽他們講述近十年來中國發展的故事,講述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是如何戰勝一系列嚴峻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經濟建設新跨越——李樸民

李樸民,195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先後在《經濟日報》、《中國工業經濟》、《改革》、《經濟學家》等報刊雜誌發表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百餘篇。他的著作《“九五”時期大型企業集團發展政策研究》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企業集團體制模式研究》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工業發展政策——比較與借鑑》獲國家計委機關科技進步一等獎。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引擎。剛剛過去的一個月,“神舟九號”飛船和載人深潛器“蛟龍號”“上天入海”,讓世界矚目。

10年來,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超級雜交水稻、大型飛機等一大批科技重點工程和項目捷報頻傳,這成爲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這幾年,中國在世界上第一個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並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闊步前行。5年前,中國GDP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5年後,中國GDP接近50萬億元,躍升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大多數工農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經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製造業大國。2011年,中國人均GDP達到5414美元,步入“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中國不僅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創造了人民生活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其實這1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如SARS疫情大面積肆虐、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還有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歐洲債務危機持續蔓延,等等。

面對世罕見的困難和風險,“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平穩前行。在戰勝艱難險阻的過程中,我們還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世界大運會,成功舉辦了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等大型活動,充分彰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強正確。應當看到,成就背後,得益於10年間中央推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改革開放新步伐——樑穩根

樑穩根,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董事長。2012年12月12日,樑穩根當選中國年度經濟人物。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

作爲一家民營企業,我們三一重工能成功躋身世界500強企業,靠的是改革開放。起步於湖南長株潭經濟圈的三一重工的發展壯大,只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這10年,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給我們帶來了新機遇。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板塊,到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戰略等,從海峽西岸、北部灣等經濟區異軍突起,到河南中原城市羣、湖北武漢城市羣等都市經濟圈初具規模,全國形成了較爲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近10年來,國家積極參與G20、金磚國家、APEC、中國—東盟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和地區經濟合作,爲我們實現“走出去”搭建了高效平臺。

目前,和我們一起上榜世界500強企業的還有中石化、國家電網、華爲等73家(不含臺灣企業)。相比之下,美、日兩國企業上榜數量不斷減少,中國企業正在“超日趕美”。像我們三一重工,已設立30家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建成15個物流中心,業務覆蓋達150個國家,同時還在美國、德國、日本、巴西等國設立了工程機械研發製造基地。的確,是改革開放加速了企業的發展。目前集團擁有員工近6萬人,大部分來自農村。正因爲我國全面取消農業稅、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補貼和農民職業技術培訓投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的跟進,解放了生產力,才使農民工轉變爲現代產業工人。另外,國家在金融、財政、土地、稅收等政策方面不斷給予民營企業以扶持,爲我們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環境。

作爲黨的十八大代表,回眸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我認爲這得益於我們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以說,改革開放是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的。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社會管理新經驗——朱明國

朱明國,中共黨員,廣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就加強社會建設時強調,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我們必須繼續加強工作,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去年,廣東烏坎事件的發生和最後的妥善處置,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也給予我們很多反思: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要加強社會建設,努力化解社會矛盾。這10年,社會管理遇到空前挑戰:中國網民從接近6000萬到超過5.13億,農民工數量從不到1億到超過2億。具體到我們廣東,流動人口量多、社會矛盾早發多發、社會管理壓力大。中央出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打破了“管社會”的舊思路,創造了“辦社會”的新格局,取得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實際效果,老百姓幸福感普遍提高。今天,“大調解”觀念已在全國深入人心,化解勞資、醫患、環保等矛盾的主要方法從訴訟變爲調解。不久前,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更名爲中央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此次更名不只是名稱的變化,還是職責任務的增加、領導力量的充實、成員單位的增多、工作機構的加強。其實,從“穩定壓倒一切”到“建立和諧社會”,從“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到“以人爲本”,這10年的每一次社會建設理念的變遷,都體現了中央要解決社會矛盾的決心和魄力。

黃泰富是在深圳打工的一家小酒店的麪點師,根據深圳出臺的入戶辦法,黃泰富把一家人的戶口從廣東化州農村遷到了深圳。今年,已有約23000名外來務工人員入戶深圳。

可以看出,各地正通過實現就業服務、子女上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租購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促進城市與農村人口、流動人口與當地居民和諧相處。社會建設鋪就濃重的民生底色。比如在民生工程方面,農業稅的取消,個稅起徵點提到3500元,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10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從國有企業擴展到各類企業和用人單位,從單位職工擴展到城鄉居民,從城鎮擴展到農村,數億人被納入社會保障覆蓋範圍。我注意到海外對中國社會建設的評價。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說,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社會的和諧發展的成功經驗具有世界性意義,值得俄羅斯社會關注。烏克蘭—俄羅斯—中國合作中心負責人戈連科說,中國重視社會建設,使公民更有發展的機會與空間。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民生建設新亮點——馬蘇德·汗

馬蘇德·汗,巴基斯坦著名外交家,2008年開始擔任駐華大使。

我曾被中國一個小山村的故事深深打動。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一個名叫潘家峪的山村,90﹪以上的村民們都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張素榮,一位普通的潘家峪村村民,因爲心血管堵塞動了手術,醫藥費用花了近10萬元,這可是個大數目。可她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了大部分費用。這個故事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鼓勵巴基斯坦和其他不少發展中國家堅定了在農村推廣和實施醫療保險的政策。在我眼裡,這是不折不扣的“良政”。在擔任駐華大使期間,我一直密切注意着中國醫療改革的進程。

我還看到,今年7月1日,北京友誼醫院實行了“醫藥分開”改革,既讓患者減少了負擔,又保證了醫院的

收入。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覆蓋由城市到農村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網絡,在這張網絡下,有將近13億中國人民受益。我曾多次走進中國各級學校的課堂。從爲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到補助寄宿生活費,從啓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到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中國教育改革正逐步實現讓廣大家長負擔越來越輕。

我已經注意到,中國政府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一份邁向教育改革新臺階的“中國宣言”。中國出臺的養老和就業等方面的政策讓人倍感溫暖。雖然30年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然而中國政府從未拋棄過哪怕最基層的人民,構建了一張涵蓋廣大基層羣衆的社會保障網絡,解決了貧困人羣、殘疾人羣體以及農民工等困難羣體的需求。在住房保障方面,中國的成就足以成爲發展中國家的楷模。到2010年底,中國累計解決了近2200萬戶城鎮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還有近400萬戶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賃補貼……

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不少國家的總人口了。中國政府爲城市低收入人羣或是農民工提供廉價房,這就確保了勞動者尊嚴,也保證了農民工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安全。當今世界最大的目標是消除貧困,改善人的生活水平,而中國發展模式能夠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文化建設新成就——王文華

王文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富世鎮文化站站長。2012年被評爲富順縣優秀共產黨員、自貢市優秀基層文化工作者。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把握時代和形勢發展變化、積極迴應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戰略絕策”。

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開創了文化建設的新局面,振奮人心。作爲一名在文化戰線上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基層文化老兵,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春天向我們走來。要說這10年生活狀態,那真是累並快樂着:我參與了富世鎮4個文化廣場、一個綜合文化站、6個村級農民健身場、28個村級文體活動中心和老年協會、14個村級“農家書屋”、7個社區文化活動室的建設,鎮裡的每個社區還組建了宣傳隊、腰鼓隊、秧歌隊等,每逢節假日,準有我們的精彩節目。很幸運,我生活在瀰漫着中國精神的偉大時代。

這幾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詞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在大江南北唱響;沈浩、楊善洲、郭明義、袁隆平等先進典型爲我們樹立了榜樣;“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等草根英雄一次次讓我們感動。我生活在西部地區的基層,但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文化生產力,讓我們西部的文化盆地成爲文化高地。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鎮最偏遠的小山村都可以看到《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電視精品。現在,國家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讓我們享用到日益豐富的精神食糧。此外,全國公共博物館、省級以上美術館也免費開放,降低了我們老百姓享受高雅文化的成本。

我是黨的十八大代表,非常關注文化建設上的事。我們家實現了“文化分餐制”,我弟弟的小女娃在我家,娃兒用一臺電視機看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們大人用另一臺電視機看《信仰》,我也明顯感到文化產品數量質量大幅提升。據統計,2011年我國圖書出版品種和總印數居世界第一,還成爲世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記得我在鄉下放映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時,很羨慕它的10億美元票房,但現在全國電影票房達到130億,文化產業正逐漸成爲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這10年,文化上的新鮮事真不少。前不久,有個朋友在國外報紙上看到我在鄉村放電影的報道,這是中華文化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的反映。據統計,2011年我國出口文化產品18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2%。另外,孔子學院已在佔世界人口86%的105個國家落地生根。中國故事正在世界廣泛傳播。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黨的建設新成果——張國隆

張國隆,中共黨員,曾任中組部組織局六處處長,中組部組織局副局長,中組部組織局巡視員、副局長等職。2010年任中組部組織一局局長兼任中央創先爭優活動辦公室副主任。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共同努力下,黨的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凝聚了科學發展共識。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加自覺地投身推動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科學發展爲第一理念、羣衆滿意爲第一標準、固本強基爲第一工程,成爲廣大黨員幹部的共識。

增添了科學發展動力。黨的建設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服務大局更加自覺,改革創新更有成效。在抗震救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各種挑戰、完成重大任務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走在前列、帶頭奉獻。特別是汶川特大地震後,4550多萬名黨員交納特殊黨費97.3億元用於災後恢復重建,創造了關鍵時刻黨的建設服務大局的新鮮經驗。

加大了服務羣衆力度。充分運用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這個槓桿和激勵表彰先進這個動力,組織引導基層黨組織把服務羣衆、做好羣衆工作作爲核心任務,深化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爲民服務創先爭優,廣泛開展機關幹部下基層活動,從羣衆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羣衆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認真落實黨和國家惠民利民政策,着力解決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讓廣大羣衆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激發了基層組織活力。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解難題、辦實事。選聘大批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適應新的形勢調整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加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力度,推廣“一定三有”、“四議兩公開”、“三有一化”經驗,開展黨組織晉位升級、黨員承諾踐諾,爲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活力。網上投票推薦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期間,共有4369.5萬人參加,網上留言14.6萬條,網上點擊4.6億人次,充分體現了創先爭優先進典型受到社會歡迎、羣衆歡迎。

積累了黨建工作經驗。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爲民服務、羣衆受益,堅持活躍基層、打牢基礎,堅持健全制度、完善機制,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新鮮經驗。今後,我們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要求,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民主法治新進程——卞建林

卞建林,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他的著作《刑事起訴制度的理論與實踐》榮獲全國第一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一等獎,主編教材《外國刑事訴訟法》榮獲司法部法學教材和法學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等。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治的統一、尊嚴、權威,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2012年5月18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賴昌星作出一審判決。我認爲,對賴昌星的成功遣返和依法審判,彰顯了我國“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堅定信念。

10年來,我們驚喜地看到,中國政府堅持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推動人權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2007年9月頒佈的《物權法》中,明確規定對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給予平等保護。今年,我最關注的刑事訴訟法的修改獲得人大通過,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第一次明確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從根本上遏制和防止了刑訊逼供以及其他非法收集證據的行爲,進一步規範公民權力的行使,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利,充分體現出我國司法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標誌着我國的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政府把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貫穿於政治文明建設之中,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努力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幾年來,全國人大審議了多部有關法律和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修改了選舉法,通過了包括社會保險法、侵權責任法、食品安全法在內的多部法律。2011年,全國政協提案超過6000件,其中減輕中小企業負擔、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提案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部門的高度重視。法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感受到法律在維護社會運行、促進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今年上半年,個別網民在網上無端編造、刻意傳播所謂“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國家多部門重拳出擊,對其進行了嚴厲打擊與整治。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就是要依法監督、糾正、懲處所有的違法行爲,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充分體現了法律的尊嚴和法制精神的內涵。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國防建設新面貌——孫思敬

孫思敬,中共黨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中將軍銜。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我們必須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在未來5年爲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進而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國60週年大閱兵場景,我記憶猶新:先進的武器和整齊的士兵列隊通過北京天安門廣場……隨後,世界主要媒體報道稱:這顯示了中國日益上升的政治和軍事實力,以及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這幾天,我聽到不少新鮮事:駐南沙羣島赤瓜礁的官兵能用手機打電話了,這說明中國的手機通信信號覆蓋我軍駐南沙全部島礁。總部實施的士官遠程教育“八一工程”,使32000多名邊海防部隊士官接受了遠程教育。在萬里邊關,絕大多數邊防連以上單位均已連通光纜,在邊海防線上環布了無數“電子眼”。邊海防的變化,反映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了新跨越。我每次走進基層一線調研,都能看到營區寫着“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標牌。人民解放軍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官兵生龍活虎、士氣高昂。10年來,數十萬大學生攜筆從戎,一批博士碩士指揮員開始挑起大梁。楊業功、方永剛、劉義權和“科學發展好九連”等英模輩出,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載入史冊。

10年來,人民軍隊亮點頻現:殲10戰機引起世人矚目,海軍艦艇編隊遠洋護航,三大艦隊南海海域舉行聯合作戰演習,戰機和軍艦赴海外撤僑,中俄海軍在東海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此外,一大批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投入部隊使用,初步建成以第三代裝備爲骨幹、第二代裝備爲主體的武器裝備體系;全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及數字化部隊建設加快,戰略預警、遠海防衛等一批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加強,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大幅提高。

近幾年,我們參與了總部相關決策的研究工作。去年底,負責全軍“頂層設計”的解放軍戰略規劃部成立,同時總參通信部改編爲信息化部,軍訓和兵種部改編爲軍訓部等,一批作戰師改旅,陸航團、特種大隊升旅,院校和訓練機構優化整合。這是在本世紀初裁軍20萬基礎上進行的又一次調整改革,使我軍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邁出新的步伐。

這10年,我出訪了一些國家,深感人民軍隊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我們與150多個國家開展了軍事交往,派出維和官兵2萬餘人次。海軍先後派出近萬名官兵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向世界展示了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一國兩制”新境界——成龍

成龍,香港電影人。

今年是香港迴歸祖國15週年。7月1日當天,我在香港大球場參加“慶迴歸大匯演”表演。記得香港迴歸10週年時,我在北京參加電影界大型晚會。這幾年,我見證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見證了兩地合拍片的發展。合拍片的成功離不開祖國大陸的支持。港產片通過審查後將不受進口配額限制在內地發行、香港與內地合拍片視爲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等政策給香港電影打開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廣闊市場。2007年前後,我們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現在合拍片的內地票房已經達到50億元。兩地電影人的密切互動爲華語電影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這兩年,經歷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之後,我深刻地體會到國家的重要性,讓我非常想拍一部電影來表達這些想法。我認爲,這是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以前也沒有說有義務去爲誰做事情,我們現在卻是爲香港爲國家做事情。現在,香港文化在新的時空條件下呈現出了新的面貌。內地與香港在文化上各有優勢,各有所需。香港可以作爲內地文化產業走向國際化的橋樑,引導內地文化“走出去”。香港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如果說紐約有曼哈頓,倫敦有金融城,那麼香港就有中環。香港能夠續寫財富傳奇,得益於祖國大陸經濟崛起。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香港經濟陷入低谷。國家推出一系列惠港政策,香港很快恢復了昔日的繁榮穩定。以前,我們對祖國文化不瞭解,只知道吃月餅、划龍舟等活動。香港迴歸以後,我們慢慢了解到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我們在英國統治下,看到他們大官一講英文就很怕。今天,普通話已經變得非常“普通”,他們看到我們,是很尊敬的。以前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說香港,他以爲香港是屬於日本的。而現在不是這樣的,今天誰都知道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

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香港成功舉行,內地遭逢重大自然災害時香港民衆慷慨解囊,大批內地同胞不斷來港消費,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北上發展,還有港珠澳大橋、香港高鐵的建設……這些都拉近了香港和內地的距離。

長期以來,我頻繁來往於祖國大陸和港澳臺之間,親眼見證了兩岸三地的發展變化,也親身感受到各地同胞對“一國兩制”的支持和認可。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外交工作新局面——秦亞青

秦亞青,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2004年2月23日,秦亞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會上講解《世界格局和我國的安全環境》。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綜合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大家都會記得去年中國政府的撤僑行動,我們共撤離在利比亞人員35860人。中國政府的此項舉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並充分地闡釋了中國“外交爲民”的執政理念。

我記得一位俄羅斯記者曾說過,中國在全世界的作用越來越大了。確實如此,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在國際多邊舞臺上的身影越來越活躍了。在我國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博鰲亞洲論壇,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其不僅朝着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更增強了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對話與經濟聯繫。

再看中非合作論壇,開創了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新局面。2011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663億美元,比2006年增加2倍。中國對非援助穩步增長,爲非洲國家援建了100多所學校、30所醫院、30個抗瘧中心和20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今後3年,中國還將向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額度。

我看到,中國領導人這幾年頻繁出現在上海合作組織、首爾核安全峰會、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峰會上,闡述中國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建設,加強與主要經濟體一起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發揮着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世博外交展示了中國形象,峰會外交則傳遞了中國聲音。

我還注意到,近幾年的中法、中德、中意“文化年”,中俄、中西、中奧“國家年”,“中印友好年”“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年”及“中韓交流年”“日本中華年”等國家年活動。這些活動都是以國家爲主體、以文化爲主題,不僅爲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與互動提供了一種卓有成效的外交方式,還在文化交流中加強了民族間的瞭解與友誼,讓“中國紅”成爲對象國的一種流行元素。我認爲,這是中國作爲文化大國形象的一種體現,是我國改革開放成果的一種再現,是中國聲音走向世界的重要體現。

10年來,我國一直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各項國際事務。我堅信,和諧世界的“中國之聲”今後還會在中國的外交實踐中更加洪亮。

——選自《黨建》雜誌2012年08期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四章 十年風雨
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三章 十年民生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一章 築基十年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二章 十年發展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五章 十年跨越章四章 十年風雨章四章 十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