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下)

所以二相環中一直仍然存在着龐皓那絲微細但是堅韌無絲的神識烙印,孔璋以二相環去對付別人倒是無妨,若是拿來對付龐皓,只怕便會被重新奪回去。

但是,現在他身上那枚離合二相環中龐皓的神識烙印忽然間消失了。

突然的,徹底消失了,連一絲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

孔璋愕然,這代表有可能龐皓身殞了。

然而還不等他繼續驚訝下去,極遠的天空處忽然猛地亮起一道閃光。

那是在這天羅大陸的最中央之處,一根肉眼可見的光柱陡然亮起,上貫入天,下沒入地。

要知道衆人離天羅大陸最中央處還是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是這光柱一生出,竟然肉眼可見,那麼其實際所在的區域必然相當廣大。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從那光柱處竟然有淡淡的無量無盡光芒向四周耀射,剎時間便光耀大地。

被那無量之光光照到的人立時生出感應,像是中了定身術一般僵住了,繼而面上出現如癡如狂的神色。

只有極少數人還能保持一定的冷靜,祈皇子面上露出一種複雜的神色,那裡面混合了好奇、羨慕、敬畏和剋制,他的雙手指甲已經陷入肉內,不自覺的滲出血絲強迫自己不移動一步,死死的盯着遠處那摯天光柱。

滅度頭陀則是低垂下頭,不停的口喧佛號,那聲音形成一種奇怪的節奏,彷彿也在抗拒着什麼莫大的誘惑。

孔璋也呆住了,因爲在被那光照到的時候,他的識海不由自主的跳動起來。

就在那一瞬間,他不由自主的彷彿“看”到了一些神奇的變化,那些變化,代表的是他本體現在所修煉過的各種法訣演變的過程和結果。

或者說在被那光照到的同時,在某種神奇的感應之下,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動着他修煉的法訣開始演化,在演化過程中指出他修煉中的不足,一些平時想不到的地方豁然而通。

不過這種推演似乎是有極限的,是根據每個人現在的狀況和所掌握的法訣。

而且時間極短,就僅僅是光掠過自己的那一剎那。

但就算是如此,已足以讓人欣喜若狂,比如孔璋就隱隱明白了他一直在修煉的先天無形破體劍氣再修煉下去的方向,或許便是和空間法則有關。

其他人想必也是遇上了和孔璋類似的遭遇,所以纔會如中邪魔一般。

試想如崔圓、申不害之輩,困在當階已經久矣,無不渴望能破境升階,否則如何會甘心被皇室所用。

現在竟然有這樣一股神奇的力量能幫助自己催動停滯不前的境界,如何能不讓人瘋狂。

衆人都受這光柱出現的影響時,那一直不動的黑地獄忽然產生變化。

漆黑之域如潮水般消失,元辰道尊以難以相信的眼神望向那奇異的光柱,猛地大叫一聲,返身便向那光柱飛去,竟然半點不理身後的諸人。

黑地獄剛纔所在的位置,有一個渾圓的黑球虛空懸浮,元辰道尊飛去後,那黑球表面出現陰影般的暗紋,繼而裂開如細沙般散去,再聚攏回時已經化成黃泉的樣子。

元辰道尊的第十二相到底沒有完成,尚有缺陷,黃泉雖一時走不出黑地獄的領域空間,卻以天魔大*法催動玄冥九陰闇魔網化成魔浮黎,黑地獄也只能困住他,卻殺不了他。

黃泉此時脫困,對元辰道尊的離去卻渾如不覺,只是眼望着那遠處奇異的光柱,露出微帶狂熱的神色。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

那光柱竟然會是號稱玄門之源的御盡萬法根源智經!

此消息如果傳出,必定轟動天下。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到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諸聖留下的典籍中稱他是經,是書,是光,是門,可引生靈飛昇至新的天地。

除去中途殞落的諸聖不算,人族歷史上有數位大能不見於人間,騎青牛周遊諸天的太上聖人,御風而行的列聖,逍遙遊的莊聖,相信便是已經突破輪迴劫,而被智經指引飛昇。

他是何時出現的已經秘不可察,只知道他最初出現時便是如這般神奇,以無量之光照耀界天之內,啓迪生靈,並與生靈約定,通過生靈對他進行祭祀,繼續指引他們。

最先得智經啓迪而繁榮的是上古巫族,他們擁有強橫的肉體,並以血脈相傳的形式產生並繼承各類神通,稱霸大地,其中尤以帝江、句芒、祝融、共工等祖巫爲最。

巫族繁榮,祖巫強大,慢慢生出傲慢之心,不再敬畏智經。

智經便不再光耀巫族,其後黑天諸魔入侵,與巫族爆發大戰,兩敗俱傷。

智經第二次光耀的是妖族,由獸類啓迪智慧而生。

妖族對智經敬如天神,但是由於獸類萬千,進化也各不相同,與巫族也有不同之處。

有的妖族能萌生類似巫族的血脈神通,有的卻是平平無奇。

智慧也有高下之分,有的妖族領悟出調動天地元氣之法,與日後人族創出的各種真元道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妖族野性難除,縱有智慧之輩,仍然紛爭不休,更有天外妖魔來襲,數場大戰,使得天地異變,生靈塗炭。

第二次光耀之後,便出現了天劫。

之後數萬年,纔有第三次光耀,人族受到啓迪,其中人族修士中的大能之輩被稱爲諸聖。

諸聖出現在人族歷史上不同的時期,正是這些聖人們帶領並引導人族集結起來對抗妖族。

不過諸聖最大的貢獻卻是教會人族傳承自己的知識,這才產生了遠古時的宗門雛形。

歷次光耀之後,智經均是接受巫人妖的祭祀而繼續指引三族。

但這種情形在人族戰勝妖族,將妖族驅逐至四極之地後便發生變化,人族獨自霸佔了與智經的接觸,斷絕了妖族的祭祀之路。

不過其後玄門分裂,道門與魔道邪宗兩次鬥法,終於獨霸了通向智經所在的上崑崙之路,由道門十六派中的崑崙派將宗門駐地設在下崑崙。

之後的數百年,魔道邪宗,乃至旁門修士,海外散修無不對道門這種霸道行爲不滿,但是卻又無法改變這種形勢,連魔相宗宗主都因此而殞落,只能坐看道門繁榮。

但是現在發生在衆人面前的事足以震驚天下,不知道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以什麼方式竟然在這星界降臨。

雖然這光耀只是極短的時間,那無量般的光海已經在極速回縮,與傳說中的三次光耀完全不同,傳說中的光耀是整整七天七夜。

但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在這星界便能突破道門的包圍,同樣向智經獻上祭祀!

元辰道尊本來以黑地獄之相困住黃泉,兩人僵持不下,就是因爲智經光耀之故,觸動元辰道尊,使他隱隱窺視到一種可能突破瓶頸,真正完成黑地獄之相的途徑,所以纔會中斷戰鬥,發瘋一樣的趕往智經所在。

縱然是強如黃泉,也不得不動心。

黃泉深吸一口氣,不理衆人,緊隨元辰道尊向那最中央之處飛去。

本來這次兩大皇子率軍前來星界爭功,魔師宮趁機與武帝約定助其一臂之力,趁機便可以此插手道門的一些領域。

而武帝亦需要其他勢力來抑制道門,因此索性暗中默許魔道邪宗都介入,反而不去請求道門派出更多修士。

因此此戰其實是關係到魔師宮,乃至整個魔道邪宗由暗轉明,由黑變白的身份轉變。

否則不會連黃泉都出手,便是曦皇子那邊又何嘗不是有強大的修士壓陣,化血宗的化血老怪,秘魔崖的秘魔神君無一不是天人境的修士。

聽到黃泉叫出御盡萬法根源智經的名字,申不害、崔圓等修士又驚又喜。

從道門獨佔西崑崙以來,旁門修士便再無機會祭祀,申不害這些修士只有師長還見過智經,他們就只聞其名不聞其形了。

申不害的喉嚨一陣顫動,彷彿在吞嚥着唾沫,最後大叫一聲,亦如風般向那大陸最中央之處飛去。

其他修士見申不害飛去,亦有數個一咬牙,拱手向祈皇子道:“殿下,那元辰道尊已經退去,殿下功業已成,我等,我等好不容易有此次見到御盡萬法根源智經的機會,便是拼拼命也要去看看。”

說完,這些修士也轉身離去。

“瘋了,瘋了,你們都瘋了。”崔圓一面大叫,一面以猶豫不決的眼光看着遠處那正在收縮的光柱。

最後崔圓也抵受不住誘惑,向祈皇子告別,亦跟着衆人後面去了。

血水凝痂在掌縫之間,祈皇子強抑下跟着去的衝動,環顧身邊,自己麾下的修士已經只剩下煉氣境的修士了,這些修士也不是不想去,而是自知修爲低下。

剛纔智經光耀,只怕此界內強大的修士,甚至一些被三大宗門壓制下殘存的強大生靈都被驚動了,正在趕往那裡。

像他們這些煉氣境的修士如果去,完全是炮灰,爭奪不到祭祀的機會,而且就算有機會,身上也絕對拿不出來什麼讓智經滿意的祭品。

當然孔璋是絕對不在此列的,他席捲了元辰道至少一半以上的精華庫存。

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64節 局(下)第190節 奪符(中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下)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上)第158節 亂戰(中)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115節 攤牌(上)第192節 天魂(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195節 崆峒山(上)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149節 舊帳(一)第227節 亂戰(七)第200節 毀器(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230節 互噬(中)第232節 殺皇(上)楔子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上)第98節 試丹(上)第32節 晉升內門(上)第254節 蜀山會(七)第222節 八方爭位(下)第151節 破陣(上)第190節 奪符(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249節 孔夙夙(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44節 劫殺(中)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03節 十年(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上)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52節 壽誕(九)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103節 十年(中)第107節 狙殺(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84節 誘出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8節 捕蟬(上)第248節 降臨(八)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253節 亂像(下)第144節 初戰(下)第258節 鬥法(十)第6節 脅迫(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55節 私會(上)第26節 修煉(下)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104節 起程(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248節 降臨(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64節 局(中)第254節 蜀山會(十一)第258節 鬥法(十八)一百五十四節 賭鬥南海上第107節 狙殺(下)第16節 逃亡(上)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上)第11節 上路(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14節 妖魔鬥(中)第192節 天魂(中)第254節 蜀山會(一)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149節 舊帳(三)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80節 煉屍宗(中)
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64節 局(下)第190節 奪符(中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下)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上)第158節 亂戰(中)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115節 攤牌(上)第192節 天魂(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195節 崆峒山(上)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149節 舊帳(一)第227節 亂戰(七)第200節 毀器(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230節 互噬(中)第232節 殺皇(上)楔子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上)第98節 試丹(上)第32節 晉升內門(上)第254節 蜀山會(七)第222節 八方爭位(下)第151節 破陣(上)第190節 奪符(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249節 孔夙夙(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44節 劫殺(中)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03節 十年(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上)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52節 壽誕(九)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103節 十年(中)第107節 狙殺(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84節 誘出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8節 捕蟬(上)第248節 降臨(八)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253節 亂像(下)第144節 初戰(下)第258節 鬥法(十)第6節 脅迫(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55節 私會(上)第26節 修煉(下)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104節 起程(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248節 降臨(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64節 局(中)第254節 蜀山會(十一)第258節 鬥法(十八)一百五十四節 賭鬥南海上第107節 狙殺(下)第16節 逃亡(上)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上)第11節 上路(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14節 妖魔鬥(中)第192節 天魂(中)第254節 蜀山會(一)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149節 舊帳(三)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80節 煉屍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