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所有的夫子都來了。
顧山長也未例外。
春日爛漫,春景正好。孩子們三五成羣,謝明曦等人含笑相陪,顧山長來了興致,令人取了長笛來,吹了一曲。
笛聲輕快,如鳥鳴啾啾,又如溪水歡快地流淌,滿是歡愉。
一曲結束後,衆少年少女連連鼓掌道好。
謝明曦也由衷笑着讚道:“師父這一曲吹奏得極好。我以前從未聽過這支曲子。”
蕭語晗等人也連連點頭附和:“是啊!我也從未聽過呢!”
顧山長隨意地笑了一笑:“這是我年少時自己所做的曲子。聽過這一曲的只有兩個人。你們當然沒聽過。”
阿蘿好奇地問道:“師祖母,你曾吹奏過這曲給誰聽過?”
顧山長目中閃過追憶和黯然之色。
聽過這一曲的,是年少時的好友俞蓮娘,還有那個羞怯的從不敢說出傾慕之情的少年俞蓮池。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轉眼已過了數十年。俞蓮池離世也有數十年了,他的臉孔在她的腦海中已經模糊。這個名字,早已深深鐫刻進了她的心底,永遠無法剝離。
俞太后已死了三年。她對俞太后的憎恨,也漸漸淡去。
她老了。已沒了年輕時的激烈愛憎,也沒了恨一個人的強烈執着。
阿蘿還想追問,就見謝明曦蹙眉看了過來。阿蘿立刻閉嘴不語。
謝明曦咳嗽一聲,扯開話題:“師父這一曲悠揚悅耳,正合今日大好春景。弟子一時技癢,這就讓人搬張古琴來。”
蕭語晗尹瀟瀟一起笑着湊趣:“正是,我等也要湊個熱鬧。”
趙長卿最擅樂器,當下也命人將自己最擅長的長簫取了過來。
一時間,御花園裡樂聲飄然。
遠遠站着伺候的宮女女官們,聽得如癡如醉。
阿蘿等人也不甘寂寞,鬧騰着也要露一手。他們學樂器也有幾年光景,論技藝自不及謝明曦等人。不過,少年人不識愁滋味,心胸坦然,彈奏起來別有一番風光霽月。
這一回,大出了一番風頭的卻是鈺哥兒欽哥兒。
兄弟兩個一般模樣,一個坐着彈琴,一個站着吹笙,心有靈犀,合奏時極有默契。畫面也極爲悅目養眼。
蓉姐兒和芙姐兒小聲討論起來:“我覺得李鈺的琴彈奏得更好些。”
“我倒是覺得,李欽吹笙吹得更好。”
阿蘿耳尖地聽到了,笑着湊了過來打趣:“蓉堂姐芙堂姐,你們兩個能分得清誰是李鈺誰是李欽嗎?”
當然分得清啊!
平日佯裝分不清,是故意逗李鈺兄弟而已。
蓉姐兒臉皮薄,面頰微熱,略略泛紅,一聲未吭。
芙姐兒膽子大得多,低聲笑道:“他們兄弟兩個,總愛扮做一模一樣讓我們猜誰是兄長誰是胞弟。我和蓉堂姐故意時常猜錯。看他們兩個洋洋自得,也怪有趣的。”
阿蘿失笑不已:“你們也夠促狹的。”
怪不得蓉姐兒芙姐兒總是“認不出”雙生兄弟呢!感情是捉弄他們兩個啊!哈哈哈!太有趣了!
蓉姐兒抿脣一笑,小聲道:“這個秘密你可別告訴他們。就讓他們兩人繼續自得下去好了。”
芙姐兒眨眨眼,笑着附和:“對,你要保密。”
阿蘿想了想,也笑了起來:“好,我保證不告訴他們兄弟。”
她最多就是告訴佑哥哥而已。
至於佑哥哥會不會將此事告訴鈺哥兒欽哥兒,她就管不着了。
……
霆哥兒對樂器不怎麼感興趣,別人聽得興致勃勃,他卻是百無聊賴,不時張望。握在手裡的彈弓蠢蠢欲動。
霖哥兒他們時常來御花園裡玩彈弓,他來的次數卻少之又少。三年裡一共就只有可憐的兩三回……想多了都是淚。
他纔不想彈琴吹簫,一心想去園子裡玩鬧個痛快。
和霆哥兒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小寶兒。
小寶兒悄悄摸摸地湊了過來,壓低聲音道:“這兒沒什麼意思。我們兩個溜去玩彈弓怎麼樣?”
男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都是常事。上午鬧騰了一場,下午就和好了。
霆哥兒精神一振,小聲應道:“好。我們悄悄走。”
兩人躡手躡腳地偷偷溜了。
謝明曦目力何等敏銳,眼角餘光一掃,便察覺到霆哥兒和小寶兒的舉動“異常”。不由得啞然失笑。
尹瀟瀟也察覺到了,好笑又好氣:“這個霆哥兒!一天不管教,就要淘得上房揭瓦。”
“愛動愛玩,是男孩子的天性。”謝明曦低聲笑道:“再者,霆哥兒小寶兒難得出來玩一回,隨他們去吧!”
尹瀟瀟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叫來霖哥兒:“霖哥兒,你跟着他們一起過去瞧瞧,別讓他們鬧騰得太厲害。”
霖哥兒精神一振,連連點頭應下。很顯然,霖哥兒也巴不得快些溜出去玩。
謝明曦和尹瀟瀟對視而笑。
……
霆哥兒三人一走,其餘少年少女們也有些心思浮動。
半大不小的孩子,自覺自己是大人了,不願被拘束。也不願待在親孃兼夫子們身邊。
謝明曦索性張口吩咐一聲:“你們各自散了,玩一個時辰再回來吧!”
衆人小聲歡呼,一起應下,如鳥獸四散,沒到片刻就都結伴走了。
顧山長忍俊不禁,笑着嘆道:“一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我也老了。”
歲月流逝,年歲增長,這是誰也無法迴避的事實。顧山長身體還算健朗,極少生病。不過,五十多歲的人了,眼角額頭皺紋漸漸增多,發間銀絲也越來越多。
謝明曦微微笑道:“師父風華正茂,豈能言老?”
顧山長被哄得開懷一笑:“說的是。一顆心保持年輕,人就永遠不會老邁。”
縱是滿面皺紋,滿頭白髮,我顧嫺之也依然心智清明,堅定如初。
我要好好保重自己,活得長長久久。我要親眼看着你們夫妻衝破世俗,立阿蘿爲皇太女。我還要親眼看着,阿蘿登基爲大齊女帝。
謝明曦顯然洞悉了顧山長未曾出口的話,一語雙關地笑道:“師父一定能得嘗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