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平山之事行跡露

瑞興城那個關了好幾天的城門終於打開了,原本畏畏縮縮,怯懦膽小的瑞興郡兵如今一個個擡着頭腆着肚子,精神煥發。

上百人簇擁着一名身着藍袍的中年官員出城,周圍還有其他幾個文武官校,大抵是縣監郡校之類的官員。

他們所迎的自然是指揮官兵前來救援瑞興城的欽差大臣!

剛剛那是作戰,所以儀仗不顯。如今戰勝,則該有的一件不少,青羅傘蓋,寶傘一頂,青扇三面,長戟叢叢。

而最後面也是最重要的反而最不顯眼,棗紅色木杆上頂着一面巴掌大的銅牌,紅銅所制,一點也沒有熠熠的金光。就最普通的圓形,略窄,一面無字,另一面只有一個令字。

和銅牌相對應的是一面紅底藍旗,三角形,無邊穗,無羅纓,樸實無華。同樣的也只簡單的寫着一個令字,再無其他的東西。

王命旗牌!【注1】

旗牌所至,如王親臨。縱使官高爵顯,名列君銜,亦要大禮參拜,座前聽命。

欽命黃海平安兩道監賑大使、殿前右承旨【注2】、提調惠民署、活人署、內醫院、督兩京(鬆都、平壤)留守軍務事閔!

一面一面的官銜牌子林立,甚至有些讓人看花眼。但這位閔大監確實是殿上高官,一身大紅官袍,頭戴烏紗帽,在一堆馬弁的護衛下,接受着瑞興城內官吏的參拜。【注3】

全場之內最高興的自然就是瑞興郡守,這位仁兄乾的噁心事絕對不比平山郡守少一星半點。但他如今乃是守城有功,不僅烏紗保住,還有可能更進一步。

鄭神師一路席捲,村莊町鎮甚至縣邑鋪站都被他攻破了。唯有瑞興城苦守數日,瑞興郡守親自督率軍民奮死守城,發弓射箭,打死大小賊頭無算,與官兵同臥城頭,親送湯藥,激勵衆軍………

嘔!不行了,太噁心了!不用想也知道瑞興郡守的奏報是什麼內容。

大略的安撫了一下瑞興的官民,閔大監開始命令官軍和城內出來的官差甄別亂軍,把老弱婦孺之類的先行揀選出來。

這種人自然算不上什麼逆賊,被官兵們搜刮一陣也就放了。

主要的甄別都是在青壯之中,混雜了鄭神師數百逆賊的人羣,一時之間還真是不好分辨。

到是那位鄭神師,眼看人擠人跑也跑不掉,一點兒不慫,一刀就抹了自己的脖子。他的首級如今獻寶一樣被呈送到閔大監面前,閔大監也沒有什麼厭惡的表情。

大略的看了看,反正是死不瞑目的樣子,灰泥和血污交錯,又髒又臭。披頭散髮,一點兒看不出曾經的仙風道骨。

讓被拘捕來的亂軍骨幹辨認,經確認之後,就吩咐手下趕緊用石灰把首級醃好。

這種賊首是一定要送到漢陽的,不然很多事情說不清,而從賊的亂軍骨幹,也被鐵鏈鎖了腳,一路往漢陽押解過去。免不了刑曹和義禁府當頭一刀,五牛分屍也不是不可能。

洪大守好不容易被押解上來,一名驗看戶牌的官校喝令洪大守把身份戶牌拿出來,方便他檢查校對。

“大監,晚生乃是東班武官戶,懸名兵曹的在籍丁!”

眯着眼睛似乎在盯着甄別亂民的閔大監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洪大守。

“你要途告於本官?”

洪大守沒明白途告是什麼意思,但是如果裹在亂民裡,自己又沒有戶牌,指不定就會被判斷爲賊兵骨幹,一刀砍了梟首示衆。

這位閔大監之前推斷應該是個辦事的官,不像是個貪官污吏或者顢酐無能的庸官。只要是個管事的官員,那他肯定會在意一個兩班戶的事。

“是的,在下要途告!”

“打!”

什麼!

洪大守只聽見一個打字,兩個如狼似虎的官弁就快步搶上前來,一腳踹翻洪大守。

兩人各持一根長棍,噼裡啪啦的就往洪大守後背砸來。洪大守只覺得整個人都要被打碎了,身體的器官都似乎被打的交結在一起。

那種痛,根本無法言喻,徹入心底的劇痛!

“按律,官民人等,有所情訟,不訴有司,途告者,脊仗三十!”(攔路喊冤都想清楚一點!)

後背結結實實捱了三十棍,但那兩個官弁好歹知道輕重,沒有真往死裡打。這要是往死裡打,那不用三十棍,十棍八棍就把人給活活打死了。

洪大守已經完全起不來了,甚至喘氣都覺得痛。掙扎着弓起身來。

“大監,晚生乃是平安道鐵川郡洪大守,應辛酉別試譯科,途遇逆賊攻破南川店,身周戶籍火牌錢財衣物損失一空,被挾於賊營,乃至於此。”

“洪大守?”

閔大監似乎想起了什麼東西,向側後的一名官弁吩咐了幾句。

“本官三日前,接到出首,有人告平安道鐵川郡洪大守於平山郡附縣外野店糾集逆賊,攻殺官兵三十餘人!”

洪大守,你的事犯了!

【注1】: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李朝的欽差大臣是有一面銅牌的。這面銅牌還有一個比較曲折離奇的故事,而且有實物保存了下來。

日清戰爭(我真的被屏蔽怕了)結束以後,李朝淪爲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時隆熙皇帝巡視朝鮮八道,出發前任命了一個給他打前站的欽差大臣,賜予了他王牌。

但是隆熙皇帝巡視完自己的所謂國土,回頭就被迫和寺內正毅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所以很可笑的就是,他回了漢陽沒多久,“舊韓末”(苦啊,這個屏蔽啊)十三年的所謂帝國就亡國了。

那名欽差的王牌因爲沒有可以繳回的地方,反而保存了下來。在二次大戰以前可以明確是保存在韓國的,但是如今就不知道藏哪兒去了。

至於令旗,很抱歉,只是參考了明代欽差的儀仗,具體有沒有,還需繼續深入瞭解。

【注2】:承旨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承命擬旨,李朝這個東西也有點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意思。大王要頒佈教旨,但合法的教旨必須要承旨草擬的纔可以,不是承旨草擬的就是無效的!

爲了君臣制衡,承旨有都承旨、左右承旨、副承旨、左右副承旨、同副承旨(總歸有一個聽話的)。除都承旨外,其餘承旨一概是正三品堂上官階,可以直接上殿面君,筆錄詔書的。

至於這個殿前右承旨,加殿前二字到和XX天國殿前某檢點差不多了。實際上只是加綴而已,做不得數,亦可以稱之爲大殿右承旨。

【注3】:李朝姓閔的大士族只有驪興閔氏一家而已,《大長今》裡的閔政浩並無原型,驪興閔氏也沒有這麼一號人物。

但這裡不是說他,是說這位閔大監。閔氏在中宗反正時一下壓中,閔孝曾名列反正靖(苦啊)國功臣,功封驪平府院君。肅宗大王時,閔維重之女嫁給了肅宗,成了仁顯王妃。

不過閔氏在英祖大王時,捲入黨爭,被“蕩平政治”給蕩平了,徹底失勢。

而這位閔大監則確有其人,名爲閔廷爀。此人的事蹟不多,或者是筆者無法查詢到他的具體事蹟,反正在這裡就把他當成一個能幹事的官員來寫了。

而且閔廷爀也沒必要太在意,大家只要記住他有一個兄弟叫閔景爀,生了一個好女兒閔氏,這位閔氏則生了興宣大院君李罡應,李罡應則生了高宗大王。

另外閔廷爀自己也很爭氣,生了一個寶貝女兒,作爲大士族家的女兒,這位閔氏嫁到了安東金氏,她的老公不必要去管,她的公公名叫金祖淳!

這下閔廷爀在閔氏衰敗的情況下,還能出任殿前右承旨的原因大家都明白了吧。

1.我今穿越入朝鮮17.韓丞教我取任賄6.議政府學習行走18.且讓貴秭做我姐20.雲川裡決戰開場11.島津何物不敢售10.華陽萬人疏驚世1.小洪僉正真清明27.清白人家怎談這35.幕府尚有有識士6.曹允大告老還鄉14.還是合作免紛爭28.先從廢妃尋突破16.無人可得自由生17.吃一塹能長一智21.外軍入城止兵戈1.洪妃鬆口聯姻事23.清欠虧空真能吏2.洪妙妊一語得中8.漢陽血淚發家史12.方面兼顧不遺漏31.細究景來錯三連9.原來小趙亦國戚15.鳴炮升堂理政事30.前景愈發顯光明31.一語能得天子心11.誰叫小說掙錢多13.鄉班實在意難平27.財政還需再整頓4.偏生前月興教案4.韓家兄弟助鄉鄰17.天平一朝換傾倒17.天欲亡我訓練營18.洪景來暫充大使32.一言顛倒黑白間3.行前放牌要驗看27.密不透風老朱珪20.君父神宗顯皇帝14.訓練營進退搖擺41.若使幕府財政寬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26.崩潰從內部開始17.天平一朝換傾倒15.終究再世何爲人26.一哭能解萬般難30.萬古逆賊洪景來8.漢陽血淚發家史13.威水廠兩案併發15.暫宿荒村野店中16.撿起一座慶興城18.在下調所右衛門33.世所共識要變法27.漢陽喪鐘已敲響19.握有現銀思他處35.大赦八道官奴婢20.金斗吉謀劃長久2.韓五石利誘威逼16.原州鄉班大誇贊10.彩繪天地和春圖22.帶清世有兩顯學41.若使幕府財政寬37.宮門外羣龍無首12.開足馬力磨細面16.李禧著揚帆漢水23.東西兩廂難聯絡8.東闕不幸遭祝融2.金進士頗有盤算23.通融尚沃來結交6.鮁魚只准京人買17.柳大房裡通外國29.此夷船非彼夷船13.磨坊產業大升級30.王大妃撤簾歸政17.天欲亡我訓練營25.退而其次巡防艦5.若問武藝有故人18.洪景來暫充大使31.過往從無新生意11.臣有罪臣有大罪12.對半來投小聰明9.大索漢陽城內外5.江原被災亂事起13.豆板倭銀新出爐40.德川家慶元服禮24.堪稱潤物細無聲19.當年善緣結善果23.廣開土王大碑拓6.不約而同趨安州16.趙萬永藉故離京33.世所共識要變法7.漢江口十死無生6.不約而同趨安州20.舍科夫喚我親朋21.李尚憲剋期會師27.唯有世兄大氣魄26.再裹行囊向漢陽3.院中一番口舌爭2.居中作成金洪合16.空想無智改革者6.閔廷爀任請安使
1.我今穿越入朝鮮17.韓丞教我取任賄6.議政府學習行走18.且讓貴秭做我姐20.雲川裡決戰開場11.島津何物不敢售10.華陽萬人疏驚世1.小洪僉正真清明27.清白人家怎談這35.幕府尚有有識士6.曹允大告老還鄉14.還是合作免紛爭28.先從廢妃尋突破16.無人可得自由生17.吃一塹能長一智21.外軍入城止兵戈1.洪妃鬆口聯姻事23.清欠虧空真能吏2.洪妙妊一語得中8.漢陽血淚發家史12.方面兼顧不遺漏31.細究景來錯三連9.原來小趙亦國戚15.鳴炮升堂理政事30.前景愈發顯光明31.一語能得天子心11.誰叫小說掙錢多13.鄉班實在意難平27.財政還需再整頓4.偏生前月興教案4.韓家兄弟助鄉鄰17.天平一朝換傾倒17.天欲亡我訓練營18.洪景來暫充大使32.一言顛倒黑白間3.行前放牌要驗看27.密不透風老朱珪20.君父神宗顯皇帝14.訓練營進退搖擺41.若使幕府財政寬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26.崩潰從內部開始17.天平一朝換傾倒15.終究再世何爲人26.一哭能解萬般難30.萬古逆賊洪景來8.漢陽血淚發家史13.威水廠兩案併發15.暫宿荒村野店中16.撿起一座慶興城18.在下調所右衛門33.世所共識要變法27.漢陽喪鐘已敲響19.握有現銀思他處35.大赦八道官奴婢20.金斗吉謀劃長久2.韓五石利誘威逼16.原州鄉班大誇贊10.彩繪天地和春圖22.帶清世有兩顯學41.若使幕府財政寬37.宮門外羣龍無首12.開足馬力磨細面16.李禧著揚帆漢水23.東西兩廂難聯絡8.東闕不幸遭祝融2.金進士頗有盤算23.通融尚沃來結交6.鮁魚只准京人買17.柳大房裡通外國29.此夷船非彼夷船13.磨坊產業大升級30.王大妃撤簾歸政17.天欲亡我訓練營25.退而其次巡防艦5.若問武藝有故人18.洪景來暫充大使31.過往從無新生意11.臣有罪臣有大罪12.對半來投小聰明9.大索漢陽城內外5.江原被災亂事起13.豆板倭銀新出爐40.德川家慶元服禮24.堪稱潤物細無聲19.當年善緣結善果23.廣開土王大碑拓6.不約而同趨安州16.趙萬永藉故離京33.世所共識要變法7.漢江口十死無生6.不約而同趨安州20.舍科夫喚我親朋21.李尚憲剋期會師27.唯有世兄大氣魄26.再裹行囊向漢陽3.院中一番口舌爭2.居中作成金洪合16.空想無智改革者6.閔廷爀任請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