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坐觀鬥米三百錢

江原道或者說江原道一道百萬受災百姓現在是一塊香餑餑!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春雨幾乎斷絕的時候,聞着血腥味的某些人就已經估算到江原道可能要面臨一場酷烈的旱災。等到暑夏六十餘日滴雨未下之後,是個人都知道今年江原道的收成全完了,啥也剩不下。

不光是本地的鄉班鄉吏們心中有所準備,實際上江原道左近的慶尚道萊商,京畿道京商、鬆商都已經在暗地裡躍躍欲試,等待着糧食價格勇攀新高,他們好大肆劫奪民財。

漢陽朝廷畢竟還是一個要臉面的封建政府,就算爲了維穩也要做出一副賑災的姿態。這也是爲什麼洪景來被任命爲監賑副使,且批了十萬石糧食的緣故。

但這點糧食就沒指望着真能把災救下來!

現而今賑災米耗盡的消息早就傳開,朝鮮八道說是三千里錦繡江山,可那玩意兒是豎着量的。就算從漢陽走到義州,也不過就是半拉月的事情。更不要說就和江原道緊靠着的京畿道與慶尚道,那消息早就滿天飛了。

和賑災米耗盡的消息一起亂飛的,自然還有江原道糧價暴漲至鬥米三百錢的空前高價之消息。這樣的價格對照一下史書,即使是中國古代,鬥米千錢也已經是要大書特書的情況了。

而實際上消費品價格一般只及隔壁清國四分之一的朝鮮,鬥米三百錢,那真就是一個足以令所有人癲狂的價格。

原州的鄉班們還沒狂歡幾天,剛剛開始找補他們經受的“損失”,就有各路社會“閒散人員”進入城中,零零散散的打聽着各項物價,尤其是糧米的時價。

不過觀望的情緒大概還是佔據主流,畢竟一來價錢真的太刺激瘋狂,二來也有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緣故。

爲商一道,分行商和坐商。

坐商自然就是坐地商人,但是在原州這種鄉下地方,實際上指的就是爲鄉班老爺孔尚炫等人開店經營各項產業的白手套商人。再者也不侷限於糧食,像是典當、布匹、銅瓷器皿之類的行當,實際上也有他們這些鄉班的身影。

鄉下有田莊,城內有產業,這纔是一個正常的李朝兩班富戶應有的正常狀態。不僅魚肉鄉野的農民,還要侵剝城內的小民。表面上是不落俗流,詩書傳家的兩班儒生,實際上是官商吏紳勾結糾纏在一起的土皇帝。

他們開在原州城內的店鋪,自然是有上上下下各種關係罩着的,等閒外地人想要插進來是根本不可能的。

唯有背後有更加強橫後臺的大商團,才能進入這些地方勢力盤根錯節的市場,並用手中巨大的資源打開局面,進而與之分潤利錢。

加上糧食這一商品的固有屬性,且不說糧食不似絲綢金銀一般身輕價貴。不僅要巨大的運力,還需要足夠的儲存空間,如果沒有,真就是一概免談。

而且大米不像小米那樣耐儲存,據說有些小米,保存得當可以儲存幾十年。秦漢以及之前的年代,軍糧絕對是小米沒跑兒,耐旱耐貧,產量又有相應保證,幾千年來歷史證明。

這大米就不如小米一般好伺候,被許多穿越者仰爲天下奇種,隨便一弄就可以拯救一個王朝的占城稻尤其不易保存。正常情況下,占城稻只能儲存半年不到,之後就會朽壞不可食用。而普通的稻米,在保證食用的情況下,實際上也就只有那麼幾年的保質期而已。

所以要麼是像孔尚炫這樣的鄉班地主,本身佔有大量土地,能夠每年獲得足夠的地租實物收入。以新汰舊,邊存邊賣,這才能保存下足夠的糧食。

要麼就要像京商、鬆商、萊商這樣,掌握有巨大的資本現金,能夠在秋收季節大規模的吃進糧米,然後還擁有強勁的銷售和運輸網絡,這才能插足糧米生意。

這也是洪景來必須仰仗李禧著的地方,李禧著是萊商團內的行首,有關係有面子,一句話就能招呼到足夠的人手,僱傭來可觀的糧船。

不然想要靠漢陽朝廷來處置,那洪景來運三萬石米簡直是鬼哭狼嚎,徵丁抓壯,用鞭子和棍棒逼迫着民夫轉運,就是最大的現實。

現在原州,乃至整個江原道的米價都已經炒了起來,明眼人都知道漢陽朝廷實際上對賑災有心無力。百萬災民只能依靠當地官倉儲存的糧米和兩班地主出售的大米過活,這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事兒。

這麼一大塊肥肉,只讓江原道本地的鄉班鄉吏吃?

人性逐利,可能嗎?

洪景來就是要給他加一把火,幾大商團都在觀望,都在試水,畢竟要壓制地頭蛇,或者和地頭蛇們達成均衡也不是一件易事。

而等他們猶豫一陣,江原道百姓的骨血早就被鄉班們吞噬殆盡了。必須讓假裝和洪景來毫無關係的萊商大房柳成用(李禧著)先跳進這個大池子裡,把水率先攪渾。

讓站在池塘邊觀望的其他大商團看到他李禧著似乎已經大發其財,正掙的盆滿鉢滿。那麼其他人便也會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跳進這池塘,大快朵頤。

只要市面上糧食充斥滿溢,那糧價還能維持在高位嗎?

糧食賣不掉,可真的會爛在倉裡的!陳米的價格那可是比新米跌老大一截,諸位千辛萬苦把糧食運到江原道,運輸費和人工費就不知花了多少?如果不在原州當地發賣,再轉運回去,那可真就是得不償失了。別說利潤,本錢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

沒有那麼多廢話,鄉班們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快感中,鄉吏們享受着日進斗金的大歡喜。原州城內外都是等待着上來分食一杯羹的“有心之人”,他們飢渴着,躁動着,不安着,只因身體裡翻涌的慾望之血。

待李禧著裹糧而至,便能揭開整場大戲的序幕。

……………………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北宋宰相趙抃故事。

9.得手白銀一千九第一輪交鋒開始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7.有司衙門大比責2.天下何處不吃人2.韓五石利誘威逼23.再與趙氏一狀元19.巧遇故人有眉目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18.坐觀鬥米三百錢15.終究再世何爲人43.驚聞荷蘭大消息1.風起東萊新篇章42.於寡人有何益哉14.還是合作免紛爭14.大災之年豐收年14.再見連襟話家常35.行前天下第一關32.江戶盛景好畫卷4.丁若鏞承辦輪船20.對半入股做生意22.性命操於股掌間27.洪聰珏調修城司18.洪景來暫充大使33.沈西平舉郡來投48.此功當賞錢一枚32.榮寶齋內談盜寶25.惠慶宮惠嬪洪氏27.唯有世兄大氣魄20.商量鑄幣機等項32.走馬上任常平司5.可惜不曾得署理16.空想無智改革者33.黃帶子欺上門來26.金斗吉尋得出路35.被指惡逆非道孫3.李伸手圖金礦7.不意前三之人選10.今年貢差大操辦43.米澤彈正可聽聞28.古邑誠然真大勝48.此功當賞錢一枚6.朝中有人好定案20.花住教我如何奏38.一字避諱生煩惱24.嘉慶問話似平常3.不惜血本小白菜2.天下何處不吃人21.所謂臉面價十兩24.洪景來好事將近28.大監可識蒸汽機20.泮宮舉發大事件27.孃舅猛打老岳父33.大同世界奇妙遊9.得手白銀一千九22.漢陽大人尚麻木32.上邦贈爾恭悼王6.閔廷爀任請安使23.清欠虧空真能吏43.驚聞荷蘭大消息16.趙萬永藉故離京18.解脫煩惱歸家鄉33.東南萬里波濤涌19.林尚沃居中斡旋16.趙萬永藉故離京6.議政府學習行走28.布衣上而交天子19.雄武真有義士守24.可會造夾板大船14.金昌始縱火拒捕8.萬折必東思皇明22.性命操於股掌間27.密不透風老朱珪14.卻把桔梗做山參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3.夜中有人求請來1.宮內家中齊有喜28.大監可識蒸汽機24.忠君死國閔令監1.家鄉鐵山煤鐵全18.在下調所右衛門27.財政還需再整頓50.趙大府明斷堂審2.先行發現多砂金12.發展眼光看問題33.天下第一好生意12.父言神廟不可動25.旅途困頓摧人折2.天下第一關與官26.檢看大船驚一場8.萬折必東思皇明36.間宮倫宗結善緣14.卻把桔梗做山參37.所謂官兵不堪樣38.綏嬪樸氏不簡單11.大調京商出入賬12.對半來投小聰明2.居中作成金洪合12.楓皋說我老實人9.大索漢陽城內外
9.得手白銀一千九第一輪交鋒開始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7.有司衙門大比責2.天下何處不吃人2.韓五石利誘威逼23.再與趙氏一狀元19.巧遇故人有眉目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18.坐觀鬥米三百錢15.終究再世何爲人43.驚聞荷蘭大消息1.風起東萊新篇章42.於寡人有何益哉14.還是合作免紛爭14.大災之年豐收年14.再見連襟話家常35.行前天下第一關32.江戶盛景好畫卷4.丁若鏞承辦輪船20.對半入股做生意22.性命操於股掌間27.洪聰珏調修城司18.洪景來暫充大使33.沈西平舉郡來投48.此功當賞錢一枚32.榮寶齋內談盜寶25.惠慶宮惠嬪洪氏27.唯有世兄大氣魄20.商量鑄幣機等項32.走馬上任常平司5.可惜不曾得署理16.空想無智改革者33.黃帶子欺上門來26.金斗吉尋得出路35.被指惡逆非道孫3.李伸手圖金礦7.不意前三之人選10.今年貢差大操辦43.米澤彈正可聽聞28.古邑誠然真大勝48.此功當賞錢一枚6.朝中有人好定案20.花住教我如何奏38.一字避諱生煩惱24.嘉慶問話似平常3.不惜血本小白菜2.天下何處不吃人21.所謂臉面價十兩24.洪景來好事將近28.大監可識蒸汽機20.泮宮舉發大事件27.孃舅猛打老岳父33.大同世界奇妙遊9.得手白銀一千九22.漢陽大人尚麻木32.上邦贈爾恭悼王6.閔廷爀任請安使23.清欠虧空真能吏43.驚聞荷蘭大消息16.趙萬永藉故離京18.解脫煩惱歸家鄉33.東南萬里波濤涌19.林尚沃居中斡旋16.趙萬永藉故離京6.議政府學習行走28.布衣上而交天子19.雄武真有義士守24.可會造夾板大船14.金昌始縱火拒捕8.萬折必東思皇明22.性命操於股掌間27.密不透風老朱珪14.卻把桔梗做山參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3.夜中有人求請來1.宮內家中齊有喜28.大監可識蒸汽機24.忠君死國閔令監1.家鄉鐵山煤鐵全18.在下調所右衛門27.財政還需再整頓50.趙大府明斷堂審2.先行發現多砂金12.發展眼光看問題33.天下第一好生意12.父言神廟不可動25.旅途困頓摧人折2.天下第一關與官26.檢看大船驚一場8.萬折必東思皇明36.間宮倫宗結善緣14.卻把桔梗做山參37.所謂官兵不堪樣38.綏嬪樸氏不簡單11.大調京商出入賬12.對半來投小聰明2.居中作成金洪合12.楓皋說我老實人9.大索漢陽城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