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太后剋星

敵軍要幫忙,這事說起來就讓人覺得古怪。

正常人都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可李秉乾又找不出李逵故意要欺騙他的原因。

更讓他無語的是,爲了給潛在合作者以信心,李逵拍着李秉乾的肩膀,很自信道:“放心,對付太后,我有經驗。”

可不是有經驗嘛!

要不然,他一個前程似錦的殿試第三名,堂堂的探花郎,在秘書省如此有前途的衙門裡做官,怎麼會灰溜溜地被趕到了西北?

還不是這廝看不慣女人欺負女人,母子不能相認的慘劇嗎?向太后將趙煦養在身邊,卻讓朱太妃只能以母妃的身份覲見親生兒子,見皇帝還要行禮,這等荒唐的事,李逵看着就鬧心。加上他是個膽子大到無法無邊的主,就咬牙做了!

之後越鬧越大,向太后不得不承認邢恕幾個弄出來的假詔書是真的……

李清臣、邢恕、章惇這些朝堂大佬,向太后拿他們真沒什麼辦法,但是李逵就倒黴了。向太后的所有怒氣就傾泄到了他的頭上。

而且李逵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實在太大,想躲也沒辦法躲。當初向太后的壽宴上,要不是李逵關鍵時刻出頭,邢恕等人的謀劃或許就付之東流了。當然,李逵要說自己有對付太后的豐富經驗,全天下,估計也沒有第二個人敢說比他強。

只是李秉乾奇怪,按照西夏的朝堂規矩,李逵這樣的貨色應該早死了啊!

爲何這廝活得好好的,被打發到了大宋西北邊境,還要支持他這個西夏王爺造西夏樑太后的反?

與李逵合作,對李秉乾來說,並不是一句‘有經驗’就能接納的,接納李逵加入的條件不是李逵對付太后的經驗有多豐富,而是他這個人的身份。如果李逵是党項人,李秉乾一點擔心都沒有,可以立刻接受李逵,並且委以重任。

可李逵是宋人。

這也不是問題,宋人在西夏做官的多了去了。西夏的實際控制區是唐朝在夏州設立的節度使控制區,不少漢人在當地居住繁衍生息。在西夏,漢人數量也不算少。漢人在西夏做官,也很普遍。就像是西夏的外戚梁氏,就是漢人。所以,李秉乾不嫌棄李逵的漢人身份,關鍵在李逵的另外一個身份——大宋文官。還是進士出身的精英官僚。

西夏建國五十年,漢人在西夏朝堂做官的不計其數。

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大宋進士出身的文官,會投靠西夏。

可以說,李逵即便想要幫他發動政變,也是憋着壞,根本就想要讓西夏好過。這纔是李秉乾遲遲難以決斷的原因。

再說,仁多家族已經想好要投宋,可是仁多彥卻並不願意被李逵綁在戰車上,他但心李逵一旦插手李秉乾發動的政變,仁多家族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就不得不大舉遷移到宋朝。而這對仁多家族來說非常不利。更不利的是,李逵此舉已經斷絕了仁多家族和宋王朝要價的資本。

看似李逵亂打一起,卻有種一箭雙鵰的深謀遠慮。

一則,可以立刻讓仁多家族投靠宋王朝,從而削弱西夏的實力,震懾西夏朝野。

其次,可以通過政變挑動西夏皇族和後族的交戰,擾亂西夏內政。當年大宋幾十萬人都沒有達到的作戰目的,卻讓李逵輕而易舉的完成。明明是待價而沽,卻在李逵手裡成了棋子,仁多彥說什麼也不答應。

所以,他是最堅決要求李逵立刻處死李秉乾的人,而且態度堅決到甚至想要用人仁多家族的投靠爲籌碼。

可惜,李逵對李秉乾好臉色,並不代表對仁多彥會有好臉色。

這貨本來就是李逵的俘虜,去了京城一圈之後,竟然成精了。不僅獲得了官職,還比李逵的官職都大,好在沒實權,李逵早就瞧他不順眼。說話的語氣可沒有當初那麼好說話了:“仁多彥,本官做事還輪不到你來評頭論足。你爹既然說要投入我大宋,我不管樞密院許諾了你們父子什麼好處,但是你們父子想什麼風險都不擔,就想將好處吞下去,別人我不管,在我這裡,門都沒有。”

“李逵,你敢違抗樞密院的命令?”

要不是打不過李逵,仁多彥真想要掐死眼前這蠻不講理的黑廝,他們父子要是投靠了大宋,一旦進入將門,可要比折家風光多了,他爹仁多保忠至少也是個節度使的爵位。可是李逵一個小小的六品通判,卻敢明着逼仁多保忠立刻起事?

李逵不屑道:“有本事去京城告狀啊!還有,你對西夏李氏比我熟悉,擬訂一份有可能對西夏李氏忠心的名單出來,只要皇族和部落首領。”

“我要是不寫呢?”

李逵笑了,露出慘白慘白的牙齒,對仁多彥道:“瞧你說的,你要是不寫,我也拿你沒辦法,可這荒郊野嶺的,走丟個人太正常了,你說呢?”

威脅,仁多彥終於認清了李逵的真面目,這廝絕對不能把他當成文官看待,甚至不能將他當成官看待,而應該把這廝當成土匪。和土匪講道理,仁多彥覺得自己把握實在太小,好在李逵的要求不算太難,他就勉爲其難的照着做。

如今這荒郊野嶺的,對李逵太有利了。李逵只不過順帶着將仁多彥送去西夏,萬一在邊境丟了仁多彥,也很正常不是?

或許樞密院認爲仁多彥留在西夏要比留在大宋有用的多。

大宋不缺一個西夏貴族的俘虜,卻迫切地想要瓦解西夏的部族。表明立場之外,還想用懷柔的手段讓仁多保忠對大宋感激。

這事本來和李逵無關,可仁多彥來了,還跟着他一路,這就和他有關係了。

仁多彥手指李逵,哆嗦道:“李逵,剛纔我指認李秉乾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廢話,沒看見我改主意了嗎?”

李逵變臉可比六月的天都要快,轉眼就不認了。

丟下仁多彥,李逵也沒閒着,開始琢磨起來西夏的局勢。按理說,西夏的皇族被梁氏壓制了三十年,皇帝說廢就廢,說囚禁就囚禁,西夏的李氏皇族已經虛弱到了極限。只要梁氏再進一步,西夏就沒李氏的什麼事了。要是給仁多保忠再多一些壓力,或許能牽制不少梁氏的實力。李逵也不希望李氏能夠把持西夏的政權,將梁氏驅趕出境。

只要兩家打地難解難分,就不枉李逵一番折騰。

翌日,李雲帶着兵馬來匯合。

嗅着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李雲無語的落在了族兄李逵的身上。無奈道:“兄長,這端王府的人沒招惹你吧?”

“事情不那麼簡單,我這裡有一封信,等你回去交給蘇相。其他的……”

李逵的視線落在了李秉乾身上,讓李雲等待片刻,他再次走到了神情木訥的李秉乾邊上,問:“七王爺,還沒想明白?”

“你真的僅僅是看不慣梁氏猖狂?”

李秉乾想了一晚上,還是無法決斷。總覺得李逵在騙他,可他卻找不出李逵騙他的目的。或許僅僅是出於大宋臣子對大宋的忠心,希望攪亂西夏國。

李逵呵呵笑道:“看不慣是看不慣,但我看不慣的事和人多了去了,難道都要一一去擺平?我此舉並非針對你,也是自救。”

“你還要自救!”李秉乾覺得李逵想多了。

李逵卻很坦誠道:“你都準備發動政變了,甭管端王府和你的合作到了什麼程度,你都不會在謀劃政變這麼緊要的關頭,放我們活着離開西夏。別的不說,就是走漏了消息,就不是你能承擔的後果。”

“我沒有想過要和端王府斷絕關係。”李秉乾試圖爲自己解釋。

可是李逵卻根本就不信,沉吟道:“你只要將自己的身份威脅端王府,就趙佶那樣的慫蛋,怎麼敢違抗你的命令?殺人不殺人,根本就不影響。”

說來也簡單,李秉乾一旦進入到了政變執行階段,端王府的這批人進入西夏後,肯定是李秉乾要率先滅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過是殺人而已,大人物殺人,不在於喜好,在於利益。李秉乾要控制端王府簡單至極,只要派人將自己的身份告訴端王趙佶。就趙佶的膽子,被嚇尿都有可能。

根本就不用維護兩家合作的交情,交情哪有把柄好用啊?

李秉乾低頭沉吟了一陣,終於放棄了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李逵道:“我們的合作在大軍抵達興慶府之後就作廢。”

“可以。”

李逵答應的賊痛快,可是隨即李秉乾就發現了李逵的陰險,只見李逵拿出了一疊紙稿對李秉乾道:“七王爺,你受累把這些文稿和信件抄寫一遍。”

李秉乾看了一眼文稿,勃然變色,怒道:“李逵,你不要得寸進尺,我要是簽下這些文稿,豈不是背叛了西夏,成爲李氏的罪人?”

李逵指着文稿對李秉乾道:“這裡面有要西夏割地的句子嗎?有讓西夏臣服於大宋的文字嗎?有讓西夏李氏蒙羞的文字嗎?”

李逵如此理直氣壯的問,自然是底氣十足。

李秉乾茫然搖頭道:“沒有。可是我……將成爲李氏的恥辱。”

“你不背叛我們約定的盟約,這些文稿都不會出現在衆人眼中。這是做買賣,先君子後小人,你肯定信不過我,我也肯定信不過你。而且我因爲要說服朝堂更多的支持,不得不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萬一你們不成事了,我大宋是否要出兵幫忙?當然本質上也不是幫你們,大宋不會如此好心,西夏亂一點,對大宋纔好。至於你,只要你赤膽忠心對李氏,揹負一些罵名又如何?反正你要是失敗了,就是身首異處的結局,人都死了,名聲還重要嗎?”

李逵的每一句話,都不怎麼中聽,可是對李秉乾來說,這樣的話纔是真話。

政變一旦失敗,對於他來說將是毀滅,甚至他的家人都會如此。名聲不名聲的還重要嗎?

李秉乾終於在李逵的蠱惑下,開始寫起來。不得不說,西夏的皇族教育還成,至少李秉乾的字要比李雲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等到李秉乾寫完了,李逵又拿出一疊文稿,對李秉乾道:“這些也寫了吧?”

李秉乾看後,怒了:“李逵,我李秉乾頂天立地,頭可斷,血可流,但是絕對不會出賣朋友。”

李逵設身處地的爲李秉乾辯解道:“你說這些人是否會和你一起參加反梁氏的政變?”

李秉乾緩緩點頭,隨即搖頭道:“但這也不是出賣朋友的理由。”

“我說你這個人怎麼就如此死心眼呢?你們要是政變成功了,就是西夏李氏的功臣,誰會在意你是否出賣過誰?要是失敗了,這些人都得死,包括他們的家人,大家都死了,出賣死人怎麼能算是出賣呢?”

李逵在這裡給李秉乾打埋伏,接着揚了揚剛纔李秉乾寫的文稿和書信:“你看,這些都寫了,就多寫幾份而已,我可告訴你,被以爲你吃大虧了,我才吃虧。就你手中的這點籌碼,還想政變?你們有足夠的糧食準備嗎?有足夠的武器嗎?這些都需要我給你們準備,萬一你們失敗了,我纔是人財兩空懂不懂?”

李逵一副吃大虧的樣子,讓李秉乾疑惑了。

大宋人雖說麻煩了些,不爽快。可熱情起來,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

可李秉乾也不想越來越多的把柄被李逵捏在手裡,堅持道:“最多這些文稿書信寫完之後,我再也不寫了。而且,你也不能拿着這些書信威脅我。”

李逵沒好氣道:“咱們這是去推翻樑家老孃們的獨裁,我怎麼可能將這些隱秘的東西拿出來?我還怕你們李家人組織不嚴密,露出破綻。”李逵也姓李,可是党項的李氏是唐朝皇帝的賜姓,原來姓拓跋,和李逵的姓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五百年前,他們也成不了一家人。

……

李秉乾就像是開閘的洪水,一旦被李逵忽悠到了賊船上,就發現再也無法回頭。

李雲看着李秉乾有些呆滯的表情,擡手招來阮小二問:“小二,這回二哥又想要對付誰?”

“聽說西夏的樑太后,這老孃們也太霸道了,把朝堂上的大官都讓孃家人去做,軍隊也控制在樑家人手中,要是讓她繼續下去,多半要稱帝。二哥說了,這種亂天下乾坤的事,是個老爺們也忍不住。”阮小二同仇敵愾的咬牙切齒道,可眸子中卻閃爍着興奮的賊光,明顯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李雲倒吸一口冷氣,喃喃道:“二哥簡直是太后剋星!”

第118章 訓徒弟第044章 幫人就是幫己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129章 任性第123章 自救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413章 密謀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768章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第234章 一年之後第195章 猛虎出欄——撲了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214章 欽差第553章 送太后,上路!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713章 從此節操是路人第045章 縣令門徒第305章 子母雷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523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440章 竊喜第396章 謝謝你全家!第232章 兩年之期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蘇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790章 舉火爲號第674章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第293章 黑三郎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438章 陰險第522章 野路子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224章 不稀罕第084章 你來湊什麼熱鬧?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544章 黑旋風第141章 奈我何?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614章 首功之論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640章 叛徒第541章 搶他!第509章 黑水城第102章 醉酒第415章 肥羊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關於更新第739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098章 大鬧臨沂城(6)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729章 夢裡的事能當真嗎?第618章 佛不爭,和尚不能忍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742章 書生從軍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442章 殺俘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591章 冤枉吶!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782章 太子,江山爲重啊!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544章 黑旋風第668章 大魔王第228章 詩言志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100章 讀書人爲難讀書人第092章 忍辱偷生第123章 自救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305章 子母雷第501章 這很皇帝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719章 越醜越好第026章 考驗第718章 大宋禁衛軍第432章 宋奸第196章 殺人誅心第031章 土豪第031章 土豪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059章 奔向平原的山民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668章 大魔王第805章 揚帆遠航
第118章 訓徒弟第044章 幫人就是幫己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129章 任性第123章 自救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413章 密謀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768章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第234章 一年之後第195章 猛虎出欄——撲了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214章 欽差第553章 送太后,上路!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713章 從此節操是路人第045章 縣令門徒第305章 子母雷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523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440章 竊喜第396章 謝謝你全家!第232章 兩年之期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蘇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790章 舉火爲號第674章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第293章 黑三郎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438章 陰險第522章 野路子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224章 不稀罕第084章 你來湊什麼熱鬧?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544章 黑旋風第141章 奈我何?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614章 首功之論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640章 叛徒第541章 搶他!第509章 黑水城第102章 醉酒第415章 肥羊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關於更新第739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098章 大鬧臨沂城(6)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729章 夢裡的事能當真嗎?第618章 佛不爭,和尚不能忍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742章 書生從軍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442章 殺俘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591章 冤枉吶!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782章 太子,江山爲重啊!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544章 黑旋風第668章 大魔王第228章 詩言志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100章 讀書人爲難讀書人第092章 忍辱偷生第123章 自救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305章 子母雷第501章 這很皇帝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719章 越醜越好第026章 考驗第718章 大宋禁衛軍第432章 宋奸第196章 殺人誅心第031章 土豪第031章 土豪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059章 奔向平原的山民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668章 大魔王第805章 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