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

李休本來想看看裴寂這邊怎麼樣了,順便再給他介紹一下紅薯或玉米的一些詳細情況,卻沒想到剛來到紅薯地時,卻是嚇了一跳,只見這片不大的田地周圍竟然站滿了人,甚至還有人蹲在地邊正在挖紅薯,這讓他自然是大喊住手。

不過等到話出口之後,李休這才發現站在田邊的都是一些熟人,因爲今天早上他還在太極殿見過這些人,只見這些人一個個穿着或紫或紅的官服,正是今天朝會時的那些官員,裴寂也同樣站在這些當中。

“裴相,你們這是做什麼,紅薯的數量不多,一共也就這麼點,日後我還想靠着它們推廣呢,你們這麼亂挖豈不是糟蹋糧食?”李休這時快步走過來,看着田邊已經被挖出的一些紅薯暗叫可惜道,這些大臣不知道紅薯藤是可以插扦的,結果挖的時候也不知道保護,扔的遍地都是,看着都讓人心痛,幸好數量不多,否則他真可能翻臉了。

“這個……嘿嘿,其實也不能怪大家心急,有不少人都是下了朝會就來了,本來想等你來了再挖,可是一直等不到你,所以我剛纔就擅自作主,讓大家挖幾顆出來看看產量!”裴寂這時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因爲挖紅薯的決定是他做出來的,畢竟李休去的也太久了,他以爲李休不會再來了。

“既然大家都親手挖過了紅薯,想必也親眼看到了紅薯的產量,不知各位可有什麼想問的嗎?”李休看了看地面上被挖出來的紅薯,幸好數量不多,只有十幾棵的樣子,所以也就沒有計較,而是擡頭看了一下眼前這些興奮的大臣們問道。

“李休,產量我們都深信不疑,只是有個問題我想不明白,這個紅薯要怎麼吃啊,而且你看它的就像是水果一樣,裡面全都是水,這東西應該存儲不了多長時間吧?”沒等別人開口,裴寂就率先問道,其實這個問題剛纔他和其它大臣也都討論過了,雖然有些人提出自己的意見,但誰也不能肯定自己說的就是正確的。

“哈哈~,這個簡單,紅薯和水果一樣水分很高,看起來很容易腐爛,但只要挖個地窖存儲起來,一般可以保存相當長的時間,至於吃紅薯的方法就更簡單了,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或燒熟了吃,十分的香甜可口。”

李休說到這裡時,看到地面上已經挖出來的紅薯,當下吩咐公主別院的下人拿着紅薯去河邊清洗乾淨,然後分給了在場的衆人,雖然紅薯的數量不多,但至少也要讓這些大臣們嘗一嘗味道,否則根本沒有說服力。

裴寂等人看着手中拳頭大的紅薯,一個個面面相覷誰也沒敢先下嘴,畢竟他們對這東西的瞭解全都靠李休一個人的解說,誰也不敢保證這是不是真的能吃,萬一有毒那豈不是糟糕了?

看到裴寂他們猶豫的樣子,站在旁邊的張十一這時有些看不下去了,當下拿過一個紅薯一下子塞到嘴裡咬了一大口,邊嚼邊開口道:“你們這些當官的還真是多疑,告訴你們,這紅薯是我和父親不遠萬里從美洲運回來了,那邊的土人很多人都吃這個,這個生吃不太好吃,如果烤熟了那才叫一個香甜可口!”

張十一邊吃邊說,嚼着的紅薯白沫亂噴,不過這也讓這些大臣們終於放下心來,有些人先是輕輕的咬了一口,結果發現這東西沒什麼怪味,反而還帶着一股清甜,最關鍵的是它特別的脆,吃起來十分的爽口,有不少大臣都是空着肚子上早朝,剛一下朝會就跑到這裡,這時根本沒來得及吃飯,現在也是餓的厲害,當下幾口把紅薯啃下肚,感覺差不多能混個半飽。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紅薯,比如有幾位年紀比較大的大臣,牙都掉得沒幾顆了,這時吃起紅薯自然十分的費勁,其中就包括那位楊農楊尚書,李休都擔心他會把僅剩的幾顆牙給磕掉了。

“味道不錯,估計煮熟後會更好吃,不過紅薯的產量這麼大,總不能都存在地窖裡吧,特別是朝廷想要大量儲存的話,那麼多的紅薯堆在一起,恐怕很快就會壞掉。”裴寂這時也把紅薯吃完,當下稱讚一聲又提出一個疑問道,如果無法大規模儲存的話,那產量再高也沒有意義,比如山東那邊的水果產量很高,但冬天之前就會爛掉大半,根本不足以讓百姓靠吃水果過冬。

“想要大規模儲藏那就只能把紅薯曬乾了,比如這些紅薯收穫之後,用刀把它們切成片,攤在地上曬成紅薯幹,相比小麥和稻米,紅薯幹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扔到水裡煮或者蒸,味道也不錯。”李休笑呵呵的解釋道。

他記得小時候倒是吃過紅薯幹,很硬,牙口不好的根本咬不動,等到他大一點後,基本上就很難見到紅薯幹了,不過再後來在超市裡倒是可以見到包裝精美的紅薯幹,不過那個紅薯幹是軟的,而且加了糖之類的調料,味道自然不是那種天然的紅薯幹可比的。

“我明白了,難怪你之前說紅薯有乾重和溼重之分。”裴寂聽到這裡終於點了點頭,他身後的其它人也都是議論紛紛,討論着紅薯的好處。

不過也就在這時,忽然只見一個方臉的中年大臣手捧着紅薯走過來,一臉嚴肅的對李休道:“多謝李祭酒爲我等解惑,不過我看這裡的紅薯種植面積還是太小,以我的估計,最少也要積累數年時間纔能有足夠的紅薯推廣,所以這個紅薯我就不吃了,還是留着做種子吧!”

這個方臉中年人說着把手中那個完好的紅薯交到李休手上,周圍的大臣看到這裡,一個個也面帶尷尬之色,而李休更是用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盯着對方,心想這傢伙腦子是不是有問題,別人都吃了就他不吃,而且還說什麼留作種子的話,這不是讓周圍的人都下不來臺嗎?

“那個……這位先生如何稱呼?”李休呆愣了半天,這才反應過來問道,眼前這個方臉中年人要麼是真的心繫天下蒼生,所以才忍心吃這個紅薯,要麼就是真傻,根本沒想過這麼做會得罪人,不過好像朝堂上應該不會有傻子纔對,更何況眼前這個傢伙身穿紫袍,絕對是三品以上的重臣,這樣的人絕對不可能是傻子。

“本官太子洗馬魏徵!”只見這個中年人一板一眼的回答道,說話之時,有些乾瘦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絕對的不苟言笑,讓人望而生畏。

“瞭解,原來是魏洗馬,下官早就聽聞洗馬的大名,只是一直無緣相見,今日一見,魏洗馬果然是心憂天下之人!”李休聽到對方的身份,立刻露出恍然的表情,大名鼎鼎的魏徵他自然知道,這個人是個出了名的倔脾氣,平時誰的面子也不給,能夠說出剛纔的話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魏洗馬不用太擔心紅薯的種植問題,紅薯與其它作物不同,它不但可以靠地下的紅薯根莖繁殖,而且還可以用紅薯藤來插扦種植……”

“何爲插扦?”沒等李休把話說完,就被魏徵給打斷道。說來也有趣,魏徵在後世以直諫李世民聞名,不過現在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而且極受李建成的信任,上次李建成去山東用兵爭軍功,就是聽取了魏徵的建議。

“插扦就是……就是……”雖然李休老是把插扦掛在嘴上,但如果讓他真的解釋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說,不過幸好這裡就是紅薯地,所以他靈機一動從地上掐了一段紅薯藤演示道,“插扦就是這樣,把一段紅薯藤插到地上澆上水,過段時間就成活了。”

“原來如此,這個紅薯就像是桃樹一樣,用一截樹枝插在地上就可以成活,這麼說來,這些紅薯藤都可以做爲種子,那麼也許用不了多久,紅薯就可以大規模推廣了!”魏徵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兩眼放光的道,他雖然倔強,但也是一個心繫天下的人,特別是經歷了隋末的亂世後,他更是一心的想盡快爲天下人帶來一個盛世,而這個紅薯的出現,無疑會讓他心中的盛世提早到來。

回答了裴寂和魏徵的問題後,李休本以爲不會再有人對紅薯有什麼問題了,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大臣們對紅薯和好奇遠在他估計之上,接下來又有不少人圍着他問個不停,而且什麼樣的問題都有,特別雖那位楊農楊尚書,更是對紅薯的種植十分感興趣,從紅薯生長的土壤、季節、旱澇等等問個不停,李休也只能耐心的一一回答。

好不容易介紹完紅薯之後,裴寂又拉着他去看玉米,結果楊農和魏徵這些大臣們也是“呼啦”一聲全都跟着去了,當看到高大的玉米時,也都是嘖嘖稱奇,有不少人都說難怪玉米長那麼大,原來玉米的植株就長得比人高。

相比紅薯,玉米就正常多了,至少它和小麥之類的傳統作物一樣,都是提供種子讓人食用,所以裴寂他們也更容易理解,而且玉米這時都已經成熟了,裴寂等人興起之下,竟然還親自下地掰了些玉米棒子放在地頭,算是中原大地上第一批收穫玉米的人。

看完了玉米,這時也都已經是下午了,李休早就已經感覺飢腸轆轆了,要知道他也是早上天沒亮就出了家門,根本沒空吃早飯,直到現在也是滴水未進,裴寂等人也差不多,哪怕剛纔吃了塊紅薯,但這時也都餓的厲害。

做爲主人,李休再怎麼也不能讓這些朝廷重臣餓着肚子離開,更何況有些人平時請都請不到,所以李休當下請裴寂等人到家裡飲宴,這也正合了大家的心思,於是一羣人亂哄哄的來到李休家中。

這些人都是朝廷的重臣,不少人還有許多政務要處理,所以都是匆匆吃完就告辭離開了,這些人在離開時,對李休家中的飯菜也都是讚不絕口。不過其它人都離開了,卻唯獨有一個人留了下來。

“楊尚書今天下午無事?”李休看着眼前這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好奇的問道。

留下的人正是那位戶部尚書楊農,這個老頭看起來得有快七十了,走起路來都是顫顫巍巍的,讓人擔心會不小心摔倒,不過這個老頭的來頭卻是不小,據說出身於弘農楊氏,也就是前隋楊堅出身的那個家族,當初前隋時,弘農楊氏可是天下氏族之首,現在雖然衰弱了,但依然不能小視,否則楊農這個老頭也不會佔據着戶部尚書這個要職。

“呵呵,老夫年紀大了,所以戶部的事大都交給下面的年輕人去做,我這個尚書還算清閒,剛纔老夫聽李祭酒侃侃而談,似乎對於農事十分的瞭解,說來也巧了,老夫也對農事頗爲精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老夫現在家裡還開墾出一小塊田地耕種,可惜現在年紀大了,平時也只能由兒孫們幫忙照顧,再也不能親自下田了。”楊農笑呵呵的開口道,看着李休的目光也滿是讚賞。

“楊尚書謬讚了,其實在下在農事……”李休本想謙虛一下,說自己對農事所知不多,這也是事實,畢竟前世他可沒真正種過地,不過一想到紅薯和玉米都是自己搞來的,這麼說已經不是謙虛而是虛僞了,這讓他也不由得無奈的道,“在下對農事也只是略知一二,當不得楊尚書的誇獎。”

“當得!當得!”楊農這時卻是笑得更加燦爛的道,“說起來老夫也早就聽聞李祭酒之名,只是沒想到李祭酒對農事也如此瞭解,農是立國之本,咱們中原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以農立國,不過老夫卻有個問題想要向李祭酒請教一下!”

“呃?楊尚書言重了,小子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回答楊尚書的問題!”看到楊農最後一本正經的向自己請教,李休也不由得急忙謙虛道,不過這時他也感覺有些奇怪,楊農無緣無故的留下來,而且還和自己攀談這些到底是爲了什麼?或者說他有什麼目的?(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三章 知子莫若父第七百九十九章 騙盡天下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利品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與崔幹第三百八十九章 御下之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六百六十九章 又見倭人第二百零二章 酒精的應用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書院招生 中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難得清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六十三章 七娘醒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承乾的背後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承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死不活的幼苗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四百四十章 吃醋第四十九章 才氣逼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喝就多喝點第九十五章 李世民與虯髯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靈前衝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六百六十九章 又見倭人第九百九十章 長孫皇后來了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七百零六章 七娘逃跑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高延壽、高惠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同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是不是明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雀大街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寫了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恪回京第八百九十一章 做出選擇第七百七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長孫衝的勸說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八十章 祭拜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馬車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薛延陀之亂第一千零一章 退往五指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兩百歲第八十八章 虯髯客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攻略四方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九百六十三章 相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有人反對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泰又回來了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書院招生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陌刀隊的歸屬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花鏡第九百一十一章 腿傷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團聚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一百四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辦個私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真的在誇你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比箭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
第八百二十三章 知子莫若父第七百九十九章 騙盡天下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利品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與崔幹第三百八十九章 御下之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六百六十九章 又見倭人第二百零二章 酒精的應用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書院招生 中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難得清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六十三章 七娘醒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承乾的背後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承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死不活的幼苗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四百四十章 吃醋第四十九章 才氣逼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喝就多喝點第九十五章 李世民與虯髯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靈前衝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六百六十九章 又見倭人第九百九十章 長孫皇后來了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七百零六章 七娘逃跑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高延壽、高惠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同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是不是明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雀大街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寫了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恪回京第八百九十一章 做出選擇第七百七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長孫衝的勸說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八十章 祭拜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馬車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薛延陀之亂第一千零一章 退往五指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兩百歲第八十八章 虯髯客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攻略四方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九百六十三章 相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有人反對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泰又回來了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書院招生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陌刀隊的歸屬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花鏡第九百一十一章 腿傷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團聚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一百四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辦個私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真的在誇你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比箭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