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刑場騷亂衆驚慌

bookmark

效官四代的名臣樸凖源去世了,李玜對這位外祖父賜祭尤厚。

先發金百兩,銀千兩,錢五千兩爲治喪費用,隨後命李書九爲賜祭使,代表他參與喪事的辦理和整治。朝中對於已經受封潘恩府院君的樸凖源也是大加褒揚,畢竟李玜都已經定了基調了,對於一個已經去世的人,其他人總歸顯得十分寬容和友善。

對許多人來說,死掉的樸凖源遠比活着的樸凖源好接受!

在少少的商議之後,樸凖源很自然的追贈領議政,同時追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諡號則定爲“文忠”,幾乎是做到了李朝所能獎褒的極致。

而此前樸宗慶關於改判李喜命爲絞刑的上書也得到了李玜的批准,這時候這種小事根本沒有人在意了,反正都是處死,只要明正典刑,讓普通百姓看到信奉逆教和殺害兩班會被處死就得了。

洪景來作爲士林後輩,雖然和樸凖源沒有什麼交集,也談不上情分,但是還是和洪守榮一起上門致哀。反正京華士族誰和誰還不是親戚啊,稍微繞一繞都是親戚。沒看到已經有了黨爭苗頭的金祖淳都親自來到樸府,弔唁樸凖源這位前輩。

似乎整個漢陽的京華士族都難得的統一了起來,好像大家原本都是親親愛愛的親眷至交,不曾生過任何齟齬。

頭七過後,喪禮的盛況才慢慢有所平轉,該來的都來過了。這邊樸家也要等停夠七七四十九天的靈再扶柩下葬,當然是不會回全羅道本貫的,潘南樸氏在漢陽繁衍日久,大多就葬在漢陽城外。

由於樸宗慶要主持自己父親的喪禮,那麼處置李喜命這樁欽安要案的就成了金祖淳,他對於改判李喜命爲絞刑也無可無不可。現在他想的都是如何拉攏收拾輿論,準備等喪禮結束後給樸宗慶來一個猛的。

李喜命此案一概事實清晰明確。也不等什麼秋後問斬了,對於逆教,一旦上升到政治層面,那都是從重從嚴從快處理。李玜毫不猶豫的就把李喜命給勾決了,李王身爲最大的兩班,自然是需要維護這個封建秩序的。

除開李喜命之外,還有兩個被捕的殺班契兄弟也作爲大逆惡賊判處死刑,一道都要絞死。

相比於樸宗慶的喪禮,自然是處死李喜命更接近平民大衆的生活。最近漢陽也就這麼兩樁大事,準備去南門外刑場觀刑的百姓自然不少,畢竟一開始謠傳的是五牛分屍,這真的很罕見。

到了日頭上,驗明正身,宣佈罪狀,現任的刑曹參判宣煙大聲的向左右的百姓宣讀李喜命的罪行。判狀寫的也比較通俗,加上京城百姓相對的文化程度比四方鄉野的百姓好些,大夥兒大致上都聽懂了。

場內議論紛紛的,對着李喜命指指點點,尤其是什麼害了兩班老爺家好幾條性命,霸佔了人家的閨女云云。這種罪行是超越各種階級的,不會因爲階級不同,就能寬容搶劫婦女,殺人性命的罪犯。所以即使是在場的平民,也爲死掉的兩班感到同情。

官府打殺欠稅的農夫,抓捕不服勞役的貧民,這種時候普通百姓都是對此敢怒不敢言,心懷不滿的。也就是這種案子,纔會讓大夥兒產生共鳴,覺得王法還是有些作用。

恰好當日又是逢九的大市,連很多八道外地的行商旅人也正好在門外的草市上交易。各種各樣的方言充斥其間,嗡嗡聲不絕於耳,都是在討論案情。亦或是講些什麼照看好自己的女兒,免得被登徒子看到之類的。

漢陽本地的百姓圍在刑場外,已經是擁堵不堪,加上數不清的外地客商,真就是把刑場擠的水泄不通。

端坐在監斬臺上的金祖淳感覺天氣愈發炎熱了,城外刑場四處無遮無擋,也沒個樹蔭,又不見幾縷涼風,他的額頭上都冒出不少細汗。

眼看着宣煙已經基本讀完了李喜命等三人的罪狀,時辰也差不多了。金祖淳便示意可以行刑,早些結束,他也能早些回宮稟報。

可不曾想!

異變陡升!

由於南門外人衆混亂,四方雜處,本來就是有許多外地人。而今日行刑,地方衙門和草市商團的主要力量都轉向維持刑場秩序,疏於對觀刑百姓的監管。

人羣中十幾個身手敏捷的契兄弟,此刻已然閃轉騰挪到刑場邊緣各處。

“殺人啦!殺人啦!”人羣中突然有人高喊。

場內的李喜命明明還跪着,尚未行刑,人羣聽到殺人的喊聲,不由得騷動起來。後面的不明所以,以爲刑場上正在行刑,紛紛擁擠上前,想要觀看。而前排的百姓知道根本沒有行刑,卻有人殺人,心下自然慌亂試圖後退。

刑場外騷亂驟起!

宣煙立刻命人去呼喊聲出現的地方拿人,喊話的人不明顯是造謠生事嘛!

另一側的刑場警備力量被調走,那守衛自然薄弱了起來,一個普通百姓打扮的男子把身後揹着的扁擔取下來,裡面赫然是兩把短刀。剛抽出就猛的砍向面前的漢陽壯勇營士兵,那士兵只是噴血倒地。

十餘人齊齊發難,分作兩撥,一波殺散守衛李喜命等三人的官兵。另一波持短兵,猛的向監斬臺上的金祖淳襲擊而去。

這下整個刑場徹底亂了,觀刑的百姓自相踐踏,由於慌亂,又將一側的官兵守衛沖垮裹挾。而金祖淳身邊不過只有區區二十幾個壯勇守衛,驟然見到刺客有的人呆若木雞,有的人轉身就跑,只有極少數幾人迎上去對敵。

好在金祖淳身邊的幾個家人都是好手,立刻護送着金祖淳準備跑路。他們稍微辨了辨方向,發現一時間還真不好脫身,四處都是互相踩踏的百姓,而那些刺客契兄弟又極爲驍勇,直殺的人頭滾滾。

一面已經在圍攻守衛李喜命的官兵,一面已經攻殺到金祖淳身邊。

金祖淳一面心中大罵漢陽壯勇營官兵不堪一擊,一面扯着嗓子大喊,讓官兵反擊。

23.勤王保駕投新君14.滿城官吏氣洶洶23.竟有神仙來助我26.崩潰從內部開始40.仰借吟誦脫身成5.江原被災亂事起48.自大狂遇小肚腸18.抄家八道得暴富14.卻把桔梗做山參18.洪景來暫充大使32.洪大爾來何其遲46.語激村上島之丞5.李家宗親頗寒酸6.曹允大告老還鄉47.無名一張大揭帖31.怎爲周氏定罪名25.朝中均勢正打破49.不意狂徒來自首10.訓練營至大同江30.原來清宮有巧匠19.江華道令李公子1.禧著演說鹿兒島37.登用實學諸子弟21.苛暴催人化做鬼45.調虎離山拆僻派6.韓三石一語中的30.廢墟中別有隱情5.若問武藝有故人4.巧言變色金家奴22.龍川飄民出送來26.一哭能解萬般難28.心中暗籌借洋兵19.握有現銀思他處14.還是合作免紛爭27.洪聰珏調修城司17.樸臺青眼委冬差21.婚姻豈能同兒戲4.不過區區衰草爾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5.幕府尚有有識士5.漢陽喚京亦如何28還請娘娘救性命12.薩摩雖大卻窮困4.李禧著舉兵響應8.曠野傳道洪先知19.急入宮來拜洪妃18.半路殺出程咬金8.漳州口似可輕取30.逆教一案有眉目32.榮寶齋內談盜寶56.寸步難行真無力16.大事臨頭終決意17.韓丞教我取任賄24.狀元探花齊做賊11.教導兵出動驅離49.區區己身不足惜29.洪妃問我私囊豐16.一封辯折值五千29.先行起復任諫臺27.洪聰珏調修城司15.王大妃棄卒保車13.豆板倭銀新出爐15.夕陽落幕萬東廟28.先從廢妃尋突破19.江華道令李公子15.設法偷換是與非17.一步千鈞行難重41.兵臨昌慶弘化門32.收攏礦丁編行伍32.上邦贈爾恭悼王27.似有波濤再興事20.商量鑄幣機等項10.李朝漂民來坊津26.檢看大船驚一場21.只需請來今帝師7.鐘匠說打發條簧20.繼位禮成大業定14.金昌始縱火拒捕17.脫出漢陽成虎豹22.龍川飄民出送來13.豆板倭銀新出爐30.借清使整頓市容6.朝中有人好定案29.禮曹門前衆生急24.萬永愛我西洋學33.黃帶子欺上門來21.婚姻豈能同兒戲15.夕陽落幕萬東廟1.風起東萊新篇章26.清核書院牽連大16.李禧著揚帆漢水34.拳腳交加如雨點18.異變陡生宮門外17.脫出漢陽成虎豹14.純元王妃神助攻24.趙萬永外放全羅18.坐觀鬥米三百錢18.雲裳未嫁閔紫英22.下官乃爲令監計
23.勤王保駕投新君14.滿城官吏氣洶洶23.竟有神仙來助我26.崩潰從內部開始40.仰借吟誦脫身成5.江原被災亂事起48.自大狂遇小肚腸18.抄家八道得暴富14.卻把桔梗做山參18.洪景來暫充大使32.洪大爾來何其遲46.語激村上島之丞5.李家宗親頗寒酸6.曹允大告老還鄉47.無名一張大揭帖31.怎爲周氏定罪名25.朝中均勢正打破49.不意狂徒來自首10.訓練營至大同江30.原來清宮有巧匠19.江華道令李公子1.禧著演說鹿兒島37.登用實學諸子弟21.苛暴催人化做鬼45.調虎離山拆僻派6.韓三石一語中的30.廢墟中別有隱情5.若問武藝有故人4.巧言變色金家奴22.龍川飄民出送來26.一哭能解萬般難28.心中暗籌借洋兵19.握有現銀思他處14.還是合作免紛爭27.洪聰珏調修城司17.樸臺青眼委冬差21.婚姻豈能同兒戲4.不過區區衰草爾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5.幕府尚有有識士5.漢陽喚京亦如何28還請娘娘救性命12.薩摩雖大卻窮困4.李禧著舉兵響應8.曠野傳道洪先知19.急入宮來拜洪妃18.半路殺出程咬金8.漳州口似可輕取30.逆教一案有眉目32.榮寶齋內談盜寶56.寸步難行真無力16.大事臨頭終決意17.韓丞教我取任賄24.狀元探花齊做賊11.教導兵出動驅離49.區區己身不足惜29.洪妃問我私囊豐16.一封辯折值五千29.先行起復任諫臺27.洪聰珏調修城司15.王大妃棄卒保車13.豆板倭銀新出爐15.夕陽落幕萬東廟28.先從廢妃尋突破19.江華道令李公子15.設法偷換是與非17.一步千鈞行難重41.兵臨昌慶弘化門32.收攏礦丁編行伍32.上邦贈爾恭悼王27.似有波濤再興事20.商量鑄幣機等項10.李朝漂民來坊津26.檢看大船驚一場21.只需請來今帝師7.鐘匠說打發條簧20.繼位禮成大業定14.金昌始縱火拒捕17.脫出漢陽成虎豹22.龍川飄民出送來13.豆板倭銀新出爐30.借清使整頓市容6.朝中有人好定案29.禮曹門前衆生急24.萬永愛我西洋學33.黃帶子欺上門來21.婚姻豈能同兒戲15.夕陽落幕萬東廟1.風起東萊新篇章26.清核書院牽連大16.李禧著揚帆漢水34.拳腳交加如雨點18.異變陡生宮門外17.脫出漢陽成虎豹14.純元王妃神助攻24.趙萬永外放全羅18.坐觀鬥米三百錢18.雲裳未嫁閔紫英22.下官乃爲令監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