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有意思,來這裡偷窺的竟然全都是千年的老妖。
不過有一些畫風不對的選手也來湊熱鬧...並不是大家熟知的樹妖姥姥與黑山老妖。
申道長拜在玉虛門下,卻跟通天師叔走的最近,向來修的是神通,而不修天數。
天數這種東西...申道長覺着自己的“先知先覺”也足夠用,倒是那些強力的神通才是真正的硬實力。
主要原因是申道長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天數”,果不其然被塞入了的北海眼,雖然在救下趙公明與三霄娘娘時也曾經憧憬過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既定命運。
但事實告訴他,趙公明與三霄娘娘上不上封神榜都不重要,申公豹被塞入北海眼纔是天道不可更改的大勢。
這一方小世界有天道菩薩,申道長猜測或許也會有所謂的“天道大勢”。
處理這些千年的“老妖”申道長根本用不着自己動手,所以他決定暫時放一放...先看看怎麼能出了魔道,順帶着把許仙拐帶一波,這些妖魔正好留給徒兒練練手...嗯,青衣也不能只當掛件兒,不然日後見了石磯師妹要被埋怨沒有教導好弟子。
石磯師妹性子溫婉,被埋怨兩句也就算了...萬一太乙師兄發起瘋來放九頭獅子咬人自己可受不住。
申道長剛想要運轉神通探查一下魔道的情況,便見到一個白色的蝙蝠掛在一隻小毛驢的背上,嘎達嘎達的來到自己的面前。
白色的蝙蝠!
還有一頭白色的小毛驢。
“張果,你還說你不是蝙蝠精。”申道長剛纔聽到熬庚說這裡的魔道聖君是一隻白蝠精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般預感,此時真正見到時才知道所料不差。
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關於張果老的傳說有很多。
最讓人信服的是張果老自稱是帝堯的侍中,一步一步修煉成仙;也有佛門的人抹黑張果老,說他原本是個和尚,但因爲偷吃的佛門的仙參而成仙;隨後又有佛門的人出來指證,說張果老吃的不是仙參,而是一株長成了人形的何首烏...而且還是偷吃。
但最離奇的一個傳聞就是說張果老是天地第一隻白蝙蝠修煉成精,因爲修成了神通可以隱藏自己的來歷,所以大家從來不知張果老的跟腳,纔有了衆多的猜測。
申道長沒有火眼金睛,自然看不出張果老的來歷...況且按理說二“人”的身份也是等同的,一個是第一隻白蝙蝠,另一個是第一隻黑豹。
張果老的年紀或許還要比申道長更長一些,只是差在了沒有申道長這樣的好運氣,被收入三清門下。
也難怪...豹子多漂亮?
蝙蝠還是太醜了。
縱觀崑崙山的“珍獸園”,那些“珍獸”除了珍貴,還都是極爲漂亮的存在。
其中最漂亮的是孔雀,被通天師叔單獨養着,其實不屬於“珍獸園”序列,連帶着他的弟弟大鵬雕也跟着沾光。
不過張果最後也算是勉強拜在了太上門下,列爲八仙之一,算是西遊佛教大興之後,道家的一次重要反擊。
所以這大概也就是佛門去抹黑張果老的一個重要原因。
白色的蝙蝠精並不是很大,掛在白色的小毛驢身上也不過只是覆蓋住了小毛驢三分之一的軀體。
“申道長。”張果老苦笑一聲,他費盡心思要隱瞞自己的本體,無非就是妖族落敗之後地位一落千丈,自從封神大戰截教失敗後,主導道門的闡教更是容不下異類,張果老一心向道便不敢顯露自己的跟腳。
爲此他不惜視佛門的誣衊爲無物,自述其是帝堯時期的官員。
但沒想到三界崩壞之後,自己陰差陽錯流落到來的觀音菩薩的小世界中,並且被觀音菩薩抓了個正着。
此時的他才知道觀音菩薩可真是個小心眼...自己當初只不過在她面前咬死不承認自己是蝙蝠精的事實,而此番觀音菩薩就直接用拳頭打出了自己的真身...並且施展大神通讓自己永世不得化爲人形...以此來做這個世界魔道的主宰者,也就是所謂的魔道聖君。
麻雀雖小,但也要五臟俱全。
菩薩沒有本事弄出六道輪迴來,但創造一個“魔道”還是輕而易舉的,說是三界一定要有三個“界”。
“貧道雖不曾見過道友,但在北海是也時常聽敖順提起你們八仙過海是威風。”申道長看着頗有些狼狽的張果老,心中其實也頗不是滋味,張果老雖然在八仙之中比較低調,但也是貨真價實的金仙修爲,雖然不一定能夠體現在“戰力”上,但也不容小覷...
“但如今怎麼變成了這幅模樣?”申道長也不怕揭開人家的痛處,直接詢問。
張果老的那一張蝙蝠臉上露出了人性化的悲苦之色,道:“興許是老道得罪了菩薩。”
申道長聞言,心中直接就道一聲活該,得罪了慈航師姐那就不同情了,親疏遠近的關係申道長心裡面很清楚。
張果老見申道長不說話,也不知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他心中暗暗盤算:“傳聞申公豹封神大戰中背叛闡教投身截教...而截教的那些大能也因爲被申公豹說動而參與封神大戰,結果紛紛上了封神榜...通天教主明察秋毫將其塞入北海眼...元始天尊親自加固封印...可以說申公豹在兩教道門中的名聲臭到了極點。”
菩薩的厲害張果老親身領教過的,申公豹此時的狀態他也能看出來並不是特別的好,按理說不應該能從菩薩的手中逃脫...就算是逃了,菩薩也不可能追不到...而這麼半天的時間都不見菩薩在魔道顯靈,除非是菩薩被什麼人纏住了,要不然就是根本沒有找申公豹麻煩的意思。
張果老偷瞄着申道長的神情,他想要從申道長的臉上看出些什麼。
他本以爲自己跟申公豹應該是革命統一戰線,兩個同爲“異類”的道門修士,同樣淪落到觀音菩薩的小世界,難道不應該互訴衷腸之後,抱團取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