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亂中象

溫良辰回到府中,洗漱完畢,躺在牀上之後,腦子依然是亂哄哄的。

她抱被翻來覆去,久久無法入睡。兩隻眼皮似在和她作對,怎麼着都不肯落下,最後,溫良辰只好嘆息一聲,認命地坐了起來。

因爲不好驚動值夜的丫鬟,她雙手一撐,抱着枕頭坐在牀上。

月光自雕花小窗透了進來,灑在薄如蟬翼的藍色的紗幔上,爲入夏時節增添幾分涼意。

對於今日所發生之事,只有“無巧不成書”,可以形容。

不僅僅是秦元君,就連她都沒想到,薛揚的養母英娘,會是秦元君的生母鶯兒。

溫良辰揉揉眉心,秦元君頭一次見英娘,應該是回城那日。還是溫良辰眼尖,恰好在路途上碰上坐牛車往鎮上去的她,這纔將英娘拉上馬車,拐入京都。

之後的日子,秦元君與英孃的見面次數,逐漸多了起來,溫良辰將頭靠在牀柱上,想道:“也不知表哥今兒是什麼心情,任誰知道自己的母親就在身邊多日,都不可能好受罷。”

秦元君的性情埋得極深,但溫良辰與他青梅竹馬,其人本質,她倒比所有人來得清楚。秦元君對外人稍顯冷酷無情,處事頗有些不擇手段,但是,他對自己人,卻是極盡關懷,竭力保護。

溫良辰回憶起秦元君當時的表情來,那表情既有震驚,又有濃濃的欣喜,片刻過後,又是難過的酸楚。她想,那應該是愧疚罷。

愧疚他這麼晚才認出自己的母親,讓她白白受了這麼多年的苦。

人說大喜過後便是大悲,秦元君的心情,便是如此。

不過,直到最後,渴望已久的秦元君,掙扎得表情扭曲,卻也沒叫出那聲久違的“母親”。

英娘對於自己突然冒出來的兒子,竟然沒有留下半分記憶,秦元君激動地上前握住她的手,還被她莫名其妙地推開了。

這就好似爬到至高之處,離那勝利僅有一步之遙,誰想到腳下一滑,卻又從山頂給摔了下來。

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痛,不是不無道理。

任誰終於找到十四年未見的生母,卻又不被她所承認,估計都不會平靜下來。

秦元君當場便有些站立不穩。

這無疑是在陷入認親喜悅的他頭上,又重重地潑下一盆涼水,連夏季這溫熱氣候,都能讓人感覺到他通身的冷意。

再看他,他的臉,他的身體,好像被凍僵了。

那時,秦元君的表情極爲痛苦,他抱着最後的希望,尤不死心地問道:“我叫秦元君,我生辰是七月十九,你當真不記得了嗎?”

英娘茫然地搖搖頭,道:“我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我叫鶯兒,我是郡王妃賈氏,賈家的家生子,郡王妃將我賜給王爺做妾。後來,西北蠻族變亂,王妃命我前去西北照料好王爺,我便跟着去了。之後的事情,我便記不大清。”

那時,和親王還只是和親郡王,丫鬟英娘對和親王妃,依然保持着“郡王妃”的稱呼。

連旁聽的溫良辰,都忍不住想要仰天長嘯,老天,你記不清別的尚好,怎的連最重要之事……兒子都記不住呢?

秦元君又問上幾句,英娘依舊是無可奉告。溫良辰便看見,他的眼神逐漸暗了下去,最後竟然連一絲光澤都無。

她猶自記得,他當年追憶起自己母親,那副由衷歡欣的笑容,以及那快樂的音調……母親是他心中最珍貴的柔軟之地,沒想到在現在,卻猶如美麗而易碎的瓷器,轟然碎成一地殘渣。

他的痛苦,她能體會。

溫良辰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看着他臉頰抽動,眼中光澤點點,渾身還浮現一股濃重的煞氣,她便感同身受,連整顆心心不自覺地便揪痛起來。

溫良辰嘴上安慰幾句,發覺他無動於衷,一副魂魄離身的模樣,她心中大驚,不顧一切,鬼使神差地握住他的手。

待發覺他手背冰涼,且微微顫抖,她越發地憂心忡忡,忍不住道:“你……彆着急。英娘今日受了刺激,賀郎中說她情緒不穩定,腦後還有腫塊,興許再休息些時日,服下良藥,待那腫塊消去,便能記得你了。”

在溫良辰看不見的背後,薛揚卻臉色一黯。

其實溫良辰也不知英娘能否痊癒,總之賀郎中沒有說過這話,薛揚心中也清楚,但是,正處於崩潰狀態的秦元君,卻是深深相信了。

於是,她便瞧見,剎那間,秦元君的臉又有了幾分人氣,那眉尖一團青黑,也隨之散去了不少。

他好像是爲了讓自己相信般,轉過頭來,眼懷希冀,朝着溫良辰問道:“她一定能想起我,對嗎?”

英娘會不會想起來呢?

連溫良辰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只要人活着,一切都還有希望。溫良辰捏了捏小拳頭,忍住心中的酸楚,嘴角艱難地露出笑容:“咱們京都有全天下最好的郎中,還有最名貴的藥材,你且放心,她會想起來的。”

“她會想起來的。”秦元君喃喃幾句,最後竟莫名地笑了起來。

興許是孩童時期複雜而陰暗的生活,造就了異於常人的他,片刻之後,他已恢復正常,朝英娘道:“如今你未回憶起我,我也不會逼你。你且慢慢想,總有一日,我會讓你記得我。”

然後,他好像找到新目標似的,出府便向巨闕下達一系列命令。人員上,派遣護衛看守宅院,僱傭家丁小廝,尋牙婆買丫鬟和婆子,再配備定期診療的郎中,送入充足的藥材和補品。接着,他還親自在宅院走訪一遍,出門後報出一堆所缺的物品物事,再列出一個詳單出來,看得溫良辰在旁咂舌不已。

連她都不由地自嘆弗如,秦元君這份細膩心思,若放至在內宅中,定會是個擁有三頭六臂的主母。

當然,若他能入主內閣,手握天下諸事,必然不會如現在這般亂象叢生,好像沒了司禮太監,朝政就沒法活似的。

秦元君將諸事處理完畢後,在英娘房門口又溜達一圈,得到溫良辰帶來她已歇下的消息後,他方纔安心離開。

夜間靜謐如水,偶有幾聲蟲鳴,令這祥和的夜間不失活潑。溫良辰蜷縮在牀頭,腦海中又憶起自己衝動地抓住他的手,不由地心砰砰直跳,全身上下更是發燙,猶如被丟入爐中,架在柴火上燒了起來。

微風吹進房間,拂過柔如水波的藍色帳幔,都未讓通體發熱的她,感覺到屬於夏夜的半分清涼。

“怎麼辦,難道我真喜歡上秦元君不成?”溫良辰捂着臉頰,這次……

她是,真正地害羞了。

因本年朝廷吏治大整頓的緣故,上上下下不少官員落馬,即便新來的進士們上任,卻也填補不了龐大的空缺。於是,宣德帝昭告天下,於秋季八月九日,特廣納天下賢能之士,增設恩科。

秦元君過了今年的七月,便至十五歲束髮,本以爲要再等一年,卻不料有這等好運氣。

秦元君在國子監年年都得優,夫子們也隨他而去,反正還有得時間,不對他加以嚴格的管束,因此,他倒比任何學子都過得悠閒。誰料恩科一下來,兩個月後便要參考秋闈,夫子們比他這位當事人還着急,特地對他下了一道禁宅令,命其不得外出亂逛,每日在監學中加班加點地學習。

秦元君本想多來探望英娘,興許能讓她早些憶起舊事,這秋闈考試一下來,將他的計劃全盤打亂。

不知是他最近是考試臨近產生的緊張,還是英娘對他毫無感覺的緣故,他每每從國子監偷跑出來,總是一副焦躁不安、煩躁至極的模樣。得不到母親承認的秦元君,甚至還打過帶英娘回府的心思,不料薛揚還沒反對,英娘倒率先不樂意。

“王爺,王爺他……不知道爲何,我好害怕,你別帶我去見他。”一提起和親王,英娘便面色蒼白,抖得如同受驚的兔子。

溫良辰心中卻極爲疑惑,身爲妾室的英娘,若她不願見和親王妃倒還好,可是,她卻沒有任何的理由懼怕和親王,甚至還怕成這樣。

不過,懷疑算是懷疑,和親王是溫良辰的二舅,平素還對她和母親極好,甚至遠超其親生嫡女。溫良辰對他心生感激,再如何懷疑,卻也不會認爲和親王做下什麼惡事。

也許其中有誤會,溫良辰心中自欺欺人地想道。

但是,一切的一切,尚且無法定論,溫良辰和秦元君,只有將其埋在心底,不敢妄自行動,只有等英娘回憶起來,他們才能接着走下一步。

對比起喜悅和憂傷交織的秦元君,薛揚卻不知爲何,越發地變得深不可測起來。一旦誰提起“和親王”三個字,他便木着一張臉,接而拂袖離去,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秦元君同樣一臉諱莫如深,裝得毫不知情,連半句都不曾吐露。溫良辰卻在心底琢磨,該不會薛揚認爲和親王濫情,對英娘不管不顧,薛揚這才恨上他罷?

怪只怪溫良辰研究卷宗之時,那捲宗恰好分爲兩卷。上卷是薛長城于靖遠投降,西蠻如何如何破城而進,搗毀秦氏越國西邊防線,擾得民不聊生,下卷纔是和親王與衛將軍率兵西下,領三十萬軍隊上下路合圍,將西蠻打回老家,重新奪回靖遠城。

西北之戰分上下卷的印刷,導致溫良辰頭一次沒有廣泛思考,將和親王與薛家滅亡之事聯繫起來。

這廂溫良辰忙於英娘一事,衛家卻在婚事上發了愁。

衛將軍之所以打着和溫家聯姻主意,大部分看重的是溫駙馬和溫良辰,誰知衛定放這臭小子,瞧不上堂堂正正郡主也就算了,居然給他選一個溫家庶出老爺的女兒。這奇怪的鬼主意,真是將衛將軍給氣得半死。

衛定放那小子又素有歪理,衛將軍和他說妻室得有家族長輩撐腰,他就說衛夫人出自商家,還是個不入流的商戶女兒,溫家四姑娘溫良冬,好歹還是個官家小姐;衛將軍和他說娶妻當娶賢,衛定放不知哪兒得來的消息,說那溫四姑娘從小便幫助溫大太太理家,還協理母親溫三太太的鋪子,打得一手的好算盤。

說得是衛將軍咬牙切齒,忍無可忍,最後又將其暴打了一頓。

這一頓暴打,沒讓衛定放這小子屈服,倒先讓衛夫人“屈服”了。

衛將軍這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帝老子和衛老將軍,當然……還怕衛太太的眼淚。

衛太太坐在衛定放牀前,看着兒子皮開肉綻、遍體鱗傷的模樣,哭得是花容失色,肝腸寸斷。

衛太太對着衛將聲聲痛心,簡直是字字啼血:“老爺你好狠的心啊!放兒再大的過錯,也不能下得如此狠手。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我就這一個寶貝兒子,你,你不是最心狠手辣嗎,你乾脆連我一塊打死算了!啊啊啊……”

衛太太這般胡攪蠻纏下來,煩得衛將軍是一個頭兩個大。

不知這次下手不知是真的過重,衛定放居然昏迷了兩個小時,依然沒有轉醒的跡象,嚇得衛太太心急如焚,差點一頭磕死在牀頭,幸虧衛將軍眼疾手快,將尋死覓活的自家夫人給擒住了。

見衛太太還要再鬧,衛將軍嘆了一口氣,終於退讓一步,服軟道:“算了算了,我是怕了你們娘倆。既然放兒那麼喜歡四姑娘,待他身上的傷痊癒後,你便帶他去溫府走一遭,去瞧瞧那四姑娘,到底是個什麼好法。”

衛將軍話音一落,原本躺在榻上如死豬般的衛定放,突然“哎喲”一聲,兩眼一睜,轉醒了過來。

第128章 落華盡第127章 廢后旨第37章 測人心第49章 情如意第76章 初爲姊第4章 憐卿姿第105章 惜花燭第41章 懷春念第19章 脫束縛第133章 掉包計第59章 惜差錯第21章 求師行第134章 曾經父第35章 妄肖想第132章 秦丹陽第125章 兩姐妹第101章 殿中對第93章 蘇家女第106章 爲媳婦第96章 各角逐第59章 惜差錯第2章 醒時言第30章 志且堅第45章 婚約散第29章 道中義第17章 纏似魔第28章 命中有第4章 憐卿姿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106章 爲媳婦第133章 掉包計第108章 宮變疑第41章 懷春念第39章 時候報第28章 命中有第126章 難隱憂第65章 任有變第63章 此中人第2章 醒時言第128章 落華盡第131章 父與子第56章 婚無情第97章 閃電影第54章 薄情郎第110章 謊言穿第85章 留客居第130章 知前塵第43章 背後計第128章 落華盡第79章 鎖宮秋第132章 秦丹陽第128章 落華盡第49章 情如意第105章 惜花燭第72章 女長成第74章 晃經年第101章 殿中對第103章 比金堅第28章 命中有第122章 告誡言第29章 道中義第132章 秦丹陽第90章 穿腸酒第78章 舊時怨第59章 惜差錯第121章 懷六甲第52章 念不忘第129章 危前夕第14章 浮生嘆第82章 雪裡埋第65章 任有變第109章 婆媳情第49章 情如意第109章 婆媳情第43章 背後計第96章 各角逐第124章 失人心第21章 求師行第108章 宮變疑第84章 壞清白第39章 時候報第94章 自打臉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84章 壞清白第10章 少年窮第98章 破曉初第51章 行蹤滅第34章 惜羽毛第134章 曾經父第114章 意外話第61章 亂中象第90章 穿腸酒第71章 破而立第22章 卜今生第10章 少年窮第113章 殿驚險第75章 萬事新第133章 掉包計第2章 醒時言第4章 憐卿姿
第128章 落華盡第127章 廢后旨第37章 測人心第49章 情如意第76章 初爲姊第4章 憐卿姿第105章 惜花燭第41章 懷春念第19章 脫束縛第133章 掉包計第59章 惜差錯第21章 求師行第134章 曾經父第35章 妄肖想第132章 秦丹陽第125章 兩姐妹第101章 殿中對第93章 蘇家女第106章 爲媳婦第96章 各角逐第59章 惜差錯第2章 醒時言第30章 志且堅第45章 婚約散第29章 道中義第17章 纏似魔第28章 命中有第4章 憐卿姿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106章 爲媳婦第133章 掉包計第108章 宮變疑第41章 懷春念第39章 時候報第28章 命中有第126章 難隱憂第65章 任有變第63章 此中人第2章 醒時言第128章 落華盡第131章 父與子第56章 婚無情第97章 閃電影第54章 薄情郎第110章 謊言穿第85章 留客居第130章 知前塵第43章 背後計第128章 落華盡第79章 鎖宮秋第132章 秦丹陽第128章 落華盡第49章 情如意第105章 惜花燭第72章 女長成第74章 晃經年第101章 殿中對第103章 比金堅第28章 命中有第122章 告誡言第29章 道中義第132章 秦丹陽第90章 穿腸酒第78章 舊時怨第59章 惜差錯第121章 懷六甲第52章 念不忘第129章 危前夕第14章 浮生嘆第82章 雪裡埋第65章 任有變第109章 婆媳情第49章 情如意第109章 婆媳情第43章 背後計第96章 各角逐第124章 失人心第21章 求師行第108章 宮變疑第84章 壞清白第39章 時候報第94章 自打臉第137章 大結局(上)第84章 壞清白第10章 少年窮第98章 破曉初第51章 行蹤滅第34章 惜羽毛第134章 曾經父第114章 意外話第61章 亂中象第90章 穿腸酒第71章 破而立第22章 卜今生第10章 少年窮第113章 殿驚險第75章 萬事新第133章 掉包計第2章 醒時言第4章 憐卿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