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不爭功

(求收藏,求推薦!)

得到楊守忠不費吹灰之力將南平收入囊中的消息,李璟很是開心,當即命令楊守忠派人將高氏兄弟極其家眷押送回江寧府,又任命齊王李景達爲荊南節度使,加同平章事,管理荊南三州大小軍政事務。又加封取得南平共同付出努力的武昌節度使楊守忠和奉化節度使皇甫暉同平章事。

韓熙載在壽州城內聽說南平不戰而降之後,傷風也立即好了,與周朝信使一同往大梁走去。

李璟在安排完人事任命之後,又將殷崇義等等一些大臣外加李從嘉召進宮中,商議對吳越的作戰的具體部署。

南平投降的消息已經傳入國內,李從嘉還未進宮就已經知道李璟這次召見的意圖,原本李璟預計過南平若是抵抗需要十日上下的時間,但是如今南平沒有任何的抵抗就已經投降,那麼吳越之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再從周朝對唐國吞併南平之後的表現來看,與周朝的同盟之事應該也是沒什麼阻礙,一旦同盟形成那麼與吳越的開戰也必將開始。

李從嘉一路走一路沉思,吳越大軍對唐國有過敗績,這次唐國進攻,吳越定然會採取穩固防守的策略,那麼軍中就一定要有工程利器,但銀槍都中只有騎兵與陌刀兵,如此一來這兩個兵種已經起不到作用了。只能使用大規模的步兵隊伍使用投石機等等遠程投射武器,但是銀槍都軍中皆是沒有,若是讓銀槍都來攻城勢必會削弱銀槍都的軍力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再有上次對吳越作戰勝利後,李璟過問八千私兵的問題,李從嘉就知道因爲戰功他已經被人盯着了,雖然他在李璟面前解釋了那八千私兵的來歷,但也不能確定李璟是否真的沒了防備之心。

有此先例,還未進宮李從嘉就想着這次戰役,他不要太大的功勞,將功勞都給李景遂和李弘冀去爭搶,免得他在羽翼未豐時遭來更多的嫉妒,他不是神,不是每次都能順利的化解競爭者給他帶來的危機。

李從嘉還在想着不要在父皇面前和衆臣面前表現的一如完人,他總是要露出一些缺點給衆人來看,李璟此時無意該立儲君,他就不能表現比皇太弟李景遂還要好,這樣纔是長遠之道。

李從嘉進入大殿,衆人早就已經到齊。

李璟見人都來了呵呵笑了兩聲,顯得心情很是喜悅,目光挨個人掃視了一番這才說道:“高氏兄弟已經歸附我大唐,即日就將入朝,不知衆臣對這兩兄弟的安置有什麼想法?”

“陛下,臣認爲應該將兩人幽禁於京中。”蕭儼提議道。

“幽禁?這不太好吧?”李從嘉故意咧嘴道。

李從嘉一是有意讓人看到他的不成熟,二是想到歷史上李煜的待遇,進了東京就被趙老二幽禁在京中,雖然今後不會再次出現如此情況,但對於將同樣的手段用在他人身上,李從嘉心裡卻是也有些難以承受。

“幽禁也是不錯的選擇。”殷崇義笑着看了一眼李從嘉,“這也是一種慣例。”

李從嘉隨即點頭,嘴上卻是說着:“高氏兄弟投我大唐,也應該給其自由嘛!”

“此事萬萬不可,高氏兄弟一個腦子不靈活,一個荒淫無道,若是隻有高保融給其自由也無妨,但那荒淫無道的高保勖卻是精明的很,給了他自由定會做出一些有損我大唐穩定的事來。”馮延巳立即反駁道。

李從嘉見此不再說話,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事也無關大局沒有爭辯的餘地,只要高氏兄弟不死那就一切隨便。

“那就這麼辦吧。”李璟原本就是如此想。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亡國時,君主不想死,幽禁對他們來說或許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見衆臣低聲討論的聲音停止,李璟又笑着說道:“如今荊南已經收入我大唐版圖,西面的威脅已經消滅,與周朝的同盟也即將達成,接下來就是吳越之事。前幾日朕和六郎已經說過各自的想法,今日將衆位召進宮中也是爲了再議此事。”

“對吳越用兵在即,朝中也該有個定論了。”李璟笑道。

李璟見他說起此事衆臣都在沉思之中,便點名道:“正中你來說說你的想法。”

馮延巳被點名,微怔了一下立即就說道:“臣認爲那日鄭王殿下說的方案就很合適。”

當日說起此事時馮延巳就知道衆人皆反對聖上的建議,之後鄭王也說了自己的想法,但他卻是沒有仔細去聽,也不知道講的什麼,剛剛在發呆之中被點了名就胡亂的回道。

李璟眉頭微皺,笑說:“朕對六郎的想法也是認可,但不是六郎說的就是對的,很多事情都要再謹慎考慮,一步錯滿盤皆錯,吳越輸不起,我唐國也輸不起。所以我們要先將首要目標確定,並且迅速的準備。”

李璟說完看着衆人,不等有人回話再次說:“諸位愛卿,誰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認爲應當先取蘇州,拿下蘇州之後再徐徐而圖之,戰局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我們就算是在朝中商議出了結果,到戰場上也會改變,還是上了戰場看了吳越的佈局之後才能確定下一步怎麼走。”殷崇義緩緩的說。

“朕經過幾日的思考也有此意,先拿下蘇州,看吳越的部署再說之後的事。”殷崇義如此說,李璟笑着回道,似乎兩人早就有過交流。

“不知誰可以勝任主帥?”李璟見衆人沒有反對再次問道。

“臣認爲皇太弟可以,皇太弟做事穩重熟讀兵法可勝任主帥之職……,可以派燕王和鄭王輔助皇太弟殿下。”殷崇義直接說道。

李從嘉一怔,眉頭微微皺起,他原本也沒想搶主帥之職,也不想要任何功勞,但若是真的如殷崇義所說去搭配,憑着江都派人刺殺過自己,那麼銀槍都很有可能就會在攻打蘇州時被全部的消耗掉。

李從嘉不可能看着他的心血被人消耗,直接回道:“父皇,兒臣銀槍都正在休整之中不宜參戰,就算是參戰也無法參加攻城,兒臣可以去守湖州,幫助常州和宣州協防吳越的偷襲。”

李璟納罕的盯着李從嘉,他不知李從嘉爲何會如此說,想到作爲主攻部隊不論是對誰來說都是個好機會,換做他人定是求之不得,再見李從嘉臉上平靜如水,李璟只能想到他無意爭功,或是根本就沒看出首功的重要性。

對於李從嘉的想法,衆臣皆是與李璟同樣的想法,直盯盯的看着他,看不懂風頭正勁的鄭王殿下爲何要放棄這個機會。

李璟沉吟道:“六郎真的不去?”

李從嘉回道:“父皇,蘇州小城有皇叔與皇兄兩人足以,我銀槍都去了只會添亂。”

李璟見此就不再多想,說道:“既然六郎想去防守,那就去防禦吳越宣德軍錢弘偡的進犯偷襲吧。”

李從嘉拒絕,殷崇義不知哪裡說錯了話,但很快想起李從善遇刺有人嫁禍於他那次,他將矛頭直指江都和潤州,想到此心裡就咯噔一下。此時殷崇義沉思着,雖然案子沒破,但是不代表鄭王殿下不知實情,說不定他知道兇手是誰,但是爲了顧全大局而不說出口,再見他今日的反應,他便斷定多半與江都和潤州有關係。

隨即殷崇義說道:“是老臣考慮不周,銀槍都多半騎兵,不適合攻城……在太湖平原南側防禦最好不過。”

李從嘉知道殷崇義無心只是一笑。

李璟點頭不再猶豫說道:“那主攻蘇州就由江都軍和潤州軍共同完成,封皇太弟李景遂爲吳越招討使,燕王李弘冀爲副使,合兵一處即日起準備進攻吳越。”

“封鄭王李從嘉爲常州宣州防禦使,領銀槍都防禦吳越宣德軍出兵偷襲常州和宣州,其他邊境州縣從今日起也要認真防禦,嚴防吳越的偷襲。”

在衆臣眼裡,李從嘉自己放棄了一個爭奪功勞與權力的好機會,除去殷崇義之外衆人皆不知他是有意而爲,還是根本就沒看清事實。

殿內沉寂片刻,這時蕭儼才緩緩的說道:“陛下,臣認爲在與周朝的同盟簽訂之前,不能讓周朝看到我唐國對吳越動兵,更不能讓吳越發覺有所防範,我國若是在未籤協議之前就對吳越動兵,這協議怕是很難簽訂,周朝一定會看我國與吳越的戰局來定,我國若是失敗,沒了這一紙協議周朝定會在秦鳳二州取勝之後將手伸向我國。”

“朕都明白,此時只是叫皇太弟景遂和燕王弘冀先準備着,待韓熙載簽訂協議之後,我軍立即起撥。”李璟點頭道。

他當然明白此時對吳越動兵,周朝很有可能拒絕簽訂這個同盟協議,而會採取座山觀虎鬥看着兩國的戰局,再伺機採取行動。

一旦簽訂協議就有了約束,那麼周朝再看到唐國敗兵之後發兵的機率就小了一些,當然這一紙文書也不是絕對,畢竟有總比沒有的好。

這次只是簡單的商議,只是經過討論決定了由誰領兵之後,李璟便將所有人打發離開。

李從嘉回到府上,沉思着吳越穩守,唐國攻城的難度,此時沒有火炮,只能使用投石機等一些武器,用人力往上堆,拼消耗。這也是周朝不去進攻北漢的原因,他消耗不起,周朝消耗不起,唐國自然也消耗不起。攻城,若是勝利還好說,但是不勝任何後果都有可能發生。

當然依着李從嘉的美好想法,他倒是希望吳越軍能夠集體投降,但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錢俶拋下這一萬五千人的俘虜,兵將有些怨言不全心全力爲國,也不會不打便放下刀槍。如殷崇義在宮中所說,戰場瞬息萬變,一個惡決定就會改變一場戰局,一個士兵的疏忽也可能改變戰局,一切都要看戰時情況纔能有所定論。

李從嘉倒是希望一切都向着唐國有利的方向,韓熙載順利與周朝簽訂同盟協議,進攻吳越輕易拿下,當然這只是希望。

第1章 魂歸南唐第144章 勢在必得第265章 密室殺人第64章 又見嫁禍第270章 大獄慘案第38章 夜襲第262章 抓捕吳正陽第322章 英雄都是給逼出來的第288章 威脅盡除第15章 俏婢晨露第56章 一箭雙鵰之棋第149章 秦晉之好第328章 租賃的提議第240章 請罪第264章 潘驢鄧小閒第19章 夜路遇狼第32章 喜鵲鬧枝頭第1章 魂歸南唐第250章 燙手的職位第138章 算計第261章 被算計第268章 賭博第265章 密室殺人第190章 俘虜之事第139章 兇案第254章 天下時局第261章 被算計第225章 火燒宮第274章 矛盾的女人第125章 俘虜第52章 銀槍都第205章 即將圍城第31章 扶搖子第97章 收穫第318章 換思路第39章 江寧府尹鍾蒨第92章 受害者第309章 李從謙的惡行第189章 戰爭的殘酷第84章 誰是兇手第105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63章 明媒正娶第320章 軍營內的密謀第292章 周朝來使第58章 陳覺之死第23章 沙河幫第288章 威脅盡除第326章 遭遇遼軍第128章 高氏無賴第81章 忙碌第256章 蘇州之事第59章 來自相府的騷擾第14章 江寧府晨景第295章 反與功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165章 炸藥包第208章 一場慘勝第282章 畫中人第313章 戰略部署第248章 儲君第88章 金蟬脫殼第71章 王珏進府第301章 死守第147章 簡單世界第145章 勸降第221章 戰前第297章 配合第255章 出京第64章 又見嫁禍第61章 真兇第23章 沙河幫第238章 再襲營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257章 殺人立威第60章 力不從心第207章 餌第315章 破城第291章 李璟的手段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266章 行刑逼供第260章 鬼心思第278章 製造機會第218章 頭功第287章 李景遂之死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變革第51章 縱火者第192章 談判與條件(二)第12章 韓熙載夜宴(一)第263章 反唐聯盟第321章 計謀第312章 出征第11章 斷腿第73章 少放點藥第154章 這麼就同盟了第36章 交易第253章 遲來的愛第58章 陳覺之死第225章 火燒宮第253章 遲來的愛第230章 分贓與手段
第1章 魂歸南唐第144章 勢在必得第265章 密室殺人第64章 又見嫁禍第270章 大獄慘案第38章 夜襲第262章 抓捕吳正陽第322章 英雄都是給逼出來的第288章 威脅盡除第15章 俏婢晨露第56章 一箭雙鵰之棋第149章 秦晉之好第328章 租賃的提議第240章 請罪第264章 潘驢鄧小閒第19章 夜路遇狼第32章 喜鵲鬧枝頭第1章 魂歸南唐第250章 燙手的職位第138章 算計第261章 被算計第268章 賭博第265章 密室殺人第190章 俘虜之事第139章 兇案第254章 天下時局第261章 被算計第225章 火燒宮第274章 矛盾的女人第125章 俘虜第52章 銀槍都第205章 即將圍城第31章 扶搖子第97章 收穫第318章 換思路第39章 江寧府尹鍾蒨第92章 受害者第309章 李從謙的惡行第189章 戰爭的殘酷第84章 誰是兇手第105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63章 明媒正娶第320章 軍營內的密謀第292章 周朝來使第58章 陳覺之死第23章 沙河幫第288章 威脅盡除第326章 遭遇遼軍第128章 高氏無賴第81章 忙碌第256章 蘇州之事第59章 來自相府的騷擾第14章 江寧府晨景第295章 反與功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165章 炸藥包第208章 一場慘勝第282章 畫中人第313章 戰略部署第248章 儲君第88章 金蟬脫殼第71章 王珏進府第301章 死守第147章 簡單世界第145章 勸降第221章 戰前第297章 配合第255章 出京第64章 又見嫁禍第61章 真兇第23章 沙河幫第238章 再襲營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257章 殺人立威第60章 力不從心第207章 餌第315章 破城第291章 李璟的手段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266章 行刑逼供第260章 鬼心思第278章 製造機會第218章 頭功第287章 李景遂之死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變革第51章 縱火者第192章 談判與條件(二)第12章 韓熙載夜宴(一)第263章 反唐聯盟第321章 計謀第312章 出征第11章 斷腿第73章 少放點藥第154章 這麼就同盟了第36章 交易第253章 遲來的愛第58章 陳覺之死第225章 火燒宮第253章 遲來的愛第230章 分贓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