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權捻了捻鬍鬚:“梅振衣將入山面壁反省。不能見外客。嗯。你也不算外客。隨我來吧。”他將綠雪帶入了三山洞天。
綠雪帶來消息很令人吃驚---善無畏臨走前跺的那一腳。斬盡了一身修行法力。
假如你有千斤之力。一次力舉千斤。往後便再無力量了嗎?這不不可能。但也可能會累了或者身體有損傷。需要休息恢復。或者總是有一種力量與你僵持。在你一點點削去這股力量的同時。沒有餘力做別的事。清風仙童如今的狀況與此類似。
斬盡法力又是另外一種情況。類似於斬化身之法。但斬出來的不是化身而是修行法力。因特殊目的與特殊的對象融合。善無畏那一跺腳。斬出了這一世之身九十餘年所有的修行法力。全部散入九連山地脈中與新立的雙塔融合。相等於不動明王歷世寄身白來人間這一場。
九十餘年的修行法力究竟有多強?這說不準。有的小妖修行上百年。法力仍然低微。而梅振衣修行五十餘年。法力之強悍、手段之高超已遠勝一般的仙人。至於善無畏這一世的修行法力。當然非同小可。
這麼做有一個後果----藉助那兩座塔。鎮住了整條九連山龍脈的地氣。這兩座塔基點的位置非常準。就在這條龍脈出敬亭平原之處。如兩根釘子鎖住了龍肩。形成龍頓於地的格局。更巧妙的是。它利用了整條龍脈上所有的靈樞變化。
青漪湖中地氣靈根升騰處。有三山洞天收攏;敬亭山蛟龍入海靈樞變化處。有清風借山神道場建立地金仙洞府匯聚;從往前的龍項入地處。有九林禪院宣泄化轉精微。小小九連山地脈。是人間罕見地完整龍脈。又被這麼多不可思議的高人動了這些手腳。隱然已成靈氣匯聚的中樞。與天下根本龍脈崑崙羣山一體相應。
插述一個問題。慶教寺門前地無頂雙塔每座七層四面。塔上一共開有多少門?四七二十八。雙塔應該是五十六道門。錯。實際上是五十四道門。少了兩個。因爲落於塔基上的東塔第一層沒有東門。西塔第一層沒有西門。圖樣就是這樣設計的。
梅振衣也精通風水運數、地氣堪輿。如今已不亞於世上任何一位風水大師。當他與善無畏演法。神念中收到那兩座塔的圖樣。再一看塔基。就明白雙塔建成會形成什麼風水局?在歷代各種風水局中。它有個很特別的名稱----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
這種風水局只現於典籍記載。天下從來沒有見到過。沒想到在蕪州這個特殊地場合出現了。
環境本身會對有關的人與事產生各種微妙地影響。風水並非是無稽之談。其中有很深的學問與講究。但是指望一個風水局去保證“江山永固”。純粹是癡心妄想。這一局真正的蘊意與江山永固是兩碼事。可是很多俗人偏偏就信這些。或者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尤其對於帝王家而言。(作者注:相關內容的描述請參照本書030回。)
這一風水局的出現。真正的作用等於將整條九連山地脈的靈樞運轉給鎖住了。無法再有變化。各道場靈氣不受影響。但靈樞無法繼續移轉。舉個不太恰當地例子。已建成的青漪三山不會有損。但若梅振衣事先沒有建成。此刻也無法再鑿建洞天。當然也不會再出慶教寺一類的亂子與衝突。
之所以說這個例子不太恰當。是因爲這個風水局是在九連山龍脈目前的基礎上形成的。若沒有青漪三山與神木林。也不能成這一局。更恰當的例子。再比如原本龍脈盡頭“地眼”所在的菁蕪山莊。往後還可以居住以利休養生息。但卻無法鑿建仙家洞天了。
風水局也有“真局”與“假局”的區別。佛像落座還需要開光呢。梅振衣既然是行家。看出了這是“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當然不想使它成爲真局。
想成爲真局。首先這兩座塔尤其是鎮塔的琉璃寶頂一定要建成。其次對於這麼特殊的風水局而言。一定要用神通大法力在建塔地過程中定住地氣。梅振衣沒有這麼做。他就是建塔未定地氣。其次他根本沒有打算建琉璃寶頂。不論何時雞鳴。
這樣一來。別說真局。連假局都沒建成。
但凡事都有例外。要看碰見了什麼人。善無畏臨走前跺地那一腳。斬盡一身修行法力。改變了兩座塔的對應結構。梅振衣所建地東塔憑空大了一小圈。斬出的法力與塔身融合散入地脈。竟然做成了真局!
“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顯效不是瞬間。會隨着九連山地氣運轉逐漸成形。直至完全鎖住靈樞移轉。梅振衣當時只想着離開去喝問提溜轉。很難察覺出來。但綠雪身爲敬亭山神卻感應到了地氣靈樞這一微妙的變化。
綠雪當然不懂這麼深奧的風水局。她察覺到這一變化。就告訴了神木林中休養的清風。清風也沒聽說過“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這個名字。但他一推算。就說出了這種變化的成因與它會導致的最終結果。於是綠雪出山來告訴梅振衣。
梅振衣這才知道。善無畏自斬一世修行。風水真局已布成。據清風的推算。這一風水局完全定形。需要十二年時間。
梅振衣向趕來傳訊的綠雪道:“多謝山神告知。我已心中有數。清風仙童還好嗎?”
綠雪答道:“清風上仙還是那樣。臨來前託我問一句話。這兩天怎麼未見提溜轉巡山?”
清風突然問到了提溜轉。綠雪不知何故梅振衣心裡可是明白。原來清風也知道了梅振衣演法獲勝的原因。不知他是像鍾離權那樣猜到的。還是像大天尊那樣看破的?梅振衣並未多言。只答道:“這幾日蕪州仙界前輩雲集。無需提溜轉巡山。”
綠雪走後。梅振衣就開始琢磨怎麼處置善無畏佈下地“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看來這場演法並未真正的結束。他希望將之破去。
風水局能建就能破。最簡單地辦法就是將那兩座塔拆了。但這個辦法萬萬不能輕易嘗試。且不說它們是當着滿天仙佛的面建成。善無畏臨去前還說過:“老僧這就返回長安。終身不再涉足蕪州。有你在時。不動尊明王不於人間顯聖。以此雙塔爲證。”
這兩座塔目前被仙家大法力掩去。凡人是看不見的。想拆不是那麼容易。他可沒有不動明王那種手段。說斬一世之身地修行就能斬。想拆塔須先破掩形。那麼不論仙凡都能看見。
最要命的是。這個風水局叫做“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雖說借風水永固江山是一種妄想。但只要傳出一絲風聲。說正一真人要破壞國師佈下的“江山永固”風水。會有什麼後果?弄不好就是謀大逆的罪名!真說不準會有內行人講出去。天下懂風水的高手不少。與皇室有關地高人也很多。
梅振衣本人倒不怕李隆基能把他怎樣。但是整個梅氏家族其他那麼多人可受不了!
最好的辦法是根本別碰那兩座塔。以世人不知也沒法追究地手段破了這一局。辦法倒真有。不論是毀了三山洞天是清風休養的神木林道場都行。但那樣就太得不償失了。拍死個蚊子卻打掉半嘴牙。完全沒有必要。
那麼想破局只能用另外辦法。在這個風水局尚未完全定形之前。於地脈上做別的文章。讓它永遠也無法成形。具體該怎麼辦?梅振衣一時也沒想出來。反正還有十二年的時間。慢慢琢磨吧。這件事以及梅振衣與善無畏的演法。山中除了提溜轉之外。未成仙的弟子一概不知。
鍾離權“罰”梅振衣于山中“思過”不見外客。梅振衣就真的不見外客了。也不走出青漪三山。連喬散人告辭之時都未現身相送。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師命難違嘛。這樣一來倒也省了不少未知地麻煩。
梅振衣與善無畏這場鬥法。有一家人意外發了大財。萬家酒店的的紀掌櫃得了兩千多兩黃金。萬家酒店以及老春黃酒如今是梅振衣與紀家合營。紀家佔三成股份。梅振衣也將衆仙家留下的黃金分給紀掌櫃三成。
雖說紀掌櫃不知道這回事。但梅振衣做事不欺己。還是命梅升將應分的“紅利”給了他。萬家酒店的老掌櫃紀山城早已作古。如今的掌櫃是紀山城的孫子紀思侯。他中年謝頂髮髻稀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不少。人們都叫他“紀叟”。
紀叟從祖輩開始與梅振衣合夥做生意。這些年也賺了不少錢。算是蕪州大富之家。但這一筆前所未見的巨資還是讓他目瞪口呆。梅升並未多解釋。連他自己都不清楚這些錢是從哪來的。只是按長輩地吩咐說道:“紀掌櫃。這是仙人沽酒打賞。你應得。就收下吧。”
除了紀叟一家發大財。蕪州全體官員被罰俸半年。蕪州其他人並未受到任何影響。梅振衣於青漪三山清修謝客。山中弟子還是與往常一樣各司其職。菁蕪山莊中地梅應行每日上午去家塾讀書。其他時間有櫻寧姐姐陪着玩耍、乞丐師父指點修行。
如今蕪州又多了一位成仙的肖妖王。他當年在無名山莊就喜歡與梅應行一起調皮搗蛋。這小子當然更開心。
一轉眼。青城劍派弟子云縹緲在山中做客已經一個月了。這期間與衆弟子相處地都很好。也經常到蕪州城一帶行遊。還結識了梅家小少爺梅應行----被他拉到萬家酒店吃過當地野味。還品嚐了美酒老春黃。
按胡秋水與孤雲川約定的時間。水無痕也快來了。此刻應該就在路上。這兩個人的故事。梅應行也聽谷兒姨娘私下講過。這一天下午。梅應行溜回青漪三山。在法柱峰中找到肖妖王嘀咕了半天。與阿斑出山回去的時候。在青漪湖邊正碰見遊玩回來的雲縹緲。
雲縹緲一襲月白長衫。腰間懸劍。白麪黑鬚相貌甚是俊逸。爲人謙遜有禮。舉止獨有一種風雅氣質。他在站住腳步抱拳道:“阿斑師弟。行兒師弟。你們這是要回菁蕪山莊嗎?”
梅應行看見他就眼神發亮。也不回禮。上前拽住他地袖子道:“太好了。正巧碰見雲師兄。有一件事能找你幫忙嗎?”
“行兒師弟有何事?但說無法。”雲縹緲對他很客氣。
“雲師兄怕妖怪嗎?”梅應行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雲縹緲看了行兒身邊地阿斑一眼。心中暗道這不就是妖怪嗎?很有禮貌的回答:“當然不怕。”
梅應行又道:“我看祖師爺孫真人留下的筆記。上面記着出蕪城百里。臨長江地鳳儀山上。他老人家見過生長了二百年的紫石芝。因其藥性未成並未採取。留待有緣人得之。”
雲縹緲:“我亦十分敬佩孫老前輩。但這關妖怪何事。你找我又有何事?”
紫石芝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靈藥。專治各種外損導致的內傷---這種傷是最難直接醫治的。只能以調養爲主。輔以維護爐鼎臟腑地靈藥。它生長的環境十分特殊。必須是不論風水還是風景都特變靈秀地地方。而且還得在參天古木的樹蔭下。長年不斷流的泉溪旁。
一般的紫石芝都可以入藥。但只有生長到三百年以上。才能具備最完全的藥性。假如在生長期間環境變了、古木死了、泉流斷了。紫石芝也會枯死。枯死後三年外形不變藥性也不變。若一直無人採取。最終會化爲塵土。
青漪三山中也有紫石芝。但只有區區數支。其中一支在法柱峰腳下生長了近二百年。是提溜轉早年巡山時發現的。其他的幾支都是梅振衣後來種植地。生長皆不到三十年。至於千年以上的紫石芝。在一般人看來只能是傳說了。據說有續命之功。
也只有清風與明月這種人才能拿得出千年紫石芝。明月曾送一支千年紫石芝給初到聞醉山的喬散人。清風也在洛陽送了一支給白牡丹。那是他們在藥田中培植的。紫石芝在野外環境中很難自然生長上百年。孫思邈遇到的那支已經十分罕見了。
按孫思邈的記載落筆時間算。迄今正好一百年。如果鳳儀山中那株紫石芝還在的話。藥性應該完全長成。梅應行溜進父親的書房翻看祖師爺留下的典籍與行醫採藥筆記。恰好看見了這一筆記載與關於紫石芝的註解。
“書房中那麼多典籍。我隨手一翻恰好是這一頁筆記。說明我就是祖師爺說地有緣人啊。明天十五逢望日。家塾放假一天。雲師兄能不能帶我去一趟鳳儀山?我碰碰運氣。假如採到了紫石芝分你一半。”梅應行解釋了一番。又拽着雲縹緲袖子扭來扭去地央求。
雲縹緲笑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當然樂意幫忙。但以我的修爲御器飛天尚未精熟。一次難以飛遊數百里。你爲什麼不找師兄們呢?”
梅應行哼了一聲道:“劉海、胡春、元充、龍騰他們根本沒空。應願勸我說那株紫石芝恐早已不在。要我不要亂跑。她也指望不上了。徐妖王還嚇唬我說鳳儀山有可厲害地妖怪呢。要我別去。就連阿斑明天也被劉海大師兄叫回山考修行功課。只有來找你了。……雲師兄如果明天也沒空。或者怕妖怪。那就算了。當我沒說。”
嘴裡說算了。可他仍然抓着衣袖不撒手。看那架勢假如雲縹緲不答應。他能順着袖子爬到人家身上去。
雲縹緲無可奈何的點頭道:“我明日無事。就陪行兒師弟去一趟鳳儀山吧。”
鳳儀山離蕪州邊境百里。離州城近二百里。在長江邊上。雖說山野中無人。但是距離四周繁華人煙處都不算太遠。從未聽說那附近有什麼厲害的妖物。想必是嚇唬小孩子不要亂跑的言語。畢竟山野深處總有兇險。
那一株紫石芝極可能早已不在。野外自然生長的紫石芝這百年間會遇到各種狀況。隨時都可能會枯死。前去尋找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梅應行如此央求。雲縹緲也就答應了。就算陪着這位調皮的小少爺出去遊玩一天吧。
梅應行並不是真的不懂事。他對採到紫石芝根本沒抱什麼希望。就是想把雲縹緲帶出蕪州。在半路上“偶遇”水無痕。山中已有一位妖仙告訴他。明日午後水無痕將渡過長江。她走的那條路恰好穿過鳳儀山。
但梅應行也沒想到一件事。鳳儀山中那株生長了三百年的紫石芝居然還在!
第二天午後。鳳儀山腳下野外無人之處。遠遠只見長江對岸有一女子仗劍而來。她姣好的面容上神情有些冷。彎彎的細眉漂亮的丹鳳眼。眼梢微微有些上挑。穿着淡藍色的勁裝。腰間束帶。顯得曲線玲瓏的身姿不失挺拔英武之氣。
唐代雌風大盛。但是一位女子勁裝仗劍孤身行走也十分罕見。怎麼形容她給人的第一感覺呢?兩個字----冷豔。路“意外”遭遇了。今天是八月第一天。懇求您的保底月票支持。本書換到仙俠分類。急需月票衝榜。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