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的發現,大焱信國公
六月三十,戌時末
驚鴻殿大門緊閉,值守在門外的弟子不時對視一眼。
這麼晚了,掌門的諸多長老竟還在議事。
以往每年的大比結束後,也沒見這麼重視過啊。
難道是因爲那方羨的原因?
殿內
烈文彥一身暗紅長袍,於高臺負手背門而立。
各堂長老在臺下兩側列席而坐。
夏山河正在堂下手說話。
“.除了先前通過鑑心鏡檢測的長老外,刑堂這三天已將宗內所有人都篩了一遍。”
“此次查出身帶蛛紋者,有親傳5、內門弟子18、外門弟子34,總計57人,皆已被收押看管,各級執事中未有任何發現!”
“另外,胡銘三人和其自盡的三位老僕,身上都沒這種蛛紋。”
烈文彥早就接到過夏山河的私下稟報,待其講完便淡淡開口,“都說說看。”
政事堂長老徐秋海一下就聽出了裡面的問題。
長老、親傳、內門、外門皆有內奸,獨獨各級執事沒有,這明顯不可能!
稍作思索後,他緩緩起身出列,向烈文彥拱手揖了一禮,轉身問向夏山河。
“夏長老,這57人中,最齡最大者幾何?”
“26歲!”
得到答覆後,徐秋海又問向錄事堂長老談清守,“談長老,本宗最年輕的執事歲幾?”
談清守稍作思索,回道:“35歲!”
“自乾元五年起,進我刀宗的弟子最大者歲幾?”稍頓,徐秋海又補了句,“除了洪景。”
談清守撫須低眉,陷入沉思,過了許久纔回話。
“除洪景外,直入親傳的只有長老廖清文的弟子,入門時15歲。”
“至於外門那邊,入門時年齡最大者12歲,是乾元九年的事。”
“有勞二位。”徐秋海向談清守和夏山河揖手道了聲謝,又轉身向烈文彥拱手道:“啓稟掌門,徐某有兩個猜測。”
烈文彥緩緩轉身,“徐長老請說。”
徐秋海躬了躬身,才說起他的猜測。
“其一,這種子母盅只有子盅纔會在身上形成蛛紋,而母盅不會,所以胡銘等人身上未有這種圖案。”
“但徐某覺得這種可能性比較小,畢竟那三個自盡的僕人身上也沒有蛛紋。”
“其二,這些軒細是兩批人!”
“年輕的這批都被種了盅毒,極可能是趙均繼爵景王后培養的,而像胡銘這般年紀大、且沒有蛛紋的,說不得就是老景王的安排了!”
“而且”
烈文彥明白他的意思,甚至殿內的一衆長老也都明白他想說什麼。
各級執事中肯定還有不帶蛛紋的內奸!
可之前以鑑心鏡檢查四百長老就已有些傷筋動骨,現在要是再將千餘執事過一遍.
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殿中一時間針落可聞。
嗯?
烈文彥突然擡頭看向殿門,堂下的長老們慢了一拍。
徐秋海擡眼向烈文彥請示,見對方點頭後,他轉身拂袖,殿門無風自動,帶起沉悶的聲音緩緩打開。
一個身着執事衣袍的人正好現在外面,其身側還有洪景。
那執事立馬在殿外拱手躬身。
“啓稟掌門,軒郎峰洪景持其峰主手令,於政事堂求見掌門,言有要事上稟!”
“進來吧!”烈文彥淡淡開口。
待洪景進來後,殿門被一長老揮袖拂上,再次緊閉。
“何事?”烈文彥問道。
洪景躬身回話,“啓稟掌門,弟子有重大發現!”
“說!”
“弟子剛纔得知,這種子母盅名爲五陰盅,出自大焱西南地區的西天山一帶,據說極難培育。”
“而大焱信國公世子麾下有一隻暗衛,皆被種了這種五陰盅!”
洪景話音剛落,殿中就響起了竊竊私語。
“大焱?”
“這幕後之人不是姬均嗎?怎又扯到大焱信國公那邊了?”
“他孃的,不會是姬鈞和大焱那邊有勾結吧?”
“.”
“肅靜!”徐秋海低喝一聲。
待殿內安靜下來後,他問向洪景,“情報從何而來?”
“萬寶閣中有一掌櫃曾欠了弟子大人情,一直在幫忙追查這種蛛紋,弟子剛剛從陽崇萬寶閣回來。”
徐秋海點了點頭,萬寶閣雖說不參與江湖紛爭,但偶爾賣賣情報的事他是知道的。
當即問道:“可還有其他情報?”
“不知徐長老問的是哪方面?”洪景有些疑惑。
一旁的熊萬石粗聲插話,“就是這五陰盅的母盅,會不會在人身上搞出那蛛紋。”
洪景頓時恍然,回憶了一下姜永卿的回信後,點了點頭,“會!”
熊萬石立馬嚷嚷起來:“那就真是兩批人了!狗日的景王府,還扯上了大焱那邊的國公,怕是前幾代就了有謀反之心!”
兩批人?景王府要謀反?
洪景聽得一頭霧水。
“不大可能。”外聯長老陳守拙開口說道:“老景王可是被大焱的人刺殺身亡的。”
熊萬石立時反駁,“說不定是那老傢伙本就要死了,裝作被刺而亡呢?當年六七個邊境王遇刺,就死了他一個!”
說着說着,他臉上突得一肅,心中泛起了一個極爲大膽的猜測,當即轉頭看向洪景。
“可知那種蛛紋是什麼時候成規模出現的?”
洪景雖不明其意,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是最近20年左右的事。”
熊萬石立時看向烈文彥,“掌門,老熊有個大膽的想法。”
他這會臉上憨態全無,顯然是猜到了什麼極爲嚴重的事。
別看他平時一副傻愣模樣,但殿中一衆長老都清楚,這熊貨就喜這種調性,真要將他當傻子,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烈文彥沉聲道:“說來聽聽!”
“姬均恐怕真的和大炎信國公府有聯繫!”
熊萬石之前其實也就是瞎嚷嚷,並沒真覺得景王有那麼大膽子敢勾結大焱。
可剛纔靈光一現,讓他對此事有了懷疑,加上洪景的回答,愈發肯定了景王和大焱勾結之事!
他也沒賣關子,繼續說道:“咱們之前的想法可能出了點偏差。”
“胡銘等這些年紀大、且沒有蛛紋的奸細,應該是從大焱那邊派來的,當然,肯定不止我們刀宗有,其他宗門、甚至邊軍中肯定也有這種奸細!”
“他們應該全都是大焱的人,非我大離百姓出身!”
“而像李子鵬這種被人下盅控制的,都是大離的尋常孤兒,這樣的話就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培養,也沒了過境的麻煩,所以人數衆多!”
“當今景王應該是有謀逆之心,所以和大焱那些有些謀劃,纔會在這些年挑起江湖紛亂!”
“原因很簡單,若我們四宗六派亂起來,肯定會無力支援禹、幽、晉三州。”
“屆時,外有大焱強軍,內有景王這個內應,又少了咱們各宗的高手相助,邊境三州肯定抗不住。”
“景王便可借大焱之力來謀奪大位!”
一番話下來,殿內頓時針落可聞。
洪景更是目瞪口呆。
這是他認識的那位熊長老?
條例清晰、有理有據,怕不是被政事堂長老徐秋海附體了吧?
正想着,便聽徐秋海說道:“掌門,熊長老所言極有道理,景王恐怕真和大焱有勾結,此事幹系甚大,咱們不能再拖了。”
他這話一出,殿內衆多長老俱都明白他的意思,皆盡點頭認同。
早在六月初五發現胡銘等三位長老級內奸時,烈文彥就下了封口令。
爲什麼?
這涉及到了各宗之間的明爭暗鬥。
高層有長老級內奸的,肯定不止他們刀宗一家!
目前來說,近些年的江湖紛亂讓大家的損失差不多,若是能讓其他勢力多吃點苦頭,對他們刀宗沒什麼壞處!
所以當時烈文彥同一衆長老都十分默契的,沒提將此事通知各宗。
這也是烈文彥當時爲什麼會說,待內門大比結束後再商議的原因。
能遲些就遲些,別人吃虧也就相當於自己佔便宜了。
甚至今天商議之初,他們都未考慮現在就將此事通知各宗。
現情況不同了,景王有野心其實也沒什麼,這種有野心的王爺多了去,和他們江湖宗派沒多大關係,在旁邊看着就好。
但扯牽到大焱信國公那邊,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