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舂陵牛帝

天蠶和錦鱗蚺可都是世所罕見的寶物,仇九發了!

天蠶不用說了,用它製成的寶衣,輕柔順滑,不懼刀槍。錦鱗蚺則是治療男疾的天然神藥,甭管你什麼病,只要男根尚存,保管藥到病除,尤其是錦鱗蚺的尾鉤,也稱如意鉤,據說行房之時口含,可夜御十女,天下人趨之若鶩,願意用金山銀山江山來換的人如過江之鯽。仇九自己雖不稀罕,也不妨暫且收藏,說不定什麼就能派上大用場。

仇九將天蠶繭和錦鱗蚺悉數收入玄珠,也不找分魔丹了,直接返回天山宗。

格達峰,天山宗宗門所在地,仇九甫一回歸,就意識到一絲異常。

進入天山宗所在區域後,守陣弟子已將宗主回來的消息提前通報回宗門,但除幾個堂主和內室弟子外,茵兒和其他長老連個影子也沒見着。長老們居住的房舍,關門落鎖。倒是衆弟子見失蹤多年的宗主回來了,一個個難掩興奮,紛紛跑上前來參拜。

“苗堂主,怎麼不見各位長老,鍾副宗主呢,都去哪了?”苗堂主負責後勤,珊珊來遲,仇九認得他,是一衆人中最大的官了。

苗堂主拱手稟道:“宗主,都下山打仗去了,宗門只有龍前輩坐鎮。”

“打仗去了?和誰打仗?”仇九訝然問道。

“這是範先生和鍾副宗主留給你的信,宗主一看便知。”苗堂主從懷中掏出兩封信,雙手奉上。他剛纔見到宗主歸山,就是去取這兩封信,所以參拜來遲。

仇九摒退衆人,獨自來到書房看信。

第一封信是范進寫給仇九的。信的開頭先交代目前天下運勢:王莽空想臆斷,盲目崇古,推行不切實際的新政,造成九洲之地,赤地千里,哀鴻遍野,致使民怨沸騰,各地豪強紛紛揭竿而起。如今新國已是民心盡喪,分崩在即,正是我輩重出江湖,縱橫天下之時,也是劉秀收拾舊河山,再造新乾坤之機。

范進隨後在信中講述了茵兒出山的原因:王莽對劉秀這些前朝遺族監視很緊,稍有異動,即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劉秀根本不可能從容離開京師。但天下亂象已顯,天機不可稍縱,兼之三弟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晦暗不明,主劉秀有大凶兆,因此不及等候大哥歸來,已由茵兒帶領天山宗精銳先期趕赴京師,接應劉秀並護送其返籍舉事。望大哥見信後,即刻前往匯合。

困在三角谷多年,每日歸心似箭,最想念的人就是茵兒,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苒果,不料返回天山宗後,茵兒卻被范進一卦算去了京師,仇九唯有苦笑,接着讀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茵兒留給仇九的,大致意思是:

左項自知魔毒無藥可去,苟且偷生只會荼毒生靈,因此毅然選擇自殺身亡,臨死者尚留下遺言希望成全仇九和苒果。苒果爲此傷心欲絕,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不能自拔,決心青燈古佛,了此一生,是茵兒以孩子爲理由苦苦相勸,纔打消了她這個念頭,但情緒一直很消沉。此次趕赴京師,茵兒不放心將苒果獨自留在天山,因此也帶她一路同往。至於仇九和苒果的孩子,與茵兒的三個孩子一起,安置在冰晶谷,有龍霖前輩、晉豆長老,和上古異獸腓腓坐鎮,安全應該無虞。

讀完信,仇九呆坐出神,心情很是複雜。苒果覺得愧對左項,因而深懷負罪感,但自己愧對的,何止左項一人!

“命也!運也!非人之錯!”仇九霍然起身,“來人!”

苗堂主推門而入,仇九囑咐他將自己平安歸來的消息用傳書告知范進等兄弟,並略問了問宗中事務,然後去往冰晶谷看望龍前輩和幾個孩子。第二天一早,仇九便下了天山,馬不停蹄趕往京師。

京師城,未央宮,御書房。王莽面容憔悴,兩眼佈滿血絲,正與竇成進行着一場君臣對話。

“竇成,仇九最近有消息麼?”王莽雙手捂臉,不停揉太陽穴,顯得疲累不堪。

看着眼前這位花甲之年的聖上,竇成一陣心疼。聖上是好人啊!歷代天子,哪個不是錦衣玉食、三宮六院,極盡奢靡,唯獨王莽這位新始祖,克己奉禮,卑宮菲食,從未享受過一天帝王該有的生活。加之夙興夜寐,操勞過度,讓一個六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像七十多的,整整老了十歲。

竇成微微欠身,恭聲稟道:“回聖上,姓仇的失蹤七八年了,一直未有消息,據我們安插在天山宗的線報講,是被一個什麼魔頭捉了去,大概已經死了吧。”

這個問題,二人見面時,王莽幾乎每次都會問到,竇成也從未覺得不耐煩。當年之事,實在是聖上的一塊心病,而且隨着年事日高,似乎漸生悔意。

“先不說這個了,竇愛卿,今天找你來,是另有一項重要的事需要你去立即去做。”

“聖上請講!臣萬死不辭,以報聖恩。”

“今日早朝,太史令上了道奏摺,說他佔得一卦,預示新國社稷存廢將繫於一人。朕覺得,茲事體大,未必就是危言聳聽,所以寧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此要你在暗中訪查並緝拿卦象中的這個人。”

聽王莽說的慎重,竇成不由正襟危坐,斂心凝神。

“這個卦,四句話,十六個字。‘龍盤虎山,蛟潛白水,舂陵牛帝,履新踐東’。竇成,這四句話,你如何理解?”

竇成一介武者,對於這些文謅謅,高深莫測的讖言謁語唯有大眼瞪小眼,誰也不認識誰的份,吭哧了半天,憋得臉紅脖子粗,就是答不上一個字來。

王莽並沒指望竇成幫自己分析,他在整理思緒。朝堂上有的是飽學之士,這個卜卦,早有人替他參詳過。

“盤龍是什麼,潛蛟又是什麼?這都是天子之儲的別稱,等閒人沾着邊就是僭越大罪,是要誅連九族的。問題是,卦象顯示的這個未來之君,並非是指朕的那些王子們,而是另有所指。竇愛卿,這預示着什麼?”王莽語氣很重,顯得聲色俱厲。

“啊!難道有人要篡位?是哪個吃了熊心豹膽,敢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歹念。聖上,你告訴我,臣這就去宰了他!”竇成聞言,先是嚇了一跳,繼而義憤填膺。

“不是篡位,是謀反!如今天下不大太平,有人想乘亂竊國了。”

“聖上,這個亂國賊子是誰,可有什麼線索?”

王莽擺擺手,示意竇成不要插話,接着道:“十六字讖言中,出現了三個地名,虎山、白水、舂陵。據說,棗陽郡舂陵鄉有個白水村,虎山與白水河就是這個村最著名的地理標誌,因此,朕以爲,卦象中的這個人必定出於此村。竇成,朕命你從這條線索着手,即刻找出卦象中那人。此事關係甚大,切不可馬虎從事,你現在就去辦吧。”

“臣遵旨!”竇成躬身告退。

“這牛帝二字該作何解,履新踐東又是什麼意思?”目送着竇成離開,王莽喃喃自語。

從御書房出來後,竇成不敢怠慢,立刻安排手下前往白水村調查。月餘後,手下傳回消息。說是白水村居住有一對劉姓兄弟,乃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其中兄長劉縯好俠養士,爲此散盡家財,其志不小。其弟劉秀則行事低調,自幼勤耕農事,看不出有什麼野心,目前在京師求學。

竇成將這個結果第一時間回報王莽,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劉縯正是卦象所指之人。王莽卻十分慎重,本着寧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指示竇成雙管齊下,一方面派兵去白水村捉拿劉縯,另一方面立即將劉秀緝拿歸案,急審快殺,永絕後患。

竇成馬不停蹄,先派出一組人馬前往白水村拿人,然後連夜親自去捉拿劉秀。

劉秀得仇九和苒果的點化和資助,少年進京求學,如今已是丰神俊朗的青年。多年孜孜不倦的求學,讓劉秀從一個只知黍麥的懵懂農家小兒,成長爲一位身負經天緯地之才的豪傑。

屠雄天性豪爽,重諾守約,受仇九所囑,陪伴劉秀在京師求學,負責保護他的安全,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一日懈怠。多年來,雖也曾臨危履險,但屠雄從仇九那裡獲贈聚靈丹,也就是真元丹後,早已臻入超凡境,應付小風小浪綽綽有餘,倒也平安無事。

二人相處多年,感情篤深,劉秀事屠雄如父,屠雄待劉秀如子。這一晚,就像平時一樣,劉秀在書房秉燭夜讀,屠雄在側房獨自小酌。

無風,天氣格外燥熱,隱隱有笙竹之聲飄過長安的夜空。一輪彎用斜掛天空,將淡淡的清暉灑滿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院。棲息於槐樹上的知了拼命扇動風箱,爲自己驅散暑熱。一隻檐下的壁虎一動不動,似乎在聆聽輕輕的吟誦聲,又似乎陶醉於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酒香。

第90章 風雨欲來第265章 奪舍第141章 以少勝多的錦毛狸第262章 黑雲怪第71章 五心七竅第210章 睚眥欲裂第266章 再闖五臺聖宗第71章 五心七竅第28章 苦心孤詣爲一果第348章 樊伎的身世第267章 屍蠱堂之覆滅第178章 倒黴的右丞相忽爾罕第一章 身世第112章 逆天至寶血靈芝第211章 朝堂交鋒(一)第48章 乾坤合璧戰聖宗第102章 五兄弟身世之謎第190章 自相殘殺第73章 大戰趙能第三章 仇家找上門第227章 有人拐孩子第355章 路遇不平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34章 喚起帝王心第271章 突出迷幻陣第166章 磨牙的老鼠第42章 往事如煙煙如塵第164章 項不漢的秘密第194章 天網恢恢第113章 收服腓腓第130章 大將軍劉戈第70章 會當臨絕頂第45章 風雨夜來人第212章 朝堂交鋒(二)第216章 朝堂交鋒(六)第228章 又是符祿第246章 一藥活四命第370章 超凡巔峰境第85章 五怪(二)第352章 撒尿劃界第82章 火燒尹府第248章 仇九審案(二)第379章 強敵來襲第181章 得了點封口費第390章 昆陽之戰第56章 囹圄脫困第37章 遺書與蠱毒宗第16章 茵兒的身世第31章 投鼠忌器第175章 冰火兩重天第319章 江祭酒來訪第52章 身陷絕境第141章 以少勝多的錦毛狸第86章 吳王參第8章 大司徒汪品浩第330章 搏擊激流第57章 兄弟角力第16章 茵兒的身世第201章 陷入迷魂陣第353章 擅入者死第293章 廣施恩德巧佈局第116章 咔咔作響的殭屍頭第360章 死結第46章 以一敵四第35章 殺敵第238章 主動出擊第336章 苒果走了第155章 咯咯和臭小子第171章 不義之人何以存世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64章 進一步別有洞天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06章 韋名僞名第275章 剿滅地藏門第203章 秦嶺五虎第219章 探底第158章 舌尖上跳舞的精靈第294章 茵兒心苦未曾言第297章 堂主趙剛第114章 《風篇》第299章 無人再識疤臉人第43章 告別鎖龍谷第259章 成丹第56章 囹圄脫困第14章 乾坤再造第49章 初境和化境第151章 金虎鏢局的混帳邏輯第239章 竈間有異動第129章 鐵壺將軍第253章 漢室中興在一人第306章 韋名僞名第99章 土匪進村第350章 戰前會議第373章 天蠶和錦鱗蚺第380章 半個神仙第321章 王莽要動手了第169章 來者何人第318章 真兇浮出水面第2章 身世(二)第363章 欲回頭時已無岸
第90章 風雨欲來第265章 奪舍第141章 以少勝多的錦毛狸第262章 黑雲怪第71章 五心七竅第210章 睚眥欲裂第266章 再闖五臺聖宗第71章 五心七竅第28章 苦心孤詣爲一果第348章 樊伎的身世第267章 屍蠱堂之覆滅第178章 倒黴的右丞相忽爾罕第一章 身世第112章 逆天至寶血靈芝第211章 朝堂交鋒(一)第48章 乾坤合璧戰聖宗第102章 五兄弟身世之謎第190章 自相殘殺第73章 大戰趙能第三章 仇家找上門第227章 有人拐孩子第355章 路遇不平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34章 喚起帝王心第271章 突出迷幻陣第166章 磨牙的老鼠第42章 往事如煙煙如塵第164章 項不漢的秘密第194章 天網恢恢第113章 收服腓腓第130章 大將軍劉戈第70章 會當臨絕頂第45章 風雨夜來人第212章 朝堂交鋒(二)第216章 朝堂交鋒(六)第228章 又是符祿第246章 一藥活四命第370章 超凡巔峰境第85章 五怪(二)第352章 撒尿劃界第82章 火燒尹府第248章 仇九審案(二)第379章 強敵來襲第181章 得了點封口費第390章 昆陽之戰第56章 囹圄脫困第37章 遺書與蠱毒宗第16章 茵兒的身世第31章 投鼠忌器第175章 冰火兩重天第319章 江祭酒來訪第52章 身陷絕境第141章 以少勝多的錦毛狸第86章 吳王參第8章 大司徒汪品浩第330章 搏擊激流第57章 兄弟角力第16章 茵兒的身世第201章 陷入迷魂陣第353章 擅入者死第293章 廣施恩德巧佈局第116章 咔咔作響的殭屍頭第360章 死結第46章 以一敵四第35章 殺敵第238章 主動出擊第336章 苒果走了第155章 咯咯和臭小子第171章 不義之人何以存世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64章 進一步別有洞天第221章 人頭不見了第306章 韋名僞名第275章 剿滅地藏門第203章 秦嶺五虎第219章 探底第158章 舌尖上跳舞的精靈第294章 茵兒心苦未曾言第297章 堂主趙剛第114章 《風篇》第299章 無人再識疤臉人第43章 告別鎖龍谷第259章 成丹第56章 囹圄脫困第14章 乾坤再造第49章 初境和化境第151章 金虎鏢局的混帳邏輯第239章 竈間有異動第129章 鐵壺將軍第253章 漢室中興在一人第306章 韋名僞名第99章 土匪進村第350章 戰前會議第373章 天蠶和錦鱗蚺第380章 半個神仙第321章 王莽要動手了第169章 來者何人第318章 真兇浮出水面第2章 身世(二)第363章 欲回頭時已無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