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宜秋宮裡亂成一鍋粥。

白昭訓把其餘五個得罪了個遍,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彌補過來。反正現下沒人想去和她攀談,自討沒趣。

……

“所以,這個小法術的效用是十二個時辰?”武顏聽完,笑得肚子都疼了。

還好柳兒、椿兒已經退出去了,不然看到太子妃抱着圓滾滾的肚子狂笑,估計臉都要嚇青了。

自此之後,東宮後院一片祥和寧靜,再也沒有出來折騰幺蛾子的人了。

貞觀十八年臘月,太子妃發動了。

太子的第一個孩子在萬衆矚目中出世。

李治是如何用了障眼法糊弄過去一衆醫女和穩婆暫且不做多說,等到兩三個時辰之後,太子殿下的長女平安來到。

雖然李世民稍微有些鬱悶,太子妃給太子生的是女兒而不是兒子,但是他想着:畢竟雉奴年紀還小,兒子肯定日後就會有的,先開花後結果也是不錯的兆頭。

而外頭的衆人也是各有思量。

單單太子妃的孃家裡頭就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楊氏和武穎那樣,真心真意替武顏高興並且擔心的;另一種則是如武元慶那樣開始轉腦子,想要往東宮再送人進去的。

“武元慶,我告訴你。我還是你名義上的娘,你且別把我當作死的。把你那齷齪心思都收起來!”你道楊氏爲何會大怒?

武元慶有嫡出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宜安虛歲十七,已經看好了人家,來年開春就出嫁了;嫡次女宜樂虛歲十五,和她姐姐相比,相貌更是明豔一些,性子也更討喜(更討武元慶的喜)。

初唐年間,一應的禮法其實都挺亂的,要不怎麼會有“髒唐臭漢”這樣的說法呢?

所以武元慶想要把自己的嫡次女弄到東宮去,在倫理上還真不算什麼大事!

當然,憑着武元慶的本事,是沒有辦法做成這件事的。畢竟他只是一個空頭名頭的郡公罷了,長安城裡還排不上號,若不是有一個太子妃妹妹,誠郡公府早就泯然於長安衆多勳貴之中了。所以武元慶又蠢蠢欲動了。

小相氏一個沒注意,武元慶就去點了“炮仗”——他顛顛兒地去找楊氏說,美其名曰是讓宜樂進東宮幫襯太子妃。

就算楊氏近年來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了,可是腦子還是比武元慶要靈光。再說了,就武宜樂那樣子的,別說是幫襯元華了,回頭得了勢不咬元華一口都算輕的。打量着自己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了?

楊氏幾乎要一口啐到武元慶的臉上去了。

武元慶也是三十多的人了,被繼母這麼狂噴,面上很是難看——他常年不來後院給繼母請安,今日還是帶着宜樂一起來的楊氏院子。結果在自己女兒面前丟了這麼大的人!

哎喲,武元慶能幹出這樣的事也是堪稱奇葩了。

等到小相氏收到下人報來的消息的時候,楊氏已經和武元慶吵得不可開交了,間或還有自己那被夫君慣壞了的次女在旁邊煽風點火:“爹,咱們不用來看人臉色,叫娘帶我去東宮小郡主滿月或者百日宴,憑女兒的相貌,不需要別人……”

看來不只武元慶無腦,深得武元慶寵愛的武宜樂也是個腦殘。

小相氏恨不得去把自己的蠢夫君和笨女兒的嘴都給堵起來——這哪裡是求人辦事兒的?分明是來結仇的!

這麼一鬧騰,武家有意再送女兒去東宮的消息就傳開了——誠郡公府邸可不比東宮,就算小相氏是個能幹的,也不能把郡公府經營的滴水不漏。

長安城裡的人家紛紛側目——太子妃有這樣的孃家,還真是倒了大黴了,不過東宮這許久都沒有新人進去了,咱們還是可以觀望一下,如果武元慶那樣的人都能把這件事辦成了,自己家適齡的小娘子,未必不能去爭一爭太子良娣、良媛的位子!

等到這一出鬧劇傳到“坐月子”的太子妃耳朵裡,武顏皺着眉頭想了好久,纔想起來那個武宜樂貌似是個挺驕縱的?還真是心大。不過這樣的孃家,自己還真是指望不上,不僅不能增加助力,還要給自己拖後腿,和前外戚長孫家根本就不能比。

因爲太子長女的滿月就在元宵節,李世民大筆一揮,就大辦一場吧。

有心之人都把目光瞄準誠郡公府,結果卻大失所望,誠郡公府女眷就只有楊氏和小相氏出席了。雖然楊氏對着她大兒媳小相氏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過和衆人設想的那樣可差得遠了——看來武元慶也是個不頂用的。

沒錯,小相氏力挽狂瀾終於搞定了自己的豬隊友,雖然手段不夠光明磊落——給自己的次女下了瀉藥。雖然爲孃的這樣子有些心狠,可是拉肚子總比沒命要好吧?小相氏實在是受不了那一對異想天開的父女了。

到了東宮,看到剛出月子的太子妃,小相氏心想,自己的二女兒怎麼比得上風華正茂、氣度雍容的太子妃?幾年下來,太子妃身居高位的那通身氣派就不是一般女子可比的。

雖然沒能看到一場好戲,不過長安城的那權貴女眷們還是圍着太子妃嘰嘰喳喳說得熱鬧。

面子上的話大家都會說,有人誇太子妃出了月子身子還是這麼輕盈、有人誇太子妃肌膚如玉,比生孩子之前更細膩了、也有人誇本日的主角,小郡主是個美人坯子,和太子妃長得一模一樣,將來定是個好福氣的……

武顏遊刃有餘地應付着,間或飛一個眼神去自己孃家來人那裡:看來大嫂還是個清楚的,有她這麼一個明白人在,武元慶倒是鬧不出大風浪。

至於前頭那些男賓。

你們不要覺得男人就不八卦了,在這個娛樂活動極其有限的時代裡,在外行走的男人八卦起來,比後宅的女子還要厲害。

這不就有人來挖苦武元慶了:“聽聞誠郡公尚有嫡次女未婚配?本王倒是識得一些青年才俊,要不給武兄弟介紹幾個?”

“哎,誠郡公哪裡需要您來給保媒拉縴,據說他那次女可是有青雲之志呢……”後頭這個接話的,說得更直白。

武元慶雖然心頭出火,可是也不敢對着品階比自己高的皇親國戚甩臉子——畢竟自己這個“太子妃兄長”到底如何,長安城裡人人知曉。

就在武元慶悶頭喝酒之時,李治舉着杯盞走了過來。

那兩個促狹的人見到太子殿下來了,便住了嘴。和武元慶擺出相談甚歡的樣子。

李治和這三人喝了一杯,那兩人見太子殿下似乎是有話對誠郡公說,便知趣地走開了。

武元慶有了五六分的醉意——自來喝悶酒都是最容易喝醉的。他見到太子殿下靠近自己,很是後悔今日宜樂偏生吃壞了肚子,沒能跟着過來。

只見太子殿下先是溫和地開口和武元慶寒暄了幾句。

讓武元慶內心更加澎湃起來:太子這麼溫和知禮,若是宜樂能進東宮,再生下兒子,自己豈不是美哉?君不見,女兒嫁給太子和異母妹妹嫁給太子怎麼能一樣。

——可是你女兒入東宮根本就不能算是“嫁”!

武元慶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裡,恨不得日後的武家變成如今的長孫家——自己則是能夠和長孫無忌比肩。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

就聽見太子殿下一如既往地溫和言語:“聽聞阿顏的侄女也到了該許配人家的年紀?我大哥的嫡子至今未婚配,若是郡公找不到合適的人家,這件事便交給孤了。”

把武元慶那幾分醉意生生給嚇沒了:太子殿下的大哥,可不就是被廢的前太子李承乾。自己的宜樂若是成了李承乾的兒媳婦……

想到這裡武元慶眼前就一陣陣地發黑,繼而那喝下去的酒水就變成了尿意——難怪有時候有人說“嚇尿了”。原來,受到的驚嚇太大,真的會想尿尿。

當然,在衆男賓的眼裡,只看見太子殿下和武元慶“親切友好”地聊了幾句,聊完之後的武元慶就滿頭大汗了。

不是沒人好奇,可是誰敢去和太子殿下打聽?

去問武元慶吧。那個慫貨居然尿遁了……

不過出了正月裡,誠郡公的嫡次女飛快地定了親事,也被人琢磨了一下其中的意思——看來,太子殿下自己也無意在這時候納妾。

……

很快地,長安城裡有了另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誰也不去關心太子殿下什麼時候納妾了。

貞觀十九年即公元645年正月,玄奘法師回到長安,結束了十七年的取經、遊學生涯。

即開始組織翻經譯場,首先在弘福寺翻經院進行。

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七章第七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8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六章第17章 倒v第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五章第五十七章第15章 倒v第8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13章 倒v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章第16章 倒v第六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七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五章第1章 捉蟲第五十七章第六章第四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倒v第二十六章第七十章第1章 捉蟲第六十八章第15章 倒v第11章 倒v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捉蟲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七章第七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8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六章第17章 倒v第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五章第五十七章第15章 倒v第8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13章 倒v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章第16章 倒v第六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七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五章第1章 捉蟲第五十七章第六章第四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倒v第二十六章第七十章第1章 捉蟲第六十八章第15章 倒v第11章 倒v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捉蟲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