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坦克大戰

雖然從兵力投入上來看,這場坦克會戰還算不上最大規模,但是從裝甲投入上看,絕對是最大規模。

東北軍總共投入了八個集團軍,即便除掉第十六集團軍,也有七個集團軍,其中有五個是新編集團軍,充當主力的,自然是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

與赤山會戰時相比,這兩個主力集團軍都稱得上改頭換面。

當時,第三十九集團軍編下總共有六個師,其中有一個坦克師、兩個裝甲師、兩個摩步師與一個步兵師。除了步兵師僅有一個裝甲營、屬於步兵部隊之外,其他五個師都是名副其實的裝甲部隊,其中坦克市擁有近三百輛主戰坦克、裝甲師擁有二百四十餘輛主戰坦克,就連摩步師都有一百六十多輛主戰坦克,算上步兵師的裝甲營,集團軍編下總共擁有將近一千輛主戰坦克。

與第三十九集團軍相比,第六十五集團軍的編制稍微弱了一點,主要是沒有坦克師,多出了一個步兵師,因此編下的主戰坦克只有七百多輛。只不過,作爲更加側重摩步進攻的部隊來說,第六十五集團軍擁有大約一千四百輛裝甲戰車,其中三分之二是配備了重型反坦克導彈,能夠伴隨主戰坦克作戰的步兵戰車,而第三十九集團軍只有九百輛裝甲戰車,步兵戰車的數量更是不到五百輛,比第六十五集團軍少了大約四百輛。

由此可見,這兩個超重型集團軍的戰鬥力基本上旗鼓相當。

與之相比,美日聯軍主力師團的編制規模就要小得多了。

美軍投入的四個主力師分別是第一裝甲師、第二機步師、第三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其中第一裝甲師的編制最強,擁有將近四百輛主戰坦克與五百多輛裝甲戰車,兩個機步師的編制規模相當,都有兩百多輛主戰坦克與六百餘輛裝甲戰車,第七步兵師編制最弱,只有一百多輛主戰坦克與五百多輛裝甲戰車。

作爲配合力量,日軍八個主力師團總計擁有一千輛主戰坦克與一千五百輛裝甲戰車。

由此可見,美日聯軍更加重視部隊步坦協同,編內擁有更多的裝甲戰車,而且又以步兵戰車與騎兵戰車爲主。相對而言,美日聯軍的坦克力量稍顯薄弱,十二個師的坦克總量與東北軍十個師的坦克總量旗鼓相當。

不同的編制,對應的是不同的戰術。

在實戰中,美日聯軍更加重視協同作戰能力,所以編內擁有不少主要用於偵察行動的騎兵戰車。作戰使用中,美日聯軍的騎兵戰車往往衝在最前面,憑藉先進的觀瞄設備,往往能夠發現數千米外的坦克集羣。如此一來,美日聯軍就能在雙方的坦克集羣碰面之前,呼叫空中支援與火力支援,用遠程打擊削弱敵人的裝甲力量。完成遠程打擊之後,美日聯軍的坦克部隊纔會衝上戰場。這個時候,往往就是打掃戰場了。

毫無疑問,東北軍沒有這樣的優勢。

即便中國空軍全力以赴,也只能確保短暫的制空權,連長期制空權都沒有,也就談不上空中支援了。雖然東北軍有規模不小的炮兵部隊,但是受到美日聯軍電子戰影響,裝甲部隊與遠程炮兵的協同作戰能力並不理想。如果將炮兵靠前部署,甚至讓炮兵伴隨裝甲部隊發起進攻,還得考慮敵人的空中打擊與炮火壓制。也就是說,在絕大部分時候,東北軍的裝甲部隊只能孤軍奮戰,不能指望得到有力支援。

受此影響,在作戰使用中,東北軍往往讓坦克部隊衝在前面,配備了重型反坦克導彈的步兵戰車跟在坦克集羣的後面,利用坦克的掩護,用反坦克導彈爲坦克部隊提供遠距離反裝甲支援,而伴隨坦克部隊作戰的步兵則主要搭乘其他裝甲車輛,分佈在坦克集羣兩翼,用臨時設置的反坦克火力點,對付敵人的迂迴部隊,保護坦克集羣的側翼。更重要的是,放在後面與側翼的步兵還能掩護伴隨作戰的防空部隊,而在野戰中,機動防空部隊是坦克集羣的主要防空保障。

正是如此,東北軍的裝甲部隊中,坦克佔了很大的比重。

顯然,這次美日聯軍沒有空中優勢,甚至沒有客觀的遠程炮火優勢。在只能由坦克決定勝負的戰鬥中,美日聯軍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要知道,在裝甲會戰中,特別是正面戰鬥中,任何一種裝甲戰車都不是坦克的對手。

甚至可以說,只要在視距之內,坦克就是絕對的陸戰之王。

也許有人認爲,步兵戰車上裝備的反坦克導彈的射程比坦克炮的射程遠得多,因此步兵戰車能夠對付坦克。

顯然,這是一個極爲錯誤的觀點。

在主動防禦系統問世之前,步兵戰車也只是裝甲戰的輔助力量,而不是主導力量。隨着各種能夠攔截低速反坦克彈藥的主動防禦系統出現,反坦克導彈對坦克的威脅大大降低,步兵戰車的反坦克能力自然受到了嚴重影響。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在以往的戰鬥中,不管是美日聯軍、還是東北軍,反坦克導彈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來打擊敵人的坦克,而是敵人的防禦工事。特別是對美日聯軍來說,在進攻的時候,經常用反坦克導彈攻擊中國軍隊的固定火力點。

當然,在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多少固定火力點。

野戰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交戰距離。

雖然在平原上,只要天氣狀況良好,依靠現代化的觀瞄設備,交戰雙方都能在數公里外發現對方,即便在夜間,觀察距離也在三公里以上。但是在實戰中,很少有坦克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開火,一是準確性不夠高,二是穿甲能力不夠強。

當然,實戰中,影響交戰距離的因素非常多。

除了惡劣天氣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分辨敵我。特別是在夜戰中,交戰雙方主要依靠紅外成相設備,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顯示出目標的大致輪廓。即便99式與M1系列主戰坦克的外形差異非常明顯,可是在紅外成相儀的顯示屏幕上,很那準確分辨。只要距離稍微遠一點,就無法做出準確判斷。

更何況,在實戰中,交戰雙方都會使用干擾手段。比如坦克手在進入戰場之前就會啓動防禦系統。處於自動工作狀態下的防禦系統在受到激光照射的時候,就會主動發射煙幕彈或者釋放煙霧。因爲坦克在開火之前,都得用激光測距儀測量交戰距離,所以很難做到不被對方發現。受煙霧干擾,觀瞄設備的探測能力必然大大降低,從而使得交戰雙方很難在遠距離上命中對手。

如此一來,就算重型反坦克導彈的射程在十公里左右,也難以發揮作用。

實戰中,坦克的開火距離一般在兩公里以內。如果交戰雙方都是有備而來,開火距離還有可能縮短到一公里之內。

在這個距離上,任何一種步兵戰車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要知道,坦克炮打出的穿甲彈能在一秒鐘之內機會一公里內的任何目標,而步兵戰車發射的反坦克導彈至少需要幾秒鐘才能飛行一公里。更何況,在這個距離上,別說坦克炮發射的穿甲彈,就算是步兵戰車上的機關炮打出的穿甲彈也能摧毀步兵戰車,所以在實戰中,步兵戰車很少使用反坦克導彈。

這場坦克大戰的第一次戰鬥,就發生在東北軍的坦克與美軍的騎兵戰車之間。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當時一輛99式主戰坦克打出的穿甲彈,準確擊中了一輛在四公里外的M3騎兵戰車。這也成爲了這場坦克大戰中,有記錄的最遠摧毀距離。

雖然在接到偵察報告之後,美軍立即出動了攻擊機,並且呼叫了炮火支援,但是戰場過於狹窄,而且美軍的坦克部隊就在騎兵戰車後面幾公里處,所以在美軍的炮火支援過後,空中打擊還沒到來,雙方的坦克就交上火了。

不可否認,美軍的M1A3確實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即便在三千米的距離上,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打出的穿甲彈也能毫不費力的洞穿99式的正面裝甲。當時,還有一枚穿甲彈在打穿了第一輛99式坦克炮塔的前後裝甲之後,打中了後面的第二輛坦克,並且打穿了這輛坦克的車體正面裝甲。

問題是,在交戰距離拉近到二千五百米之後,99式的穿甲彈也能幹掉M1A3,更別說當時仍然是美軍主力的M1A了。

對迎頭並進的兩股坦克部隊來說,五百米的距離,無非就是幾分鐘的事情而已。

隨着雙方都能給予對手絕殺,而且雙方坦克手的素質都相差不大,當天晚上的天氣狀況又比較良好,沒有出現大霧,投入戰鬥的坦克數量就成了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而東北軍無疑在這方面佔有優勢。

特別是在第三十九集團軍這邊,因爲北面有第十六集團軍掩護,南面又是平行推進的第六十五集團軍,所以該集團軍把主力全都放在了正面戰場上,坦克密度達到了每公里六十五輛,而與直交戰的兩個美軍師的坦克密度只有每公里四十輛。

第三十九集團軍率先取得優勢,等於讓東北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第3章 機緣巧合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72章 心理較量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42章 時不待人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33章 陰差陽錯第59章 戰略冒險第57章 經典突擊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70章 騙子瘸子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3章 發動羣衆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章 機緣巧合第50章 再遇貴人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74章 柳暗花明第6章 兌現承諾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33章 適可而止第79章 再接再厲第56章 城市鏖戰第39章 戰鬥英雄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7章 自投羅網第6章 兌現承諾第5章 兩種聲音第31章 千鈞一髮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96章 老將出馬第50章 給點奔頭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22章 騎虎難下第25章 虛張聲勢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0章 誰主沉浮第96章 新任司令第89章 戰略勝利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7章 漏網之魚第1章 從天而降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7章 尋求突破
第3章 機緣巧合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72章 心理較量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42章 時不待人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33章 陰差陽錯第59章 戰略冒險第57章 經典突擊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70章 騙子瘸子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3章 發動羣衆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章 機緣巧合第50章 再遇貴人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74章 柳暗花明第6章 兌現承諾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33章 適可而止第79章 再接再厲第56章 城市鏖戰第39章 戰鬥英雄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7章 自投羅網第6章 兌現承諾第5章 兩種聲音第31章 千鈞一髮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96章 老將出馬第50章 給點奔頭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22章 騎虎難下第25章 虛張聲勢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0章 誰主沉浮第96章 新任司令第89章 戰略勝利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7章 漏網之魚第1章 從天而降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7章 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