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梅幫主,白如冰傳右將過來議事。
剛纔派往江北的偵探來報,江北碼頭人羣顯著增多,顯然是天煞幫的人還在增加。
白如冰:“右將,你們現在出發,先派一半兵力埋伏江岸通我龍潭入口處,是爲第一道防線,,剩餘一半兵力由我帶隊守在龍潭入口,做第二道放線。
切記,韋彪深耕天煞二十年,手下個個武藝高強,不似大正一幫烏合之衆。不要跟他們一對一硬拼,集中力量阻擋他們前進,打他個消耗戰!”
韋彪的天煞幫從幾千裡的關外來,沒有根基,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他們在這耗不起,適合速戰速決。
韋彪如果配合大正打龍潭守軍,必須要跨過大江天險。
就算順利登岸,還要通過兩側崇山峻嶺而且狹窄的官道。只有打敗白如冰,才能和大正會合,難度非常大。
白如冰的軍隊守而不打,把口子紮緊,韋彪不但消耗不起。如果京城調集過來軍隊圍剿,他就會腹背受敵,不戰而敗!
或許,是他過於想造反起事,早日實現自己的皇帝夢,才接了大正這塊燙手的山芋,扔不掉,還沒辦法張嘴吃。
白如冰讓左將交給皇帝的書信裡,已經要求朝廷援軍趕到江北碼頭,圍剿韋彪天煞幫。
當日下午,韋彪天煞幫江北臨時指揮部。
韋彪已經到達江北金壩,他招呼已經趕到的衆羅漢,在徵用的一間民房裡議事。
韋彪:“各位兄弟,我們已經全部到達預訂地點,下一步,由六羅漢兄弟組織一個二三十人的小分隊,先過江試試白如冰的底線,記住,不要戀戰,見好就收!其他的羅漢兄弟,帶好你們的隊伍,分別駐紮,多找幾個村子,分散的越散越好,我們行動,狼煙爲信,一股狼煙,平安無事;兩股狼煙,準備集合;三股狼煙,快速趕到金壩碼頭!”
韋彪:“這幾天大家趕路都辛苦了,各自帶隊去找住的地方,有巡邏兵會隨時跟你們保持聯絡。”
六羅漢領命回到隊伍裡,,挑選了二十幾個得力手下,去金壩渡口,奔江南而去。
天色漸黑,右將率隊已經進入埋伏的地點,緊張的注視着江岸方向的動向。
如果守在江岸,沿江太多地方可以靠岸登陸,那樣戰線就過長,無法控制局面。只有守在狹窄的隘口,敵人的腿腳施展不開,守軍可進可退,掌握主動權。
這時,有幾個黑影擦着道路兩旁的雜草迅速前行,兩三個,三四個,五六個,結隊而行,速度非常快,一會兒功夫縱深陣地近百丈。
右將示意傳令兵,趕緊通知排在後面的士兵準備戰鬥,其餘全部待命。右將則密切注視着江岸方向,是否還有後續隊伍跟進。
那些黑影大約跑了近二百丈,從山坡上下來近百名士兵,手持短刀衝了下來。
頓時開始了近身搏鬥。
雖有百餘名士兵,可那些黑影非常靈活,一個人招架住三四個人的圍攻。
黑燈瞎火的,士兵們人多,怕大動作傷了自家兄弟,武器都在手上有所保留,這倒給了那些人機會。
他們如魚得水,一會兒功夫放倒了好幾個兵士。
左將密切注視着江岸方向,始終沒有後續隊伍前來,又不敢放鬆警惕,怕這是敵軍使詐,任由這百十人與之廝殺。
那些人並未戀戰,邊戰邊往岸邊退。趁着夜色,竟然在打鬥中一個個溜走,等參戰士兵反應過來,早已跑的一個未留。
六羅漢帶着二十幾個兄弟跑到擺渡船那裡,連忙上船,催促船家趕快劃到北岸去。
船至江心,並未看到官兵追來。六羅漢清點人數,沒有掉隊的。再驗傷,除一兩個兄弟受了輕微刀傷,其他並無大礙。
韋彪聽了六羅漢的彙報,沒有再召集隊伍,讓六羅漢帶兄弟們回去休息,明日再做計議。
白如冰這裡得到消息,這次短兵相接,韋彪前只是派來區區二十幾個人前來,顯然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大有挑釁摸底嫌疑!
白如冰坐在大帳裡,眉頭緊鎖,心裡說,這個韋彪果然不簡單,看來後面的仗有的打了。
北有韋彪,南有大正,如果朝廷不派兵,他這區區幾千兵力就如同困獸,反被他們圍困,變主動爲被動了。
不行,一定要改變這個局面!
他派人通知右將回營,商討對策。
他起身去往醫房,舒月沒見明顯好轉,令人稍稍心安的是,她臉色紅潤,鼻息勻稱,表情安詳,一副熟睡的樣子。
醫官說,她的餘毒損傷了神經系統,如果不及時解毒,恐怕會永久沉睡。
白如冰在這站了好大一會兒,有士兵來報,右將回營了,這才轉身離開。
右將已在帳前等他。
白如冰招呼他進帳,右將:“將軍,韋彪的人的確可以做到以一當十。他們派來二十幾個人,我一百多兵力都不在他們話下。交戰中乾淨利落,傷了我們不少兵士,而他們毫髮無損。在我們眼皮底下撤退,身手敏捷,我們普通兵士很難應對。”
白如冰:“叫你回來,就是我們商量一個應急對策,我們以前的判斷有些武斷輕敵。認爲韋彪到達後一定會強行闖關去和大正會合,目前看來,反到是他想拖垮我們。”
右將:“是的,就昨天來的那些人看,他們沒有急於去往青城的意思。據我派出去的探子來報,韋彪把兵力分散到許多村落,沒有大部隊集結。就算有我朝廷軍隊圍剿,由於戰線太長,他們也很容易脫身。”
白如冰:“是的,他們是一幫土匪,不是正規軍隊,和他們按常規打法肯定要吃虧。”
白如冰接着說:“守兩端隘口的兵力不變,你從龍潭留守的人員中抽調三百兵力,繞道陵陽過江,在凌晨從西側摸他的分散隊伍,速戰速決,摸一個村就趕緊撤回到對岸。不要留痕跡,給他以朝廷派小股部隊偷襲他的假象。三百兵士撤回南岸後就地留守陵陽渡口,以備敵人從此地過江!”
陵陽在龍潭西側約二三十里,那裡因水流喘急,船隻渡江危險性大,一般都不會選擇在那裡過江。但也不排除韋彪放棄龍潭,迂迴到陵陽,偷偷登陸,那樣局面就會更加被動。
右將領命,連夜帶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