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去王秀才家,把他家剩下的書都搬來!”王老頭把村裡人叫過來吩咐道。
老秀才死了,剩下這個愛書的兒子繼承了他的外號,也被叫做王秀才。
村裡人一聽這些書這麼值錢,都羨慕壞了。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大隊“借”他們的,賣了錢買樹,到時候賣了蘋果是會還給他們錢的。
1本100塊?天啊!~
有幾個家裡似乎也有幾本這種書的人激動了,回家翻箱倒櫃去了。王家莊出過高官,出過秀才,也是個書香村子,村裡當年讀書人還是很多的。家家找不出一本論語來,也能找出一本三字經來。
“樹苗呢?先把這460棵帶走。”王老頭問道。
吳老頭叫過他們村的大隊長,帶着幾個村民去暖棚裡數樹苗去了。
他們村已經搬遷出去了,現在去這個暖棚所在的小山谷不需要路過村裡了,今天早上封華就直接把樹苗放到了暖棚裡,這樣更方便。
吳老頭雖然有些搞不懂“方家”人爲什麼這麼神秘,來無影去無蹤,從來都不跟他們打照面,但是現在蘋果樹已經穩穩地長在地裡,結出的果子也真的賣了美元,其他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他也就配合地什麼都不問,人家愛裝神龍,就裝唄。
王家莊人帶着460棵小樹苗回去了,又帶着十幾箱子的書回來了。
王秀才也拄着柺杖,被兒孫扶着過來了。他捨不得這些書啊~
最後一屆科舉已經廢除了60來年了,老秀才的兒子也60多歲了。
“吳安,你要這些書幹什麼?”王秀才見了吳老頭立刻問道,難得他還記得吳老頭的名字。
“放心吧,我好好保存着,不糟蹋。”吳老頭也認識王秀才,知道他擔心什麼,開口就送了顆定心丸。
這藥比較管用,吳老頭的信譽也比較良好,王秀才信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給你,也不算糟蹋。”總比分給他那幾個不孝的子侄拿去燒火強!就是他自己的兒孫,也不拿這些書當回事了,雖然有他壓着沒有拿去燒火,但是平時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甚至有個孫子,10歲了還沒啓蒙!他時常夢見他爸從棺材裡爬出來,指着他大罵。
現在這書給了愛書之人,也算了卻他一樁心事。
“我這還有一些孤本,可不止100塊一本,你得給個高價。”王秀才看了看吳老頭,指着身邊一個箱子說道。這也是他親自來的目的之一。
一聽說孤本,吳老頭來了精神,翻看箱子仔細看了看,可惜,哪怕有王秀才講解,他也沒看懂。他就對一些瓶瓶罐罐有研究,這些書啊畫啊的,得問大兒子吳自強,可惜現在吳自強不在。
但是封華在。
吳老頭叫過吳光明,耳語幾句,吳光明轉身進屋,請教封華去了。多少錢合適?
封華全程都看着呢,那一箱子孤本,她也看不出好壞來,但是收了一年破爛,不,收了一年古玩了,書籍也收了幾卡車的量,古不古的,她能看出來一些了。
只要不是新的,就行。
“1000塊一本。”封華給了報價。
吳光明朝她豎豎大拇指:“有錢!”
吳老頭這邊得到答覆,放心了。
而王秀才對這價錢也滿意,肯給1000塊,他也放心了,不用擔心吳老頭的兒孫不識貨,拿去燒火了。如果他們真敢拿1000塊買來的東西燒火,那他啥話也不說了!
這也是個大箱子,裝得滿滿的,200多本,這一下子就能換2000多棵樹,看的吳老頭都有些眼熱了。不行,回去劃拉劃拉倉庫,看看他們家有沒有什麼孤本。與其把他心愛的大花瓶賤賣了,不如賣這些書。
至於吳自強心不心疼.....那孩子孝順,肯定是寧願自己心態也不捨得他爹心疼的~
嗯,就是這樣!
......
加上旁邊這十幾箱子非孤本,王家莊人一下子就把封華今天早上搬來的5000棵樹都擡走了。
擔心的吳老頭趕緊確定一下,是不是賣出去多少都不會動搖他們家那2萬棵樹。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王家人走了,太陽也快下山了,今天是不會有人再來了。封華放心地把雞鴨都放到暖棚裡,讓他們去分。
村民們按捺了一天的心終於釋放了,吆喝地幾裡外都能聽見。好在深山之中,村與村之間相隔甚遠,不怕招來分一杯羹的。
吳老頭已經問過了,這些雞鴨鵝可是有數的,一家也分不多,一樣兩三隻而已,他們自己村還不夠分呢,把隔壁老王再招來,就不美了。
雞鴨被趕出暖棚,一箱箱東西被擡了進來,天黑之後,被封華收走。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忙碌了一晚上的封華,又把5000棵樹苗放到暖棚裡。
今天,反應慢的一些的人也該來了。
果然,從早上開始,吳家莊就熱鬧了起來,一波一波的人,中午之前就把吳家老宅的院子填滿了。
這次來的單位有大有小,有公家單位,也有農村集體。目標倒是一致的。
吳老頭等人聚的差不多了,才把他的兌換方法說了。聽到這麼別緻的換法,幾個公家單位比較痛快,回去想辦法了,農村集體就比較咬牙了。
文物商店是什麼,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家裡那點破爛值多少錢,他們也沒譜,別一村子湊出來,就換一棵樹回去,到時候怎麼辦?栽在村口當神樹嗎?
“我來了我來了!”一個人喊着,領着一幫人進了院子。這些人也不是空手來的,肩挑手提的,不是箱子就是筐,裝的都是各種破爛。
大到傢俱、擺設,中到鹹菜罈子、大面盆,小到火摺子、煤油燈,各種破爛都齊了。
“質量不咋地啊。”吳老頭唸叨一句。
“怎麼?不行?你不是說老物件就行嘛!”來人急了:“看這鹹菜罈子,我奶奶的奶奶傳下來的,聽說叫什麼什麼來着,反正就是有錢人家放畫軸用的!我家沒讀書人,才用它做了鹹菜罈子。”
“看這傢俱,我們村地主家當年從城裡買來的,聽說是御用的呢!”
吳老頭扒拉扒拉,他就是再不愛好紅木傢俱,他也是懂行的:“嗯,紫檀木,好東西,但不是御用的。”
來人聽說是好東西就放心了,御用什麼的,他也覺得有些扯了,他們村那個地主,就是個當年家有幾十畝地的小地主,這種人就能用上御用的了?那皇上也太不值錢了。
·····
以後沒有什麼突發事件,應該都是每天3章了。這個月寫了20多萬了,你們還嫌少,又威脅我。
太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