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幸好嘉慶隨意問

bookmark

洪景來半口瓜剛壓碎,正往下面咽,嘉慶一句看似隨意的話,差點就讓洪景來嗆着。

“何止是有啊!太特麼多了!就算過了二百年,那也稱得上遍地都是!”洪景來心裡這麼想,可不敢說出口。

趕緊強行壓制住自己要咳嗽的衝動,手裡捧着半片瓜,一時也不知道怎麼放,正準備起來向嘉慶回話。可是嘉慶好像真的是就隨便問問,又拿起一片瓜,吃了起來。

“前幾年李王使來,說是有個姓周的邪逆舉兵造反了,是個什麼情形你可知道?”

這我可太知道了!

因爲咱們洪景來差點被拉去填壕溝!

“是有此事,賊兵圍攻瑞興,幸而我王早發大兵,未成席捲。”洪景來小心翼翼的迴應。

此事當年閔廷爀在詳細稟明清國蘇州籍周文謨教士被誤殺一事的呈文上有附錄,當時是爲了污衊無辜被害的周文謨教士和在黃海道起兵造反的鄭神師有關聯,所以一一具奏。

“怎生得愚夫愚婦這般不服教化……”嘉慶也有些不明白。

“愚氓矇昧地處偏遠,不服教化也是有的。”洪景來哪裡敢答什麼,總不能說實話吧。

邪-教這東西必須要有其滋生土壤纔可能發展壯大,清國和李朝兩國的原因實則上還有不小的區別。

帶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地矛盾,按照估計,當前農業技術水平下,人均土地四畝才能夠養活一人。可是現在人口滋生,人均耕地佔有面積只有區區的二點六畝。這還是人均,完全不考慮實際上土地大規模的集中在地主階層的情況下。

這個問題在封建時代除了人口大規模消滅這一解決辦法之外,其他的一概治標不治本。移民什麼的,在封建時代絕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的事情。

以至於幾十年後大規模轉戰黃淮之間的捻軍,也被人稱爲“光棍軍”。因爲大量的成年男子娶不上老婆,無法成家就無法安定下來,鄉下又沒有足夠的土地租佃,最後就成了“流民”。

然後被“捻子”們一席捲,這些精力無處發泄的壯丁,拿着四五米長的長槍,連僧格林沁的黑龍江察哈爾馬隊照樣捅翻。

而沒有做了捻子的,也會因爲生活上的艱辛,把希望寄託在什麼“無生老母”、“真空彌勒”上。再加上有心人稍微這麼一用力,迷信迷信,迷迷糊糊的也就信了。

要從根子上解決這問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開始大規模的工業葛明,進行科技革新,提高生產力,把什麼化肥、良種都弄出來。這樣的話,人人都吃得飽,啥玩意兒都滋生不了。

這是屁話,就算洪景來穿越成嘉慶也辦不成。

但另外一條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嘉慶到是能做,洪景來卻不敢提。開放柳條邊,移民五千萬去東北。啥問題都能解決,百十年內保準產生不了人地矛盾。

可咱這敢提嗎?

嫌命長!

到是朝鮮這邊,原本肯定是也要爆發人地矛盾的。但這不是命不好,正趕上了嘛!先是豐臣秀吉倭亂死了數百萬百姓,後世黃臺吉胡亂連殺帶擄,又是沒了小三百萬百姓。

縱使八道承平百五十年,人口這也才勉強恢復到千萬級別,隔壁日本人口已經三千五百萬,而帶清就往四萬萬去奔了。

現而今八道地方還有不少荒地缺人開墾呢,起碼要到一百多年後的日據時期,人口突破二千萬,纔會產生人地矛盾的問題。

實際上包括基督教的傳播,以及未來的東學道的興起,主要原因就是朝鮮人現在廣泛的存在一種精神上的信仰空虛。

如果有所瞭解韓國的,會發現茶道這個東西在日本有很完整的一套傳承,在中國也有相當豐富的資料和遺留。東亞有飲茶文化的這一塊,唯有韓國,是沒有本土的茶道傳承的。

原因就是此前提過的李朝自開國以來大規模的崇儒抑佛運動,自高麗時代以來,附從於僧侶間的茶道文化,在李朝歷代君王的強力打擊之下,失傳了!

至於道教在朝鮮就更不要提了,中宗大王時代的名臣靜庵趙光祖,直接上書要求把這些玩意兒全部廢除,留着也是浪費糧食。

原本就不怎麼興盛的朝鮮道教文化基本上就沒什麼興起的時候,如今洪景來知道的清清楚楚,作爲一個封建國家,李朝是沒有管理道士的任何官方機構的,因爲真的全部都廢除了!

這樣一圈倒下來,包括此前發動“辛酉邪獄”,大規模的打擊基督教的傳播。李朝在實質上是把除了儒教以外的所有宗教都置於極爲有力的打擊之下的,用“毀滅”這個詞都不算太過分。

可是儒教這個東西,真正的世家大族只是把他當做口號,把儒術當做進身之階。現而今大家全憑外戚做官,連儒術都不需要學了。進士根本不需要去考,照樣高踞朝堂顯貴。且只要後宮安排好,代代興盛。

學你個瓜瓜捶的儒術!

至於下層百姓,太宗世宗大王時期自然是希望通過設立地方上的鄉校,來向普通的良民百姓來推廣儒學正道。可惜這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沒幾年就成了一紙空文。

佛教被弄死了,道教沒興起過,基督教剛傳播進來正在遭到嚴厲打擊,表面上的正統宗教都受到極大地抑制。

得了!轉入地下!

所謂的愚夫愚婦,能寄託自己的精神的,可不就只剩下邪-教了嘛!

“教李王務必逮治,不可鬆懈。”嘉慶吃完了瓜,把瓜片放下。

立刻就有人端來淨水手巾,嘉慶簡單的洗了洗手,倒是擦手的手巾一連換了四塊,棉布吸水,兩塊擦淨,紗絹則沾除溼痕,端的是講究。

洪景來這下也不能吃了,立刻起身把還剩小半的瓜皮放進小太監捧着的果盤中。

“聖天子旨意,下臣必定字字稟明主上。”

“退下吧!這瓜不錯,取兩個帶回用。”

“謝聖天子賞賜,下臣告退。”

……………………

請本書所有讀者,不要給本書任何打賞。你打賞的每一元血汗錢,都將有七角五分,填入他永不滿足的欲壑。化作他僱傭無良法務,戕害作者的毒刃。

22.龍川飄民出送來33.大同世界奇妙遊9.再遭鐵拳一重擊32.走馬上任常平司10.今年貢差大操辦21.外軍入城止兵戈1.禧著演說鹿兒島23.奉天倡義大元帥10.李朝漂民來坊津34.拳腳交加如雨點23.雙腳踏上清國土5.思慮己身出路途2.李玜問我年何歲17.天欲亡我訓練營37.沈煥改判敦寧府18.坐觀鬥米三百錢19.當年善緣結善果27.羅禪國先使一步8.終於尋得書儈商30.宣惠廳常平僉正25.慶興大捷奏凱功29.漢陽有使傳信來19.雄武真有義士守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4.咱們景來到東萊10.先王御真付一炬28.古邑誠然真大勝4.偏生前月興教案10.訓練營至大同江39.平山之事行跡露23.再與趙氏一狀元35.賢表戚里堪行重6.拯天救命大神師7.今日一步何對錯32.小洪未加知制教41.兵臨昌慶弘化門45.因地制宜善民力21.外軍入城止兵戈5.若問武藝有故人21.李書久一力攪局2.先行發現多砂金16.結親王室以緩和5.江原被災亂事起27.密不透風老朱珪25.漫長一日琢磨度1.各有職守定大局3.不惜血本小白菜10.彩繪天地和春圖18.雲裳未嫁閔紫英29.我爲宗親不修學14.還是合作免紛爭1.籌謀甲山尋銅精9.園中鬆植修剪來19.雄武真有義士守10.時代已變望周知5.恢復鄉校選儒官29.思慮前行第一步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3.高麗沙俄恰鄰居3.推力韓確任富山21.一場謀劃似成空16.撿起一座慶興城2.天下第一關與官26.崩潰從內部開始13.洪弼周難耐酷刑26.驟然發難夜混戰9.再遭鐵拳一重擊26.主上可願決死戰8.漢陽血淚發家史10.華陽萬人疏驚世38.一字避諱生煩惱20.趙萬永千里來投32.世兄意有所指乎11.大調京商出入賬29.五峰山火併六孫7.對日貿易體量豐26.鋪裝枕木安鐵軌24.忠君死國閔令監21.毫無反對之聲浪6.鮁魚只准京人買25.閔屯村說金楓皋5.當年揀擇有情由20.花住教我如何奏35.規劃仁川大都市10.江原一道盡慘白14.咱也算是大舅哥23.老父母寶城宣煙18.解脫煩惱歸家鄉5.漢陽喚京亦如何3.行前放牌要驗看33.一場機遇在眼前16.無人可得自由生12.金芝淳三路進兵18.在下調所右衛門13.鄉班實在意難平32.王上在讀海東紀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3.大同世界奇妙遊20.偏遭怪異入疫區29.南川店廢墟一片
22.龍川飄民出送來33.大同世界奇妙遊9.再遭鐵拳一重擊32.走馬上任常平司10.今年貢差大操辦21.外軍入城止兵戈1.禧著演說鹿兒島23.奉天倡義大元帥10.李朝漂民來坊津34.拳腳交加如雨點23.雙腳踏上清國土5.思慮己身出路途2.李玜問我年何歲17.天欲亡我訓練營37.沈煥改判敦寧府18.坐觀鬥米三百錢19.當年善緣結善果27.羅禪國先使一步8.終於尋得書儈商30.宣惠廳常平僉正25.慶興大捷奏凱功29.漢陽有使傳信來19.雄武真有義士守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4.咱們景來到東萊10.先王御真付一炬28.古邑誠然真大勝4.偏生前月興教案10.訓練營至大同江39.平山之事行跡露23.再與趙氏一狀元35.賢表戚里堪行重6.拯天救命大神師7.今日一步何對錯32.小洪未加知制教41.兵臨昌慶弘化門45.因地制宜善民力21.外軍入城止兵戈5.若問武藝有故人21.李書久一力攪局2.先行發現多砂金16.結親王室以緩和5.江原被災亂事起27.密不透風老朱珪25.漫長一日琢磨度1.各有職守定大局3.不惜血本小白菜10.彩繪天地和春圖18.雲裳未嫁閔紫英29.我爲宗親不修學14.還是合作免紛爭1.籌謀甲山尋銅精9.園中鬆植修剪來19.雄武真有義士守10.時代已變望周知5.恢復鄉校選儒官29.思慮前行第一步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3.高麗沙俄恰鄰居3.推力韓確任富山21.一場謀劃似成空16.撿起一座慶興城2.天下第一關與官26.崩潰從內部開始13.洪弼周難耐酷刑26.驟然發難夜混戰9.再遭鐵拳一重擊26.主上可願決死戰8.漢陽血淚發家史10.華陽萬人疏驚世38.一字避諱生煩惱20.趙萬永千里來投32.世兄意有所指乎11.大調京商出入賬29.五峰山火併六孫7.對日貿易體量豐26.鋪裝枕木安鐵軌24.忠君死國閔令監21.毫無反對之聲浪6.鮁魚只准京人買25.閔屯村說金楓皋5.當年揀擇有情由20.花住教我如何奏35.規劃仁川大都市10.江原一道盡慘白14.咱也算是大舅哥23.老父母寶城宣煙18.解脫煩惱歸家鄉5.漢陽喚京亦如何3.行前放牌要驗看33.一場機遇在眼前16.無人可得自由生12.金芝淳三路進兵18.在下調所右衛門13.鄉班實在意難平32.王上在讀海東紀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3.大同世界奇妙遊20.偏遭怪異入疫區29.南川店廢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