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天魂(上)

孔璋識得王純陽,卻沒有見過後面兩人。

第二人一身焰光,如果沒有猜錯,孔璋還能猜得幾分來人的身份。

道門在西域有兩大宗門,第一是蒼穹派,傳聞派中除了宗主日帝夜後夫婦,以及風雨雷電四大修士外,還有一位聖階的修士坐鎮,故而屹立西陲上千年。

另外一個宗門便是靳青思出身的星宿宮了,爲首的三大修士日月星,星就是紫薇星君,月就是靳青思的師傅太陰元君張素常,而這日可能就是眼前這個一身焰光的男人,九烈神君列焚餘,他同時也是太陰元君的夫君,星宿宮的大宮主。

唯有第三人孔璋不知道是誰,但是看其模樣極可能是大楚軍中暗藏的高手。

此次大楚兵分數路進攻,是由各個王子率軍,到最後匯合於此於妖族大軍決戰。

這三人看來是一早就在戰場上了,只不過一直忍着沒有出手,哪怕戰場局勢大楚沒有佔到優勢時,他們都沒有出手相幫,爲的便是獅駝山還有一聖也沒有出手。

而且看來是非常的忌憚扶搖大聖,以至於出動的是三個天人境第四階的修士,爲的便是要截擊扶搖大聖。

扶搖大聖身化金光,分識合擊,差點一舉扭轉了戰場形勢。

孔璋卻是沒太多時間去替他人操心,扶搖大聖這一道分識金羽算是幫他擋了一劫,引動了葉孤造出的空間裂紋,使得他能緩上一口氣。

而藉着這點緩機,他終於將貝葉靈符合一併啓動了其中的妙用。

當他的心神和這靈符暫時連接時,立時感覺到自己的神念像是忽然加快了一樣,而且在越來越快。

並且有彷彿無窮無盡的神念正在向靈符涌來,匯入靈符之中,在靈符中與他的神念交熾在一起。

這些神念千奇怪百怪,大都弱小不堪,但也有明顯是修士級別的神念,甚至不乏連孔璋也要正視一二的神念。

這些神念雜亂到了極點,有欣喜,有憤怒,有喜悅,有畏懼等等,這些神念有的還帶有清晰的意思,比如在爲自己賭贏了而高興,也有在求神拜佛保佑自己,但也有的神念只能清晰的感覺到其中的情緒,其中的意思卻已經無法感應到了。

孔璋忽然稍稍明白貝葉靈符的一些作用,它就像是一個神唸的收集器,當靈符發揮作用時,能將虛空中種種神念如磁石吸鐵般聚來。

生靈的思索會產生念頭,但是普通生靈的念頭幾乎不會對周圍產生任何影響,而生靈不同,神唸的頻率也自然不同,就好像一萬個人在一萬個不同的時間跺腳和一萬個人在同一時間跺腳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後者足以讓一座橋塌了。

這貝葉靈符能包含的神念頻率之廣是孔璋所生平之僅見,也遠遠超出了孔璋自己神念所能觸及的頻率,所以才能發揮出如此不可思議的效果。

生靈的神念是會變的,初發出時的頻率與散發後的頻率是不同的,散發後通常神念隨着發散便會逐漸被天地間的法則所吸納,變成元氣的一部份,而神唸的修持正是先產生自己主動操控神唸的能力,然後盡力的延長和操控其操控的強度和距離。

在距離越長,或是有什麼力量對神念產生影響的情況下要保持神念強度不變,有兩種辦法,一是提升神唸的頻率,另一種是同頻率下的神唸的念力大增。

而這貝葉靈符卻是兩種作用都有,提升神唸的頻率極可能是因爲佛門二聖在祭煉此符佈下了符陣,而念力大增,便是此符能將附近正在不斷流掠的神念聚攏過來,包括了此時戰場上的種種神念。

此時戰場上修士不少,他們的神念比一般人稍難進入靈符中,因爲他們很多都修煉過神念,其神念被天地間的法則所吸納的時間也就比較長。

這些神念進入後靈符中後,有的已經衰弱到馬上就要變成元氣的一部份,有的卻還能維持一定的信息,後者被天地法則同化的時間亦比前者長。

如果說神念最終也是天地間元氣的來源之一,那麼靈符就是佛門製造出來取巧在天地原本的大循環中截取元氣的法器。

明白這點,孔璋自然而然也就明白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爲什麼會選貝葉靈符作鎮壓陣眼之物了,因爲大陣也正是有這種神通,靈符與之正好相配,二者相合,能將這種效用提升到更強大的地步。

同時,紛亂的神念雖然代表了強大的力量,但在被成功的控制住之前也是異常的複雜和兇險,如此衆多的神念涌進靈符,靈符的符陣固然會配合着孔璋將這些神念鎮壓並同化,但是在同化的過程中也意味着他要先行不斷的承受,就好像一塊礁石要不斷的經受風浪的衝擊,這過程是何等的恐怖和痛苦。

佛門二聖是如何辦到的,孔璋不知道,但是孔璋知道就算是靈隱寺,乃至西牛賀洲的和尚們是無法辦到的,特別是西牛賀洲,那裡的佛宗本陣要聚合的神念更多,遠遠超出靈隱寺的陣法,更遠遠超出此時孔璋借靈符已聚來的神念。

所以纔會有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此陣既能聚念,又同時起着調控中樞的作用,將原本應該由和尚承受生靈神念反噬作用巧妙的先讓陣法代替承受了,並且再分流給法海、海華、滅度三僧,如此一來對操控者來說,反噬之力就被減輕到最低了。

而孔璋此時便麻煩得多,因爲貝葉靈符等於一個小型的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不同的是貝葉靈符是單方面加強了聚攏神念後,不斷提升神念強度和頻率的效用,而對於如何減輕反噬,靈符的作用微乎其微。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這靈符原本是佛門二聖所用,以二聖的大神通,何需藉助外力來減輕這些反噬之力?

以佛門二聖留下的真義,本就是想以己度人,普渡衆生,說不定這藉助神念之力的法門便是他們在想代替衆生受苦,願意以身相代,心同身受別人痛苦時悟出的。

西牛賀洲與東方佛宗有大小乘佛法之分,西牛賀洲又被稱爲小乘佛宗,追求自身的大解脫,已遠離了佛門二聖當初要以己渡人的教義。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也只是佛門二聖留下來給弟子和傳人在修爲不濟時的護法之用,卻反而被小乘佛宗當成了可依恃的神通,也難怪佛門二聖去後,東方佛宗三派還有人修至聖階,西牛賀洲卻只能憑此陣和數量衆多的信徒才能和魔佛陀對抗了。

孔璋只覺得自己的神念如奔雷疾電一般越來越快,自己的神念探入靈符之中後,不但越來越快,而且與靈符中的其他雜亂神念混合,神唸的強度和念力也越來越大。

那些紛亂的神念與孔璋自己的神念合流在貝葉靈符中,就好像是千百條小溪匯合在一起,而孔璋的神念由於一直持續,在其中卻是像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江,于丹加上靈符的助力,使得小溪最終匯聚在大江之內,變得更加磅礴有力。

孔璋的神念在經過貝葉靈符的加持後再度探向虛空,當這種頻率和強度以及念力都同時不斷加強,最終便彷彿是突破了某個極限。

就好像是什麼屏障在識海中被打破了,他看到的一切在識海中旋轉着變大。

他看到了無數的微粒,哪怕是細如塵埃也是由這些微粒所組成。

這些微粒在不停的跳動,依循着一定的規律和軌跡。

一大團一大團的微粒所依循的規律和軌跡非常相似,各自不同,構成了一個個的微粒團,而這些微粒團中也時不時的會有微小的微粒飛出那微粒團的跳動軌跡,而跳入其他的微粒團中,產生微粒的交互。

這種交互,有時會給交互中的微粒團帶來細小的變化,有的則完全沒有變化。

孔璋沉浸在這神奇的世界中,他忽然明白,佛門二聖應該走出了一條與道門不同的道路。

他們藉助佛門的法訣和像貝葉靈符這樣的法器走了一條與衆不同的神念修持之路,借信仰之力令自身超越凡俗達到了類似於孔璋現在能看到的這樣。

這就是進階聖階必須達到的條件之一,天魂的神念境界。

當然,孔璋遠遠不如真正的天魂,因爲第一他是藉助了貝葉靈符之力,第二他現在只能看到微粒的狀態,這些微粒應該就是墨聖所說的端,端在這裡只是一個代詞,聖階或是也許還有超越聖階的存在能掌握更細微層次的端。

或者說端就是指微粒可以不斷細分下去,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而達到天魂的初步,孔璋現在只能勉強看到墨聖所說的“原子”狀態。

但這不是完整的天魂境界,因爲孔璋只能“看”到,卻沒有辦法去施加影響。

就算如此,他已經有了明悟。

所謂的空間法則的根源,這些微粒跳動的軌跡就是空間法則的基礎,當一處界天萬千微粒的跳動軌跡在一起,就構成了一條條的空間法則。

PS:感謝每一位投給我票的同學,首先是給予了我寶貴月票的同學,其次是紅票的同學,即使是黑票我也收得高興:)

第244節 劫殺(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57節 奪寶(上)第92節 交易(下)第54節 休整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213節 出手(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5節 初遇(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上)第64節 蟲洞(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四)第256節 幫手(四)第241節 開始(上)第139節 暗盟(下)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95節 蜇伏(下)第37節 破空(四)第158節 亂戰(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第151節 破陣(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9節 黃雀在後(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27節 交易(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56節 下山第144節 初戰(下)第83節 修煉感悟第132節 論功行賞(下)第32節 晉升內門(上)第248節 降臨(七)第38節 僬人(下)第227節 亂戰(二)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51節 舊事(上)第6節 脅迫(下)第241節 開始(下)第28節 鬥蛇(中)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151節 破陣(中)第247節 異地追魔(上)第258節 鬥法(一)第80節 煉屍宗(中)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215節 交易(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5節 初遇(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64節 蟲洞(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第93節 質詢(上)第107節 狙殺(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22節 役事(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14節 君子樓(上)第241節 開始(下)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52節 壽誕(八)第113節 鬥妖魔(六)第258節 鬥法(六)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93節 質詢(上)第193節 脫身(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140節 拜訪(中)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92節 天魂(上)第175節 救人(下)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217節 謀奪(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10節 種魔大*法(下)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244節 劫殺(下)第56節 下山第7節 交鋒(上)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138節 渡劫(中)第193節 脫身(上)第8節 捕蟬(下)第51節 舊事(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77節 抉擇(上)第169節 人間(上)第63節 入口(上)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50節 道場(下)
第244節 劫殺(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57節 奪寶(上)第92節 交易(下)第54節 休整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213節 出手(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5節 初遇(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上)第64節 蟲洞(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四)第256節 幫手(四)第241節 開始(上)第139節 暗盟(下)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95節 蜇伏(下)第37節 破空(四)第158節 亂戰(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第151節 破陣(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9節 黃雀在後(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27節 交易(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56節 下山第144節 初戰(下)第83節 修煉感悟第132節 論功行賞(下)第32節 晉升內門(上)第248節 降臨(七)第38節 僬人(下)第227節 亂戰(二)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51節 舊事(上)第6節 脅迫(下)第241節 開始(下)第28節 鬥蛇(中)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151節 破陣(中)第247節 異地追魔(上)第258節 鬥法(一)第80節 煉屍宗(中)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215節 交易(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5節 初遇(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64節 蟲洞(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中)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第93節 質詢(上)第107節 狙殺(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22節 役事(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14節 君子樓(上)第241節 開始(下)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52節 壽誕(八)第113節 鬥妖魔(六)第258節 鬥法(六)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93節 質詢(上)第193節 脫身(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140節 拜訪(中)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92節 天魂(上)第175節 救人(下)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217節 謀奪(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10節 種魔大*法(下)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244節 劫殺(下)第56節 下山第7節 交鋒(上)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138節 渡劫(中)第193節 脫身(上)第8節 捕蟬(下)第51節 舊事(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77節 抉擇(上)第169節 人間(上)第63節 入口(上)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50節 道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