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結局(上)

登基大典後,冊封皇后的嘉禮如約而至,溫良辰看着懸掛在內殿中架上的皇后冠服,及那以金龍、點翠鳳、珠花、翠雲、珍珠製成的九龍九鳳冠,不禁道:“近日國庫緊張,我的冊封典不必如此隆重。”

光是這身多加了金子和珍寶的冠服和鳳冠,就比曹皇后當年穿的更要有分量,更遑論曹皇后當年的封后大典。

宣德帝才駕崩不久,秦元君爲彰顯孝子情義,咬牙從國庫拿銀子,花重金給他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這直接導致他連自己的登基大典都砍了一半的銀子,如今要大辦皇后嘉禮,溫良辰自是一萬個不樂意。

秦元君按住她的手,淡淡一笑:“我的皇后,你放心罷,國庫裡還有銀子。”

溫良辰一撇嘴,國庫裡的銀子有多少,她哪裡還不知?

“我……”

見她還要反對,秦元君眨眨眼,玩味地笑道:“主持你大典的,是咱們的師祖,你想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了師祖呀

。”

“你將師祖請下山了?”溫良辰驚訝地道。

秦元君點點頭:“師祖等了十八年。我們有今日,全靠師祖和師父的悉心教導和幫助。我打算令師祖官復原職,再加封首輔。”

“……你倒是會想計謀,拿師祖大人來壓我呢。”溫良辰抿抿嘴,一臉的無奈之色。

徐正是老皇帝年間連中三元的天才,德才兼備,官至翰林院之首,當年被王方等權宦冤枉,被捕下大獄,在錦衣衛的拷打下,他依然不卑不亢,其清名早已爲世人所熟知。

加之他輩分又高,是故秦元君在封后大典讓皇后之師徐正亮相,爲其加封官職,竟無一人反對。

徐正年紀近七旬,皮膚光滑,面色紅潤,他的那雙眼睛,更是炯炯有神,清透明亮。在封后大典上,他那身紅色官服,完美地將仙風道骨和老練睿智合起來,若不知他真實年齡,恐怕得以爲他才處於不惑之年,在溫良辰看來,徐正比剛剛駕崩的宣德帝還要顯得年輕。

不僅如此,常年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山中,讓徐正練就出一副硬朗的身體,幹起活來絲毫不輸於年輕人。

新帝有徐正撐腰謀劃,內閣行起事來,比從前更井井有條,大大改善當年季聞達弄出的一片混亂。有徐正在場,季聞達繁雜的吏治之策徹底被廢除,轉而行起了更爲公正的辦法。

封后大典看似風光,實質上衆臣心裡都明白,這是新帝要開始重組朝廷的徵兆。

於是,曾經屬於宣德帝和曹太后勢力下的聰明人,乞老回家的回家,外放的外放,他們在新帝還未動手之前,先行讓出了屁股下的椅子,給新帝的人騰地方。剩下不長眼之人,就等着被一頓收拾罷。

可惜衆人都忘了,畢竟,秦元君和宣德帝是不一樣的。

即便是宣德帝的舊人,他也不會一棒子打死。他親自接見大小臣子,擇賢留下,不能勝任的再行處置,不過,在此期間,令秦元君驚愕的是,宣德帝的舊人不僅能力合格,做起事來反而還高出平均線。

秦元君拿此事與溫良辰當笑話,溫良辰翻了個白眼兒:“大行皇帝疑心甚重,吹毛求疵,那些人不得不謹小慎微,成日戰戰兢兢,如何敢做不好事?只一點,他們恐怕會過於守舊,於大事上無用。”

“正是此理,還是皇后聰慧,識得大理,不枉咱們自小在師祖門下做同窗。若哪日我不小心病了,這位子便有人接手了。”秦元君眯着眼睛,故意笑着道。

聽聞此言,溫良辰頓時臉一黑,她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橫眉豎目道:“你這說的是什麼話!”

秦元君笑了笑,眼睛亮亮的,與常無異,可溫良辰就是覺得,在他眼睛那層薄霧下,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感情在涌動。

到底是什麼呢?

等到三年後,溫良辰便知道,秦元君此話中,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

因三公主剋死了黎國老王的緣故,新王與大越徹底斷交,沒有黎國的支持,西北的西夷部落又開始幹起了擄掠大越邊境村莊的行徑,弄得邊陲百姓民不聊生

誰料這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邊海匪繼續捲土重來,開始和海邊駐軍打起遊擊,西夷人覺得有機可乘,十幾個部落乾脆聯合起來,對大越西北重城進行攻佔。

十月,靖遠城破。

秦元君氣得紅了眼睛,親手砸碎御書房的一套茶盞。

“陛下,臣請調離錦衣衛,上西北討伐西夷。”聽見父親曾經的守城被攻佔,薛揚第一個坐不住,請命驅逐西夷。

秦元君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情,沉聲道:“好。”

薛揚心中一喜,還未擡起頭來,又聽秦元君道:“不僅僅是你,還有我。”

雖然他未曾見過薛長城,但是,薛長城畢竟是他的親生父親,那遠方西北的靖遠,埋葬着薛長城的骨與魂。

聽聞秦元君要帶着薛揚、衛定放等人御駕親征的消息,溫良辰激動得三天未睡好覺。

“此舉的確能振奮軍心,對西夷起到震懾作用……但是,我還是擔心你。”在秦元君臨行的前一晚,溫良辰終於受不住,流下不捨的眼淚。

秦丹陽不懂什麼緣故,看見母親哭泣,也張大嘴,扯着秦元君的袖子,開始嗷嗷地大哭起來。

她如今只會說“父皇”、“母后”等簡單的句子,哭起來亂喊亂叫,誰也不知到底在說什麼。

秦元君看看自家妻子,又看看哭得鼻涕眼淚糊的一臉的女兒,徹底地發愁了。

他頗爲無奈,只好好聲好氣安慰一番,又被溫良辰揪着耳朵嘮叨了一個時辰,母女倆終於放過了秦元君。

秦元君如蒙大赦,趁機抱着溫良辰躺下,忘情地呵護了一番,堵得她再也沒力氣折騰。

大越和西夷的戰爭打了短短三年,便以西蠻部落被驅逐至更寒冷的北方作爲結束。不得不說,秦元君御駕親征,還是有一番作用的。還未等到班師回朝,一道聖旨便往京中送來,秦元君爲薛長城平反,又封薛長城之子薛揚爲驃騎將軍。

朝臣們沒什麼意見,宣德帝不得民心,薛長城只是個死人罷了,沒有人會傻到拿此事去觸秦元君的眉頭。

回京當日,溫良冬抱着剛剛兩歲的哥兒,在皇城城門上哭得稀里嘩啦,溫良辰則站在她身邊,和秦丹陽二人伸長了脖子,往城下街道眺望。

衛定放和薛揚並駕齊驅,遠遠從寬闊的街道走來,溫良冬立即認了出來,失聲尖叫,溫良辰低頭去瞧,只見二人穩當當地騎在一黑一白兩匹馬上,眉目裡盡是肅然殺氣。與從前那毛頭小子不同的是,衛定放變得比之沉穩許多,薛揚則多了幾分挺拔,看起來竟比從前開朗不少。

秦元君人坐在御車裡,未曾露面。

男人們在前頭舉行接風儀式,溫良辰自然不能去看,她牽着秦丹陽,特地來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乾清宮外殿坐着,焦躁地等待秦元君的歸來。

秦丹陽擡起頭,嘟着小嘴問道:“父皇爲何不下車?薛伯伯和衛姨夫坐着高頭大馬,好生威風呢,孩兒也想看父皇騎馬

。”

秦丹陽一語,倒是猛然點醒了溫良辰。她稍稍皺眉,既然秦元君御駕親征,目的是在百姓中樹立威信,可是,爲何會在班師回朝的最後一刻,他卻不肯從御車裡出來?

“將不渝喚過來。”溫良辰百思不得其解,立即吩咐下去。

與不渝一道回來的,不僅僅有衛定放、薛揚等人,還有躺在華蓋御轎上,被宦官擡回來的秦元君。

看着不遠處那臉色蒼白,卻強撐着對自己微笑的男人,溫良辰腦袋轟地一響,差點暈了過去。

溫良辰被純鈞和水心二人七手八腳地扶住,薛揚大步從前走來,神色不自然地解釋道:“陛下最近……不適,娘娘先讓他進去休息罷。”

溫良辰含着眼淚,咬着嘴脣答應了。秦丹陽年紀太小,完全不明白髮生何事,一臉呆滯地被奶孃抱了進去。

“好閨女,才一眨眼不見,你便長得這般高了。”秦元君半坐在龍榻上,伸出手,慈愛地揉了揉秦丹陽的小腦袋。

“丹陽多謝父皇誇獎!”秦丹陽眼睛亮晶晶的,朝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似感覺氣氛不對,她看向正在抹淚的溫良辰,又轉過頭,疑惑地問道:“父皇,您是生病了嗎?”

秦元君擡起右手,以手背抵脣,咳了兩聲:“父皇有些不舒坦。”

“哦。”秦丹陽認真地盯着他,一板一眼地道,“母后說,病了要吃藥。父皇多喝點藥,若是覺得苦,丹陽那裡有糖丸子。”

“好,好閨女。”秦元君眼眸低垂,忍笑道。

“那丹陽先走了,母后說,病人要睡覺覺。”秦丹陽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秦元君的手背,嘻嘻一笑,轉身跳着跑開了。

秦丹陽主動離開之後,溫良辰坐在榻邊,眼淚水直流,一言不發地盯着秦元君看。

秦元君被她盯得發毛,尷尬地摸摸臉道:“我纔回來不到幾個時辰,你居然連一個笑臉都不肯給我,難道我真被曬黑了?你嫌棄我醜了?”

溫良辰又傷心又怨怒,眼淚水滴在裙子上也不管,她擡手拿下他的手,道:“你爲何不好生照顧自己?居然還瞞着我,不告訴我你得病的消息,快些告訴我,你到底是怎麼了?”

每個月秦元君都會寫信給她,是故溫良辰對他放心得很,誰料到他居然封鎖生病的消息,竟然將她一直矇在鼓裡。

秦元君猶豫了一下,坦言道:“受刺客襲擊,不小心中毒了。”

然後,他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上隱約的刀疤,強顏歡笑道:“看,此傷口不大深,你總該放心了罷?”

溫良辰心中心疼得要命,急忙問道:“何種毒?爲何你的臉色,還是如此的蒼白?”

秦元君裝得毫無異色,道:“不妨事,再休養一段時間便好了。”

溫良辰只好將信將疑地安頓好他,私下裡將平羲師父請進宮裡,親自爲秦元君診斷。

在平羲師父來的當天,秦元君還沒上兩日朝,突然毒性惡化,在朝堂上病倒了

平羲師父急匆匆來瞧,滿面愁容地對溫良辰說了實話:“陛下.身重西域劇毒,能活命已經是大幸,可惜他這幾年太過操勞,前兩日又未休養好,體內毒又重新復發,哎。”

溫良辰整個人都僵了,她目光呆滯,啞聲問道:“師父,可有解救辦法?”

“徒兒,爲師會盡全力而爲。”平羲師父黯然一嘆,搖頭離開。

看着躺在牀上呼吸虛弱,昏迷不醒的秦元君,溫良辰手足無措,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她心裡五味雜陳,既怪他不好好保重自己,又心疼他遭受此磨難。他們好不容易纔走到今日,難道,他又要離她遠去了嗎?

想到此,溫良辰撲在秦元君的身上,痛苦地哭泣起來。

還沒等她調節好情緒,純鈞急忙進來,小聲傳報:“東太皇太后聽說陛下大病,特地傳訊過來,說娘娘需要照顧陛下,無暇再看顧丹陽公主,因此,東太皇太后娘娘……讓丹陽公主前往鍾粹宮居住。”

聽聞曹太皇太后要抱走秦丹陽,溫良辰徹底怒了,連眼淚水都沒擦,急匆匆地衝出來,擡頭便喝道:“你去回話,丹陽近兒身體不適,恐病氣會傳給太皇太后,便不過去給太皇太后添亂了!”

“……是。”水心許久未見過溫良辰如此憤怒,嚇得一溜煙跑了出去。

秦元君此次大病爲許多人帶來契機,潛伏了三年的曹太皇太后又開始興風作浪,不停地召見曹國公府的舊人,指揮臣子們在前朝上躥下跳,弄得徐正不厭其煩。

秦元君沒時間應付他們,曹太皇太后居然得了勁,聯合被髮配西南的二皇子等人,在朝廷掀起一股歪風,奏請秦元君下令將各王請回京中,共商國事。

溫良辰被氣得牙癢癢,奈何自己身在後宮,偶爾只能酸幾句罷了,並不能對曹太皇太后如何。

在平羲師父和太醫的努力下,秦元君的病情逐漸恢復穩定,似乎覺得朝廷再這樣亂下去,終究不是個事兒,某一天,秦元君拉着溫良辰的手,將一卷聖旨交至她的手中,道:“如今西北戰平,海寇又相繼犯邊,師祖的改革正在進行中,朝廷沒個主心骨,你便替我看着罷。國不可一日無主,萬一我有個三長……也好,有個交待。”

溫良辰盯着他直愣愣地看着,許久,她才反應過來。

“你在說什麼,我從未想過……”溫良辰嘴脣微張,整個人都驚呆了。

“妻者,齊也,我們夫妻一體,本來就不算什麼。”秦元君自嘲地一笑,“再說,我根本不是秦氏後人,你纔是名正言順的皇室血脈。”

“可我,終究是個女人。”溫良辰難過地道。

秦元君握住她的手,咳了兩聲,滿懷希冀地道:“在我眼裡,你是女人,可你不比男人差。爲了我們的大越的江山,和咱們的丹陽,只有辛苦你了。”

溫良辰愣愣看着他,莫名地覺得心酸。

良久後,她紅着眼眶,輕聲答道:“好。”

皇后監國,讓羣臣出離了所有的情緒,有驚恐,又慌亂,亦有憤怒

於是,指責聲連綿不絕,甚至有人大膽上奏,聲稱溫良辰不尊婦德,與皇帝秦元君成婚四年,居然未誕下皇子,正因爲無子繼承,所以才引得國家不安。

幸而溫家重新崛起,溫大老爺如今任次輔,與徐正聯手力保皇后溫良辰,然而溫良辰手下又有大批受公主府資助的年輕官員,再加上東宮舊僚屬,算是一股十分龐大的勢力,在軍中,又有衛家力挺,雖然吵鬧聲不絕,但總體形勢上,羣臣還是忍了下來。

沒辦法,誰讓皇帝下令,讓皇后代爲理事呢?

只要皇帝沒死,再荒唐的命令,臣子們都不得不繼續執行下去。

溫良辰督事之後,曹太皇太后沒有收斂,反而鬧得更歡了。她大肆散播謠言,聲稱溫良辰蠱惑帝心,妄圖以女人之身謀權篡位。

再如何生氣,溫良辰也不能和曹太皇太后硬來,她將巨闕派出去,又命李隨在外協助,力求挖出曹國公府這幾十年來背後的骯髒交易。

果不其然,巨闕和李隨聯合起來後戰鬥力直追錦衣衛,將曹國公府的骯髒之事挖得個底朝天。

和曾經滅亡的長興侯同樣,曹國公府涉嫌買官賣官,犯下的大案小案無數,在任職南省巡撫之時,曹國公更是貪污受賄,光是巨闕偷來的十幾本賬冊裡,便記有將近一百萬兩白銀。

這些,都足夠曹國公砍幾回腦袋了。

曹太皇太后登時便坐不住了,親臨坤寧宮訓斥溫良辰“無德無才”、“牝雞司晨”等惡毒的話語,溫良辰乾脆來個充耳不聞,任由她亂吼一通。

曹太皇太后一直以來心機深沉,不到關鍵時刻輕易不會暴露本性,這一次,溫良辰是真正戳到了她的痛腳,這才引起曹太皇太后如此憤怒。

其實,溫良辰覺得,若不是曹太皇太后引得曹國公府忘了形,露出破綻和馬腳,巨闕和李隨如何能蒐集到這麼多的情報?

一切,都是曹太皇太后咎由自取。

秦元君臥病在牀,不是不能完全理事,只是需要靜養罷了。在得知曹國公府大案之後,秦元君親自頒下聖旨,奪去曹國公府的爵位,曹國公斬首示衆,男人充軍海寧,女人沒入教坊司。如此抉擇,還是看在曹太皇太后的臉面上,否則,此等大罪,必定要將他們曹家滿門抄斬纔好。

女人充入教坊司歷來爲溫良辰所詬病,在她的“好心”考慮之下,她將女人們安排爲女勞役,前往海寧前線築造防禦工事。

曹國公府的女人在得知自己要被髮配去做苦力,有人暗自慶幸不必出賣身體,不過,大多數女人們覺得溫良辰是故意整人。溫良辰卻覺得無妨,反正,她此時的名聲甚好,在重新整頓吏治之後,不少官員對她讚不絕口,除了那些捕風捉影的污衊之言,其臆想全無任何根據,只要是個普通聰明人,便不會輕易相信。

在解決完曹國公府後,溫良辰着手整頓吏治。

其實,溫良辰的主張不如何難行,甚至比季聞達要簡單數倍。爲了讓官員們得到監督,她令徐正擬好方案,讓官員們採用平級監督的辦法,即甲的行事薄在乙的手上,乙的冊子在丙的手裡,如此,官場上包庇再難以出現

。由於牽連人數廣泛,團伙作案都是難上加難。

運氣好的是,在曹國公伏法之後,海寧戰事又傳來大捷。

這還要歸功於秦元君眼界開闊之緣故。三年前,他令季雲卿在海寧籌備防線和戰備,蘇玟玟則代表皇上蘇家,聯合商會捐出大筆銀子,用於籌備造船和組建海寧海軍。

海寧戰事在溫良辰監國期間有所轉機,徹底堵住曹太皇太后的嘴。

在曹國公伏法當日,曹太皇太后徹底病了。

曹太皇太后派出女官,要求溫良辰前去探望,溫良辰並未多想,帶着純鈞幾人親自前往。

“丹陽公主在御花園玩耍,是否要帶上她一道兒去瞧太皇太后?”純鈞一邊爲溫良辰收拾,一邊道,“今兒娘娘看起來真是嬌美,奴婢爲您別朵新開的芍藥罷?”

溫良辰凝目,看着鏡中雍容華貴的女人,差點被晃花了眼睛。最近一段時間,她容貌產生了某種變化,而她卻一直沒有發覺。

鏡中的女子鳳目有神,紅脣緊抿,威儀盡顯。

她心道,的確與從前不同了。

曹太皇太后高高坐在鳳座上,看見這樣風華正茂的溫良辰,氣得眼睛通紅,嘴脣不止地顫抖,眼底泛着瘋狂之色。

她苦苦爬到如今之位,競爭掉曾是皇后的李太皇太后,爬上皇后之位,再和宣德帝聯手掐死仁宗皇帝,最後,卻要眼睜睜地看見溫良辰實現她控制朝廷的夢想,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令她不生氣,不嫉妒。

更何況,她唯一的依靠,曹國公府,已經如山般轟然倒塌了。

她如今,只是深宮中,一位被囚禁的老婦人罷了。

這種無力之感,令曹太皇太后氣憤,瘋狂,憤怒的火焰徹底澆滅了她曾引以爲豪的理智。

轉頭看向黑暗中靜得可怕的大殿,又看向一臉古怪模樣的曹太皇太后,溫良辰心道不對勁,擡頭便要告辭離開,卻聽曹太皇太后突然下令:“將溫皇后抓起來!”

“你要幹什麼!”溫良辰怒喝一聲,一個轉身,便瞧見宮殿裡衝出無數侍衛來,這批人她從未見過,明顯是曹太皇太后養的私衛。

看着明晃晃持刀的侍衛,溫良辰勃然色變,轉頭道:“你如此行事,就不怕爲天下人所恥笑嗎!”

“哈哈哈,”曹太皇太后徹底瘋了,她一步步從臺階上走下來,冷冷地說道:“溫良辰,你毀了哀家的一切,反正哀家時日無多,捎上你也算是賺了。哀家告訴你,我,今日要和你同歸於盡!”

曹太皇太后在後宮叱吒風雲這麼多年,雖然一直受宣德帝打壓,後又被溫良辰和秦元君聯手掣肘,但是,絕不代表她和曾經的曹皇后那般無分毫實力。這一次,曹太皇太后發動人脈,傾全力而爲之,居然瞞過了溫良辰和秦元君的耳目,充分顯露其手段之高超和狠辣。

若當年派出梅園山莊的刺客出於曹太皇太后之手,恐怕溫良辰和秦元君已經沒命了。

“……你

!”溫良辰臉色一白。

“娘娘小心!”純鈞往前衝上兩步,順手奪掉一名護衛的大刀。

“將她的女官全部殺光,留皇后一條命,”曹太皇太后仰頭一笑,命令道,“哀家要親手摺磨她!讓她生不如死!”

“啊——”

溫良辰身邊的女官不會武,唯一懂些防身之術的唯有純鈞,轉眼間,溫良辰身邊的人便被殺得精光,留下一個捂着肚子,卻要強撐的純鈞。

瘋了,都瘋了!

面對曹太皇太后派出的護衛,溫良辰沒有退路,只好咬牙反抗,幸虧她學過劍術,還能稍稍應付幾下。

但是,因爲護衛人數衆多,溫良辰和純鈞難以敵衆,純鈞的肩上又中一刀,猩紅的血染了滿身。

溫良辰也是遍體鱗傷,咬牙喚道:“純鈞!”

“娘娘保重啊……”純鈞噴出一口血,踉踉蹌蹌往後退步,卻還要擋在溫良辰身前。

溫良辰心臟抽痛,哭道:“咱們不打了,我認輸,你別打了……”

純鈞咳了兩聲,堅持道:“從我送娘娘上三元山那日起,娘娘便沒有對任何人認輸過,”她眼神堅定,“奴婢不能讓娘娘輸!”

“不行!”溫良辰將她往旁一推,誰料純鈞又一個轉身,斜着一刀劈向侍衛,侍衛被砍後倒下,斜裡卻殺出一人,趁着純鈞全身空門之時一刀砍向她的脖子。

純鈞脖子爆出一團刺目血花,登時便倒了下去,侍衛們見狀,依次幾刀下去,將她砍得血肉模糊,再也動不了。

即便她已經斷了氣,眼睛依舊是緊緊地瞅着溫良辰的方向。

溫良辰“哇”地大叫一聲,往她身上撲過去,痛哭尖叫道:“純鈞,你不能死!姓曹的女人,我不會放過你!”

曹太皇太后看都沒看血泊中衆人一眼,又恢復爲原來那般淡漠的表情,交待道:“將皇后捆起來。”

溫良辰不必再打,便被捆在了柱子上。

曹太皇太后慢慢踱步過去,驕傲地昂起頭,冷笑道:“襄城生的小賤.種,終究是要落在我手裡。”

“呸!”溫良辰瞪着朝曹太皇太后,朝她吐出一口血沫。

“賤.人!”曹太皇太后掏了掏大袖,用帕子擦乾淨臉,一臉厭惡地罵道,“你就放心和哀家去死罷,你的女兒也會和你一塊上路!”

溫良辰面色大變,吼道:“你,你說什麼?!你對丹陽做了什麼?!”

曹太皇太后詭異一笑:“自然是派人去殺了她。”

秦丹陽才三歲啊,曹太皇太后是多狠的心,竟然連孩子都不放過,溫良辰大驚之色,氣得呼吸不穩,她表情猙獰,怒喝道:“你給我住手!我一定會殺了你,我一定會殺了你!”

曹太皇太后惡狠狠地道:“堵住她的嘴,讓她和哀家一起上路!”

第28章 命中有第105章 惜花燭第71章 破而立第54章 薄情郎第98章 破曉初第63章 此中人第38章 出其意第125章 兩姐妹第131章 父與子第40章 坦誠對第11章 宮中變第47章 君不明第95章 點宮妝第128章 落華盡第97章 閃電影第6章 驚時言第26章 三人決第12章 心難耐第114章 意外話第98章 破曉初第85章 留客居第126章 難隱憂第126章 難隱憂第41章 懷春念第57章 雙飛翼第36章 風頭勁第122章 告誡言第54章 薄情郎第103章 比金堅第19章 脫束縛第29章 道中義第102章 喜事近第28章 命中有第135章 真相白第10章 少年窮第128章 落華盡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91章 迴轉意第40章 坦誠對第101章 殿中對第52章 念不忘第120章 主東宮第60章 身份薄第29章 道中義第22章 卜今生第131章 父與子第30章 志且堅第74章 晃經年第129章 危前夕第61章 亂中象第82章 雪裡埋第30章 志且堅第21章 求師行第120章 主東宮第101章 殿中對第70章 逐夢碎第52章 念不忘第81章 歸來客第42章 花無意第48章 心比高第105章 惜花燭第75章 萬事新第70章 逐夢碎第95章 點宮妝第45章 婚約散第65章 任有變第81章 歸來客第67章 十指扣第33章 風水轉第27章 人物表設定第86章 泄密禍第92章 傾姿容第117章 入宮來第68章 秋時遊第118章 從前事第73章 緣何處第45章 婚約散第109章 婆媳情第66章 今生求第21章 求師行第100章 心如初第16章 夜冷麪第14章 浮生嘆第118章 從前事第107章 元貞事第110章 謊言穿第37章 測人心第53章 兩面厭第38章 出其意第11章 宮中變第29章 道中義第41章 懷春念第126章 難隱憂第100章 心如初第102章 喜事近第2章 醒時言第105章 惜花燭第32章 夜闌珊第18章 殿驚魂第55章 憾來生
第28章 命中有第105章 惜花燭第71章 破而立第54章 薄情郎第98章 破曉初第63章 此中人第38章 出其意第125章 兩姐妹第131章 父與子第40章 坦誠對第11章 宮中變第47章 君不明第95章 點宮妝第128章 落華盡第97章 閃電影第6章 驚時言第26章 三人決第12章 心難耐第114章 意外話第98章 破曉初第85章 留客居第126章 難隱憂第126章 難隱憂第41章 懷春念第57章 雙飛翼第36章 風頭勁第122章 告誡言第54章 薄情郎第103章 比金堅第19章 脫束縛第29章 道中義第102章 喜事近第28章 命中有第135章 真相白第10章 少年窮第128章 落華盡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91章 迴轉意第40章 坦誠對第101章 殿中對第52章 念不忘第120章 主東宮第60章 身份薄第29章 道中義第22章 卜今生第131章 父與子第30章 志且堅第74章 晃經年第129章 危前夕第61章 亂中象第82章 雪裡埋第30章 志且堅第21章 求師行第120章 主東宮第101章 殿中對第70章 逐夢碎第52章 念不忘第81章 歸來客第42章 花無意第48章 心比高第105章 惜花燭第75章 萬事新第70章 逐夢碎第95章 點宮妝第45章 婚約散第65章 任有變第81章 歸來客第67章 十指扣第33章 風水轉第27章 人物表設定第86章 泄密禍第92章 傾姿容第117章 入宮來第68章 秋時遊第118章 從前事第73章 緣何處第45章 婚約散第109章 婆媳情第66章 今生求第21章 求師行第100章 心如初第16章 夜冷麪第14章 浮生嘆第118章 從前事第107章 元貞事第110章 謊言穿第37章 測人心第53章 兩面厭第38章 出其意第11章 宮中變第29章 道中義第41章 懷春念第126章 難隱憂第100章 心如初第102章 喜事近第2章 醒時言第105章 惜花燭第32章 夜闌珊第18章 殿驚魂第55章 憾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