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河並沒有說明他們遇到了什麼麻煩,但是我想能糾纏住他和老叔兩個人的麻煩一定不會小,雖然這小子說的是那麼的輕鬆。
老叔接着說他們真的在武當藏經閣的古那本古籍上找到了方忠堂的生平,寫的也很詳細,而且有意思的是還特別的提到了這個郭斌。
這個方忠堂到底是出自哪個門派的書上記錄的是不詳,但是精通道法方術,的確是個修爲造詣很深的遊方道士,不過都知道這行裡的高人五弊三缺必犯其一,而這方忠堂犯的可能就是這孤字,所以他無兒無女,沒有親人亦沒有幾個朋友,一直都是孤身一人,流浪四方。
直到方忠堂四十歲的時候,路徑一處郊外樹林,忽然聽聞到一個嬰兒的啼哭之聲,方忠堂趕忙沿着聲音找去,就見到一個被遺棄了的男嬰,男嬰的手上綁着一塊碎布條,方忠堂拆下來一看,上面是這個男嬰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方忠堂一眼就看出這個男嬰的生辰八字與自己相沖,如果換了旁人必定會趕緊放下嬰兒離去,或者轉送他人,但是方忠堂確是仰天大笑,真可是說是喜出望外了,因爲他知道自己命犯孤弊,與這男嬰正好可以形成一種負負爲正的抵消效果,所以便決定收養這個嬰兒,而這個嬰兒便是郭斌。
方忠堂收養了這個郭斌之後,真的是把所有的心血全都寄託在了這個孩子身上,誰知道郭斌這小子不僅天賦不高,還遊手好閒,就是不好好跟着方忠堂學本事,但是唯一的優點就是能說善變,嘴上的功夫十分了得,再借着方忠堂關門弟子的名號,雖然本領還不如其師父的十分之一,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倒也就混得風生水起了。
郭斌雖然是這麼樣的一個人,但是卻還自視甚高,一向眼高手低的,跟着師父方忠堂辦過幾個厲害的事兒之後,就開始有些找不到北了,二十二歲剛過,就跟師父提議要自己一個人獨自出門闖蕩一番,混出一番名氣。
方忠堂自然是知道自己這個徒弟是怎麼一塊料的,本來十分的不放心,但是轉念一想,其實郭斌他自己出去遊歷一下也好,讓他親身體驗一下自己能力的不足,真正瞭解到什麼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能收下心來刻苦專研方忠堂傳授給他的這些道法方術。
方忠堂想的雖然是挺好的,但是事情卻根本就沒按着他心中想的這樣發展,這郭斌最開始還真就解決了幾件不大不小的事兒,怎麼說也跟着方忠堂這半仙身邊二十來年了,本事還多少是有那麼一點的。
可是郭斌本以爲自己這樣就能有點名氣了吧沒想到所有人在誇獎他的時候都會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方神仙的高徒這幾個字,這給郭斌氣的啊,命命是自己的本事自己辦的事兒,怎麼又和師父扯上關係了時間一長,心裡竟然憎恨起了這個教養自己二十年的方忠堂。
就在這種刺激之下,郭斌開始有些犯糊塗了,也不管自己幾斤幾兩了,一連接了幾個比較邪乎的活兒,這下可好了,簡直是四處碰壁啊,還好這小子天生命大,竟然一路不缺胳膊不缺腿的活過來了,但是名氣也沒混着,打這兒之後郭斌就更恨方忠堂了,就認定了方忠堂是對他藏着掖着了,沒把真本事教給自己,根本就不考慮自己平時懶惰不努力這方面。
元至正十年,元政府下令變更鈔法,鑄造什麼至正通寶,並大量髮型新中統元寶交鈔,這麼一搞,馬上就導致物價迅速上漲,頓時引起了本就極爲受到民族壓迫的羣衆不滿。
次年,元惠宗派一個叫賈魯的人治理黃河,欲歸故道,動用民夫十五萬,士兵兩萬,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再一次火上澆油。
於是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決定在當年五月率衆發動起事,而這韓山童乃是方忠堂爲數不多比的朋友之一,方忠堂受到韓山童的邀請,而且他也知道現在百姓民不聊生,便義無反顧的帶領着自己的閉門弟子郭斌加入到了白蓮教的義軍之中。
可是方忠堂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郭斌在去年的時候竟然有幸加入到了另一個隱秘的組織當中,這個組織乃是由朝廷暗中設立,組織裡的成員都是一些精通道法、方術、蠱術、巫術的貪圖金錢名利奸邪之徒,已各種詭異恐怖的方法幫助朝廷迫害那些反動義士,這個組織介紹的並不是十分的詳細,但是古籍裡卻有着這麼一句:“二至五行,必着黑衣。”
這郭斌自然就是那個神秘的政府組織派入白蓮教的臥底,白蓮教五月起義的事情泄漏,朝廷派出大批官兵和那神秘組織裡的各路奇人對白蓮教義軍進行了大規模的圍剿,這一戰,首領韓山童被捕殺,於是劉福通和方忠堂帶着韓山童之子韓林兒誓要殺出重圍,方忠堂爲了保全其二人,果斷留下斷後。
可憐方忠堂一生行俠仗義,救人無數,最後不曾想卻死在了自己視如己出的徒弟郭斌的偷襲之下,一代天師含恨而終,倒死的時候都是狠狠的抓着郭斌的領子,大瞪着眼睛不願意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而後劉福通指死去的韓山童爲宋徽宗八世孫,打出復宋的旗號,以帶紅巾爲標誌,史稱紅巾軍,其後各路義士紛紛響應,像郭子興、彭和尚、徐壽輝等,至此揭開了大元滅亡的序幕。
再說郭斌,在這一次剿滅白蓮教的行動之中,獲得奇功,馬上魚躍龍門,金錢名利相繼而來,但是郭斌卻整晚整晚的無法入睡,只要一閉上眼睛便是會見到師父方忠堂拽着自己脖領子時候那失望和悲傷的眼神。
就這樣,郭斌在不斷的自責的陰霾下過着看似奢華,但是精神上倍受折磨的日子,最後以至於茶飯不思,精神每天都處於一種萎靡的狀態之中,直到元至正十三年,郭斌受組織委任,隨元丞相脫脫出證討伐起義軍,不料大敗,郭斌被抓,而起義軍當時的指揮官恰巧便是曾經目睹了郭斌弒師的倖存者,便下令將這欺師滅祖,不仁不義之徒其凌遲處死後暴屍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