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撤職

節度使的權力過大,最後造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也是大唐衰落最直接的原因,甚至大唐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也就是安史之亂,也同樣是由於河東節度使安祿山擁兵自重,最後纔有實力起兵造反,結果這件事使得大唐急驟衰落,同時也給各地的節度使做了一個榜樣。【△網WwW.】

哪怕日後有唐武宗等人想要中興大唐,但卻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因爲當時大唐的中央兵力已經不足以威懾各地的節度使,這種情況與周天子時的各種諸侯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本來李休並不打算這麼早的向李世民提出限制節度使權力的事,畢竟現在現在各地的節度使大都是李世民的心腹,而且權力也沒有達到頂峰,所以就算他提出來,李世民也未必能聽得進去,不過這次周紹範卻主動招惹到他頭上,於是李休就索性提出來,無論李世民能否聽進去,他都算是給對方提了個醒。

不過李世民聽完李休的講述後,卻是坐在那裡沉默不語,從理智上他也認爲李休講的有道理,只不過讓他懷疑自己精心挑選派出去的心腹大將,而且還要推翻自己之前做出的決定,這讓李世民一時間也有些無法接受。

“這件事關係重大,朕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不過周紹範這次的確是太過跋扈,擅自扣押朝廷命官,簡直是目無法紀,另外朕聽說他這兩年的身體不太好,乾脆就讓他回長安養好身體再做委派吧!”李世民沉默半晌,最後終於擡起頭道,雖然他沒有明說,但卻加重了對周紹範的處罰,顯然也已經把李休的話聽進去了。

“陛下英明!”李休與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竟然把周紹範的職都給撤了,當下都是躬身施禮道。

不過李休也知道,李世民之所以撤了周紹範的職,並不是因爲對方扣押了劉仁軌得罪了自己,真正的原因還是自己剛纔的那翻話起了作用,現在周紹範才做了幾年河東節度使,就已經敢扣押朝廷命官,若是再讓他在太原呆上幾年,恐怕就真的成河東的土皇帝了,這纔是李世民最忌諱的,所以才決定將對方調回長安。

“對了,銀行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這時李世民再次開口問道,銀行是李休繼農部、軍校後,第三個向李世民提出的政府機構,而農部和軍校相繼成功,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內展現出自己的作用,所以李世民對銀行也是十分的上心。【△網WwW.】

“啓稟陛下,西市那邊的銀行總部正在建造之中,估計到八月份才能完工,現在臣正在組建銀行需要的人手,只不過現在銀行的人手有些不足,臣也正在想辦法!”李休實話實說的稟報道。

“人手不足?”李世民聽到這裡卻是一愣,隨後就不解的問道,“銀行可是朝廷開辦的,怎麼會人手不足,哪怕朝廷調集不到足夠的人手,也可以向民間招募啊?”

“陛下有所不知,銀行需要的人手很多,而且能寫會算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現在臣一時間也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手,幸好臣在城外開辦的新築學堂每年有一批學生畢業,今天臣親自跑去城外,就是與學堂商議這件事,不過就算是加上學堂的學生,恐怕人手還是足,畢竟洛陽那邊的銀行同樣也需要提前準備人手。”李休說到這件事時,也不由得眉頭緊皺。

李世民聽到這裡也終於明白了李休的難處,當下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過了片刻之後,只見他一拍桌子道:“有辦法了,國子監那邊不是也開設有算學嗎,我記得裡面也有不少學生,乾脆就讓他們也充入銀行之中,爲吏三年方可爲官!”

國子監是大唐的最高學府,而且能在裡面就學的學生幾乎都是官員或貴族子弟,甚至不同品級的官員子弟,只能學習不同的科目,而算學一向不怎麼受人重視,因此學習算學的學生大都是低級官員家的子侄,當然他們日後也是可以做官的,只不過算學出身的學生一般都只能做一些技術性的官職,日後的發展前途很有限。

“多謝陛下,若是有國子監的學生,應該可以緩解銀行的人手不足!”李休聽到這裡也當即道謝道,不過據他所知,國子監中的學生數量並不多,學習算學的學生自然更少,甚至可能還沒自己的新築學堂多,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哪怕人手依然不夠,也可以從民間招募一些,然後趁着這段時間給他們做個培訓。

“銀行的事是朕委任給你的,有什麼困難就直接來找朕,朕一定會給你們提供最大的便利!”李世民這時卻是微笑着道,對於銀行日後能產生的效果,他也同樣十分的期待,特別是現在大唐的商業愈加的繁榮,而錢幣不足的問題已經開始束縛商業的發展,有些邊遠地區因爲無錢可用,竟然只能用以物易物來交易,所以這種情況一定要得到解決。

接下來李世民又問了一些關於銀行的事,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另外李休也向李世民打聽了一下党項那邊的戰事,主要是他想知道一下秦瓊的情況,畢竟兩人的交情不錯,秦瓊的兒子懷道和李晉交好,也經常去李休家裡,每次見到李休時,他都向李休打聽自己父親的情況,李休也不好每次都說不知道。

党項那邊的戰事其實已經平息了,那個挑起叛亂的拓跋赤辭也已經伏誅,據說還是被程咬金親手砍掉的腦袋,這個血手屠夫最喜歡砍掉敵人首領的頭顱這種事。只不過党項的叛亂雖然平息,但朝廷對於如何治理党項五州的事還沒有定議,程咬金就暫時駐兵在那裡,不過秦瓊已經快要回來了。

得知秦瓊要回來了,李休也終於放下心來,然後這才起身告辭,結果沒想到長孫無忌也同樣站起來,然後與李休一起離開了兩儀殿,只不過剛出殿門,卻只見長孫無忌笑呵呵的拉住李休道:“駙馬,你這樣做很容易沒朋友的!”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禁忌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倒黴的羊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樑父山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訓李承乾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六百六十一章 突厥人的命運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書院爭鬥的開端第九百七十八章 演示銅活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趕往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洞房之夜 下第三百四十章 渭水河畔第四百一十五章 佛牙舍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隋煬帝陵的趣事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內遷 下第五百零三章 光化郡主的秘密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雀大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意外的和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高昌投降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箭技無雙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得意的趙德言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下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蕭皇后的“東西”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薯活了第二十七章 突厥人殺來第六百七十七章 渾水部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門外的國舅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書院招生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士彠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八百零四章 守靈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參天可汗大道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五十一章 回家第十章 請馬爺吃飯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薛仁貴的機遇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抵達軍營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老婦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回長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鯨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忙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禁忌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倒黴的羊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樑父山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訓李承乾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六百六十一章 突厥人的命運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書院爭鬥的開端第九百七十八章 演示銅活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趕往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洞房之夜 下第三百四十章 渭水河畔第四百一十五章 佛牙舍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隋煬帝陵的趣事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內遷 下第五百零三章 光化郡主的秘密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雀大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意外的和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高昌投降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箭技無雙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得意的趙德言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下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蕭皇后的“東西”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薯活了第二十七章 突厥人殺來第六百七十七章 渾水部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門外的國舅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書院招生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士彠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八百零四章 守靈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參天可汗大道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五十一章 回家第十章 請馬爺吃飯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薛仁貴的機遇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抵達軍營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老婦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回長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鯨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忙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