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此人真一筆好字

洪景來之所以不去江原道的道署所在江陵,其實心裡也有些小九九。不論是江原道觀察使還是江原道兵馬節度使,那都是從二品的大員。

雖說兩者都是外官,要是想進漢陽,任某一曹的正三品堂上參判都算是高升。可是在地方上,毫無疑問的那就是文武兩大佬,品級確實壓洪景來一頭。

就算洪景來是貨真價實的欽差大臣,到底品階比他們低,也許就會有許多掣肘的地方。任是誰,原本自己是一把手說一不二,突然空降過來一個人在你旁邊指手畫腳,都會不高興的,人之常情。

但是在江原道的另一重鎮原州問題就不大了,因爲原州牧使只是正三品堂下官。都是正三品,但是洪景來是堂上,就是穩壓你一頭,不管怎麼論都是你大哥。

至於江陵那便,行文一道,請他們自己派人過來押運走一萬石糧食拉倒。別說堂堂江原道府所在,兵營人馬匯聚,連個穩妥的運糧隊都沒有,那真就是開玩笑了。

原州牧使以及治下一衆官吏,聽聞洪景來帶兵前來,那真是“久旱逢甘霖”。出城半里,地方官紳人等在道邊紮下綵棚迎接。

尤其是聽到洪景來是帶着賑災糧來的,那更是歡喜至極。反正他們司守一方,只要原州不發生民亂,就是治平一等。其他地方和他們有個半毛錢的關係,你監賑副使大人總不能說看着城內的百姓嗷嗷待哺,卻不去救助吧。

洪景來的車架到城外,略略敷衍了他們一番,便被迎進城內的同樂亭居住。定下監賑大旗,宣了李玜的賑災教旨,這才真的坐下來開始場面上的交流。

“這位是五衛都總府副司直韓三石,乃是此次的監押,亦是標營千總。”洪景來給在座的官校介紹自己的下屬。

“大監,外面有鄉班請願!”洪景來纔剛開始,守在廳外的李濟初大步走到門檻前稟報。

洪景來話音還沒落下,居然就有地方鄉班前來請願?雖然洪景來來原州是大張旗鼓的,但是這年頭的鄉班大多都居住在城外的鄉下,做他們的土皇帝快活。怎麼可能洪景來這才坐下,就已經聚集起來,前來請願了。

這其中沒點什麼,說出去都沒人信!

李濟初的話音才落,原州牧使柳孝源便不經意的把腦袋偏過去,和下面的橫城縣令問答起來。還假模假樣的問怎麼地方上有鄉班過來,打攪了欽差大人休息。

呵呵……

“柳牧此前可接到鄉班請願?”洪景來當然不會就這樣放過柳孝源。

“或有一二吧,無外乎刁民從亂罷了。”柳孝源笑了笑,也不遮掩什麼。

“原來如此……”

“傳進來吧!”

李濟初出去沒多久,就聽到起起伏伏的啼哭聲,但是這種啼哭在洪景來耳朵裡聽得分明,哪裡是真心苦悶,擺明了就是乾嚎而已。

戲演到我這兒來了?我出道在大佬面前裝比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擱哪兒涼快呢!

“爾等是何人?決個頭腦回話。”看着在門檻外彎腰作揖,烏泱泱一大片的老老少少,洪景來不爲所動。

門外的這些鄉班自然知道能被漢陽派出來,到江原道這個災區的,必然是精明能幹,嫺明庶務的幹吏。原本也沒準備一下子就攪亂洪景來的思緒,只不過賣慘而已。

“學生孔尚炫,拜見大監。”應該是早有預備,人羣中的孔尚炫被推舉了出來。

他既是中過生員科的秀士,又是昌原孔氏的旁支,在身份上屬於兩班士族中較有聲望的那一部分,遠比下面這羣有些只是幼學身份的鄉班來的強。當然啦,這所謂的“強”也強的有限,真有勢力的兩班,早就搬去漢陽了。

“可是衍聖公一脈昌原孔氏之後?”洪景來作爲儒生,肯定要賣老孔家一個面子。

“先祖確乎爲昌原君。”孔尚炫就算不是孔氏的後裔,也肯定掛靠上了。

畢竟元朝至正九年,承懿公主遠嫁高麗忠肅王之子,孔子第五十四世孫孔昭侍從陪嫁,並留在高麗。孔昭本人才華橫溢,得到高麗王的重用,最後官至宰相,死後他葬在昌原(今韓國慶尚南道昌原市一帶),封號爲昌原君。

傳到現在已逾四百年,後裔傳了小二十代,早就開枝散葉了。加上元末紅巾軍之亂,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還有李朝數不清的士禍換局,中間發生點什麼都不奇怪。

咱們洪景來不就搖身一變成了豐山洪氏的嫡支,很正常的。

“快快請起!”不管看不看得起孔尚炫,洪景來姿態要做足,立刻起身上前扶一把彎腰行禮的孔尚炫,並賜座。

“謝大監!”孔尚炫自然順勢而起,他今天是帶着任務來的,不能一點氣場都沒有。

“爾等前來,請願何事?但說無妨,本官與柳牧會與爾等做主。”洪景來不管他們是何來意,反正先拉柳孝源下水,有鍋一起背。

“大監欽命在身,下官一切都唯大監之命是從。”柳孝源那真是姿態極低,完全是以下屬的狀態來答話。

洪景來朝他笑笑,擺手示意不必再說了。逼要是都給你裝完了,等於鍋也推的乾乾淨淨。

“還請大監爲我等做主!”孔尚炫從洪景來給他的賜座上站起來,掏出一份片子。

韓五石上前接過片子,轉身交給洪景來。整個花廳內外的各色人等,所有的心神一下子都匯聚到了這份片子上。

洪景來展開片子一看,果然是寫地方上有奸民作亂,在許多大膽宵小的聚集之下,強借郡中大戶鄉班鄉吏家中的糧食。

等展開那份借據一看,普普通通,就是借的數額有些大,也完全沒有註明什麼還款期限和利息之類的,就說借了糧米四百七十石。

到是最後的借款人署名很是熟悉,不是禹君則還能是誰?洪景來心下暗笑,但是表面上還是佯裝鄭重,一副居然有這種事情的表情。

“這人到是一筆好字啊!”

12.平靜下暗流激涌8.天字第一號欽案17.一步千鈞行難重25.惠慶宮惠嬪洪氏19.京仁鐵道方初興23.可獻韃酋於宗廟30.宣惠廳常平僉正24.戶牌雖失事卻濟32.走馬上任常平司32.榮寶齋內談盜寶7.對日貿易體量豐28還請娘娘救性命17.韓丞教我取任賄34.如此一部豆漿機22.下官乃爲令監計21.毫無反對之聲浪15.王大妃棄卒保車27.暫且棲身大樹下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8.教導兵嚴陣以待29.南川店廢墟一片18.異變陡生宮門外3.夜中有人求請來10.先王御真付一炬25.揀辨飄民甚輕易1.風起東萊新篇章15.鳴炮升堂理政事22.帶清世有兩顯學3.推力韓確任富山14.還是合作免紛爭24.忠君死國閔令監8.錢囊空空赴義州11.此人真一筆好字21.我與小趙論行止19.華夷變態赫赫名20.雲川裡決戰開場11.實則閣郎頗不同22.僱得韃兵做好戲5.江原被災亂事起4.何必定要服六孫18.聽聞朝議賑救災11.偶見漢方中成藥54.所謂議會不當開31.修羅場裡有活人24.萬永愛我西洋學36.兄弟狀元世上無8.東闕不幸遭祝融19.當年善緣結善果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王大妃棄卒保車32.洪大爾來何其遲15.終究再世何爲人6.拯天救命大神師12.驚聞常明褫爵祿28.恰有文學清華缺47.下臣萬不敢受書18.殿上因紙起爭鬥18.解脫煩惱歸家鄉3.一因一果總難逃4.丁若鏞承辦輪船22.行前淘換京銀錢31.日本招待頗豐盛5.可惜不曾得署理12.御門前臣有本奏12.平靜下暗流激涌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0.嘉慶年景愈漸衰20.繼位禮成大業定16.原州鄉班大誇贊37.德川家齊頗不快30.金平淳開肅靖門21.婚姻豈能同兒戲22.僱得韃兵做好戲10.協查綁架勒索案30.原來清宮有巧匠7.官民率次投軍前24.洪景來好事將近20.君父神宗顯皇帝8.教導兵嚴陣以待25.閔屯村說金楓皋31.過往從無新生意44.鷹山公可資借鑑22.僱得韃兵做好戲15.大明恩情說不完16.五峰山別有乾坤51.抽絲剝繭細甄別2.先行發現多砂金5.趙萬永不可小覷17.幕後操縱坑純王27.密不透風老朱珪29.我爲宗親不修學35.舍科夫的一日夜2.洪妙妊一語得中5.李家宗親頗寒酸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18.攻摧驛站釋官奴26.金斗吉尋得出路32.小洪未加知制教5.訓練營倉促出兵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
12.平靜下暗流激涌8.天字第一號欽案17.一步千鈞行難重25.惠慶宮惠嬪洪氏19.京仁鐵道方初興23.可獻韃酋於宗廟30.宣惠廳常平僉正24.戶牌雖失事卻濟32.走馬上任常平司32.榮寶齋內談盜寶7.對日貿易體量豐28還請娘娘救性命17.韓丞教我取任賄34.如此一部豆漿機22.下官乃爲令監計21.毫無反對之聲浪15.王大妃棄卒保車27.暫且棲身大樹下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8.教導兵嚴陣以待29.南川店廢墟一片18.異變陡生宮門外3.夜中有人求請來10.先王御真付一炬25.揀辨飄民甚輕易1.風起東萊新篇章15.鳴炮升堂理政事22.帶清世有兩顯學3.推力韓確任富山14.還是合作免紛爭24.忠君死國閔令監8.錢囊空空赴義州11.此人真一筆好字21.我與小趙論行止19.華夷變態赫赫名20.雲川裡決戰開場11.實則閣郎頗不同22.僱得韃兵做好戲5.江原被災亂事起4.何必定要服六孫18.聽聞朝議賑救災11.偶見漢方中成藥54.所謂議會不當開31.修羅場裡有活人24.萬永愛我西洋學36.兄弟狀元世上無8.東闕不幸遭祝融19.當年善緣結善果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王大妃棄卒保車32.洪大爾來何其遲15.終究再世何爲人6.拯天救命大神師12.驚聞常明褫爵祿28.恰有文學清華缺47.下臣萬不敢受書18.殿上因紙起爭鬥18.解脫煩惱歸家鄉3.一因一果總難逃4.丁若鏞承辦輪船22.行前淘換京銀錢31.日本招待頗豐盛5.可惜不曾得署理12.御門前臣有本奏12.平靜下暗流激涌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0.嘉慶年景愈漸衰20.繼位禮成大業定16.原州鄉班大誇贊37.德川家齊頗不快30.金平淳開肅靖門21.婚姻豈能同兒戲22.僱得韃兵做好戲10.協查綁架勒索案30.原來清宮有巧匠7.官民率次投軍前24.洪景來好事將近20.君父神宗顯皇帝8.教導兵嚴陣以待25.閔屯村說金楓皋31.過往從無新生意44.鷹山公可資借鑑22.僱得韃兵做好戲15.大明恩情說不完16.五峰山別有乾坤51.抽絲剝繭細甄別2.先行發現多砂金5.趙萬永不可小覷17.幕後操縱坑純王27.密不透風老朱珪29.我爲宗親不修學35.舍科夫的一日夜2.洪妙妊一語得中5.李家宗親頗寒酸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18.攻摧驛站釋官奴26.金斗吉尋得出路32.小洪未加知制教5.訓練營倉促出兵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