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

魯孝見姑茫將頭連搖,朝自己看了一眼,又朝當中看了一眼,分明示意自己去求道人,不可動強神氣。暗忖:“姑茫天性剛烈,寧死不屈,怎對道人如此怕法?”同時又想起:“道人始終沒有開口,入門時面上尚微有笑容,鸚鵡又那等說法,如何冒失起來?”念頭一轉,猛觸靈機,忙即飛身縱落,先向姑茫耳旁悄聲間道:“那是個好的仙人麼?我去和他說,可能放你們?”姑茫聽了點頭。魯孝見狀,心中一寬,正要過去向道人間話,忽聽洞外破空之聲,跟着走進一人。回頭一看,正是師父陶泅,不禁大喜,忙迎上去,喜喚了一聲師父。陶泅把臉一沉,理也未理,徑向中坐道人躬身行禮,口中說道:“小徒年幼無知,望老前輩恕過。”道人笑道:“我如何會與小兒一般見識,你自坐下一旁再談吧。”陶泗隨向對壁角取來一個樹樁,放在道人身側,坐在其上。

魯孝見師父對道人如此恭禮,又聽那等口氣,情知不妙,不等招呼,早向當中跪拜不已,故意作些害怕神氣。同時偷覷道人神色,仍想覷便求情。道人笑道:“魯孝起來說話,小孩兒家膽大原好,無須假裝害怕。有我作主,你師父也不會怪你。”魯孝仍跪不起,後聽師父陶泗也在喚起,方始仰面跪求道:“弟子不知是位老仙師,比我師父還大,方纔多有冒犯,雖蒙寬宥,但是弟子哥哥同那姑茫,不知何故得罪了老仙師,全被制住,吊在那裡。我娘還在家中盼望,再不回去,定要傷心。弟子情願代他兩個受罰,哪怕打死,也不哭一聲。”陶泅在旁方要開口,道人將手微擺,笑對魯孝道:“我如將你打死,你娘知道不也是傷心麼?還不起來!”魯孝被道人間住,答不上話,便把平日向雷姑婆師父撤賴的故智施展出來,仍然跪在地上,膝行向前,扶着道人膝蓋,紅着一張醜臉,涎臉央告道:“好老前輩,好老仙師,我說錯了。只求放我哥哥和姑茫回去,我情願代他們吊在這裡,再打我一頓,只不要打死,打死我,娘要傷心的。”

道人道:“依你,起來我有話說。”隨把手一招,勿惡立隨光圈一同飛墜,落向道人面前跪下。姑茫未放,目望道人,似有乞憐之容。魯孝正想二次開口述說,道人已向勿惡正色說道:“無知蠢子,天性如此兇殘。我本意念在你父以一異類隨我多年,生稟天地戾氣,性情那等兇野,自從被我收伏以後,竟能以極大毅力誠心改過從善,從我數十年,從未犯過一次舊惡,向道心堅,服役也極勤勞。我因爲算出它大劫將臨,設下兩全之策,使其到時轉劫爲人,重修正果。又以它尚有一段孽緣未了,如不應過,轉世重修仍是它一個大害,那女的也必爲此失足,稍一失當,便成兩敗俱傷。經我潛心推算,洞悉前因後果,此事並非不能轉圃。難得女的轉世以前,也恐爲此情累,誤她仙業,故意投生在近山的窮人家內,相貌奇醜,從小父母雙亡,日受惡人欺凌。因她前生法力靈智已失,前因茫昧,正在苦熬歲月。爲此特降殊恩,賜你父靈丹、柬帖,以及海外道友所贈的兩枚金靈蕷,命其覓地珍藏備用。你父天生靈慧,機智絕倫,加以多年修爲,道力甚高。無如他天中淫根,稟賦太惡,平日無什過失,全由強制。尤其每隔五十九年一次的自然犯性,如無女子與之交合,萬不能堪。彼時亢陽中燒,坎離不能內調,神志全昏,幾無人理。總算功力尚深,犯性時自知不妙,雖然我已遠出,始終未忘師門淫殺二字的戒條。又曾奉命在我去後七日之內,不能遠出五百里以外,居然不敢違背。當它性發如狂之時,只想在山中尋一雌的猛獸,如虎豹之類,渡此難關。偏又被我事前行法將山中所有野獸全行禁閉在崖洞之內,一個也尋找不到。它又不敢違命遠出,正在無計可施,你母恰在山中採樵,與之相遇。它並不知此是孽緣,迫於無奈,又想來人是在五百里限地以內,便把你母攝往附近山谷之中迷倒,成了夫婦。本來這類猛獸,交後女的必死,因你母稟賦甚厚,根骨也好,並不曾死。你父事完之後,靈智回覆,想起入門時所發誓言,曾有此生再與女子交合,犯了淫過,便受我飛劍之誅,越想越害怕。本想挽救,又以前世夙緣,越看那女的越愛。救人心切,竟不惜耗盡真元,將自煉丹氣渡向你母口中,將其救醒,又用法力使其一切皆復原狀。你母始終被它矇蔽,回去只當在割草時睡熟,做了一場噩夢,不知身已受孕。經此一來,你父惡根盡去,餘毒卻遺傳在胎兒身上。

“你母懷孕三年,肚子漸大,心中害怕,又受不住惡人凌虐,乘着大風雷雨之夜逃了出來。你父自覺犯過太重,終日悔懼,跪在洞口外面四十九日等我回山,哭求寬赦。

我命它將前賜柬帖取看,才知師恩深厚,有意成全。但那誓言必須應過,此舉原爲它應劫而設,雖然身死,卻是避重就輕,那場大劫便可避免。自是感奮異常,立照柬帖行事,每日苦煉。三年之中,功力大進。想起情孽雖解,你母卻爲它受罪,心中不安,又懸念你母子安危。仗着它平日自分異類出身,雖在我的門下,不問來訪我的各方道友是什行輩,都是盡恭盡禮,誠懇謙和。有時求它,只不犯本門規條,無不勉力而爲,因此所來的人十九和它交厚。內中雷姑婆更是喜它,恰又住此不遠,它便力託雷姑婆照應你母子。

捱到日期,迎上前去,見你母已然發動,快要生產,因陣痛昏倒在雷雨荒野裡,忙即抱向臨溪幽壑之中,仗我靈丹,將你母性命保住,洗去血污。又請雷姑婆把用法力珍藏三年的金靈前,由當地石穴中取出,放在你母身前,並將胎取下洗淨。然後一同送往雷姑婆碧雲峰舊居崖洞之中。又託夢與你母,說你兄弟二人稟賦善惡,各有不同,雖然用盡心力到處託人,終恐稟性難移,運數所限,難於挽回。表面在你前額留下印記,命你母留心防範,實則用心良苦,並放心不下。

“姑茫本你父海外採藥時所收,帶回來時,我見此獸也是天性兇野,恐生事故,本想不要。你父再四跪求,此獸又伏地哀鳴,口吐獸語,力言從此永不爲惡,方纔收下。

守山多年,雖未遠出傷人,兇野之性總是難斂,也曾兩次犯過。雖因來人俱是左道妖邪,無禮侵犯,自尋死路,不能怪它,處治終嫌太過,因此管束甚嚴。你父知我不久要往四川黑谷獨自隱修,除這白鸚鵡外,門下仙禽靈獸均不帶去。爲此將它鎖在無名禪師舊居石洞之中,想等你們兄弟稍微長大,再行放出,以作守山之用。不料你弟魯孝偶發長嘯,驚動山魈、毒蛟,險爲所殺,幸得雷姑婆趕去救回。後來算出好些因果,她又有事遠出,於是略變初計,將你弟引往黃耳崖拜師。這時你妄肆兇心,已將姑茫放出。爲了你弟得拜仙師,心中不服,終日向天哭告,欲求你父顯靈,也拜一位仙人爲師。此舉原是人情,並不怪你。無如你天生惡根,性情殘暴,因忿雷姑婆不肯傳你道法,背地咒罵,說只要你將來學會法術,便要用你所得寶斧將她斬成粉碎,方可消恨。似此居心,已是該死,今日又逼姑茫帶你往尋你母仇人。你母以前遭遇雖苦,但是此乃夙孽,理應逆來順受。

何況那仇人又是你母尊親,就說虐待你母可惡,稍微警戒,也就罷了。便是你母平日也曾再三告誡,不可前往尋仇,如何違背?又不聽姑茫阻止,將你叔祖全家三口一齊殺死。

這等慘法,豈有人理?

“我回山緩了一步,遙望前面姑茫正在飛馳,算出此事,將你喚來此間。你下地時,姑茫已在橫身阻止,不令進洞,朝你示意。你這畜生,好似凶神附體,全無人性,以爲手中寶斧所向無敵,也不體會姑茫是何心意,看出我有些異樣,妄想用斧逼我傳你法術。

試間我如是個尋常煉士隱居在此,雙方無怨無仇,何故行兇?如我是個仙人,豈是此斧所能傷害?並且姑茫被你用斧逼退,已然朝我跪下,你仍行兇喝罵。見我不理,竟真將斧朝我砍來。似此兇殘橫暴,本應殺死除害,因姑茫再三用獸語代你哀求,說起雷姑婆行時之言,這才姑寬一時,將你吊在上面。本意吊打七日,稍殺火性,略加懲處。現在你弟又代你苦求,看在他至性孝友,將你放下。此後回去,務要洗心革面,混去兇心,少啓殺機。以你資質,遲早仍有遇合。再不痛改前非,一旦誤入歧途,多積罪惡,必伏天誅,就悔之無及了。我這裡無你停留之處,可去谷口外守候,等你兄弟出去,再帶你騎姑茫回去。”

魯孝見乃兄如鬥敗的公雞一樣,跪在道人面前,淚如雨下,俯首聽命,一言不發。

等道人說完,方始跪叩了幾個頭,恭恭敬敬退出洞去。心中老大不忍,連忙趕出,到了洞外喚道:“哥哥,我想不到遇見爹爹的師父,你如何敢和他強?你就在此等上一會,我再給你求求去,省得不認識路,又走迷了。”勿惡拉緊魯孝的手,低聲說道:“我已看出師祖說一句算一句,多求無用。路我認得,這條山谷也不長,你不要再求了,怕連累你,祖師不大好說話的。我那斧還在裡面。”說罷,便往對面杉林中穿去。魯孝聽他聲帶哽咽,越發代他難過。又知道這入便是祖師,看神氣,似頗憐愛自己,心又一喜,忙趕進去,還想求說。進門便聽師父陶泅笑說:“此子天性似未全喪,老前輩以爲如何?”道人笑道:“你哪裡知道,此子心兇刁狡,最是記仇,這全是有意做作。只爲知道我是他父之師,先前又吃了點苦,勉強屈服,實則怨恨已深。因你是他兄弟魯孝之師,心中嫉忿。你看他一直到走,可曾看你一眼麼?如說粗心,那斧怎未忘記?他父隨我多年,忠義謹慎,此事我自有處,你不須問了。”

魯孝聽出話風不妙,心中着急,方想開口求說,忽見師父正使眼色,欲言又止。道人已喚姑茫至前說道:“你此次助紂爲虐,本應嚴罰,姑念你事由幼主逼迫,不是本心,姑且從寬發落。那斧也實厲害,以後勿惡再以此斧相迫,不妨用你內丹抵禦便了。”姑茫跪伏在地,口中——連嘯。陶泅笑道:“它可是說不敢對他無禮麼?”道人道:“正是此意。此獸真比常人還要忠義得多,只是性暴,非加約束,便難免於生事。以後在你門下,還須留意呢。”陶泅應諾,隨對魯孝道:“此是你師祖,複姓公冶,單名一個黃字,道號百禽道人;早年便能精通烏魯語言,道法高深,爲方今各派散仙中行輩最高的有名人物。可速上前見禮。”魯孝重又禮拜。

公冶黃道:“你已拜過,不必拜了。你今日回去,可傳我命,告知你兄,以後不許獨騎姑茫出遊。此斧仍舊還他,他不痛改前非,將來自己受苦。如再以此斧行兇,逼迫姑茫隨他爲惡,必以飛劍斬他的頭。這裡有靈丹三粒,你拿去服了,越發身輕骨健,足可抵一甲子的功行。歸告你母,你父夢中之言只是徒勞,勿惡惡根難盡,必須經過一次墮落,能否解除前孽,悔過向善,尚是難定,只有幾希之望,必須有人助他,脫出陷阱。

我念你父以一異類,居然能以虔心毅力超劫入道,實是難得,特許你將雷姑婆所傳的入門口訣轉傳你母,使其先紮根基,開通靈悟,異日修爲,便容易多了。我不久便往四川黑谷坐關潛修,以應劫數。此地經我法力封閉,不可再來。另賜靈丹一粒,交與你母,他年轉賜勿惡,此時不可使知,再賜你兩件法寶,此時還不能用,暫交你師保存。靜候十七年後,黃耳崖峽谷中古仙人所封藏的一雙玉鉤斜出世,彼時必有兩人來你師父洞中借住,可向你師取出此寶,一同練習。來人如有什事求助,不妨同往,只不許多事殺戮。

我尚有話與你師商談,你母因你弟兄未回,心中愁急,此時正在峰下松林一帶尋找,也許有人與她爲難,你們快先回去吧。”

魯孝聰明,覺得祖師法力定比師父還高,這等於載難逢良機,好容易無心相遇,又聽出師祖不久他行,只此一面,意欲隨着師父進退,乘便求教,本不想走。及聽乃母思子情切,下山尋找,又遇惡人爲難,知道乃母雖爲大人,氣力還沒有自己大,易受人欺,便着了急,匆匆叩了兩個頭,接過靈丹、寶斧,口說:“多謝師祖、師父,弟子先走了。”說罷轉身出洞,正要起飛,回顧姑茫跟了出來,忙道:“你快馱我哥哥,我先找娘去了。”話未說完,忽見那隻白鸚鵡由洞中飛出,破空而起,銀箭一般,晃眼穿人前面雲層之中不見。同時姑茫一口銜住後襟,口中連聲低嘯,知是想要自己上騎。知道自己飛行比它快不多少,又聽出嘯聲有異,連忙飛身上騎,直催快走,姑茫立即飛起,由杉林上面飛過,到了谷口落下。魯孝見這時日已西匿,暮色昏茫,谷外林木森秀,越顯陰森,勿惡面容悲苦,獨個兒站在暗影之中,神情甚是可憐。忙喊:“哥哥,快同我回家,有人欺負娘呢。寶斧我已要回,快走快走!”隨說,人早飛身縱下,拉了勿惡同上獸背,往回路飛去。

二人心急母親有難,一路直催姑茫快飛。嗣見姑茫毫無應聲,一味向前啞飛,不似往日隨聲應答,飛得也更快些。勿惡看出有異,忙向魯孝附耳低語道:“姑茫不答應你,必有原因,也許它怕惡人知道,你不要再說話了。”說時,姑茫果然將頭亂搖。魯孝也己醒悟,照此神情,越料有事,惟恐乃母吃虧,心更惶急。正在愁慮,姑茫忽往前面高空雲層之上飛去。魯孝見將到達,姑茫不往下降,卻往上飛,心中奇怪,正要問它何故如此,姑茫飛行神速,已然穿出雲層之上。時當中弦將盡,大半輪殘月依舊光明,天又剛黑不久,月光尚未上到中天,本是雲月交輝,到處清光如畫。只翠雲峰左近有大片陰雲密佈,但是離地甚高,下面雖有明月斜射,上面卻被雲層遮住。這一飛到雲層之上,什麼也看不見。魯孝覺着松林就在前面不遠,便令姑茫速降。姑茫把頭連搖,也不再往前飛,只是隱身密雲中盤飛不已。

魯孝忽然靈機一動,悄聲問道:“你和哥哥不能下去麼?”姑茫連連點頭示意。氣得魯孝隨手打了它一拳,罵道:“該死東西!怎不早說?娘吃了人虧,怎好?”話未說完,早駕遁光往下飛去。剛出雲層,便見前面松林內站着一個身材高大的道姑,乃母魯瑾站在道姑面前,雙方似在爭論。看出人未受傷,才放了心。暗忖:“師父常說:‘翠雲峰、黃耳崖兩處,乃秦嶺終南後山最隱僻的所在,除蛇蟒猛獸外,向無常人跡足。你法力尚淺,以後山行遇人,必非庸流,不論什麼事,均不可冒失動手,必須問明來歷底細,相機應付。稍見不妙,速用本門隱形飛遁之法逃回稟告,以免受傷。萬一姑茫不在身前,或是示意阻止,更須留意。’這道姑不知是邪是正?好在她立處背向自己,對娘只是說話,並未動手欺負,何不掩將過去,聽她說些什麼,再作計較、如是惡人,娘和我正是對面,必打手勢,那時動手不晚。”心念一動,便悄悄掩將過去,藏在一株古鬆後面,探頭向外察看。

只見那道姑一張豬肝色的麻臉滿生橫肉,濃眉大眼,目蘊兇光,面上時帶詭笑。那麼高大的人,肩頭上插着兩口一尺三四寸長的短劍,腰間又掛着一個飯碗般大葫蘆。從頭到腳,無一處使人看去順眼,由不得心生厭惡。再看乃母,好似發現自己隱藏在側,面帶驚喜之容,對道姑抗聲說道:“說了半天,仙姑怎還不肯相信?你說那怪獸,實是雷仙婆守山神獸姑茫,因仙婆喜歡我兒,常教姑茫接了去玩,再命騎了回來。別的事情,全不知道。仙姑也說是個仙人,如何還敢瞞你?至於我兒殺人,更無此理。他雖蒙雷仙婆憐愛,不知用什仙法助他成長,如說力大身輕,委實比大人還強,真年紀才一兩歲,漫說不敢殺人,雷仙婆也不許他。便是姑茫,也決不會讓他騎了遠出惹禍。不是村民亂說,便是別人所爲,與我兒子無干。請到別處查問去吧。”

道姑把臉一沉,冷笑道:“你倒辯得好。適才村民說,先是一個小孩騎了怪獸,殺死魯老幺一家三口。後又來一小孩,與前殺人的長得一樣,只未騎着怪獸,前額少了三條紅印。自稱他名魯孝,殺人的是他哥哥,爲代他娘報仇而去。家住翠雲峰,如有什麼連累,可命來人尋他。與你所說,好些相同。小孩殺人與我無關,只那怪獸分明是我昔年仇人所騎,連那兩個小孩相貌也與我仇人好些相似,因此疑是仇人之子。但我見你長得如此醜陋,又覺不像,我近數十年已不似昔年那等性暴,不願無故殺人。好意命你將二子喚來,與我一見,並將仇人下落照實說出,你偏不肯,一味支吾。先說仇人在雷老婆子那裡,話已不對;後來又說二子乃系夢中懷孕所生,至今不知丈夫生死存亡。豈非鬼話連篇,誰來信你?速將實話說出,獻出二子聽我發落,還可免死;否則我一舉手,你便難活命了。”

魯孝聽出道姑欺逼乃母,早就有氣,方要挺身出去,忽聽空中有人說道:“這道姑邪法厲害,你首先把她鬼葫蘆用梭鏢破去,就不怕了。”魯孝聽出正是那隻白鸚鵡,料是奉了師祖之命,來此提醒,方纔留意。因聽道姑口氣越來越兇,恐母受傷,又急又怒。

剛剛準備好了法牌,梭鏢,打算用法牌放出寶光,先由側面將人隔斷,保護乃母,以免受傷。然後發出梭鏢,去破道姑葫蘆,相機行事。心還緊記師祖之言,不敢妄殺,只想給她一點苦吃,嚇走了事。

那道姑也是時衰運背,一時疏忽。因對方早得姑茫示意,由空中飛下時,特由遠處斜飛過來,加上松林礙眼,以致人由後來,繞向側面,均未發現。正向魯瑾發話恫嚇,忽聽空中有人答話,語聲清脆,頗似嬰童。只當是兩小兄弟回來,不禁大怒,口喝:

“小狗還不快下來見我,要找死麼?”隨說,揚手一道黃光,先朝發話之處飛去,往上查看,並無人影。不知白鸚鵡仙禽靈慧,故意分她心神,好令魯孝破那葫蘆,大難已經臨身,毫未警覺。只說區區嬰童,任是名父之子,生具異稟奇資,到底年幼,這母子三人,無異網中之魚,還不是彈指之間便可殺死,將魂攝去,祭煉邪法,稍報當年之仇。

及至聞聲不見一人,正在仰望,心中奇怪,猛瞥見一片烏油油的墨色精光在面前一閃,魯瑾先被隔斷。緊跟着一道紅色的梭光由左側電射飛來。情知來了強敵,想要抵禦,已經無及,叭的一聲,腰間葫蘆先被震破粉碎,葫蘆內所藏陰火立時紛飛四射,那苦心祭煉,聚斂多年,用無數陰磷白骨和兇魂厲魄煉成的一件異寶,竟被人出其不意毀去,焉能不又急又怒,心中痛惜。仍想收拾殘餘,竟連敵人也不暇顧及。一面放出兩道劍光,將身護住,一面手掐法訣,收那陰火。空中白鸚鵡又在急喊道:“魯孝侄兒,快搶在你娘面前,用你手中烏靈牌,朝這道姑一照,你就贏了。”

話未說完,魯孝見梭鏢一舉成功,破了妖法,道姑背上兩口短劍突然飛出,立化兩道暗紅光華,環繞全身,將梭光敵住,同時又在乎掐法訣,初經大敵,不知對方本領多大,惟恐敵人法寶數多,邪法厲害,傷了乃母,早不等招呼,搶上前去,擋在魯瑾前面,急喊:“娘還不快跑!”本意用法牌護住乃母退遠一些,由自己上前與道姑對敵,好讓乃母逃回家去,聞言立即照辦,按着師傳,一口真氣噴向牌上,朝前一揚,那墨綠色精光立即加盛了好幾倍,朝前涌去。

道姑也是忙中有錯,分明已看出此寶非比尋常,因爲魯孝上來只防乃母受傷,將雙方隔斷,志在護人,不曾用以對敵,於是沒有嚐到味道。及見魯孝突然飛出,手持法牌,搶向乃母身前,這纔看出那墨綠色寶光發自牌上。因知此寶來歷,心方一驚,大片寶光已似狂濤一般,從對面壓到。道姑葫蘆中的陰火最是狠毒,又都兇魂厲魄所煉,具有靈性,平日受了邪法禁制,無法脫身,雖然助紂爲虐,卻怨恨已深,只要主人勢敗,定必倒戈反噬。道姑深知此中厲害,連敵人都不暇顧,趕緊收拾殘餘,也由於此。不料陰溝裡翻船,偏遇見這兩件剋星。先被梭鏢將禁制妖魂的陰火葫蘆震成粉碎,禁法一破,那受盡煉魂之慘的無數兇魂厲魄去了束縛,便無敵人作對相迫,也必羣向主人尋仇。這時一團團擁有惡鬼形影的陰火,正在悲聲厲嘯,紛紛飛舞,上下環攻,如非那兩道劍光護身,早爲所傷。再吃寶光一壓,那些兇魂厲魄禁受不住,一起怒吼,帶着隨身陰火,拼命向道姑猛撲上去。這類陰火得隙即人,最難防禦,道姑劍光原擋不住,仗着多年淫威之下,又是內行,這些惡鬼飽受茶毒,心雖痛恨,仍然有些害怕,欲前又卻。及被法牌寶光一逼,正面陰火惡鬼先被衝散消滅,自然膽寒情急,由不得齊朝主人猛撲上去。道姑本在手忙腳亂,哪禁得起內外夾攻,護身劍光又被法牌寶光衝動,微一疏忽,便被陰火侵入。當時機伶伶打了一個冷顫,知道不好,保命要緊,哪裡還敢戀戰,怒吼一聲,化作一道暗赤色的妖光,帶着一溜黑煙往空遁去。那些殘餘陰火追附不及,吃法牌寶光一照,只聽鬼聲啾啾,黑煙滾滾,晃眼之間,全數消滅無蹤。

魯孝還想指揮神梭,飛身追趕,魯瑾忙一把拉住道:“你去不得。你哥哥呢?”魯孝也想起乃母無人照看,這才停住,收回法寶,答道:“哥哥騎了姑茫,在那雲層上面。”一言甫畢,忽聽煌的一聲怒吼,跟着便見姑茫衝雲破霧而下,勿惡騎在上面,面有喜容,到地縱落。魯瑾忙一把摟住,喜問道:“乖娃,往哪裡去了,這半日教娘擔心。

可是你兄弟把你尋回來的麼?”勿惡面色驟轉悲忿,又強忍住,說道:“這且不要提它。

那賊道姑好不厲害,看見姑茫,竟想殺害。吃我一斧砍去,我還怕這斧太短,哪知出手便有一團銀光,由斧上飛出好幾丈遠,一下便將她手臂斬斷。又被姑茫噴了一口火焰,嚇得化成一股煙,往隔山逃去。我問姑茫,她可曾死?姑茫點頭,大約是活不成了。想不到我這柄斧會有這麼好,能夠化成一團銀光飛出傷人,這有多好呢!”

正說得高興,忽聽頭上有人說道:“你還不學好,那是你師祖方纔用仙法煉過,纔有這等威力妙用。你如肯學好,將來好處多着呢,這算什麼?”魯瑾連聽空中三次發話,卻不見人,只當神仙暗助,忙問二子:“這是哪位仙師?快說出來,我母子三人也好朝他拜謝。”勿惡脫口說了一句:“那是白鸚鵡。”隨聽空中罵道:“該死畜生,無怪我師父不喜歡你。我和你爹是同門師兄弟,白鸚鵡也是你喊的嗎?方纔如不是我求情,我師父早將你打個半死了。便是現在,我如不隨後跟來暗中相助,那妖婦邪法好不厲害,只要那葫蘆不先破去,你母子三人一個也休想活命。不信你問姑茫,我是你爹爹師弟不是?剛纔代你講情,你也聽見,你看師祖多信我的話,莫非你全忘了不成?”兩小兄弟本極聰明機警。勿惡更因日問被公冶黃擒去,處罰之時全仗鸚鵡在旁解勸求情,免去好些苦痛。聞言心中一動,立時跪下說道:“請你不要生氣,怪我不好。我家中藏有不少果子,請到我家吃上一點吧。”魯孝也在旁行禮請求,同去家中款待,鸚鵡方始飛下。

魯瑾雖不知二子當日經歷,一聽此鳥竟是丈夫同門,又見它生得金睛火眼,羽毛如霜,銀光閃閃,更無雜色,先前道姑發出大片黃光,竟未傷着它分毫,知道是仙禽,不等二子說話,首先禮拜下去。鸚鵡連忙跳開,叫道:“你是我大嫂,行禮我不敢當。魯孝還不將你娘拉起?等到你家,我再跟大嫂磕頭吧。”兩小兄弟隨扶魯瑾一同騎上姑茫,鸚鵡也飛向姑茫頭上,三人一鳥,同往峰崖上飛去。

到家後白鸚鵡先朝魯瑾將頭連點,算是禮拜。魯瑾看出它好高,頗講尊卑之禮,忙令二子上前禮拜。鸚鵡果甚歡喜,朝着勿惡叫道:“你爹生前,曾託過我要隨時照應你們。故代向師祖求情,免你失足,不能挽回。師祖和好些人都說你生具惡根,異日恐難回頭,我卻歡喜你。尤其你兄弟仙福頗厚,你偏那麼可憐,心中不服,何況你父親又再三託我呢。從今天起,你好好地爲人,就算你身附惡根,必須由旁門中經過,只要存心稍微忠厚,不多殺人,仍有回頭之日。你只要把我當作親叔父看待,聽我的話,我豁出受點責罰,也必救你脫險免難。還有你兄弟實在對你真好,今天如不是他,至少還有三日活罪受,莫要忘了他的好處。”勿惡素來口甜,本也感激鸚鵡爲他講情,便把叔父喊個不住。白鸚鵡越喜,又叫道:“我是你們長輩,頭次見面,也沒有東西給你們,想起慚愧。不過我雖沒有什麼法寶,見識卻多。離此西北方三十餘里,有一崖壁,上面生着兩株古鬆。那地方原是古仙人壺公以前隱修洞府,松樹下面便是洞門,內裡共有三層石室。再等半年中午時節,可帶了寶斧,由你兄弟和姑茫相助,在外防守,你用此斧將松樹劈倒,那時必有雷火。你不要怕,由你兄弟將烏靈牌一照,雷火便消,現出洞門。你便走進頭層洞內,不論看見什麼東西,即速取了出來。那洞定連崖一起倒塌,成了一片凹進去的危崖。鬆根下面,也許藏有千年以上成形獲苓,可帶回去,母子三人同吃,包有極大益處。只是起不得貪心,二三兩層萬不可進,否則你沒有那大福緣,法寶得不到手,門上禁制卻被觸動,雖有那柄寶斧,並無用處。萬一寶氣精光上衝霄漢,把附近妖邪引來,你卻弄巧成拙了。”勿惡本心,便是求他指點,聞言大喜,再三稱謝。又把自種香稻存果,一齊取出款待。鸚鵡也吃了些,才行飛走。

勿惡才向乃母告知經過,只隱起捱打一節。魯孝又把師祖之言暗中告知勿惡,令其留意。勿惡冷笑道:“你不用說,我已知道,因爲師祖法力真高,他對你說這套話時,我在谷口外也全聽見。我既已知道,絕不再騎姑茫出遊便了。”魯孝見他神色仍帶悲忿,不便多說,只得罷了。魯孝便把師祖所賜靈丹取出,母子三人分吃。勿惡還不願意要。

魯瑾也覺得他心腸偏狹,正色說道:“你這娃,怎和師祖賭氣?膽也太大了。”此時勿惡尚未墮迷途,性雖兇險,對於母親卻頗孝順,見母生氣,兄弟又在旁苦勸,辭色十分誠懇,不禁感動,忙道:“娘莫生氣。我因師祖不喜歡我,他那刑法厲害,又不是給我的,弟娃私自讓與我吃,怕他不願意,並非和他賭氣。娘既這等說,乖娃聽娘話,吃了就是。”魯瑾道:“這樣纔是。我看師祖許是見你性情不好,不該殺你叔祖全家,特加警戒,實則對你仍好。你想如真恨你,儘可教你兄弟當面服下,何必帶回?又是三粒,恰好一人一粒,不似給我的一份另外分開,可見對你仍是好意。你只要以後奮發爲人,必和兄弟一樣,早晚得到好處。單是記恨負氣,只有害處。等到五年期滿,你兄弟已拜仙師,不必說了,照你爹和師祖、雷仙婆前後所說,我也必有仙緣遇合,離此他去。丟你一人在此,毫無着落,娘怎放心得下?”勿惡聞言,不禁傷心,忍不住眼花亂轉,強行忍住,接過靈丹服下,走向一旁拭淚,不再說話。

魯瑾知他氣苦,因爲性強,素來不哭,這等神情實是傷心已極。便朝魯孝使一眼色,令其勸解。魯孝本覺哥哥可憐,忙趕過去,抱住勿惡肩膀,溫言勸道:“哥哥莫傷心,娘看了要心疼的。娘和我多愛哥哥,只要我將來學道有成,必代你尋到一位仙師。再如得到法寶靈丹,也必與你分用。好哥哥,你聽我的話,不要生氣吧。”勿惡見兄弟執手慰問,情誼殷殷,暗忖:“照今日所見兩個狗道士對我神情,可見兄弟以前所說不假,此事怎能怪他?”想到這裡,自覺平日不該疑忌,回手相抱,說道:“弟娃真好!哥哥不生氣。不過他們和你師父都見我不得,我想你我弟兄,都是一樣的人,怎會單我一個命苦?我偏不相信,早晚終須找到一位仙師,煉成道法,學得比你還強,給他們看。我也愛你,但教我受你好處,我卻不幹。何況你還要揹着師父,偷偷摸摸。我此後再不恨你,也再不生氣。等娘一拜仙師,我也出山,尋找仙師修道去了。你如對我真好,這些話不可告娘,並非瞞娘,怕娘聽了,着急生氣呢。”魯孝終是幼童,只圖母兄喜歡,見勿惡已轉笑容,也就罷了,由此便不再提前事。

母於三人自服靈藥之後,體力、智慧各有增進。魯瑾每日照着魯孝所傳口訣用功,進境甚速。當母子二人用功時,勿惡總是故意走開,只作未見。魯瑾知他負氣,仙人本不令私相授受,也就聽之。當地景物靈秀,土地肥饒,附近出產甚多。魯孝又能御空飛行,有時帶了山中土物獸皮,飛往近山城鎮,換些美好食物,與應用之物回來,全家食用。更有姑茫神獸守山,任何猛惡蛇獸均不能犯,日子過得甚是安樂。

光陰易過,轉瞬又是半年。這日早起,勿惡忽對魯孝道:“白鸚鵡所說日期已到,你今天能否不往黃耳崖去,幫我一幫呢?”魯孝昨晚回時,早受師父陶泗指教,故意失驚道:“我還忘了是今天。師父本命我今日早去,爲了哥哥的事,豁出師父打罵,也須前往。但我便中曾向師父探詢,師父說那地方名叫壺公崖,乃古仙人壺公舊居。洞共三層,中設禁制,一層比一層厲害。頭層藏有兩柄金戈和一粒五雷珠;中層乃是一部道書,名爲玉虛寶芨;三層乃是一對玉鉤斜。這幾件法寶,均是天府奇珍,威力甚大。尤其那部道書最爲珍貴。不過此書二次出世,只留三十六年,到時書後所附靈符便要發生妙用,化爲一片祥雲,護了此書飛往靈空仙界。並且此書和那三件法寶不可全得,如人有緣人洞,切忌貪多,最好不取頭層法寶,先人中洞將書取到手內,便即飛出,再順手將那金戈、雷珠隨手取上一件,乘機逃出洞外,便可無事。回去覓一深山古洞,備好三月糧水,用第一張靈符將洞封閉,在內照書勤習,兩月之後,便能悟出好些妙用,隨意啓閉出入。

由此修煉三十六年,等此書期滿,自行飛走,再出外修積外功,至少也可修到地仙一流。

如果妄起貪心,遲疑不決,或把事看易,走入洞後觸動禁制,那玉鉤斜不起傷人,也必由後層洞內穿人地底,不知竄向何方藏起,使後來的人難於尋找;全洞埋伏也必發動,引起地震山崩。能逃一命,不葬身其中,已是萬幸,道書、藏珍更難如願了。我間師父既知底細,怎不往取?師父說:‘這類藏珍,多系古仙人飛昇時節特意封藏,留賜有緣,必須機緣湊巧,命中註定,才能到手,絲毫錯不得。否則,雖有法力,也無用處。你我師徒,不是應得之人,如何能去?’哥哥此去,務要記住那本道書纔好。”

勿惡聞言,略一尋思,轉間魯孝:“你可是同我進去麼?”魯孝道:“師父說我無此福緣,不應入內。又說此事不宜人多,洞外還須有人防守。白叔父不也說過,令我和姑茫守在洞外麼?”勿惡喜道:“你果是我好弟娃,我們走吧。”魯孝道:“師父和白師叔都說要到中午才能起身,至時寸正值洞中子午風雷寒潮剛過,比較容易應付,就將埋伏引發,有我烏靈牌鎮壓,也能勉強抵禦。這時天剛亮不久,相離三十里,騎了姑茫轉眼就到,忙它做什?我想還是我去見過師父,做完早課,就便明言,求他指教,到午再來,與你同行,比較好得多。你看如何?”勿惡把臉一沉道:“你爲我耽誤一次早課。

莫非也不肯麼?”魯孝年歲稍長,已知乃兄習性,恐他多心,忙答道:“我是想早去無用,師父又說今日有事,故此想問一聲。既然哥哥不令我去,依你就是。”勿惡方改了笑容道:“這樣纔是我的好弟娃。這事不與你師父相干,乃白鸚鵡對我說的。你只要幫我這一次,必有你好處,將來你會知道。反正無事,我們找到那裡,看好形勢,過了午時,再行人洞,不是好麼?”魯孝知他求得之心太切,不願使其不快。心想:“所說也頗有理,午後入洞,料無妨害。”只得依了。弟兄二人隨向魯瑾稟明,即時起身。

勿惡久已不騎姑茫,騎上之後,見它一離崖頂,腳底自生風雲,凌虛御空,極目四望,羣山均在足下,宛如蟻侄。加以日朗天高,碧空萬里,更無片雲,天風浩蕩,豪快絕倫。想起再有三年,娘和兄弟均要分手,只剩自己孤身一人留住碧雲崖,雖然立志出山尋師,能否尋到,並無把握。如尋不到,或是所尋到的仙人,也和雷、陶、公冶三人一樣不肯收容,休說將來勝過兄弟,連似今日騎了姑茫空中飛行都辦不到,報仇出氣更無庸說。越想越氣,越氣越急。又想:“我只要有那一天,必把姑茫這類神魯收它幾個,才稱心意。”正在胡思亂想。魯孝見他時而眉頭緊皺,咬牙切齒;時而目蘊兇光,面上略現出一絲獰笑。不知何意,笑問:“哥哥,怎不說話,你想些什麼?”勿惡不肯實說,方答:“我還有什麼想的?這麼大的風,如何開口?”話未說完,姑茫飛行神速,已然到達,往下降去。

壺公崖,兩小弟兄原未去過,見姑茫照直下降,到了崖底,便即停住,彷彿以前常去神情。勿惡便問姑茫:“你以前常來嗎?”姑茫點了點頭。勿惡便朝魯孝看了一看,匆匆緣崖而上。到了白鸚鵡所說的兩株松樹下面,仔細一看,見那危崖深藏在一條山谷之中,除兩鬆外,壁上苔痕繡合,甚是濃密,並無他樹。下面野草怒生,高几過人。分明是深山窮谷,從無人蹤,不似有人到過情景,才放了心。魯孝不知勿惡因見姑茫輕車熟路,生了疑忌,恐其性急,不過午時便先下手,飛身趕上,急喊:“哥哥,不到午後,萬動不得,師父說的,到時再來吧。”勿惡笑道:“我只看一看,並不動手。這裡只是一片山崖,就將樹砍倒,不過兩個斷木樁,怎會現出山洞?你師父可曾對你說過麼?”

魯孝見他腰問寶斧已然取下,惟恐冒失行事,便笑答道:“此是仙人禁法,此樹也無須砍倒,只須朝那兩樹中間石壁上砍它…下,禁法一破,自然現出洞門。那獲苓不知藏在何處,如在松下,結根必深。我想這樹乃仙人所種,長得這麼粗大好看,此來只爲得那法寶道書,何必非要將樹砍倒呢?”勿惡道:“這樣的松樹山中甚多,有甚可惜?何況那獲苓人吃了身輕力大,頗有好處,如非此時不應動手,我真想將樹砍倒,先取那茯苓呢。”說時,姑茫也飛將上來,朝着兩小兄弟——低嘯,將頭連搖,揚爪示意。魯孝道:

“姑茫以前來過,必知底細,它也教你不要先動。我們暫且離去,往左近玩上一會,過午再來,就便還可詢問姑茫,以前怎會來此,不是好麼?”

勿惡聞言,見姑茫不住昂首,迎風長嗅,將頭連搖,似令離去,想起前遇公冶黃時,也是這種神態,料有原因。意欲騎上,在當地遊行一遍,然後覓地降落,向其詢問,以前怎會來此。哪知姑茫馱了兩小兄弟,徑往對面山上飛去,到頂落在一堆亂石後面,便自要走。魯孝抓住它頭皮說道:“姑茫莫走,我們還有話問你。”姑茫不住搖頭,連嘯示意,神情甚是急躁。魯孝和姑茫相處日久,已能聞聲知意,見嘯聲越低,神情又極緊張,知道有事。悄聲問道:“你教我們藏在這裡,你有什麼事麼?”姑茫將頭一點,便往對崖飛去。到了兩鬆後面,身形忽然暴縮,看去只有貓一般大,晃眼便往樹上縱去,藏入枝葉叢中不見。兩小兄弟也知有事,各藏身石後,目注對崖,往外查看。剛剛藏好,姑茫重又飛回,向二人揚爪搖頭。魯孝會意,知是有人要來,不令出面。見它變得那麼小,周身光油水滑,二目精芒遠射丈許,從未見過,心中愛極。方要抱起撫摸,姑茫忽似有什警兆,弩箭脫弦一般,往對崖松樹上射去。跟着便聽破空之聲,由遠而近。

魯孝近來長了不少見識,黃耳崖又常有散仙、劍俠來往,人又智慧,已能聞聲分辨來人功力深淺。一聽飛行之聲甚是尖銳刺耳,與平日所聞不同,再見姑茫緊張神情,料知不是什好人,便留了心。忙即低聲悄囑勿惡:“來人恐非正道,看姑茫神氣,也許和我們一樣爲那洞中藏珍而來。照我師父平日指教,遇敵時必須小心謹慎,切忌冒失。如我料得不差,果是爲那藏珍而來的妖人,壺公洞仙法禁制,午前尤爲厲害,樂得由他犯險,我們去佔便宜。再者,姑茫神通變化,自從師父還它內丹以後,威力更大,五官更極靈敏,妖邪如若來犯,相隔老遠都能聞嗅出來。既然早已警覺,埋伏對崖,必有應付之法。哥哥無什法力,最好不要出洞。姑茫如將來人殺死更好,否則等他犯禁入洞,然後相機行事。比較穩妥。”說時,那破空之聲早到了壺公崖上空,略一回旋,聲音忽然隱去。日光之下,只見一條黑影,在一片灰白色煙光環繞之下,盤空徐飛,似在尋覓什麼東西神氣。

勿惡得失心重,一聽有人入洞取寶,愁急萬分。既恐來人捷足先登,將寶奪去;又怕來人雖然不能成功,卻將埋伏引發,鬧得自己也不能進去,兩敗俱傷。無如那兩株古鬆生在石隙縫內,離地頗高,只近根處略有駐足之處,上下一片削壁,兩面相隔一二十丈,無法飛渡。如由山頂下去,以前吃過苦頭,不會法力飛行,如何是人對手,因而大不以魯孝之言爲然,怒道:“你既答應幫我,便應爲我出力。洞中禁制引發以後,便不能當,還有地震山崩,如何能容敵人進去?你如偷懶怕事,我不要了。”魯孝見乃兄滿臉忿急之狀,慌道:“哥哥你莫生氣。你說得對,我還忘了此洞還要二次封閉呢,果然不能容他入內。我因師父再三吩咐,過午纔可下手,期前如遇什事,切忌妄動,便可無害,所以這等說法。哥哥既不放心,我看這黑人找不到地頭,飛走更好,否則我必相機行事。據師父說,姑茫所噴煙火丹毒,多厲害的妖人也禁不住,如仍不能取勝,我再冷不防衝出下手,好歹也使哥哥得到洞中法寶如何?”勿惡仍不放心,還想說時,那黑影已越降越低,沿着對崖往來查看。因爲全副心神貫注崖上,沒想到對面山頂隱藏有人,二人藏處又極隱秘,始終未被發現。

這時黑影降到半崖,現出全身,乃是一個背插刀叉,通身全赤,只腰間圍着一塊豹皮的妖人,相貌十分獰惡,正由東而西緩緩飛過。勿惡一見,便認出是去年打山雞時被羣豹追逐,逃到一條山谷口外所遇用邪法生剝虎皮的二妖人之一。正要低聲告知魯孝,妖人已由身前飛過,在十丈以外懸空停住,往對崖看了又看,好似疑心那地方是藏寶之處。看了一陣,忽然把手朝壁一揚,立有茶杯大一團暗綠色的火球朝壁上打去。只聽轟的一聲大震,綠火星飛中,山石炸裂了四五丈方圓一個大裂口,大小碎石滿空飛舞,墜落下去,轟隆之聲驚天動地,震得四山皆起迴應,半晌不絕。妖人見所料地方不對,只把崖石遭殃,平白還損失了一粒陰雷,好似有氣,口中咒罵了兩句,又往回飛。飛出不遠,又發出一團綠光,將崖石震裂了一大片,地方仍是不對,重又改向別處施爲。似這樣三次過去,妖人好似不願耗費,所發綠火便小了許多,看去雖只蠶豆大小,那威力仍是厲害。挨着崖石,便即爆炸,山石崩裂,粉碎如雨,最小時也有丈許方圓一片被其震裂。一連往來了好幾次,把兩頭崖石炸裂了十好幾處。好好一座滿布蒼苔的翠崖,竟被炸了個體無完膚,到處裂痕,谷底也被碎石堆滿。那兩株古鬆,就在眼前,妖人往返多次,直如未見。

勿惡一直提心吊膽,惟恐妖人打中松樹,激動禁制,連催魯孝用梭鏢將其打死,以免妨害。魯孝力言無妨,須等姑茫發動,相機行事。勿惡正在忿怒愁急,妖人也似激怒,忽改作由東而西,沿崖打去,只聽一片山崩石裂之聲,一連串響將過去,震耳欲聾。綠火到處,崖石便成粉碎,大片崩墜,激盪得谷中塵沙高涌如山,碎石紛飛,宛若雨雹,聲勢甚是驚人。眼看快要打到對崖古鬆之間。魯孝見整片山崖已被妖人碎裂了一大半,早就有氣,不是謹記師言,早已出手。這時因見勿惡已然忿極,連聲催迫,一想對面松樹如被妖火打中,引發禁制,也實可慮,挺身欲出。勿惡早就情急,準備魯孝再不聽話,便要獨自上前,用那寶斧與之一拼。反正有什險難,兄弟和姑茫決不坐視,怕他何來?

魯孝這一站起,自合心意,惟恐緩不濟急,想將妖人引開,也沒告知魯孝,當先往外便縱。不料姑茫也在此時發動,突在鬆側危崖之上出現,先怒吼了一聲。

妖人正邊打邊飛之間,忽聽左側嗷的一聲怒吼,甚是震耳,吃了一驚,忙即回顧,看見姑茫形態雖然奇怪,但大隻如貓,意存輕視,竟想生擒回去,停手喝道:“你這小孽畜,也敢向我發威嗎?看你生得雖小,形態目光不似尋常,又有那麼猛烈的吼嘯,想必還有幾分靈氣。你如久居此山,知道昨夜寶光上衝之處,引我尋到藏珍,我便收你回山,可得不少好處;否則我把手一指,你便沒有命了。”姑茫故作不解,只把目光註定妖人,更不再嘯。妖人見那目光甚是強烈,越知是個通靈異獸。又因姑茫只怒吼了一聲,便踞伏在一塊大約尺許的突石之上,不似有什麼敵意,越看越愛,改口喝間道:“昨夜有人路過,發現寶光上衝霄漢。我爲此尋來,照他所說找了半日,也未查出下落。你一個畜生,也許不知藏寶所在,我並不勉強你。因見你長得皮毛好看,神態、吼聲均頗威猛,可惜生得大小一點。快快過來,由我帶回山去,包你好些享受。”隨說,人已飛近姑茫身前,想要伸手撫摸。忽聽震天價一聲怒吼,姑茫身形立時暴長,比起平日還要加大,凌空而起,朝前撲去。妖人驟出不意,雖有滿身邪法,也似不及施爲,心中一驚,忙即飛身縱避,揚手一團妖光還未打出,姑茫血盆般的大口倏地張開,一股血焰已先迎面噴到。妖人所發陰雷也被蕩退,往斜刺裡飛去,落向對山爆炸。同時,妖人也中了丹毒,一聲厲嘯,化爲一溜黑煙,電也似急往空中射去。

兩小本來未被發現,因勿惡搶先縱出,瞥見姑茫現身,心中一喜,立定觀看,並未藏回原處。跟着便見姑茫發威暴長,妖人手忙腳亂,狼狽而逃。匆促之中,以爲妖人已中丹毒,喜得直叫姑茫快追。不知妖人邪法甚高,防身、隱遁均所善長,雖中丹毒,並不甚重。勿惡天性兇殘,一心想打死妖人,一面急喊:“姑茫、弟娃,快追!”一面早把手中寶斧朝妖人逃處砍去。那斧雖經公冶黃將原禁制的靈氣寶光回覆,勿惡終是毫無法力,不能隨心運用,斧光至多隻能飛出二三十丈,便自掣回,妖人飛遁神速,自難砍中。魯孝因見乃兄怪他不肯出手,惟恐到家受氣,本來就想發動。再見妖人受傷敗逃,以爲無事,乃兄又再催迫,徑縱遁光追趕,當時也未追上。可是經此一來,勿惡落在後面,還未被妖人發現,而魯孝相貌卻被另一妖人看去。這且不提。

勿惡性急,魯孝追趕妖人還未迴轉,便喚姑茫過來,想騎了它往對崖飛去。姑茫不聽,意似要等魯孝迴轉再去。勿惡大怒,又見紅日當空,時已中午,迫不及待。剛舉斧威嚇,姑茫怒吼一聲,便往對崖飛去。勿惡沒奈何,只得自行趕去,仗着天賦本能,一會便援上對崖。正要下手,姑茫忽然橫身阻擋,吼嘯不已。勿惡先是忿極,揚斧欲斫。

不料姑茫得還內丹以後功力大進,已不再畏寶斧傷害,張口一噴,便有一團火球將斧光敵住。勿惡迫於無奈,忍氣問道:“還不能下手麼?”姑茫將頭連點,以目望天示意。

勿惡暗忖:“姑茫雖和兄弟常在一起,平時並無偏袒。白鸚鵡曾說。須魯孝和它同在外守護,也許妖人還要再來,故此攔阻。”想到這裡,盛氣稍平,方欲詢問,魯孝也已飛回。姑茫立收內丹,閃向一旁。

勿惡沒等魯孝商量,將斧一揚,便朝松樹砍去,斧光到處,只聽一聲雷震,金光萬道,亂射如雨。那松樹孤懸危崖之上,樹前只有一片突石,寬僅數尺。勿噁心貪而兇,除洞中寶物外,並還想得樹底茯苓。自恃寶斧神鋒無堅不摧,意欲接連兩斧,將兩株古鬆一齊砍倒。人站石邊,下臨危崖,並無退路,全神又貫注在兩鬆根際,惟恐兄弟染指,情急心慌,一點沒有打算,更沒有想到禁法何等厲害,驟不及防,吃神雷猛然一震,本就吃了一驚,再見那麼猛烈金光突然飛射,自是害怕。百忙中忘了身後乃是懸崖,只顧驚退,雙腳一齊落空,朝谷底翻跌,直墜下去。下面盡是妖人震裂的大小山石,勿惡縱然天賦異稟,也非受傷不可。幸值魯孝趕到,瞥見乃兄失足下墜,喊聲不好,忙催遁光飛射過去,恰巧凌空抓住。隨同飛起一看,崖上兩鬆已作八字形分倒兩旁,斜掛崖上,當中現出一座洞府,那金光雨箭也似向外飛射。姑茫噴出大片煙光,連同那粒內丹迎門抵禦,渾身抖顫,頗有不支之勢。勿惡急得怪叫道:“這樣怎麼能夠進去?”魯孝答說無妨,二手抱住勿惡,一手早把烏靈牌取出朝洞一揚,立有烏油油一股墨色光華朝前射去,金光立被逼入洞內,衝開一條光衍。二人一同落到崖上,姑茫隨收內丹讓開,縮小身形,伏向倒鬆之上。

魯孝忙喊:“哥哥,你太心急,下手稍快,這封洞神光甚是厲害。還不趕快進去!”

勿惡聞言,自是情急,匆促之中,還不放心,便用寶斧防護面門,上前試探。覺出烏光之內毫無異狀,洞中電光反更強烈,轟轟之聲宛如迅雷密集,震耳欲聾。知道無礙,不顧再尋茯苓,連忙飛奔人內。只見頭層洞府,乃是一間兩丈方圓的石室,金光便由門洞內向外飛射。當中有一個蒲團,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二尺大小石案,上面放着一粒龍眼大小的鐵珠。兩旁各放着一柄戈頭,長只六七寸,暗無光華。心想:“難道這便是金戈不成?”順手拿起,越看越覺無什奇處,心方失望,哪知洞主人早已算就未來之事,預有安排。勿惡如照魯孝所說,不起貪心,將樹砍倒,再等片刻,將斧朝鬆間微擊,洞便出現,禁光威力亦要減少許多,那三層洞府也必同時大開。再用烏靈牌制住禁光,勿惡順路入內,不去動那頭層法寶,直入中洞,取得玉虛寶芨,立時退出,順手將金戈、雷珠帶走,不特平安得手,獲苓也可安享一半,回去照書勤學,仙業必可成就,何致陷身妖黨,幾遭形神俱滅之禍?也是心性兇頑,又狠又貪,下手既快了一些,又不識貨,這一伸手,二三兩層的禁制立被引發,一片風雷之聲過處,對面壁上又現一洞。

勿惡只聽風雷轟轟,並無異狀,哪知厲害。又見二層洞內牆上交叉着兩道鉤形的銀光,忽想起魯孝先前曾說後洞藏有一對玉鉤斜,不可貪多人內等語。妄以爲兄弟仗着仙師相助,又有烏靈牌防身,取寶容易,故令自己取那道書,出時隨手再取一件別的法寶,那最好的玉鉤斜卻留待他自己日後來取。當時生疑,便生忌忿,立意深入後洞,將所有法寶全數取走,再向魯孝責問,也未留神後面。因嫌雷珠是個鐵珠,毫不起眼,便不理睬。只覺那戈頭雖無寶光,卻形制奇特,從未見過,便順手拿起,往裡跑去,一心取那玉鉤斜。過中洞時,分明見石案上放着一個透明如晶的玉匣,內裡放着兩冊道書,竟連看也未看。行近後洞門前,看出壁上所懸,果是兩柄三尺來長的玉鉤,精光四射,照得滿洞齊泛明霞,知是一件異寶奇珍。洞中無人,禁光只在頭層門上。內洞風雷之聲雖甚猛烈,與人無害,這還不是手到成功。剛要趕上前去將鉤取下,誰知身才走到門口,禁制便已爆發。只見鉤光銀電也似連閃了兩下,跟着一聲霹靂,門內便陷了一個地穴,鉤光忽然暴長,往穴中穿去,晃眼不見。同時洞內便起了大片金光雷火,潮水一般迎面涌到。勿惡見狀大驚,慌不迭使斧一擋,一面往後縱退。百忙中瞥見斧光飛起,似將雷火金光擋退了些。退時情急,左手隨同舉起,那兩柄戈頭上也飛起兩道金光,擋向前面,似比斧光更強,可是這一停手,雷火又復由後涌到。遙望前面出口已然隱去,微見墨綠光華閃動。耳聽姑茫怒吼之聲遠遠傳來,似已不在洞口。這一驚真非小可。總算他命不該絕,後面雷火快要打到、危機一髮之間,忽然急中生智,看見寶斧可以抵禦,金戈更是異寶,忙用雙手戈、斧齊揮,三道寶光一同飛起,果將金光雷火=齊擋住。只是雷火一擋便退,那金光卻是力大非常,雖被擋住,未容上身,人卻站立不住,只得邊擋邊退,晃眼逃出中洞。到了頭層,纔想起兄弟所說果然不差。偏生退時,分明見中洞道書寶光外映,卻無法緩手去取,又是隻退不進之勢,幹看着心急,無可奈何。等退到頭層,還想冒險取那雷珠時,一看石案已震成粉碎,雷珠不知何往。雷火金光越來越猛,震得全洞都在搖撼,似要坍塌神氣,歸路一片漆黑,也看不見出口。正在惶急,前後不能兼顧,忽聽魯孝急喊:“哥哥,快到我這裡來,稍遲便關在洞內要死了。”聲到人到,一股墨綠光華已電馳飛進。緊跟着又聽:“哥哥快收法寶!”身於便被魯孝抱起,在墨綠光華籠罩之下,由暗影中衝將出去。剛剛瞥見洞外天光,便聽震天價一聲霹靂,人也隨同魯孝飛落對山。回顧壺公崖上,兩株古鬆重又立起,洞門不見,仍是原來整片崖壁。姑茫也自空中飛落。魯孝連說好險。勿惡驚魂乍定,便問經過。魯孝道:“此非善地,恐還有妖人要來,我們到家再說吧。”弟兄二人隨騎姑茫迴轉到了碧雲峰崖上。

魯瑾正在盼望,見面便問:“適聽雷聲,正是你們去路,得手了麼?”魯孝心直口快,氣道:“再休提起。我爲此事曾費不少心力,屢向恩師請求,好容易才問出底細,再三和哥說,聽我的話行事,必能成功。結果只得到兩柄金戈,雖然也是前古奇珍,比起那本書就差多了。最可惜的是,聽師父說,那粒五雷珠具有極大威力妙用,就在頭層案上,與金戈放在一起,怎會也未帶出?此洞一閉,內中藏珍全部竄入山腹地底之下,不特不能再進去,就進去也無法尋找。那玉鉤斜具有靈性,如非應得的人,無心遇上還要受傷,我真代哥哥可惜呢。”勿惡對於此行,雖然未能盡如他意,但因那本道書本來不甚重視,又看出玉鉤神物不應爲他所有,乃弟之言並無虛假,又覺金戈神妙,似比玉鉤更強,心中還在歡喜。及聽雷珠那等好法,想起金戈不用時也似兩根頑鐵,並無奇處,一經揮動,便成兩道金光,那麼厲害的禁制雷火,竟被擋退,五雷珠想必更爲神妙,聞言悔惜不已。

魯孝見他後悔,又埋怨道:“哥哥如聽我話,不在洞中多延時候,書和法寶全能得到,那兩個成形蒞苓也不會被它逃走。固然這類草木之靈與人無害,好容易成此氣候,我們不應傷它,不過爲了哥哥增加功力,也就說不得了。”勿惡這纔想起,急問道:

“我在裡間共只出入一會工夫,怎說我耽延時候?那茯苓呢?”魯孝道:“哥哥哪裡知道。你進去時如能照我所說,拿了道書,再取頭層法寶,必可無事。前洞禁法,被我制住,出入容易,自是快極。獲苓所化白兔剛剛出現,困在當中,你出時正好擒住,怎會逃脫?後洞埋伏一被引發,人爲幻象所迷,已不知時刻早晚。我在外面先以全力鎮壓,無法走進。等了一個多時辰,看出形勢不妙,只得按照師父所說,等到洞中神符快要發生妙用之時,冒險沖人,將你救出。但是此事奇險,非見洞口現出五色火光,那兩株鬆也緩緩自行立起,不能下手。稍差須臾,連我和你全要埋葬在內,休想活命。正在愁急盤算,先前妖人又帶同黨趕來尋仇,邪法厲害,姑茫眼看抵敵不住。幸我試出洞中禁制全數發動,除等時機再來救你出險,烏靈牌一無用處,勢在危急,只得改向妖人拼命。

總算運氣,剛將妖人逐走,獲苓所化的白兔忽往地內鑽去。跟着兩樹也便緩緩起立。我料時機已至,忙以全力施爲。哪知寶光到處,激得金霞亂閃,仍衝不進。直到洞口現出五色火花,方始衝入。此行如不延誤,那苓兔你只要得到一隻,生吃下去,足抵三百年的功行,豈不是好?你如不信,且看現在日色不已平西了麼?”

勿惡聞言,越發悔恨。想了想,冷笑道:“既有這樣好處,你怎不吃?”魯孝道:

“我見那白兔生得比玉還白,靈巧可愛,前聽師父說,這類草木之靈成長不易,爲了哥哥,那是無法,我只要用功修煉,終有成就之日,何必害它一命?又見它哀鳴跪求,十分可憐,所以連姑茫也不許吃,只對它說,等哥哥出來,由他自選一個,看你們自己的運氣。誰知這一耽延,捱到火花一現,竟被人地遁走了。”勿惡怒道:“這東西既在松樹根下,終能得到,明日你再幫我試上一回如何?”魯孝道:“師父曾說過了今天,壺公洞二次禁閉,誰也無法進去。那苓兔只此一難,以後便是大羅神仙,也不能將它擒到,去了也是無用。哥哥還是耐心等候時機,我只要稍遇機緣,必爲引進,何必徒勞?一個不巧,還許吃虧呢。”勿惡終是心疑不快,暗忖:“我有寶斧、金戈,莫非還砍那樹不倒?聽兄弟口氣,分明不願相助,何苦求他。”本想說上幾句氣話,爲防乃母不快,便未再說,氣在心裡不提。

魯孝因當日未往黃耳崖用功,便向母兄說了幾句,便自飛走。勿噁心想,此時前往正是時機。匆匆把飯吃完,假說要往峰下行獵,欲騎姑茫往壺公崖取那獲苓。出洞一看,姑茫伏臥崖口,見勿惡走出,便走上前,朝他親熱。勿惡知它神通靈慧,不能和它動強。

又看出對待自己和魯孝一樣,無什軒輕,最重情感。於是心生一計,先不明言,故意和往日一樣騎上身去,抱頭親熱,並向它稱謝當日助他取寶之德。姑茫雖是獸類,和人一樣,最是心高好勝,對這兩個小主人又極忠實愛護,見勿惡不住誇獎,也頗高興,歡嘯不已。勿惡見它喜歡,乘機說道:“姑茫哥哥,我方纔見壺公崖側有一種野花甚是好看,我想採去,天快黃昏,相隔這麼遠,回來天黑,好些不便,你能讓我騎了去麼?”姑茫睜着一雙怪眼,註定勿惡面上,意似不信。勿惡假裝賭氣,說道:“這來回不到百里途程,我一個人也能前往。無非因爲弟娃不在家,那地方又在壺公崖口外,怕遇見逃走的那兩個妖人,我一人打他不過,萬一有事,我又不會飛,爲此想騎了你去,將花采到,立時回來,萬一遇見妖人鬼怪,有你在旁,也不致受欺。誰知你不敢去,想是怕那妖人,打他不過。那麼我自己去好了。”姑茫竟被激動,微一沉吟,便發低嘯,作勢應允。勿惡會意上騎,心中暗喜。

姑茫雖然受激,也早防到勿惡另有心機,到了壺公崖上空,下面只是荒草藤蔓,無什花草,似知上當,只在那一帶盤空而飛,不肯下落,一面回頭連聲低嘯,似怪勿惡不該騙它。勿惡知被看破心意,離地太高,不敢冒失下縱,便向它再三求告。先說那花就在崖對面隱僻處,非他親去不能尋到。嗣見姑茫搖頭怒吼不信,並有回飛之勢,便裝氣苦道:“你只對弟娃好,我說的話從不肯聽。我以前用斧砍你,原是假意恐嚇,並非真想傷你。此時同在空中,如用寶斧、金戈嚇你,恐有誤傷,只好由你。我一個小娃,同是一樣的人,弟娃到處受人憐愛,要什麼都有,單我到處受氣,除娘外,誰都對我不好。

以前還說你對我好,誰知你和別人一樣氣我。這樣活着有什麼意思?我今天便死也非到下面去不可,你不飛落,我就跳了。”說完,便作出起立之勢。姑茫天性忠義,只當是真,竟被說動,恐其失足跌傷,身子忽然往下一沉。勿惡本是假裝,見它中計,連忙把頭抱緊,直喊:“姑茫哥待我真好。”晃眼落向谷口之外。

勿惡下騎以後,見姑茫橫身谷口,不令走進,又上前去抱頭撫摸,軟語苦求,說自己實是爲那獲苓而來,千萬不要攔阻,如能得到,便與你一同享受。話未說完,姑茫好似又急又氣,連聲怒吼。勿惡見它好說歹說,俱都不行,一時情急,頓犯野性。便將寶斧、金戈取出,惡狠狠怒喝道:“我想得那獲苓,非到手不可。如再攔阻,我這金戈比寶斧厲害得多,就要殺你了。”姑茫仍是怒吼不聽。勿惡以爲金戈神奇,見狀大怒,更不尋思,將金戈往前一揚。兩道戈形金光剛剛脫手飛出,姑茫把口一張,便有大片紅色煙光噴將出來,將勿惡連人帶金光一一起裹住。勿惡聞到一股腥香,立時昏迷倒地。姑茫張開大口,就地上將人銜起,便往回飛。

到時魯孝正由黃耳崖迴轉,一見姑茫銜了乃兄飛回,落地人已昏死,頭有紅煙環繞,還當是受了妖人暗算。惟恐母親知道憂急,慌問姑茫怎會這樣。正想將人藏起,乘着母親尚在峰頂,不曾看見,趕往黃耳崖去向師父求救,忽見姑茫將口一張,先吐出兩柄金戈和那寶斧。再朝勿惡張口一吸,勿惡頭上紅煙收處,人便醒轉。勿惡見已回家,姑茫和兄弟俱在身前,寶斧、金戈均放地上。想起前事,怒火攻心,正要發作,猛然轉念,獰笑一聲,伸手拾起寶斧、金戈,也不說話,便往洞中走去。魯孝趕到裡面,再三詢問因何至此。勿惡只是冷笑不答。後被魯孝問急,才咬牙切齒說道:“姑茫想害死我,我此時無力報仇。你如真對我好,用你神梭將它殺死,我便實說;否則以後各做各事。如再管我閒事,我便和你拼命。”

魯孝見他滿臉悲忿,料知又是強迫姑茫出外爲惡,姑茫不聽,仗寶行兇,致被內丹噴倒,銜了回來。想起師祖之言,此事定必難怪姑茫。再說父親留與母子三人的鎮山神獸,對主又極忠義,如何忍心殺它,乃兄無可理論,母親又不願見兄弟不睦,再問下去,必起爭端。只得忍氣走出,連姑茫也不再過問。

跟着魯瑾由峰頂走下,兩小兄弟雖然不開心,俱都不願乃母生氣,均在娘前娘後不住說笑,全看不出彼此有什過節。魯瑾原因愛子已漸成長,光陰易過,相聚日少,本來滿腹心事。及見二子喜笑顏開,也頗欣慰,對於前事一點不知。

魯孝本來性情剛做,常受兄長的氣,一任自己委曲求全,百計愛護,始終不能挽回他的心意,幼童心性,未免生氣。飯後,陪着母親談了一陣,便去用功。事完,母兄均睡,時已深夜,也便睡下。次日早起,照例去黃耳崖修煉。行時爲防勿惡又對姑茫行兇強迫,乘着母兄未起,悄告姑茫:“你隨我走,省得在家中受氣。”姑茫知道當地無事,對於勿惡也頗厭惡,便即點頭,示意同往。魯孝素無機心,便騎姑茫飛走,到了黃耳崖,令姑茫守在崖下,自往洞內見師用功。魯孝始終未斷煙水,食物均由家中隔夜做好帶去。

午後課完,乘着吃飯閒空,將家中帶去的蔬果竹筍,引逗姑茫爲樂。正覺好玩,忽聽師父洞中傳呼,連忙入內,詢問何事。

陶泗道:“你兄勿惡稟性兇頑,忌刻自私,不知善惡。昨日強迫姑茫往掘茯苓,因用金戈行兇,被姑茫噴倒,今早懷恨負氣,獨自趕往壺公崖。因昨日洞中神符發生妙用,全洞重新封閉。那兩株古鬆根下苓兔,因昨被寶斧破了禁制,隱藏別處深山之中修煉,早已他往。松樹也被禁法隱蔽,外觀只是一片危崖削壁,連鬆帶洞,全看不出。如換別人,見此情形,定必退回。他偏是又貪又狠,到後查看不出形跡,先用戈、斧上下亂斫。

後來被他想起對崖山坡,便照昨日經歷,援到壺公洞外,松樹前面。本來禁制神妙,再前一步,便不動手也要吃虧。他因昨日曾被金光雷火震落崖下,惟恐又蹈前轍,虧他細心,居然相準地形,閃向一旁,避開正面,照準昨日古鬆生根之處一斧砍去,立處就在洞前突石之旁,爲防下墜,並還用手抓緊一根山藤。哪知斧光到處,松樹不曾砍倒,禁制卻被觸動,雖未墜落崖下,但爲五行真氣所傷,氣閉身死。仗着天賦異稟,手足多力,與常人大不相同,人雖暈死,手卻未鬆,現正抓緊山藤,懸身危崖之上。經此一來,如不去救,固是必死無疑,就便用我靈丹和你師祖所賜靈丹一同服下,將命保住,也須靜養三年,才得復原。你與他原有夙孽,此三年中你天性素厚,手足情長,定必日常將護。

他雖冥頑,見你如此對他,多少必受感動,將來遇到緊急之時,也許一線天良,不致喪盡。但你師祖所賜靈丹,原爲到時欲以人力勝天,保全他的性靈之用,如能不用最好。

如真傷重,服我靈丹,醒來不能止痛,定數所限,不能挽回,也就只好與他服下了。”

話未說完,魯孝一聽哥哥傷重身死,早就情急流淚,抱膝跪求,哭喊:“師父救命!”陶泅拉起笑道:“徒兒真個孝友。毋須着急,我已答應救他,必可無害。丹藥在此,那禁法也須復原。到後,將此靈符向前一照,再由側面將人救下,到家再與服藥。

可速去吧。”魯孝叩了兩個頭,接過靈丹、靈符,急匆匆往外飛出,騎上姑茫,急喊:

“快飛!我哥哥在壺公崖受傷死了。”姑茫聞言,也甚發急,將頭一點,便朝空飛去。

一會兒飛到,崖上籠着一團雲霧,勿惡蹤跡俱無,好生憂急。等到飛近仔細查看,纔看出霧影中懸着一條小腿,正是乃兄,上半身已被霧氣遮住,只露一腿在外,魯孝來時大忙,忘了細問師父,是否先將人救下。那五行真氣,前聽師父說過,厲害無比,禁法不先復原,恐難救人;如先復原,想起昨日封洞情景,又是害怕。魯孝恐有差池,只得詢問姑茫如何下手。姑茫搖頭。惟恐時久延誤,一時情急無計,只得朝洞跪下,通誠祝告:“壺公真人,格外恩憐,寬恕哥哥,饒他一命。”祝罷起身,令姑茫守在下面,正要用那烏靈牌防身,由側面壁繞去,冒險搶救。不料心慌意亂,人未近前,覺出吸力絕大,幾乎脫手。一着急,便把靈符朝前一揚,一片五色光華照向崖上。猛瞥見雲煙如潮,彩光電射,勢甚驚人,喊聲不好。惟恐神雷發動,不暇再計安危,急縱遁光,朝壁上雲霧中衝去。剛一把將人抓起,雲光交合,連閃兩閃,便同消滅無蹤。因救人時用力太大,兩三寸粗細的山藤竟被連根拔起。如非勿惡筋骨堅強,爪如鋼鉤,幾乎連手臂也被扯斷。抱到崖下一看,勿惡牙關緊閉,兩眼亂瞪,面如金紙,一手持寶斧,另一手抓緊山藤,已然死去。魯孝又着急,又傷心,知道這樣回去,娘必傷心悲哭。意欲先用丹藥將人救轉,再同回去,免娘悲痛。匆促之間,忘了陶泅之言,想到就做,將人抱到有水之處,將靈藥塞人勿惡口中,再手捧山泉,淋向口內。待了一會,勿惡人雖回生,但是周身奇痛欲折。性又猛烈,稍微動氣轉側,難禁痛苦,便怒吼一聲,痛暈死去。似這樣連暈去了好幾次,只要回醒,便哭喊求死。魯孝看着傷心,急得無法。最後仍是姑茫以爪示意,乘其暈死之際,將人抱起,騎上姑茫,一同回飛。因恐傷痛,飛行甚緩。路上勿惡又死而復生了兩次,方得到家。

魯瑾見狀,自是悲急。魯孝力言無妨,拉向一旁,告知經過。魯瑾見愛於連受痛楚之餘,苦已吃足,雖把烈性減退,不再急叫求死,仍疼得渾身都在顫抖。不知藥力已經充沛全身,再挨片刻便可止疼,立把百禽道人去年所賜,留備第五年上應用的那粒靈藥取出,與他服下。一會痛便止住,只是周身無力,骨軟如棉,如癱了一樣。魯瑾雖極心疼難受,因聽魯孝轉述仙人之言,說勿惡三年必愈,還可就此稍變氣質,知非虛語。又見愛子除卻周身綿軟外,面上氣色頗好,眠食如常,只得聽之。魯孝天性孝友,見乃兄爲了求道,受此苦難,越發憐惜。早晚慰問之外,稍有閒暇,必來牀前陪伴說笑,百計博取他的歡心。

勿惡先還恨他怪他,日子一久,見乃弟一任埋怨斥責,老是笑言相向;每遇師執賜與珍果靈藥之類,定必帶與他吃,情意殷厚已極。勿惡雖天性涼薄,也由不得受了感動。

人在靜中,或當病重將死之際,多半回憶前塵,發動天良。勿惡自知罪惡,思欲改悔。

雖然事過境遷,病癒脫險,依然故態復萌,但在當時,確有勇於改過的心理。何況兩小兄弟同胞孿生,從小一起長大,山中更無別的同伴,心志雖各不同,形跡總是親密。只因遭遇既殊,性復忌刻,眼看兄弟一天好似一天,自己卻比他不上,越想越忿,惱羞成怒,以致心懷妒恨。及見魯孝對他情意如此誠懇,漸覺兄弟實是好人,以前不合自私,視之如仇,實在對他不起。於是兄弟二人重又親熱起來。

魯孝見他人已全好,只是周身綿軟,行動須人,隔了數月,還是不能起坐,心中愁急,便向師父求告,一味軟磨。陶泅笑道:“你兄爲五行真氣所傷,如非稟賦特強,便服靈丹也難救醒。此時元氣大傷,真力已失,非經三年靜養,不能復原。就便傳他內功口訣,將殘餘真氣重新凝鍊,還須由漸而進,不可心急。這樣雖可好得快,但他提前下牀,對你將來卻更不利呢。”魯孝跪答:“我哥哥近來對我十分親愛,就真個叫我吃點苦頭,也心甘情願。我想哥哥脾氣不好,也是爲了師祖、仙婆和師父都不愛他的緣故。

師父如肯傳他口訣,也許高興,和這會對我一樣,變好了呢。”陶泅笑道:“此人天性兇頑,甚於毒蛇猛獸,江山易改,享性難移。你雖對他友愛,只恐未必承情,接受你的好意呢。既這樣,我答應你自去傳授,但不要說是我的意思。”

魯孝大喜,興沖沖趕回家去。一進門,便告訴勿惡,想傳以口訣。才一開口,說沒兩句,勿惡便將他止住道:“弟娃,你不要說了。你對我好,我知道,從此決不怪你。

但要我由你師徒口中傳授道法,寧死不爲。你師父所說,全都應驗,三年痊癒之言,想必不差。我已早有打算,無須忙此一時。並且三年期滿,也正是母親得道的時候,再巧沒有。你不必爲我着急。”魯孝怎麼勸說,也都不聽,只得罷了。由此勿惡臥牀不起,弟兄二人情分逐漸親密起來。魯瑾見狀,自是高興。

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
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五回 轉世護雙鬟 百丈虹霞飛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第二回 靈乳話空青 金劍雙飛逢俠士 凍雲迷遠翠 鐵蕭一曲退蠻姑第九回 訪仙遇恩師 雖悟前因 兒女情長 尋師逢惡道 遂入歧途 手足義絕第一一回 苦志戀檀郎 月明有恨傳青鳥 癡情憐倩女 劍遁如虹上玉山第三回 騎鶴送郎歸 生死纏綿憐奼女 穿林同友去 關山迢迢訪仙靈第八回 雷雨竄荒山 一夕孽緣終噩夢 仙雲封古洞 千年至寶誤壺公第一二回 古洞喜同棲 玉軟香溫情曷限 梨花春帶雨 生離死別恨難窮第六回 竹徑影參差 月冷風悽逢古魅 桃林春瀲灩 水流花放悟前因第四回 衡岳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 洞庭葉未下 煙波初泛木蘭船第一回 地勝武陵源 紅樹青山容小隱 人飛方竹澗 蠻煙瘴雨救靈嬰第七回 獵豹遇妖徒 落日荒山驚怪異 燔鬆嘗美酒 隆冬風雪拜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