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樑父山

自古以來,泰山身上就被華夏賦予了太多的神話色彩,甚至被古人視爲“直通帝座”天堂,這也是歷代帝王紛紛趕來泰山封禪的主要原因,而今天泰山終於又迎來一位偉大的帝王,那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

李世民一行人離開長安後,經洛陽等地一路向東,最後很順利的到達泰山腳下,也許是因爲之前吐蕃的慘敗,這一路上也十分的平靜,最有實力給大唐添亂的薛延陀和西突厥都被唐軍死死的盯着,一動也不敢動,其它的小國也沒實力搞事情,這也終於讓李世民圓了封禪的心願。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泰山腳下,李世民立馬駐足在一塊山石上,仰頭打量着眼前巍峨的泰山感嘆道,只見泰山山峰層疊,赤白的山石與青翠的植被夾雜其間,哪怕還沒有登山,就已經讓人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李休也站在李世民的身後,這時他在打量着眼前的泰山,雖然他知道泰山的海拔並不是很高,好像只有一千五百多米,但是並不妨礙這座天下第一山的名頭,甚至站在泰山腳下,才能真實的感受到“高山仰止”這個詞的含義,這主要是因爲泰山是整個齊魯平原的最高點,站在山頂時,整個齊魯大地一覽無遺,所以纔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語。

不光是李世民和李休在打量着泰山,旁邊的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也一個個擡頭打量着這座號稱五嶽之首的高山,自秦始皇開始,歷朝歷代幾乎都有皇帝前來泰山封禪,而封禪不但對帝王來說有着重要的意義,對於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同樣也有着重要的意義。

比如若是能夠隨同李世民一同登上山頂祭天的話,對於他們來說也將是無上的榮耀,只不過每次皇帝祭天時都只會帶上少量的大臣,像李休和長孫無忌這種自然不用擔心,而剩下的就要看他們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所以在來的路上,這些人就開始憋着股勁,這時到了泰山,他們一個個也都不禁有些忐忑起來。

“陛下,泰山的風景雖美,但咱們今天還要直到樑父山那邊,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咱們是不是也該趕路了?”不過正在這時,忽然只見魏徵上前開口提醒道,也許是封禪在即,魏徵也知道李世民現在激動的心情,所以說話的語氣也不像以前那麼生硬。

聽到魏徵的提醒,李世民這才醒悟過來,當下也是哈哈一笑,隨後就率領着隊伍往樑父山的方向趕去。

封禪分爲兩個步驟,一爲祭地,二爲祭天,祭天自然是要登到泰山之巔,但是祭地卻不是在泰山,而是在附近的樑父山,就是那個諸葛亮喜歡《梁父吟》的那個樑父山。

說起到樑父山祭地的這個規矩,其中還有一段故事,因爲當初秦始皇封禪時,召集齊魯之地七十多個儒生,前來討論封禪的禮儀,但是這些儒生卻是爭論不休,有人說要以蒲草裹住車輪,免得傷到山上的草木,有人說要掃地而祭,鋪上用菹秸做的席等等,結果秦始皇一怒之下將這些儒生全都趕走,乘坐自己的車子上山,先到泰山上實行封禮祭天,再到樑父山實行禪禮禮祭地,這套禮儀基本是戰國時祭天帝時稍加改變而成。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他卻先到樑父山實行禪禮祭地,然後纔到泰山之巔祭天,並且還採用祭太一神之禮,整個典禮十分的莊嚴隆重。因爲漢武帝是奠定儒家地位的帝王,再加上秦始皇的名聲不好,所以後世的帝王再來封禪時,全都採用了漢武帝定下的規矩。

樑父山位於泰山東南方向,兩者相距不過兩百里左右,而且因爲泰山的重要地位,所以這裡的道路也頗爲發達,兩座山間也有官道相通,所以李世民他們一行人快馬加鞭,最後終於在天黑前到達樑父山,當地的官員也早就準備好了住宿的地方,倒也十分的方便。

樑父山又名迎福山,因爲帝王到泰山封禪必來樑父山祭地,所以這座山又被稱爲地神,據說當年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經擔任過樑父尉,而他也曾經隨父親在樑父山這裡居住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樑父山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格外喜歡《梁父吟》,當然這種說法是否準確並不可知,但卻更加增添了樑父山的名氣。

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一早,李休就特意早早的起牀,打量着這座傳說中的地神,因爲昨天來的時候天都黑了,只能看到一座山的輪廓,現在才總算看清了這座樑父山的真面目。

樑父山其實很矮,估計還不到三百米,但是山勢卻十分的險峻挺拔,據說山巔還有一塊刻經石,上面雕刻着整部的《大般若經》,而且這塊刻經石形如巨佛端坐,所以樑父山又被稱爲映佛山,甚至在山的東側,還有一認規模宏大的光化寺,可惜自從李世民限制佛教後,天下有名的寺廟也都大受影響,現在光化寺也不復以前興盛的景象。

封禪的時期也經過司天監的嚴密推算,不過李世民來的時候十分心急,一直催着趕路,結果當李休他們到達樑父山時,離推算的祭地日期還有五天的時間,不過這倒也不錯,至少讓李休他們有時間到附近遊覽一下,本來李休還想登泰山,但是因爲封禪的事,現在的泰山和樑父山都已經被封鎖了,封禪之前任何人不得上山,所以李休只能等到封禪時才能上山了。

不過泰山和樑父山雖然不能上,但是周圍依然有不少名山大川,比如樑父山這裡就屬於徂徠山南麓,往北也有不少風景秀麗的山峰,有些山峰上還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古蹟,李休也不需要爲封禪的事操心,所以有時間時,也會去周圍的山上轉一轉。

四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明天就是在樑父山祭地的日子,而且經過前幾天的準備,封禪之事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正日子舉行封禪大典了,如此一來,長孫無忌也閒了下來,於是這天就來找李休,剛好李休也沒有出去,於是兩人就在院子裡備下點酒菜邊吃邊聊。

“駙馬來之前爲何不勸一勸公主,陛下力邀她隨同封禪,這也是無上的榮耀,而且你們夫妻一同參與封禪,日後傳出去也是一樁美談。”聊了幾句閒話後,長孫無忌忽然開口道。

原來在動身之前,李世民曾經邀請過平陽公主一同前來封禪,因爲只要還健在的開國功臣,這次幾乎全都來了,平陽公主雖然是個女子,但是在大唐起兵之初,卻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她也完全有資格參與這次的大典,再加上李世民也想趁着這個機會想和平陽公主和解,所以才幾次邀請她,但卻都被她給拒絕了。

“無忌兄你與秀寧也算是舊識,她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嗎,只要是認定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更改,再加上當年……”李休提到妻子時,也不由得嘆了口氣,只不過說到當年時,卻忽然停了下來,因爲再說下去就有些犯忌了,所以只見他轉而一笑岔開話題道,“其實我也勸過秀寧,只不過她不肯來,對此我也沒有辦法。”

聽到李休的話,長孫無忌也不由得嘆息一聲,他與李世民從小一起長大,自然與平陽公主早就相識,從年幼時起,平陽公主就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真要是生起氣來,李世民三兄弟也都得讓着她。

“算了,不說這件事了,不過剛纔我在來之前,看到魏王那邊可是好不熱鬧,聽說是齊魯當地的不少文人名士都來了,魏王也是設宴款待,看來魏王的愛才之名也已經傳遍了大唐啊!”當下只見長孫無忌忽然搖了搖頭,隨後轉移話題笑道,只是提到李泰時,語氣中也帶上了幾分不太友好的調侃之氣。

“魏王的封地本來就在齊魯之地,他在這裡的名氣大一些也很正常,不過封禪在即,他卻還招來這麼多不相干的人,恐怕用意也不是那麼簡單。”李休這時神色淡然的道。

“嘿嘿,無非也就是兩個用意,一個是給陛下看的,好讓陛下知道他是多麼的受士人的愛戴,另一個則是那些士人看的,畢竟陛下帶他封禪卻沒有帶太子,這其中傳遞出的信息也頗爲耐人尋味啊!”長孫無忌當下也毫不客氣的指出道。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休也是無奈的一笑,看來長孫無忌對李泰還真是不喜歡,甚至話裡話外都透着厭惡,也不知道李泰是怎麼惹到他的?

封禪前的最後一天也很快過去了,晚上李休想要休息時,卻被李泰那邊設宴的絲竹聲吵的睡不着,不過他也沒有生氣,只是覺得李泰這麼明目張膽的招攬文人名士實在有些不智。最後李休乾脆不再想着入睡,而是考慮明天封禪的事,結果最後反而睡着了。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意第八百三十九章 搶手的學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八章 殺豬飯第七百九十九章 騙盡天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病重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去軍校吧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七百三十五章 爲了找你第九百七十七章 王凡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二十九章 你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白菜與溫室第九十六章 你來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速放開宵禁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元吉的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賜婚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三十一章 公主醒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封信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八百一十二章 秦瓊與薛仁貴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三百一十四章 老天都在幫秦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姐還好嗎?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七十章 大雪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銅活字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馬爺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個泉蓋蘇文!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死馬當成活馬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三百零五章 劉老大開茶園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折的經歷第五百二十五章 義女第四百四十章 吃醋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翠微宮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天七夜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二百六十一章 花生與紅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六十章 回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恨兒要出嫁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吐蕃與火焰山第四十章 平陽公主的往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虯髯客歸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探望李承乾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權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傑的仕途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意第八百三十九章 搶手的學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八章 殺豬飯第七百九十九章 騙盡天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病重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去軍校吧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七百三十五章 爲了找你第九百七十七章 王凡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二十九章 你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白菜與溫室第九十六章 你來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速放開宵禁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元吉的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賜婚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三十一章 公主醒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封信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八百一十二章 秦瓊與薛仁貴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三百一十四章 老天都在幫秦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姐還好嗎?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七十章 大雪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銅活字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馬爺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個泉蓋蘇文!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死馬當成活馬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三百零五章 劉老大開茶園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折的經歷第五百二十五章 義女第四百四十章 吃醋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翠微宮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天七夜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二百六十一章 花生與紅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六十章 回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恨兒要出嫁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吐蕃與火焰山第四十章 平陽公主的往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虯髯客歸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探望李承乾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權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傑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