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知道這件事後在御書房中坐了一天,接着暗地裡送了不少賞賜給詹府,隨後在早朝的時候大罵造謠的人,抓了幾個跳的最歡的,恰好都是莫頌書的門徒。
於是又順理成章的罰了莫頌書一年俸祿,官降一品。
這下子所有人也都想起來了,這事情之所以會這麼發展,是因爲莫頌書在前面打頭,也是他先開始造謠生事的。
莫頌書之前聲望頗盛,經過這件事後一下子聲望大跌,朝中原本與他交好的大臣也開始疏遠他。
就在大家覺得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沈西臣病倒了。
詹子辛原本在金鑾殿上那番話已是讓他無地自容,後又因此自盡,他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吐了血昏厥過去。
等他身體好了一些後便掙扎着起身,去了詹府。
詹子辛的靈位還在,沈西臣面色慘白到他靈前跪下,脊樑都挺不直了。
一旁的詹夫人不願見他,哭着回了屋裡。
詹父紅着眼眶,將他扶起。
“沈大人是一品大員,小子只是一介布衣,當不起這等大禮。”
沈西臣張了張嘴,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對着詹父長長的作揖,行了一禮,知曉內情的詹父受了這一禮,眼淚卻也忍不住的掉落下來。
“子辛並非是因你而死,他爲的是道義。”
沈西臣知道的。
詹子辛之所以這麼幫他,並非是因爲兩人關係好,而是因爲詹子辛知道,沈西臣不能出事。
他若是出了事,朝堂中便成了莫頌書的天下。
詹子辛人雖頑劣,但心性通透,莫頌書是個什麼人他早就看出來了。
沈西臣當初包庇自己妹妹,不問青紅皁白就冤枉他,詹子辛從那以後便不再將他當成摯友。
可等到沈西臣出事的時候,他卻還是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
因爲他再愚鈍,也還記得自己讀書是爲了什麼。
他讀過的聖賢書都教給了他什麼,他一刻也不曾忘記。
所以詹子辛欣然赴死,只因爲他知道,沈西臣身上不能有這樣似是而非的污點。
一旦有了污點,就有了被人扳倒的可能。
路漫漫,其修遠。
他願死於道義,死於天下,絕無怨懟。
可詹子辛無怨懟,沈西臣卻不能不記着。
詹父擦掉眼淚:“小子生前說過,他的沈兄光風霽月,胸有溝壑,絕不會做出令人唾棄之事。沈大人若還念及與小子的同窗之誼,惟願大人以後秉持自心,勿要再錯了。”
聽着這些話,沈西臣久久之後才慢慢的,輕聲的回道:“我……不會再錯了。”
詹父這才下了逐客令:“小子並不怨沈大人,但我這老頭子卻無法不怨,沈大人請回吧,以後做個好官便是了。”
沈西臣不知自己是如何出的詹府,等到了府門口時他擡起頭,看見詹府門口掛着白色的綾。
詹子辛這個人最喜歡紅色,最不喜歡白色。
但如今他卻再沒有辦法將這些惱人的白色統統撤換下去了。
沈西臣垂下眸,轉身慢慢的離去。
那一瞬間,他似乎也老了許多,老到挺不直背,也失去了一往無前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