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運籌帷幄(上)

早朝過後,李世民將文武重臣留下,召至武德殿議事。又遣內侍前往火器營,宣趙雲澤和蘇定方來武德殿。

趙雲澤和蘇定方還未來至,李世民就開始了小朝議。

“衆位愛卿,方纔在早朝上,突厥正使趙德言的話你們也都聽到了,朕拒絕了頡利的和親所請,趙德言歸去後,突厥定會對大唐用兵啊”李世民說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突厥強盛之時,大唐尚不懼之,如今,突厥勢衰,大唐就更不怕頡利興兵來犯了。”李道宗朝李世民一拱手,說道。

其餘大臣,也都出言附和李道宗。

尉遲恭道:“陛下,突厥要是不來,我們還找不到理由狠狠收拾他,他若興兵來犯,大唐乾脆一舉滅了他得了。”

衆大臣都笑了起來。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昨日,代州都督張公瑾上了奏摺,言稱取東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他陳述了六條理由,衆卿不妨聽一下。”

說完,李世民就命黃德海,當衆宣讀張公瑾的奏摺。

等黃德海宣讀完這份奏摺,李世民說道:“從前隋時,突厥對中原百姓就犯下累累罪行。大唐立國後,頡利更是欺大唐初立,根基不穩,簡直把大唐當成了他的府庫,每年都要入境燒殺搶掠。武德九年,頡利更是打到長安城下,如此奇恥大辱,朕不能忍,大唐萬民,更不能忍。朕決定,依張公瑾所奏,出兵突厥,雪洗前恥。諸卿以爲如何”

文武衆臣默默思慮了一會兒,溫彥博出班問道:“不知陛下想出兵突厥,達成什麼樣的戰略目的”

李世民道:“趙德言此番回去,頡利定會發兵來犯。朕不管他來多少兵馬,大唐此戰,就是要一舉滅掉頡利的東突厥勢力。”

溫彥博道:“臣於武德八年,被突厥所俘,在突厥生活近一年。去年,臣又與趙雲澤一同出使突厥,對於突厥如今的國力,臣最是清楚不過。臣親眼所見,突厥如今比起武德八年時,國勢大衰。反觀大唐,自陛下登基後,厲兵粟馬,軍威大盛。正如張公瑾所言,大唐此時若想滅突厥,臣認爲有極大勝算。然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陛下萬不可倉促興兵,定要早作謀劃。”

其餘大臣也紛紛發言,認爲大唐出兵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竟沒有一人反對大唐攻打突厥。連老夫子孔穎達都說,突厥壓在大唐頭上多年,大唐如懸鯁在喉,早日去了這個大患,早日能抽出精力發展民生。此番若失了時機,等過幾年,突厥要是重新振作起來,大唐想再取突厥,可就難了。

李世民很欣慰的點點頭,道:“既然衆愛卿都認爲大唐出兵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那我們便一同謀劃一下該如何出兵吧。衆卿隨朕來偏殿。”

說完,李世民起身,領着衆文武來至偏殿。

偏殿之中,放了一個巨大的沙盤。這個沙盤是兵部、將作監、特勤署抽調官吏,利用一年多時間測繪製作完成的。沙盤上的地形,就是大唐北部邊境的地形和兵力分佈,以及突厥的主要地形和大部落分佈情形。

大臣們一見這個沙盤,就都讚歎不已了。李世民說,沙盤這東西,是趙雲澤搞出來的。衆人又對趙雲澤的奇思妙想誇讚了一番。

接下來,李世民和大臣圍着這個大沙盤,商議起了用兵之事。

滅國之戰,牽涉方方面面,兵將徵調,後勤補給,用兵方向、戰略階段目的,所要討論的事情太多。

一開始,大臣們的發言還都慢言細語的,可是隨着討論的氣氛越來越濃烈,大臣們的發言也都帶上火藥味了。爲了一個問題,都爭得面紅耳赤。

對於大臣們的這種爭論,李世民不但不去阻止,還很高興。這說明,他今天召集來議事的這些大臣,都是對突厥同仇敵愾的。誰都想爲大唐滅突厥之戰出一份力。

大臣們正在商議着,趙雲澤和蘇定方來了。

“你倆來的正好,朕正在與衆愛卿商議,如何用兵於突厥。你倆你不妨開動腦筋,一同參議一下。”李世民對蘇定方和趙雲澤說道。

“陛下決定用兵突厥了”趙雲澤一臉驚喜的問道。

李世民點點頭,道:“決定了”

“那什麼時候動手”趙雲澤又問。

李世民道:“這就要看頡利何時進犯大唐了。朕和衆愛卿都料定,用不了多久,頡利必然會進犯大唐。今日朕召集你們,就是提前做出預案和部署,只要頡利一動手,大唐便立刻發動,給予突厥雷霆之擊。”

“太好了”趙雲澤和蘇定方都興奮起來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今日召集前來的,都是朝中重臣,他們的眼光,也都是從大局出發,看問題在細節上難免有不到之處。你倆卻都是底層帶兵的武官,不妨一起參議一下,也好查漏補缺。”

“陛下,您與衆位大人商議的是國戰,某和趙大人,職位低微,參與這種事情,合適嗎”蘇定方疑慮道。

“朕說合適就合適。”李世民說道。

“臣遵旨”趙雲澤和蘇定方應下。

隨後,他倆也圍上那個沙盤,看了起來。

也許是大臣們爭論的累了,也許是他們的爭論到了關鍵的環節,此時,他們都在圍着沙盤默默的看,卻沒有人出聲了。

大唐的官制,雖然文官和武官的職位是分開的,可是,文武官員的界線,卻不是很明顯。文官調爲武官,或武官調爲文官,都是經常的事情。遇到涉及到國家大事時,無論文官還是武官,也都有發言權。像房玄齡和杜如晦,一直任文官,可調兵遣將,制定出兵戰略的事情,他倆卻一直唱主角。

可是這次的大戰,戰爭規模卻勝過大唐以往任何一次的大戰,所以,房玄齡和杜如晦也很謹慎。他倆一直在聽別人的意見,根本就還沒發表意見。

房玄齡見趙雲澤來了,就對趙雲澤說道:“鵬羽啊,方纔,我們已經商議了用兵的數量,並達成了共識。我們認爲,大唐出兵十萬,就夠用了。可是,對於如何出兵,卻還沒商量好。你有什麼看法”

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83章 軍訓(上)第117章 爲李世民科普(上)第494章 白蛇傳首演(下)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550章 萬國來朝(上)第303章 煙囪軍第455章 樹上開花(中)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437章 青苗法的設想第369章 攪屎棍第127章 又死一個第562章 施治第269章 暗算第61章 馬穿鞋第532章 首戰用我第358章 易容術第282章 泰康堂第298章 遷居第224章 胡江入坑(上)第222章 秦府後花園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565章 鑽牀底的公主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548章 大捷報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498章 藏寶圖(下)第132章 傳遞消息(下)第431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中)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278章 旱情現第404章 遼東方略(上)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424章 查賬第275章 再戰王晊(下)第503章 熱氣球(上)第92章 深夜魅影(四)第132章 傳遞消息(下)第99章 重組第212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151章 護龍會(中)第106章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40章 夜梟演習(一)第170章 投鼠忌器(上)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257章 涇州之變(中)第41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04章 又遭遇經濟危機了第544章 夜襲陰山(上)第183章 朔方之變(二)第516章 倒黴的長孫嘉慶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134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227章 娶媳婦的規矩第548章 大捷報第452章 借糧(下)第41章 秦茉兒第28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11章 趙雲澤的反擊第233章 趙家莊(上)第271章 大神馬周第11章 賞狗毛三根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126章 四方館疑案(六)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547章 善後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第4章 首陣顯威第110章 故人來訪(上)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31章 封賞內情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50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上)第237章 開中法(下)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82章 立威第332章 大比武(下)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200章 瞌睡來了遇枕頭第69章 盪漾的李淵第554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230章 大婚(下)第207章 納彩、問名第35章 地主階級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473章 平滅飛雲寨(下)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425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上)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24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中)第392章 歸途漫漫(下)
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83章 軍訓(上)第117章 爲李世民科普(上)第494章 白蛇傳首演(下)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550章 萬國來朝(上)第303章 煙囪軍第455章 樹上開花(中)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437章 青苗法的設想第369章 攪屎棍第127章 又死一個第562章 施治第269章 暗算第61章 馬穿鞋第532章 首戰用我第358章 易容術第282章 泰康堂第298章 遷居第224章 胡江入坑(上)第222章 秦府後花園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565章 鑽牀底的公主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548章 大捷報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498章 藏寶圖(下)第132章 傳遞消息(下)第431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中)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278章 旱情現第404章 遼東方略(上)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424章 查賬第275章 再戰王晊(下)第503章 熱氣球(上)第92章 深夜魅影(四)第132章 傳遞消息(下)第99章 重組第212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151章 護龍會(中)第106章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40章 夜梟演習(一)第170章 投鼠忌器(上)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257章 涇州之變(中)第41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04章 又遭遇經濟危機了第544章 夜襲陰山(上)第183章 朔方之變(二)第516章 倒黴的長孫嘉慶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134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227章 娶媳婦的規矩第548章 大捷報第452章 借糧(下)第41章 秦茉兒第28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11章 趙雲澤的反擊第233章 趙家莊(上)第271章 大神馬周第11章 賞狗毛三根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126章 四方館疑案(六)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547章 善後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第4章 首陣顯威第110章 故人來訪(上)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31章 封賞內情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50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上)第237章 開中法(下)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82章 立威第332章 大比武(下)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200章 瞌睡來了遇枕頭第69章 盪漾的李淵第554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230章 大婚(下)第207章 納彩、問名第35章 地主階級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473章 平滅飛雲寨(下)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425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上)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24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中)第392章 歸途漫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