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選法(下)

得了白方指點,孔璋心中有數,他這第一次要進去選取的法訣最好是第一類“法”,法類是綜合最強的,裡面有如何修煉真元氣機,同時還有如何運使這些氣機的法門,這便接近於術了,只是未必有專門的術那樣強力;至於還涉及不涉及其他雜學,便得看是具體法訣了。

若是選取術的法訣,孔璋也不是不可以,因爲他本就修持有桃花真人留下的陰陽仙宗法訣,甚至連五蘊氣的修煉法訣手上也有了,用來驅使術訣,一樣有殺傷力。

但是若是爲以後着想,卻現在就得下決斷,既然入了蜀山,如果真元道法修煉上不承繼蜀山道統,日後五蘊氣就算修煉下去,遇上瓶頸,難道去找死鬼桃花真人?

當然,孔璋也有打算,自己現在只能在第一層選取法訣,五蘊氣說什麼都是真人境的桃花真人的修煉法訣之一,手上好像還有一本更厲害的什麼庚陽赤陰真氣,兩者應該都強過自己在第一層藏經閣選取的法訣,若是有時間就當是研究邪宗,也不妨拿來練練,他日下山行道,說不定有用處,所以這入山以來幾個月,孔璋都不曾斷了修煉,更是在月前神識得到突破時,便開始了嘗試修煉那五蘊氣,雖然還沒未進入下一階,但比才入感應境第四階玄胎平育天時已強上多多。

謝過白方之後,孔璋邁步,白方最後又叮囑了一句:“藏經閣乃是宗門洞天之地所化,第一次入內選取法訣後,若是宗門貢獻足夠,可再付出一千,允准呆上一日。”

最後之語似有深意,孔璋雖不明白,但是料想白方對自己是善意無疑,自己這一月來依靠神念識礦,不聲不響的已經將宗門貢獻積攢到近萬,除付出了入閣必須的五百之外,還有八千多,若是選法後還有剩餘,便聽白方之言,再付出一千留在閣內看看有什麼好處。

一道縫隙出現在那尖錐狀的塔體上,緩緩擴大,彷彿拉開了一扇光門,內裡透出灼眼亮芒,任孔璋如何運足目力都看不清裡面,只神識忽然靈動起來,隱隱感覺裡面與外界大不一樣,彷彿另一世界一般。

孔璋邁入那無限光明之中,只覺踏身一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異界,腳下明明是虛空,卻彷彿有實地,四周充斥着乳白色的光芒,一眼望去無邊無際。

一個悠悠的聲音傳來:“吾乃錄籍執事之一,負責監管此地,你可在沙漏時間之內選取法訣,若是想去第二層選取,亦可向本執事提出,只是需再付出五千宗門貢獻。”

“多謝。”孔璋向虛空中聲音施禮道,“弟子孔璋,才入宗門不久,第二層尚無法前往,只想在第一層中選取一本適合修煉的法訣,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呵呵,來此選取法訣全靠緣法,又或者你有老師來前預先指點,大道艱難,哪有便宜隨便給你?若是修道這般容易,便失了當初祖師貫通洞天,立下規矩之意。好了好了,這便開始了。”錄籍執事喝道。

隨着這句話,孔璋發現自己一旁無聲無息的出現一個金色漏斗,內中不斷有金沙粒掉落,知道只要沙漏漏盡,自己的選法時間便到。

自遠處的無盡虛空中,各色光點飛來,有的快,有的慢,每一個光點中都有一本法訣。

孔璋靜下心來,並不着急,運足目力望去,卻見頭一本是通明御劍法,應該是一本基礎的御劍法訣,但是自己已經有了天羽劍訣,一時倒不缺御劍術,這本雖稱爲法,但應該是算作術部法訣。

光點紛呈而來,孔璋細數一下,足有近百之多,圍繞着他如蝴蝶採花般旋轉不休,時遠時近。

坐忘起息法、青龍引水經第一卷、元陽納虛訣第一卷、太平守形圖(殘)、觀天蹈形紀、日月含景錄,不一會兒,孔璋便看到了七八個名字,相當一部份還是寫的第一卷,這代表這一層中就只有基礎部份,如果選取了這門法訣,要得到後面的,就需要進入第二層和更高的層次去尋找。

孔璋將這漂浮在空中的光點一一看去,仍是沒有出手選取,朗聲道:“不知弟子可否取下一本一觀,若是不選,可有妨礙?”

“你當然可以隨便取下一觀,只是這觀閱時間也在你沙漏時間內扣除,定下哪門法訣再告訴本座,然後再查驗你的宗門貢獻是否足夠。”錄籍執事答道。

孔璋大喜,凝神看去,從飄近的一個光點中抓了一本法訣出來。

這門法訣叫黃庭安魂經,整本法訣似帛非帛,帛紙裡隱繪有什麼隱秘符文,如水印般深藏在法訣圖文之下。

孔璋看了這半天,其實已經決定選取什麼法訣,雖然他不知道到底哪門法訣纔是蜀山派的根本法訣,但是挑本名字拉風的想來沒錯。

“念你是初次入閣,本座提醒一句,這藏經閣中除了我蜀山宗門本身的大*法嫡傳所錄從低到高脈絡相繼,還有歷代先賢所留註解、討論,除此之外,諸代弟子行道天下所得異派典籍,或是與別派交換法訣所得,若是經過錄籍堂評估,只要不是極度邪惡,都有可能收錄於此。只是異派法訣不在本派傳承之內,你選取之時須得注意。”

孔璋一驚,忙出言相謝,不過他現在之所以還拖着時間,甚至剛纔詢問能否一觀,主要是想挑出一本專修神識的法訣來。

藏經閣第一層已出現在孔璋面前的法訣來看,至少有半數是異派法訣,剩下一半中三分之一是對一些本派法訣的註解、討論紀錄,也就是說大部份的法訣,若是外門弟子選了,成就有限,除非能恰好選中有蜀山宗門傳承的法訣或是屬於異派但有後續的法訣,有些異派法訣被蜀山得到了,蜀山派自然也有人一直修煉下去,並演化推繹,轉化爲蜀山宗門自身的傳承。

不過這並不代表那些沒有後續的對外門弟子就沒有用,因爲外門弟子中有很多並不是一心求道,而是想學一兩門法術就去行走天下或是投入大楚王朝之內,那麼挑選一門沒有後續傳承的法訣,甚至專挑術部法訣反而最佳,不求長生,只求縱橫。

孔璋當然不是,他打開黃庭安魂經一觀,卻是大失所望,這經裡倒也講的是溫養神識,但是似乎偏重於養生,講求的是穩固黃庭,也就是說這門溫養神識之法煉下去,最有幫助的是增長壽元,若是能得到一門講求煉體增壽的法訣相合,那是相得益彰。

但對孔璋卻是雞肋,雖也有溫養神識之功,但是效用不對,太過溫和,孔璋所想,起碼得對自己修煉御劍術有幫助吧,裡面什麼少思十三法,對御劍可是半點用處沒有。

孔璋只得丟了這本黃庭安魂經,這經一離他手,經下隱含的符文光芒一閃,便若有生命一般重新爆閃出一團光芒,悠忽間飛起加入環繞之列。

這時沙漏時間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孔璋又抓下一本洞玄子說符文紀,這本卻是蜀山先賢中一個名喚洞玄子的前輩所錄自己對玄門符文的見解,幸運的是此人所說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相反卻是從最基礎的說起,看得孔璋大喜,他的計劃中,除了修煉神識之法,如有可能,他還想再多拿下一本關於符文的,這本正合心意。

他便將這本暫留手中,又凝目繼續尋找。

又看了一會兒,他終於選定。

光點一斂,法訣入手,上書三個奇形大字“搜神訣”。

孔璋翻閱看去,不由大喜,終於讓他找到,這本搜神訣果然是一本修煉神識的法訣,開頭幾句,孔璋便只明白一句,但這一句卻是已是與他在礦洞中用神念四處掃描靈石原礦隱隱能映證。

這本法訣比剛纔那本黃庭安魂經可深奧多了,竟然也會出現在第一層。

孔璋正自奇怪時,錄籍執事的聲音響起道:“老夫多句嘴,此訣倒也不凡,不知是哪代先賢行道時得來,首座曾有極佳評語,可惜沒有後續,纔會放入第一層供人挑選。這數百年來,此經從未被選取過,因爲此訣沒有後續,想繼續修煉下去便缺了傳承,而且外門弟子中少有人開始修煉神識,你定要選取這本,可曾想清楚了?”

聽得此訣沒有後續,孔璋忙仔細一看,纔在搜神訣三字旁邊又看到三個小字“第一卷”,這才釋然爲何會放入第一層中,當真可惜了。

他主意已定,這要在第一層中就找到蜀山派本宗的神識修煉之法恐怕是無比艱難,而且依白方之言,第一層所有法訣並不會在自己入內時全部呈現出來挑選,因此縱然真有,自己這次似乎也挑不到了。

“稟告執事長老,弟子就決定選取這本,還有意選取手上這本關於符文的。”孔璋恭聲道。

“這兩本,一是符文,一是神念,對於真元道法的根本大*法,你捨棄了嗎?”錄籍執事訝然道。

孔璋擡頭,他早胸有成竹的一伸手,又從早就看準的一團光點中抓落一本法訣。

“弟子還想修煉這本法訣。”

“唔,是破體無形劍氣。”錄籍執事淡淡的道,“洞玄子說符文紀需得八百宗門貢獻,搜神記需得一千八百宗門貢獻,至於這本破體無形劍氣,乃是我蜀山派正宗基礎法訣之一,需求五千宗門貢獻,三本一共七千六百貢獻,你恰好還有八千六百貢獻,倒是夠了,剩下這一千貢獻,你可願意也付出來,如果付出,便可留你在此多呆一日修煉法訣。”

孔璋得了三本法訣已是萬分高興,正想拒絕了趕緊拿着法訣回去修煉,忽然聽到這錄籍執事後面的話,便想起白方的暗示。

“弟子願意再將剩下一千宗門貢獻付出,在此修煉一日。”

“呵呵,那就便宜你了。”一聲長笑,虛空之中忽然生出一隻畝許大的大手,將漫空飛舞的各卷法訣盡皆納入手中。

“這三本法訣七日之後,本座便會收回,你且先呆在此修煉一日吧。”

三本法訣,洞玄子說符文紀暫不需要,搜神訣孔璋雖然恨不得立即就開始修煉,但是這本法訣中尚有很多看不明白之處,得以後慢慢揣摩,倒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於是他打開了那本破體無形劍氣。

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164節 局(中)第146節 死亡道(上)第258節 鬥法(三)第256節 幫手(七)第237節 魔蹤(下)第162節 歸還(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7節 交鋒(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103節 十年(上)第153節 法會(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91節 討價還價第95節 蜇伏(中)第19節 對話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35節 符文院(上)第104節 起程(下)第221節 暗流(上)第113節 鬥妖魔(四)第148節 天魔極樂(上)第118節 首功(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199節 闖殿(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237節 魔蹤(下)第190節 奪符(中)第235節 禍亂天下(中)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53節 分配第149節 舊帳(二)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135節 敕封(下)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126節 元辰道尊(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180節 脫身(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248節 降臨(六)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15節 攤牌(下)第252節 壽誕(四)第28節 鬥蛇(中)第144節 初戰(上)第28節 鬥蛇(中)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218節 勸說(上)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57節 劫(中)第98節 試丹(上)第248節 降臨(六)第104節 起程(下)第20節 引薦(下)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258節 鬥法(九)第45節 窺窳現身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233節 拜謁(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237節 魔蹤(上)第207節 援手(下)第7節 交鋒(上)第215節 交易(下)第38節 僬人(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上)第179節 惡鬥(下)第242節 選擇(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10節 拔屌無情(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上)第7節 交鋒(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158節 亂戰(中)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31節 爭祭(三)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8節 鬥蛇(上)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下)
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164節 局(中)第146節 死亡道(上)第258節 鬥法(三)第256節 幫手(七)第237節 魔蹤(下)第162節 歸還(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7節 交鋒(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103節 十年(上)第153節 法會(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91節 討價還價第95節 蜇伏(中)第19節 對話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35節 符文院(上)第104節 起程(下)第221節 暗流(上)第113節 鬥妖魔(四)第148節 天魔極樂(上)第118節 首功(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199節 闖殿(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237節 魔蹤(下)第190節 奪符(中)第235節 禍亂天下(中)第40節 嶺南溫家(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53節 分配第149節 舊帳(二)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135節 敕封(下)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126節 元辰道尊(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上)第180節 脫身(中)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248節 降臨(六)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15節 攤牌(下)第252節 壽誕(四)第28節 鬥蛇(中)第144節 初戰(上)第28節 鬥蛇(中)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218節 勸說(上)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57節 劫(中)第98節 試丹(上)第248節 降臨(六)第104節 起程(下)第20節 引薦(下)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258節 鬥法(九)第45節 窺窳現身第246節 目 新時代的序幕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233節 拜謁(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237節 魔蹤(上)第207節 援手(下)第7節 交鋒(上)第215節 交易(下)第38節 僬人(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上)第179節 惡鬥(下)第242節 選擇(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10節 拔屌無情(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上)第7節 交鋒(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158節 亂戰(中)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131節 爭祭(三)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8節 鬥蛇(上)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下)